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体健康即生理健康或躯体健康,这是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能使我们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增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身和心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密切相关。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能促进身体健康,只有两者都具备,才是高水平的健康。

1.2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即生理健康或躯体健康,这是健康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体健康标准有八条:(1)精力充沛,睡眠良好,能从容担负日常工作。(2)身体能顺应外界环境的变化。(3)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4)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腿位置协调。(5)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和睑不发炎。(6)无龋齿,牙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8)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脏器结构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能使我们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增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有利于发挥心理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心理健康的统一标准,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十条标准:(1)对环境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和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适当得到满足。

我国高等学校教材引用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八条:(1)生活目标明确,态度积极,理想切合实际。(2)人格完整,情绪稳定,自我感觉真实。(3)对自己的能力和优缺点有恰当的估计。(4)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5)能适度发泄自己的情绪,并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6)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充分地发挥个性。(7)满足个人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欲望要求。(8)乐善好施,对弱者充满同情心;疾恶如仇,对损害社会的现象表示愤慨。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等学者曾提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1)智力正常;(2)情操健康;(3)意志健康;(4)行为健康;(5)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6)生活有规律。

从上述标准不难看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能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二是保持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心理活动的协调统一,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心理学家还总结了像林肯、罗斯福、爱因斯坦等具有极高成就者的心理品质,认为心理健康者应具备尚实际、有创见、建知交、重客观、崇新颖、爱生命、具坦诚、重公益、能包容、富幽默等特点。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实质和核心是要造就和培养人们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文明的社会成员。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身和心的统一,两者互相依存、密切相关。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能促进身体健康,只有两者都具备,才是高水平的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