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健康与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与高职学生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至最佳状态。当前,多数高校用来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相比较而言,大规模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使用得较多的是SCL-90、MMPI、16PF等。因此,仅用单个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会有一定的偏颇。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国际权威组织对心理健康含义的阐释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

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至最佳状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二)国外学者对心理健康含义的阐释

心理学专家英格里西(J.E.Inger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力。这是积极向上的状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社会学专家波孟(H.E.Burmon)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自身带来快乐。

精神病学专家麦灵格(S.Mel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与环境相互之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有效率,也不只是满意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规范,而是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境。

(三)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含义的阐释

钱苹认为:心理健康应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完整,个人与社会协调,情绪稳定。

刘艳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张承芬认为:心理健康乃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稳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

综上所述,学者们都倾向于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内外协调统一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目前,在心理健康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诸多分歧,对心理健康的本质和标准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人们在确立心理健康时,依据和使用的标准不同,把握的尺度和结论也就不尽相同。个人经验标准、社会文化标准、症状检查标准、数理统计标准等,都是经常采用的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类标准。

1.个人经验标准

根据被判别者的主观体验和判别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判别。个人经验有两种含义:一是当事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如当事人有痛苦、抑郁、焦虑等感觉,且难以控制和摆脱的,则视为不健康;自我感觉好,没有心理不适应的,即为健康。二是判别者的主观临床经验。即根据他以往的经验,结合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来加以判断。

个人经验标准是最快捷、最直接的判断标准,但主观随意性较大,比如也有些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精神十足、自觉愉快,坚定否认自己有“病”,但不能据此判定心理正常。这一标准往往只是作为鉴别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助依据。

2.症状检查(心理测验)标准

心理测验是指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方法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描述与评价。心理测验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人的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和内隐性的特征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测量重量、长度那样进行直接量取,而只能通过测量外显行为来推断心理特性,这就决定了心理测验只能是一种间接的测量。当前,多数高校用来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主要以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为代表;后者以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16PF(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和EPQ(艾森克的人格评定量表)等为代表。此外,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时,常常使用CPI(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相比较而言,大规模地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使用得较多的是SCL-90、MMPI、16PF等。实际上,用来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这些标准都来源于国外,由国内的有关学者进行了本土化的修订后,投入使用。从本质上说,这些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特质的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可能是影响评价结果准确性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开发出“土著的”大学生心理测验量表就显得尤为迫切。

3.数理统计标准

数理统计标准是指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即平均值)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心理正常来讲,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可根据对普通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而获得的统计数据后作出划定。对人们心理特征进行测量而获得的统计数据后作出划定。对人们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通常是常态分布,居中间的大多数人为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这一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虽然较为客观,但方法过于机械

4.社会文化标准

以社会规范为标准,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为健康、正常;反之,明显偏离社会行为规范则被视为异常。主要考察其对人、对己的态度,对社会事件的反应和看法,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总之,就是在群体中的表现。由于地域、习俗的不同,社会文化标准具有差异性,如同性恋在某些文化中被看作是正常的心理,而在另外的文化中可能就被看作是心理异常。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文化因素虽然可随着社会及时代的变化有所改变,但这种文化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在该地域上生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无形中左右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影响着他们所遭遇的心理挫折与困难,以及应对生活与适应心理问题的方式。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习俗背景下,往往要采用不同的鉴别标准。

以上鉴别心理健康的标准虽然各有所长,但若依据标准不同,采取的立场、方法不同,即使是同样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也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因此,仅用单个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会有一定的偏颇。我们认为,鉴别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应该运用多个标准,共同评估,从整体上作出谨慎的判断,以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对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因人因时而异。

1.马斯洛的经典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Mittelman)提出过10条被认为是经典的标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③生活理想切合实际;④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善于从经验中学习;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度地宣泄情感和控制情绪;⑨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职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8—24岁,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具有许多青年中期的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高职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

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研究。由于不同研究者心理观的不同,以及经验的差异,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比如说:马建青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包括八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情绪健康;③意志健全;④人格完整;⑤自我评价正确;⑥人际关系和谐;⑦适应能力强;⑧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王登峰、张伯源在其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一书中也提出了八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③正视现实,接受现实;④热爱生活,乐于工作;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⑥人格完整和谐;⑦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以上几位研究者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即都主要从高职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适应能力等方面加以考察。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点,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特征,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正常的认知能力。认知指人对事物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语言理解和产生等心理现象。正常的认知能力要求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清楚,理解力强。

(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情绪反应正常)

(3)意志健全。意志是推动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中能表现出较多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机智灵活地克服困难,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不良习惯多而难以改正,缺乏主动性,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顽固执拗、易受暗示,容易更换目标,甚至一曝十寒。

(4)自我评价恰当。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他们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缺点能客观评价;同时,能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心理不健康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正确的评价,自高自大、自我欣赏,还有的是自暴自弃。

(5)人格完整。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质的独特综合。人格完整指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包括:①人格要素无明显的缺陷和偏差;②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③人生观正确,并以此支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④人格相对稳定。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大学生无缘无故地变得沉闷、悲观、内向,有可能是心理不健康。

(6)人际关系良好。人际关系良好既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也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充分认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对人友善、理解、悦纳他人,采取恰当的形式与他人沟通,交往中不卑不亢,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时常表现出人际交往障碍,对人与人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结果人际关系紧张,缺乏知心朋友,总把自己流离于群体之外。

(7)社会适应良好。社会适应指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能作出恰当、正常的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不回避现实,主动面对各种挑战,妥善处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创造条件使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环境中。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则相反。

(三)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心理健康只有在与同一年龄的人心理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其价值。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地域与地域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又决定了心理健康标准不能绝对化。

从心理健康到心理不健康之间有着巨大的量的变化,这一中间地带被称为灰色区域。灰色区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夫妻纠纷、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佳等生活矛盾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如强迫症、恐人症、癔症、性倒错等症状。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包括人的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及变态人格,这些问题虽属于非器质性精神痛苦,但不同程度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世间纯白的心理完美和纯黑的精神疾病的人极少,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有些学者将这一灰色区域——既非疾病又非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或者“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是一种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然不是明显的病态,但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质量,浪费精力,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际吸引力,毁坏人的自我感受,减少人的自我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所以,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还指要超越“第三状态”。

—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状态,心理健康者并非毫无瑕疵。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此人一定心理不健康。有的时候,只要他能适应社会生活,其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就可被视为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在同一时期,心理健康标准会因社会文化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特定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取决于这种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各种特征的价值观。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邓恩曾将理想的健康或高水准的健全状态看作是“一种机能整合的方式,它使个体发挥最大的潜能,它要求个体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连续的平衡和有目标的方向”。根据邓恩的看法,健康不是一种固定状态和水准,而是趋向更高机能潜在力量的进步方向,健康具有整体性,它是生存、自我更新和创造性的调整及实现的良好状态。换言之,健康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三、心理健康的任务

(一)心理健康的基本任务

1.预防心理障碍和各种精神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日益增加,于是,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世界有4 000多万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且许多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生。因此,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预防工作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

2.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有效地应付各种精神压力所致的身心功能损害,促进人们的全面健康,使之愉快安定地生活。心理健康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心理疾病患者和心理缺陷的个体,而是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各类个体和群体。通过咨询、指导和普及教育等有效形式,推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措施,建立精神愉快和心理安定的生活模式,提出科学预防各种因精神压力所致身心功能危害的措施和方法,从而维护心理健康和确保身心全面健康,达到防病于未然。

3.充分发挥心理潜力和优势

高效能地完成各项社会职能,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维护心理健康是措施而非目的,目的是争取人人能够具备较完善的身心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人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基础,心理健康工作的最高目标是使人们发挥心理潜能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强大脑功效,高效率地完成社会所赋予个体的各项职责。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1.提高心理素质,完善素质教育

高职学生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五大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整个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是核心。只有心理健康、个性完善的高职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有效的教育引导,因此,作为国家未来栋梁培养之地的高职院校,肩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之重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完善的个性、坚强的意志、正常的情绪、挫折的承受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的成就动机

2.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高职学生正处于趋向成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现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促进他们朝着稳定、成熟、健全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和心理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中的共性教育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才能使高职学生的心身得到顺利发展。另外,对于少数存在个性偏差、轻度心理障碍的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及其他形式的指导,使他们从挫折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恢复正常和自信,愉悦并且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去。对程度严重者可以通过行为矫正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发现此类早期患者,及时安排专家诊断与治疗。

3.培养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是指在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引导下,主动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实现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积极的宣传与指导,努力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调节自我心理冲突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学会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顺应变化的环境,提高生活的效率和满意度,顺利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