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岗职工心理健康

下岗职工心理健康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下岗这一应激事件,下岗职工常常采用减轻应激状态的“妥协”。下岗职工往往会集中表现出以下妥协性。我国的研究也表明: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下岗职工都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怖等,其中躯体化的症状最为严重。不同年龄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体现在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4个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很多企业为了谋求发展进行企业优化改革,导致出现大量下岗职工。这些职工下岗后受经济来源丧失、自我价值不能体现等因素的影响,在思想上产生极大困惑,感受到严重的心理挫折。许多研究表明,失业可导致焦虑、抑郁、自杀、物质滥用、成瘾行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出现。

一、下岗职工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妥协

对下岗这一应激事件,下岗职工常常采用减轻应激状态的“妥协”。“妥协”是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来对待其所遭遇到的挫折,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下岗职工往往会集中表现出以下妥协性。

1.合理化 即设法找各种理由原谅自己,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2.推诿 即将不良的行为或后果归结为别人的原因,以减轻自身内心的不安、内疚和焦虑。

3.替代 即当既定目标难以实现时,设法制定另一个新的目标以取代原先的目标,“升华”是替代作用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4.表同 即把别人所拥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良好品质附加到自身,模仿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5.压抑 即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压抑愤怒、焦虑的情绪,表现出谈笑自若的神态,从而获得内心暂时的平静,但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敌对

当个体遭受下岗挫折时,常在态度和情绪上产生愤怒和敌视,在行为上可能会产生过激的举动,即表现为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可能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也可能转向其他的替代物,还有可能转向自身。研究发现,下岗群体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员存在或潜在着攻击性表现或倾向。

(三)冷漠

冷漠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以后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态度及行为。冷漠多是对挫折感的逃避,它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成分,而是使人内心的痛苦可能更甚,只是个人把愤怒暂时压抑或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内心感受为:“人生没有意思,活着等于受罪”;“只能听天由命,人是无法与命运抗争的”。

(四)倒退

即成年人表现出童年时期的一些习惯与行为方式,或以幼稚而简单的方式来应付挫折。面对下岗这一严重的挫折体验,可能会使个体失去这种自我控制,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应对,譬如“很想大哭一场”以求得别人的同情和照顾。

(五)情绪障碍

西方的研究表明,失业对精神和躯体健康均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研究也表明: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下岗职工都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焦虑、恐怖等,其中躯体化的症状最为严重。倪峰等(2006)对9篇有关下岗职工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多元分析后发现:9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即总体上,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常模低。

(六)生活质量下降

下岗职工不仅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程度以及幸福感指数低于在岗职工,且主观幸福程度亦很低。下岗后,经济收入的急剧下降,家庭矛盾激发,以及寻找工作的无望,使下岗工人主观体验到的幸福程度低,从而反映下岗工人生活质量降低。此外,还可能因下岗导致暴力事件和社会肇事等。

(七)自尊下降

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的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高自尊可防御性地避免对自己的威胁。下岗职工的自尊程度明显低于在岗职工,相当一部分人都抱怨自己在生活中没有用。

二、影响下岗职工心理问题的因素

(一)性别

下岗女职工比男职工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因为下岗女职工的依附观念重,对下岗缺乏心理准备,而且较男性就业更困难。面对生活的压力显得无能为力、紧张、焦虑、强迫、自尊更低。女性下岗职工有更多的抑郁、焦虑和紧张,而男性下岗职工比女性下岗职工则有更多的愤怒。

(二)年龄

不同年龄下岗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体现在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4个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青年下岗职工主要在人际关系、敌对性、精神病性因子表现比较突出,而中年下岗职工主要在躯体化上表现比较明显。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上的大龄下岗人员,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再就业能力弱、家庭负担重,心理健康状况最糟。

(三)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可说是应付压力的一种“资源”,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广,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和理智地对待下岗,更懂得动用资源,维持心理的平衡;而且文化水平较高者容易被社会所接纳,就业机会也越多。这些因素导致了文化程度越高,下岗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好。

(四)下岗时间

下岗后的前3个月心理健康水平最低,之后一段时间逐渐平稳,1年左右以后又开始下降。这与急性心因性反应的症状随时间的推移而减轻的规律相吻台,说明下岗事件对于下岗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急性的重大负性生活事件。这就提示我们在面对下岗半年之内的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应着重于认知方面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减轻下岗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再就业能力。而对于下岗时间超过6个月者,随下岗时间的推移,所面临的具体困难逐渐增多,原有的积蓄逐渐耗尽,而又未找到新的工作,对未来更充满无助和失望,构成一种持久的迁延性的损害。此时的干预不能简单地以认知行为治疗来解决问题,而应更多地了解和解决下岗者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改善其处境,以便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尽快解决再就业问题。

(五)应对方式

下岗是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社会事件。如果缺乏适当的应付措施和社会支持,会导致比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应付(coping)是个体为减少或消除应激引起的不适而采取的行为反应,是应激反应的中介或调节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影响应激的后果和严重性。采用“多朝好的方面想,想开些”的自我暗示有助于降低下岗者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其心理健康。而采用“吸烟、饮酒或用药以减轻压力和痛苦”和“苦苦思索,反复回想矛盾冲突的情境或烦心事”等应付方式,则难以缓解下岗者的精神紧张,无助于维持其心理健康。

(六)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较多的下岗职工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社会支持一方面作为社会心理刺激的缓冲因素或中介因素,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的健康提供间接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下岗工人在下岗后无论是实际的客观社会支持、对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还是对支持的利用情况均有所减少。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下岗后角色功能的改变,获得的社会联系减少;第二,下岗者个体不主动寻求新的社会支持,从而使社会支持相对减少。

(七)人格

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与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多种心理问题都有关系。国外有研究表明,在失业人群中,神经质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神经质水平高的个体应激感受性高,这可能是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作用更突出的原因之一。

三、下岗职工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自我调适

既然下岗已成为现实,下岗人员首先要学会适应和转变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然后要全面分析自我,找出自己的不足,总结教训,同时还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最后要更新观念,珍惜机会,积极参加下岗再就业培训,建立多种就业信息渠道,找准目标,进行再次就业。下岗人员应主动采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克服下岗后的不适应,如向亲人倾诉,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等。通过主动调节自己不恰当的情绪,尽快度过痛苦的不适应期。如果自己长时间无法摆脱这种消极情绪,则需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与辅导,使自己尽快走出困境。

(二)心理健康教育

下岗职工虽然渴望重新就业,但存在着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多数人还存在只有在国有企业就业才可称再就业的狭隘意识。因此,对下岗职工心理调试的关键在于转变就业观念,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定期为他们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以鼓励下岗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政府部门在为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职位的同时,鼓励下岗职工积极到国企以外的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三)社会支持

工作单位、社区和亲朋好友必要的心理、法律和经济援助与支持也对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建立培训机构,加强对下岗职工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培训,拓宽下岗职工的就业渠道,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再就业后的工作。

(肖 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