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

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文帝时置《论语》博士,《论语》开始列于学官。汉景帝以后,鼓励民间献书,《论语》出现了三种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古论语》出现很奇特,汉景帝时在孔子故居的“坏壁”里,发现了孔氏后人暗藏的一批先秦典籍,其中,有古文《论语》,后称《古论语》。《鲁论语》二十篇,为现行《论语》所据之本。《论语》在汉代已有注本,相传孔安国曾为《古文论语》撰训解,但世不传。

品读史之四)

品读《论语》,毛泽东也关注《论语》的传播史。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整风运动中的基本做法是所谓“大鸣大放”,其中包括“大字报”上墙。

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在讲到大字报时说:

“大字报是个好东西,我看要传下去。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五经”、“十三经”传下来了,“二十四史”都传下来了。这个大字报不传下去呀? 我看一定要传下去。比如将来工厂里头整风要不要大字报呀?我看用大字报好,越多越好。”(1957年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从1957年整风到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实践证明“大字报”不是一种可行的民主形式,这在党的历史决议中已经作了结论。但是当时毛泽东认为“大字报是个好东西”,无论是整风,还是“反右”,都可以经过“大字报”的方式方法展开辩论。所以,他接着说大字报“要传下去”,并说《论语》、“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都传下来了。以此为例证,说明大字报“一定要传下去”。

这里,毛泽东是用“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作比喻,说明大字报也一定要传下去。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毛泽东无形之中对《论语》作了评价:《论语》传下来了。

从字面意思看,似乎是说《论语》这本书,没有佚失,没有被焚毁,遗传了下来。其实,更深层的意思,是指孔子的思想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也传承下来。

这里重点讨论《论语》的流传问题。

从传世本《论语》看,孔子生前只有学生的听课笔记,并无《论语》一书。因为《论语》杂乱无章,成书缺乏逻辑,明显是各个弟子笔记的综合,孔子本人并未参加《论语》的整理和编辑。

关于《论语》的成书,有两种典型说法:一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的说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言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一是宋邢昺《论语正义》引郑玄《周礼注》释论、语二字的说法:“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

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历来关于《论语》之源流的研究,仅上溯至汉代。对先秦孔子言论即《论语》的原始结集本,有这样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论语》在先秦时期不只是一部,而是有多种本子同时存在。孔门弟子升堂入室的有七十二子,也应该有七十二种不同的《论语》。七十二贤人中,除去早夭者、病废者、非善亡者、从政改道者等,那么也有几十种笔记流传下来。《论语》是孔子某位弟子,如书中被称为有子的比若,后期弟子子夏,依据自己和各家的笔记整理的。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死后,儒分八派,各派所传之孔子学说,难为别派所承认,后由子夏主持结集成《论语》的原始本子。一种意见认为先秦流传仅孔子言论零章散篇,至西汉时才删重补缀,集成一书。但是这种意见不好确定整理者。

战国时期,法家、墨家、道家、兵家交相攻击儒家,秦时因法家耸言“儒以文乱法”,《论语》也遭秦火焚书之祸。但焚而不绝,如孔壁藏者有之。

汉以前文献中引述《论语》者,或简称之为《论》《语》《传》《孔子曰》。

西汉继秦,《论语》始交好运。汉文帝时置《论语》博士,《论语》开始列于学官。后又“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赵岐《孟子题辞》)。汉景帝以后,鼓励民间献书,《论语》出现了三种本子,即《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古论语》出现很奇特,汉景帝时在孔子故居的“坏壁”里,发现了孔氏后人暗藏的一批先秦典籍,其中,有古文《论语》,后称《古论语》。《古论语》二十一篇,据说,与《鲁论语》《齐论语》相比,篇次不同,而“文异六百四十余字”(桓谭《新论·正经》)。梁皇侃《论语疏叙》引刘向《别录》说:“鲁人所学,谓之《鲁论》;齐人所学,谓之《齐论》;孔壁所得,谓之《古论》。”《鲁论语》二十篇,为现行《论语》所据之本。《齐鲁语》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两篇。另二十篇中章句也较《鲁论语》为多。《古文论语》二十一篇,无《问王》《知道》两篇,但分《尧曰》篇的“子张问”为另一篇,于是出现了“两《子张》”。王充《论衡·正说篇》曾说《齐论》《鲁论》《古论》等不同的传本其沿革:“夫《论语》者,弟子共纪孔子之言行,敕记之时甚多,数十百篇,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汉兴失亡。至武帝发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齐、鲁(二)、河间九篇:三十篇。至昭帝女读二十一篇,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今时称《论语》二十篇,又失齐、鲁、河间九篇。本三十篇,分布亡失,或二十一篇,目或多或少,文赞或是或误。”可知西汉还有《河间论语》的版本,由于其早佚,其篇章、内容已无可查考。

汉代还出现两种影响较大的《论语》合编改订本。一为《张侯论》,由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混合《齐论》《鲁论》,“删其烦惑,除去《齐论·问王》《知道》二篇,从《鲁论》二十篇为定”(《隋书·经籍志》)。张禹师事夏侯建,夏侯建师事夏侯胜,他们是代代传授而较有根据的。一为东汉末郑玄(127—200)注本《论语》,郑注本主要根据《张侯论》本,而复以《齐论》《古论》校之,并为之注,遂流行至今。郑玄《论语注》曾盛行当时,但已亡佚,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许多辑佚本。

《论语》在汉代已有注本,相传孔安国曾为《古文论语》撰训解,但世不传。马融也为《古文论语》作注。包咸、周氏为《张侯论》撰作章句。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考《齐论》《古论》,而为之注,曾盛行于当时。可是这些注本早佚。其部分义释保留在三国魏何晏(190—249)诸人之《论语集解》中。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郑注之辑佚本。敦煌千佛洞石室也发现有郑注之残本。

西汉之后,《论语》已经成为经典,没人再敢妄加编删改动了。无论文字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一贯,大家能做的就是注释,并在“微言”中寻找“大义”。《论语》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深度,完全淹没在了汉代以来浩如烟海的注释中。

魏晋时期,魏何晏与孙邕、郑冲、曹羲、荀爽五人合作《论语集解》,杂采汉魏经师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八家之说,而将自己意见列在最后,为研究《论语》思想的重要参考。唐以后开始只署何晏一人之名。此书宋代亡佚,直到清末,才得日本正平本回到中国,现已收入《十三经注疏》。魏王肃也撰《论语解》,与郑注故意立异,但今不传。《论语集解》中可见说之部分。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侃(488—545年)编《论语义疏》,以《论语集解》为主,而兼采老庄、玄学、佛语之说入疏,可证《集解》所集诸儒之说。南宋时曾亡佚,清乾隆间复由日本觅回。

宋代邢昺(932—1010)根据皇侃《论语义疏》,翦其枝蔓,辅以义理,撰《论语正义》,开义理说经风气之先。但邢疏已经不若《义疏》的多存古义了。清阮元(1764—1849)有校勘,见《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刊印。朱熹辑集宋儒十一家学说,撰《论语集注》,重义理但也并非不注意训诂,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元延祐年间复科举,以《四书集注》试士,此后《论语》文句变为八股教条。如康有为所说:“盖千年来,自学子束发诵读,至于天下推施奉行,皆奉《论语》为孔教大宗正统。”(《论语注》)

清代《论语》注本甚多,但以焦循(1763—1820年)《论语通释》较为精审,以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最为详博。近代康有为(1858—1927)《论语注》尊今文经学,其引证以今文学为主,正伪古之谬,发大同之渐。

近人注本多不受汉学、宋学之囿,并注意诠释之简洁、通俗。其中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与钱穆《论语新解》流传较广。

自古至今,《论语》各种注本约有三千余种,真正的汗牛充栋、学海书山。

《论语》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

毛泽东说“孔夫子的《论语》传下来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点出了《论语》二千年的传播史,揭示了《论语》在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他把《论语》与“五经”“十三经”“二十四史”放在一起来考量,是把它们看作子学、经学、史学代表作来看待,是放在传统文化至高点上来看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