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论语中的孝子是怎样的?

孔子论语中的孝子是怎样的?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学派中孔子是一位全面论述孝道的人,在《论语》、《孝经》等书中记载了孔子大量有关“孝”方面的言论。认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从“大孝孝于民”来看,“民”指的是百姓,是社会,不再局限于狭窄的面上了。可见从社会秩序角度来看,“孝”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
儒学与孝_五德——忠孝节勇和

第二节 儒学与孝

img27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儒家提倡处理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儒家学派中孔子是一位全面论述孝道的人,在《论语》、《孝经》等书中记载了孔子大量有关“孝”方面的言论。例如《孝经》中就引孔子的话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认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孔子以“仁”为核心形成的道德伦理体系,其中涵盖了“孝”。孔子之所以重视“孝”,是因为他将其视为“仁”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君子如果要修身养性,应从根本上把握做人的原则,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则是“仁”的根本。从《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等话语中,都不难看出,“孝”乃是“仁”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维护社会、家庭、个人的凝固剂。

“孝”在早期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有着“善事父母”,即“事亲”之意,还包含着“事君”之意,这两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小孝孝于亲,大孝孝于民”。从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即孝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依礼来侍奉和安葬父母便为“孝”。又有“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按照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说法,意思是说能用“父母看到儿女生病时的种种复杂心情”来对待父母尽孝。《论语》中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从“大孝孝于民”来看,“民”指的是百姓,是社会,不再局限于狭窄的面上了。如《论语·学而》中有子曰:“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的人很少有犯上作乱的。可见从社会秩序角度来看,“孝”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像这样类似的在《论语·为政》中也有所体现,如:“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img28

也有不少人不是非常赞同儒家的“孝”,认为儒家讲“孝”过于绝对化,“父叫子死,子不死,子为不孝”就是他们认为最有力的证据,其实这其中很多是后人的误解。在《论语·里仁》中,“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谏”,就是委婉地劝告。父母不肯接受,子女应保持恭敬的态度,替他们操劳而不应有所怨恨。等他们心情好了,再委婉地劝告。这里讲的就是如果父母有什么过错,子女是可以进行劝告和批评的,而不是一味遵从父母错误的决断。此外,在《韩诗外传》中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有名的孝子。一天,曾参因为除草时的一个过失,误伤了幼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赶忙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觉得曾参是个孝子,并加以赞扬。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说:“曾参来后,不要让他进门!”曾参一头雾水,自以为并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赞同“父叫子死”。可见,孝不是不辨事理的愚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