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哪些行为礼仪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哪些行为礼仪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恢复礼制,让天下回归有序,一直是孔子的梦想和追求。在《论语·乡党》篇中,就记载了他在日常行为中的礼仪表现。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手上拿着圭,态度恭敬谨慎,显出举不起来的样子。《论语·乡党》篇中记载的这些行为礼仪,与现代人的行为礼仪相比,尽管显得有些烦琐、做作,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大家都按照孔子的行为礼仪去做,那么一定能营造出一个人际关系融洽的生活环境。

恢复礼制,让天下回归有序,一直是孔子的梦想和追求。为此,他在《礼记》中明确了各种行为规范,期望通过这些规范来明级别、辨等威。孔子不但倡导别人这么做,他自己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论语·乡党》篇中,就记载了他在日常行为中的礼仪表现。

孔子和本乡上的人交往时,态度温和恭敬,显出不会说话的样子。但在宗庙和朝堂上,他既善于言辞,又能做到谨慎小心,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在上朝时,遇到国君还没来时,他就和大夫们说话。同下大夫说话时,他会显出温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时,他会显出正直公正的样子。当国君来时,他会显出敬畏的样子,并让自己的仪态保持适中。当国君让他去接见宾客时,他会让自己的神色庄重起来,脚步轻快起来。他在向客人作揖时,手会左右摆动,衣服也会跟着前后摆动,但全都整齐不乱。他在快步走时,样子就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

孔子走进朝廷大门时,会表现出谨慎恭敬的样子,好像这儿没有他容身的地方一样。站,他不会站在门的中间;走,他不会踩到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的脸色会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会加快,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他会显出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不出声,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时,他的脸色才会舒展开,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台阶,他的脚步才变得轻快起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手上拿着圭,态度恭敬谨慎,显出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在给人递东西。他的脸色庄重,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他会显得和颜悦色。在和国君私下会见时,他会显出轻松愉快的样子。

孔子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吃的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在吃饭前他也要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就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落座时,如果遇上席子放得不端正的情况,他就不坐。在乡饮礼仪结束后,他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仪式时,他总是穿着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当自己托人向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送礼时,他会向受托者拜两次,并送行一阵。

国君赐给孔子熟食,他一定会摆正坐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他生肉,他一定会先煮熟了,然后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他活物,他一定会饲养起来。当自己病了国君来探视时,他会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遇到国君要召见自己时,孔子会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过去。到太庙时,他会对每件事都过问一下。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平时关系很亲密的,他也会显出严肃的样子。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经常在一起的,他也会显出有礼貌的样子。在乘车时,他一定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而在车上,他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遇见穿丧服的人,他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表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他也这样做,用来表示敬意。在别人家做客时,如果遇上丰盛的筵席,他会神色大变,并站起来致谢。遇上迅雷大风时,他会让自己改变神色,以表示对上天的敬畏。

在平常家居时,他的神情不会像做客或待客时那样庄重严肃,睡觉时也不会刻意追求什么样式,一切都显得自然一些。

《论语·乡党》篇中记载的这些行为礼仪,与现代人的行为礼仪相比,尽管显得有些烦琐、做作,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大家都按照孔子的行为礼仪去做,那么一定能营造出一个人际关系融洽的生活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