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说新语》引《诗经》述论

《世说新语》引《诗经》述论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世说新语》为例,此书涉及与《诗经》有关的事迹近三十件,其中多记载汉末魏晋士人在相互对话中灵活化用《诗经》的逸闻趣事。晋人干宝又说,当时“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1]。本文围绕《世说新语》,探讨汉末魏晋士人的《诗经》学修养。在分析时,文章首先分别列出《世说新语》与《诗经》的每一处结合点,然后分析这些诗句在汉末魏晋士人言谈中的含义与妙用。《世说新语》两次提及《诗经·王风·黍离》。

强中华

提 要:《诗经》作为一部文化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使是在经学相对没落的汉末魏晋时期也不例外。以《世说新语》为例,此书涉及与《诗经》有关的事迹近三十件,其中多记载汉末魏晋士人在相互对话中灵活化用《诗经》的逸闻趣事。这些士人在化用《诗经》时,几乎都不指出所引之诗句出自《诗经》,而是直接把《诗经》的原话或典故活用为谈话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方式正是魏晋士人言谈崇尚机锋的表现。另外,刘义庆的叙述语也有五处化用《诗经》。

众所周知,魏晋名士是魏晋风度的创造者。具有怎样的素质才能称为名士?当时的名士王孝伯(王恭)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任诞》)晋人干宝又说,当时“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1]。事实上,仅仅能够熟读《离骚》远远不能概括魏晋名士的文化修养,而“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也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作为知识群体,魏晋名士学识渊博,对于儒家经典也是相当熟悉,而且能够灵活运用儒家经文。本文围绕《世说新语》,探讨汉末魏晋士人的《诗经》学修养。在分析时,文章首先分别列出《世说新语》与《诗经》的每一处结合点,然后分析这些诗句在汉末魏晋士人言谈中的含义与妙用。在引述《世说新语》原文时,本文参照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2],引文所属篇目,在正文中以夹注方式标出。为了使文意明白易懂、简洁流畅,针对具体情况,或引全文,或择其要点,或译为现代汉语。下面,逐条分述与论析。

一、胡为乎泥中;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受大儒郑玄影响,郑玄家中奴婢亦读《诗》。郑玄惩罚奴婢,让其处于泥水中,另一婢女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文学》)“胡为乎泥中”源于《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据《毛传》:“泥中,卫邑也。”[3]此婢理解并用为泥水中,纯属断章取义。“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源于《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4]奴婢亦能活用《诗经》,足见郑玄影响之大,《诗经》传播范围之广。

二、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边让初见袁阆,举止失措。袁阆因问边让为何“颠倒衣裳”?边让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言语》)“颠倒衣裳”,典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袁阆以《诗》发问,边让以《诗》作答,其回答既表明他知《诗》识礼,尊敬袁阆,但同时又微文刺讥。《荀子·大略》:“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5]可见,边让“举止失措”,乃是尊敬袁阆的表现。同时,据《毛诗·序》和《毛传》,此诗乃刺“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6]边让的弦外之音是:正因为你袁阆德行未彰,我边让才惧怕你;如果你德行如尧,又岂会让下属如此慌张?

三、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之义也

袁阆向荀爽问及颍川才德名士,荀爽首先提及自己的诸位兄长,袁阆略有不满,荀爽答曰:“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之义也。”(《言语》)荀爽以周公所作《诗经·大雅·文王》赞颂文王、武王为据,说明自己首先推赞兄长的做法符合儒家亲亲之道。

四、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

明帝曹叡为外祖母建造馆舍成,问馆舍命以何名。侍中缪袭说:“陛下圣思齐于哲王;罔极过于曾、闵。此馆之兴,情钟舅氏,宜以‘渭阳’为名。”(《言语》)《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据《毛诗序》及孔颖达《疏》,《渭阳》乃秦康公念母之作。秦康公之母,乃晋献公之女。秦穆公欲立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晋君时,秦康公的儿子康公时为太子,送舅舅重耳于渭水之北,“念母之不见,我见舅氏如母存焉”[7]。缪袭以此诗典故为据,认为魏明帝为外祖母建造馆舍,情钟于舅舅那一边的亲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亡母甄氏,故宜以“渭阳”为名。

五、《黍离》之痛

《世说新语》两次提及《诗经·王风·黍离》。《伤逝》载,东晋武帝司马曜去世,王恭告其诸弟云:“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司马曜的陵寝勾起了王恭的无限伤感。“《黍离》之哀”典出《诗经·王风·黍离》。另一处为刘义庆的叙述语。(详后)

六、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孙盛跟随庾亮打猎,庾亮在猎场忽见一七八岁小儿,因问:“君亦复来邪?”此儿应声而答:“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乃知此儿是孙盛的小儿子齐庄。(《言语》)“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出自《诗经·鲁颂·泮水》[8]。小儿即能化用《诗经》,足见孙家颇重《诗》教。又,司马昱做抚军时,与桓温入朝,两人相互推让对方先行,桓温推辞不过,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然后先行。司马昱亦谦逊地回答:“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言语》)桓温语出《诗经·卫风·伯兮》[9],司马昱语出《诗经·鲁颂·泮水》。这则文献表面上展示了桓温和司马昱的相互谦让,实际上表明当时桓温实力强大,司马昱都得侧目相让。

七、《北门》之叹

李充家贫,常叹无人赏识。殷浩问他能否屈就百里县令之职。充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表示愿意接受县令之职。(《言语》)《北门》之叹,源于《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毛诗序》:“《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10]李充化用《北门》,叹息自己穷困不遇。

八、先集其惨澹

九、桑椹甘香,鸱鸮革响

北方人张天锡来到东晋都城,为晋武帝司马曜器重。当时有人嫉妒他,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曰:“桑椹甘香,鸱鸮革响。淳酪养性,人无嫉心。”(《言语》)张天锡化用《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12]言外之意是说,我张天锡为人厚道,鸱鸮都被感化;你们这些人心存嫉妒,愚顽不化,连鸱鸮都不如。

十、天步屯蹇

王中郎赞赏张天锡的见识,但又取笑说:“你的见识绰绰有余,为何还被苻坚制服?”张天锡回答说:“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言语》)“天步”,典出《诗经·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毛传》:“步,行。犹,可也。”《郑笺》:“犹,图也。天行此艰难之妖久矣,王不图其变之所由尔。”[13]“屯蹇”“否剥”典出《周易》,指不顺。张天锡意思是说,他被苻坚制服,乃是天意,非自己的过错,没有什么可讥笑的。

十二、夏侯湛作《周诗》

夏侯湛作《周诗》,示潘安仁,安仁曰:“此非徒温雅,乃别见孝悌之性。”潘因此作《家风诗》。(《文学》)据刘孝标注,《周诗》乃《诗经》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其义而亡其辞”的诗。夏侯湛补之,称为《周诗》。[16]可见夏侯湛对《诗经》兴趣浓厚。其所补之诗,“非徒温雅”,又“别见孝悌之性”,足见尊奉儒家诗教。潘岳仿夏侯湛作《家风诗》,亦间接追慕《诗经》。

十三、凤鸣朝阳

张华称赞“顾彦先凤鸣朝阳”(《赏誉》)。“凤鸣朝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17]张华化用此典,称赞顾荣为迎着朝阳,栖于梧桐,高声鸣叫的凤凰。

十四、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

有人问及蔡洪吴中世家大族,蔡洪盛赞吴中贤人,其中称严仲弼为“九皋之鸣鹤,空谷之白驹”。(《赏誉》)“九皋之鸣鹤”源于《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18]。“空谷之白驹”则源于《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19]两诗均是赞叹贤人之词。

十五、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何晏、邓飏让管辂为其作卦,预测他们能否位至三公。卦成,管辂称引古义,深以戒之。何晏因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规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语源《诗经·小雅·隰桑》。[20]管辂劝诫何晏慎于官场竞进,何晏化用此诗表示将铭记于心。又,石崇不肯把宠妾绿珠送给孙秀,潘岳曾对孙秀无礼,孙秀怀恨在心。后来孙秀为中书令,潘岳问孙秀:“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后来,潘岳、石崇均被孙秀所杀。(《仇隙》)孙秀不忘旧怨,睚眦必报,与儒家精神了无关联,却也引《诗》以达其意,足见其熟悉《诗经》。

十六、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

桓玄想用谢安的旧宅作军营,谢安的孙子谢混说:“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亩之宅?”玄惭而止。(《规箴》)“召伯之仁,犹惠及甘棠”典出《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21]《韩诗外传》:“召伯暴处远野,庐于树下。百姓大悦,耕桑者倍力以劝。于是岁大稔,民给家足。尔后在位者骄奢不恤元元,税赋繁数,百姓困乏,耕桑失时。于是诗人见召伯之所休息树下,美而歌之。《诗》曰:‘蔽茀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22]谢混以儒家经义阻止了桓玄,足见儒家经义仍在士人心中颇有影响。

十七、面如凝脂

王羲之称杜弘治“面如凝脂”(《容止》),此语化用《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23],指杜弘治的面色柔滑如脂。

十八、爪牙、腹心

桓玄称“今腹心丧羊孚,爪牙失索元”。(《伤逝》)“爪牙”语源《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24]“腹心”语源《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腹心。”[25]在桓玄眼里,羊孚、索元二人乃是自己的得力干将。

十九、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

郗超死后,其妻兄欲迎妹还,郗超之妻终不肯归,并说:“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贤媛》)郗超妻化用《诗经·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26]语,以示忠于亡夫,不愿离开郗家之志。

二十、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

袁乔拜访刘恢,刘恢仍在内室睡觉。袁乔作诗调笑道:“角枕粲文茵,锦衾烂长筵。”(《排调》)此诗化用《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27]此本妇人思念亡夫之作,意思是说,用骨角装饰的枕头还是那样鲜艳,锦被还是那样灿烂,只是我的爱人舍我而去,谁来陪伴孤独的我到天明?袁乔不顾诗歌原意,断章取义,调笑刘恢与其妻共眠不起。刘恢妻因此愤愤不平,称袁乔为“古之遗狂”。

二十一、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仇;薄伐猃狁,至于太原

荆州襄阳人习凿齿与太原人孙绰在桓温处相聚,孙绰取笑习凿齿道:“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仇。”习凿齿回敬道:“薄伐猃狁,至于太原。”(《排调》)孙绰化用《诗经·小雅·釆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语[28],取笑习凿齿为愚蠢的南蛮。习凿齿针锋相对,化用《诗经·小雅·六月》语[29],挖苦对方为北方少数民族猃狁。

二十二、王乃复西戎其屋

《排调》载,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宾馆是版屋,谢重去拜访他时,仰头看着房子说:“王乃复西戎其屋。”“版屋”一词,源于《诗经·秦风·小戎》“在其版屋,乱我心曲”[30]。谢重化用此典,似有嘲笑司马道子追慕西北戎风之意。

二十三、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孙绰见褚裒,谈及刘惔去世,流泪讽咏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此语源自《诗经·大雅·瞻卬》[31],意思是说,贤人已去,国家就要衰败了。刘惔生前并不重视孙绰,孙绰却引《诗》以赞刘惔,故遭到褚裒的呵斥,时人也“咸笑其才而性鄙”。(《轻诋》)又,女子络秀自称“门户殄瘁”(《贤媛》),“殄瘁”即败落,亦源自《诗经·瞻卬》。

二十四、朝宗

范汪投奔桓温,桓温非常高兴,谢其远来之意。范汪内心深处本为投奔桓温而来,但又担心自己的行为颇有迎合时势之嫌,将损名声,故说:“虽怀朝宗,会有亡儿瘗在此,故来省视。”(《假谲》)“朝宗”一词,源于《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32]。范汪化用此典,表示自己像流水归海一样归附桓温,但他又说,恰巧我的亡儿埋葬在此地,所以过来看看,足见其意欲归附桓温,又想找一托辞,掩饰自己真实意图的复杂心态。

二十五、臣进退维谷

殷仲堪的父亲得了虚悸症,听到床下蚂蚁响动,以为是牛在争斗。晋武帝司马曜不知病人就是殷仲堪之父,因问:“有一姓殷的人,生的就是这种病么?”殷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维谷。”(《纰漏》)“进退维谷”语出《诗经·大雅·桑柔》[33],殷仲堪以此表明自己处于尴尬境地:不答则藐视君王权威,答则有损父亲尊严。可见,儒家尊君、孝亲的思想对殷仲堪影响至深。

通过以上考察可见,汉末魏晋时期,不少士人对《诗经》并不陌生,他们在言谈中适时化用《诗经》,或增强了谈话的说服力,或平添了谈话的趣味性,或加大了语言的讽刺度。在《世说新语》与《诗经》有关的所有逸闻趣事中,只有五处明示了与《诗经》的某种关联:荀爽指出公旦《文王》之诗的亲亲之意;李充发出《北门》之叹,直接用了《诗经》中的篇名;何晏采用“《诗》不云乎”的传统方式;谢安和谢玄明指《毛诗》哪句最佳;夏侯湛补作《诗经》之《周诗》,潘安仁评价此诗并作《家风诗》。除此之外,其他引《诗》或化用《诗经》典故均是把原诗或典故直接灵活转化为自己谈话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未明示其与《诗经》有何关联。这种用《诗》方式使得士人们的话语充满机锋。何谓“机锋”?“机锋”一词,《世说新语》两见。《言语》载,顾和还未成名时,去拜访丞相王导,王导当时很困倦,竟然对着来客睡着了。顾和为了让王导与他交谈,于是对同坐人说:“从前我听族叔顾荣说,王丞相曾经协助中宗,保全了江南。如今丞相贵体小有不适,实在令人焦急啊!”王导因而醒来,称赞顾和说:“此子珪璋特达,机警有锋。”意思是说,顾和反应敏捷,善于言谈。又《排调》:“锺毓为黄门郎,有机警,在景王坐燕饮。时陈群子玄伯、武周子元夏同在坐,共嘲毓。景王曰:‘皋繇何如人?’对曰:‘古之懿士。’顾谓玄伯、元夏曰:‘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景王司马师问“皋繇何如人”,此语道出了锺毓父亲锺繇的名讳。锺毓反应灵敏,针锋相对,称皋繇为“古之懿士”,巧妙地道出了司马师父亲司马懿的名讳。锺毓又化用孔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36]以及“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37]的话道出陈玄伯父亲陈群、武元夏父亲武周的名讳。《世说新语》因称锺毓“有机警”。综合两处来看,所谓“机锋”,指反应敏捷,充满智慧,善于言谈。充满机锋的言谈造就了简洁含蓄、意蕴无穷的语言表达效果。在言谈中反应敏捷,充满智慧,追求语言的简洁含蓄,这正是魏晋风度汲汲追求的目标之一。

基金项目:四川省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团队(川社联函[2015]17号)建设项目;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秦汉荀学研究》(编号:10XZX0005)。

作者简介:强中华,文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1][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页。

[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李传书、胡渐逵、肖永明、夏先培整理,刘家和审定:《毛诗正义》(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3页。以下同书仅注页码。

[4]《毛诗正义》(上),第115页。

[5][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486页。

[6]《毛诗正义》(上),第337页。

[7]《毛诗正义》(上),第433页。

[8]《毛诗正义》(下),第1396页。

[9]《毛诗正义》(上),第242页。

[10]《毛诗正义》(上),第169页。

[11]《毛诗正义》(中),第870页。

[12]《毛诗正义》(下),第1404页。

[13]《毛诗正义》(中),第928页。

[14]《毛诗正义》(中),第588页。

[15]《毛诗正义》(下),第1163—1164页。

[16]《世说新语笺疏》,第253页。

[17]《毛诗正义》(下),第1135页。

[18]《毛诗正义》(中),第670页。

[19]《毛诗正义》(中),第675页。

[20]《毛诗正义》(中),第925页。

[21]《毛诗正义》(上),第78页。

[22]赖炎元《韩诗外传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2页。

[23]《毛诗正义》(上),第223页。

[24]《毛诗正义》(中),第671页。

[25]《毛诗正义》(上),第50页。

[26]《毛诗正义》(上),第270页。

[27]《毛诗正义》(上),第401页。

[28]《毛诗正义》(中),第646页。

[29]《毛诗正义》(中),第640页。

[30]《毛诗正义》(上),第416页。

[31]《毛诗正义》(下),第1261页。

[32]《毛诗正义》(中),第666页。

[33]《毛诗正义》(下),第1187页。

[34]《毛诗正义》(中),第674页。

[35]《毛诗正义》(中),第1139页。

[3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7页。

[37]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