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封禪第二十一

封禪第二十一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則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禪矣⑤。秦漢以後,歷代帝王均將封禪當作國家大典。成康封禪,聞之《樂緯》⑦。觀相如《封禪》,蔚爲唱首。待到齊侯桓公霸業有成,窺視已久欲行封禪典禮,管仲委婉陳辭剖析事理,又以怪物頻現予以阻諫。遍觀兩漢祭祀,封禪典儀極爲隆盛。試看司馬相如所寫的《封禪文》,豐采蔚然堪稱首唱之作。

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所以運天樞,毓黎獻者,何嘗不經道緯德,以勒皇蹟者哉!《錄圖》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萬物盡化。”言至德所被也。《丹書》曰:“義勝欲則從,欲勝義則凶。”〔〕戒慎之至也。則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禪矣

北極星座位於天庭正中,朝陽面南羣星環繞圍拱。帝王依仿天道以運轉樞機,養育民衆並栽培賢能,何嘗不是在從事經道緯德的治理,又如何不能刻勒他們的豐功偉業呢!龍馬獻出的《錄圖》曾說:“潬潬噅噅世事幾經曲折,棼棼雉雉人間歷盡繁雜,天地萬物終於從中化育生長。”這是講至德廣布所能收到的效果。朱雀銜來的《丹書》又言:“道義勝過私欲便舉事順利,私欲超越道義則世態凶險。”這又爲警戒審慎提供了深切的教訓。把握住戒慎準則可德高而望重,到達於至德境界會成就其教化,古有七十二君登臨泰山,競相舉行封禪大典的原因也就在這裏了。

【註釋】

①夫:發語辭。正:中。北辰:北極星。《爾雅·釋天》:“北極謂之北辰。”正位北辰即言北辰正位,古人以爲北極位居天庭正中,羣星則環繞其運行。 嚮明南面:《周易·說卦》:“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嚮即“向”,嚮明指天時將明,含向陽意。首兩句以北極星位置喻帝王面南聽政。

②運天樞:謂帝王受天命運用權力。天樞,北斗七星第一星,常借以喻國家權柄。 毓:同“育”。黎獻:黎,百姓,黎民;獻,賢能。 經道緯德:即言經緯道德,指以道德爲經緯治理國家。 勒:刻。皇蹟:豐偉的業績。皇,大。

③《錄圖》:傳爲伏犧時龍馬自黃河獻出的赤文綠地圖,《原道》篇稱“河圖”,《正緯》篇稱“綠圖”。有註本校“錄”爲“綠”,不必。彔、錄、箓、籙本通用,錄、綠古亦通。 潬潬(shàn):司馬相如《上林賦》:“穹隆雲橈,宛潬膠盭(lì)。”潬潬即言“宛潬”,指輾轉縈回。噅噅(huī):原言口不正,這裏借指曲折。 棼棼(fén):即紛紛。雉雉:與“棼棼”意近,也指雜亂。 化:化生,謂發育滋長。《周易·繫辭下》:“萬物化生。” 被:加,覆蓋。此言因至德所加,人間世事在曲折紛雜的發展中得以化育生長,即由無序趨向有序意。有註家校“潬潬”句作“嘽嘽噅噅”或“嘽嘽啍啍”,謂和樂安舒或豐盛繽紛,恐未妥,與至德所被、變而化生的句意不甚協。

④《丹書》:赤雀銜來獻给周文王之書,參見《正緯》篇註⑧。 從:隨,引申指順利。 戒慎:據楊校、郭注本,“戒”前宜補一“言”字。至:謂至深的教益教訓。

⑤則:把握,任動詞。有註家以爲“則”字涉上文誤衍,非是。“則”字不當删,且管領“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兩句。 凝:成。 七十有二君:《管子·封禪》篇:“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有,即“又”。 封禪: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禮。在泰山上築壇祭天稱封,在泰山下梁父山闢場祭地稱禪。秦漢以後,歷代帝王均將封禪當作國家大典。

早先軒轅黃帝靈異神奇,能够承接種種天降的鴻瑞,所以曾上高岳刻石銘功,又在荆山冶金鑄鼎。虞舜出巡登臨泰山諸岳,事跡已經載入《尚書·舜典》。成王康王先後封禪岱宗,有關情況亦可見諸《樂緯》。待到齊侯桓公霸業有成,窺視已久欲行封禪典禮,管仲委婉陳辭剖析事理,又以怪物頻現予以阻諫。由此可以確知,玉牒爲書金繩繞檢,這正是帝王專有的特權。然而所謂西翔比翼鳥東游比目魚,南有三脊茅北出神異黍,光有言傳並非就是確證,祇是勳德的一種象徵罷了。所以司馬遷寫的“八書”,明確列有《封禪書》一篇,說明本爲隆重祭祀的特殊儀式,銘功祈告的神聖祝禱,應是祭祀上天最爲壯觀的典禮了。秦始皇封禪的《泰山刻石》,其文出自李斯之手,由於法家辭氣未能盡除,體式自也難顯弘大温潤;然而該文疏暢通達且還文勢壯碩,也應算得是當時的卓絕上佳之品了。遍觀兩漢祭祀,封禪典儀極爲隆盛。孝武皇帝禪告祭祀於肅然之山,東漢光武巡察封禪在梁父之丘,頌德銘功的有關文字,都是名家的鴻文鉅製。試看司馬相如所寫的《封禪文》,豐采蔚然堪稱首唱之作。這裏追述了封禪的開端,敍寫了歷代的帝王,顯現了上天的符瑞,映照出盛大的業績,驅使前古的功德勳業屈居於當今之下,頌揚當今的美善光明騰躍於前聖之上,列舉吉慶祥瑞而予以歌頌,託言高山企盼又倍加讚揚,雖說這是相如的絕筆之作,實又是不可多得的創新篇章了。待到光武皇帝樹碑泰山,刻石文辭又係張純所作。篇首繼承了《尚書》典謨的寫法,結尾有同於求告祈禱的祝辭,引徵鈎緯圖讖,敍述爭戰離亂,記載武事計功,錄寫文業頌德,舉事切實,述理全面,雖說華采不足,内容卻仍還顯得充實有餘。上列兩家之作,都是泰山留下的刻勒遺跡了。再到揚雄撰著《劇秦美新》,班固又作《典引》之文,寫作的本意並不在鐫石刻文,體例則因襲紀功封禪的規式。審視《劇秦美新》的爲文,其實仿效長卿的寫法,借助詭譎言語閃爍其辭,於是文中多言神怪之事;然而體幹構架畢竟細緻嚴密,辭氣貫連更又暢達圓通,作者自稱這是“極思”之作,鼓吹王莽新朝實也不遺餘力的了。班固《典引》的有關敍寫,文筆優美極富光彩,善於借鑒歷來的名著,擅長取捨且把握適中,其作的意義表述文辭組合,自然就能章采斐然而新巧有餘了。所以他能指出,《封禪文》寫得靡麗卻還不够典正,《劇秦美新》雖合典要則又欠缺真誠,這豈非正好說明,追觀前人的作品有利於鑒辨清楚,察知得失循勢而爲便容易收到效果嗎!至於魏時作家邯鄲淳所作的《受命述》,攀附先賢響同前聲,衝風之末筆單力弱,輯錄韻語有如作頌,雖則文理順當條贯有序,然而終究難以超前奮飛。陳思王曹植撰寫的《魏德論》,假設主客相對議論,一問一答文勢迂緩,繁瑣冗雜長達千言,積勞頗深成效甚微,勁力光彩於是也就相當的匱乏了。

【註釋】

⑥神靈:《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生而神靈”。 克:能。膺:接受。鴻瑞:鴻大的祥瑞。 “勒功”二句:據《史記·封禪書》說,黃帝曾登泰山行封禪典禮,又採首山之銅鑄鼎於荆山之下。喬岳,高山,指泰山;也寫作“喬嶽”,本篇贊辭中稱“高岳”。荆山,在今河南陝縣西。

⑦巡岳:《尚書·舜典》載,虞舜出巡曾登臨泰山等東、南、西、北四岳,燃柴以告天。 《虞典》:即《尚書·舜典》。 成康:西周的周成王、周康王。 《樂緯》:或即《樂》緯《動聲儀》,其中有“成康之間,郊配封禪”語。見《後漢書·張純傳》所引。

⑧爰:於是。窺:暗中探視。王跡:帝王的事跡。此謂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也想行帝王的封禪典禮。 夷吾:管仲名,齊相。譎陳:原指詭譎言辭的陳述,此處指以委婉隱蔽的言辭勸阻。 距:通“拒”。怪物:管仲的陳辭又提到鴟梟、蓬草等物的出現,作爲不祥之兆而予諫拒。事載《史記·封禪書》。 玉牒:玉製的簡版,上刻封禪文。金鏤:一作“金縷”,指以金綫繞匝玉檢(書函蓋)。此玉牒金鏤專指帝王封禪用物及其規式,與《原道》篇“玉版金鏤”指堯在水邊得到的玉版,《徵聖》篇“玉牒”、“金科”借指金科玉律不可相混。

⑨西鶼(jiān):西海的比翼鳥。東鰈(dié):東海的比目魚。 南茅:南方特有的茅草,一葉三脊,封禪用以濾酒。北黍:北方一種特異的黃米。此列四者,古代都以爲是珍異祥瑞之物。 “空談”二句:此謂空言有吉祥物的出現還不足爲憑,它祇能是帝王勳德的象徵而已,也即謂封禪的關鍵還在於有切實的功勳德業。

⑩是:是後應據《訓故》本校補一“以”字。史遷:指史家司馬遷。八書:《史記》有八書:禮書、樂書、律書、曆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 固:本。禋祀:即《祝盟》所稱的“禋”,原指升煙告天的天神之祭,這裏泛指祭祀。 名號:王證:“‘名’原作‘銘’,梅據朱改。紀云:‘“銘”字不誤。’”名、銘通,指刻勒(參見《銘箴》篇註④),無煩校改,故文本宜還原。號,告,表白。 秘:《說文》:“祕,神也。從示,必聲。”今通行作“秘”,本書亦“祕”“秘”通用。秘祝,謂神聖的祝禱。

秦皇銘岱: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時有封禪的《泰山刻石》。岱,岱宗,泰山的別稱。 “法家辭氣”二句:刻石文出自秦相李斯之手。李斯是法家人物,重法治而黜禮治,故文筆辭氣不免有法家風味,而缺乏弘大温潤的體格。 疎:指疏通暢達,訓作粗疏應誤。《銘箴》篇有“至於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澤,亦有疎通之美焉”諸語,可證。

“驅前古”二句:《封禪文》盛讚大漢功德,說上古勳業屈居當今之下,當今美善超越前聖之上。騰,躍,越過。休明,美善光明。 禎:吉慶。 介邱:大山。介,大。《封禪文》又託言大山,有企盼帝王幸臨封禪的讚辭。 絶筆兹文:據《史記》本傳載,《封禪文》是司馬相如的最後一篇作品。 維新:創新之作。維,語助詞。

張純:字伯仁,東漢初年大司空。光武帝封泰山的《泰山刻石文》出自張純之手,見《全後漢文》卷十二。 首:指篇首。胤,繼承。 末:結尾。祝辭:祈求祝禱的文辭。

鈎讖:即緯書。張純刻石文徵引了大量緯書中的預言。 離亂:指王莽篡權至光武統一期間的戰亂。 覈:切要核實。舉:全面。成語有“舉國歡騰”、“舉世無雙”。 實跡:指泰山上實有的刻石。其實,司馬相如的《封禪文》並未刻石。

《劇秦》:揚雄有《劇秦美新》,斥秦代暴政,讚王莽新朝。 《典引》:班固爲歌頌漢王朝功德而作。二文均見《文選》卷四十八。 非鐫石:言原本非爲刻石而作。 體因紀禪:體式仍承襲紀功封禪的寫法。

懿乎:應校作“懿采”。《雜文》篇評班固作品,有“含懿采之華”語。 歷鑒:逐一借鑒。前人:指前人的著述。 能執厥中:謂把握得當。執,把持;厥,其;中,恰當適中。 致義會文:表達文義,匯組辭采。 斐然:有文采的樣子。

邯鄲:三國時魏國作家邯鄲淳,字子叔。《受命》:指《受命述》,見《藝文類聚》卷十。 風末力寡:《史記·韓長孺列傳》:“衝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此喻缺乏筆力,“風末”二字不誤,校作“風昧”則非。 奮飛:指趕上或超越前人。

《魏德》:陳思王曹植有《魏德論》。文不全,殘文見《藝文類聚》卷十。假論客主:借客主問答以爲體。 勣:同“績”。 飊燄:喻作品的筆力和光彩。

鑒於封禪文章的獨特功用,寫作應如制訂時代典章一樣鄭重。落筆之前的構思布局,先需明瞭其體式大要,樹骨立義應合乎《尚書》訓典的規範,採藻選言宜歸向宏闊富贍的坦途,使之蘊含古義而不致隱匿於艱深,文取今言卻並不沉陷於淺陋;内容莊重而光芒畢露,辭采端正且明快突出,這纔算得是瓌偉傑出的佳作了。封禪文章雖已功業寫足方術用盡,歷代所作終又不免沿襲相承,但祇要日新其采不斷拓展,對照前作必也會有些超越的。

【註釋】

典章:典法成章。 搆位:指構築安排。 樹骨:樹立骨幹主體,指内容。選言:選取言辭藻采。“樹骨”二句謂内容應合《尚書》訓典之規,文辭宜趨宏大富麗之途。

道極數殫:謂功業寫足,方法用盡。道,指封禪文頌讚的功業。極,終。數,術。殫,盡。 日新其采:意謂有所創新。 前轍:指前人的創作。轍,車輪痕跡。

總之,封禪刻勒銘記帝王勳績,德配天命借以報答揚頌。遙聽典儀行於高峻山岳,美名炳耀更向四海傳送。樹石立碑高接雲天之外,金泥玉牒深藏厚土之中。體格宏偉且又文采縈繞,夭矯盤旋可謂如虬如龍。

【註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