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从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人口因素和文化因素。有利的自然环境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的自然环境会降低产量。
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_社会学基础

社会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从社会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人口因素和文化因素。

(一)自然环境与社会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关联、交互影响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具体的地理空间、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山林、河流等条件的总和。生物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有生命物质的总和,如动植物。地下资源环境是指在人们活动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矿物元素的总和,如石油、煤炭、天然气、各种金属矿物质等。自然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自然环境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物质来源 自然环境提供的淡水、土壤、阳光、矿藏、树木等天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2.自然环境影响社会活动的内容及人们的社会职业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制约与影响。如草原地区有利于畜牧业发展,平原地区有利于种植业发展,而沿海地区则有利于渔业发展等。

3.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社会发展的速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但是在劳动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然条件不同,人们所创造的劳动生产率就不同。有利的自然环境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的自然环境会降低产量。如同样数量的农民,每天同样辛勤地劳作,但是在土地肥沃的平原和在土地贫瘠的山区收获的粮食产量会有较大差距。

4.自然环境影响社会文化生活 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习惯。如在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人们的交往,容易形成闭塞、内向的心理;而在平原地区,交通发达,人们易于交往,容易形成开放的性格

(二)人口与社会

人口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人的总称。人口概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构成及人口变动等很多内容。人口数量是指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人类个体的总和,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人口质量的总体水平就越高;人口构成是指根据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区分的人口内部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主要包括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地域构成、社会构成等。人口的性别构成是指人口的男女比例关系;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社会总人口中少年儿童、青壮年和老年三者的比例关系;人口的地域构成是指总人口在各个地区的分布状况和密切程度;而人口的社会构成包括民族构成、阶级构成、阶层构成、职业和行业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婚姻状况构成、家庭构成、宗教信仰构成、人口的地区分布构成等。人口变动是指某一时期人口数量、人口质量的变动情况。人口数量的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人口的自然变动时指因人口出生和死亡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变化及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变化;人口的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即通过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带来的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人口质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人的体质、智能和技能方面的变化,它主要通过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动反映出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口是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能构成现实社会的生产力,也就不能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世代延续。

2.人口数量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对平衡 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依赖于自然环境,自然界的巨大能量只能满足一定数量人口生存的需要,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之间应保持相对平衡。而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剧增,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需要显得供不应求,照此发展下去,自然资源必将枯竭。因此,必须合理地控制人口数量。

3.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如果人口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如果人口数量太少,劳动力匮乏,同样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另外,人口质量越高,就越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科技水平的提高,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4.人口数量影响社会物质生活 在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人口增长速度越快,人口数量越大,人均国民收入会越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就会随之下降。如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2007年居世界第4位,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排到了第104位。

5.人口状况影响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生活 人口数量影响社会文化教育。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太多,经济发展达不到一定水平,办学条件必然会受到影响;人口太少,信息更新、流动慢,同样不利于文化的传递。此外,人口因素也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就业、住房、医疗卫生保健、环境污染、犯罪等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有关。

(三)文化与社会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劳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按照文化发生的领域不同可分为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及语言符号文化。物质文化包括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如学习文具、住房、交通工具等,它是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或民族创造出来的产品,都凝结着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点。规范文化是指那些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规则,如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认知文化是由态度、思想、价值观念、信仰等构成的,其中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认知文化的精髓,是人们判断是非、选择行为方向和目标的标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都属于认知文化,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语言符号文化是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工具,人们之间的交流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进行,一切知识的继承和传递也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实现。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现如下。

1.文化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功能 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累积现象,这种累积能逐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能力和利用能力。人们利用掌握的文化知识,可以预防或减少自然界中某些因素的危害,可以发明各种工具和方法减少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种种障碍,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被动的依赖。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类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得生存资料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文化的工具价值也就越来越大。

2.文化的整合功能 文化的整合功能主要是指文化对于协调群体成员的行为发挥的重要作用。整合功能首先表现在价值整合上,在一个社会中,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化可以使人们进行有效地沟通,在沟通中消除隔阂,达成一致的观念,促成成员间的合作;其次,表现在规范整合上,文化可以促使人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或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所以,共同的文化可以产生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从而产生心理上、行为上的一致性特征。

3.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在群体生活中,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究竟什么样的行为和行为方式能够有效地达到目标,共同的文化可以作出判断。所以,共同的文化使人们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是合适的,如何选择有效的行为,回避或放弃不合理、不适宜的行为。

4.文化的培养和教化功能 一定的文化模式,给社会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因素,营造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操、生活方式、行为表现等,如以游牧文化为主的民族与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民族在生活习俗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另外,文化还教给人们知识、技能,使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对本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会产生重要影响。

5.文化的传续和发展功能 文化的传续功能表现为文化能向下一代流传,即下一代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文化能传续的机制表现为文化占有者通过社会化等方式“迫使”下一代或后来者认同本群体、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继承和积累作用,新的一代在几年或十几年就可以掌握人类在几百万年中摸索、积累的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人类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的进步。

我们还必须看到,文化除了有正面影响外,还有负面影响。如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落后的规章制度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思潮及流氓组织、黑社会团体等所创造的文化会扰乱社会秩序,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

(李 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