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总体情况近年来,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下,根据教育部实施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启动新一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有关精神,甘肃省不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
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十五”以来,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文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创新工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下,根据教育部实施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启动新一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有关精神,甘肃省不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在“十五”期间,先后设(成)立了甘肃省教育发展、农村发展、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四个研究院,紧紧围绕甘肃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研究与资政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2007年成立了“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为先秦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搭建了平台,在原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于“十一五”时期末出台了《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根据《管理办法》在2010年5月启动了新一轮《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共资助建设省内高校重点研究基地21个(见如下具体名单),涵盖了西北社会发展与评价、边疆史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地方治理、少数民族宗教、民族地区侦查理论与实务、安多藏文化等领域。这是甘肃省在加强全省高校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的又一新举措。同时,通过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打破了学科壁垒,优化了资源配置,与地方行业的优质资源实现了共建共享,构筑了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平台,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单

二、主要成绩

近年来,甘肃省现有的3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研究院和21个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紧密围绕国家和省上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导向,促进学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创新团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自批准建设以来,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完成了一系列代表性的成果。

三、标志性成果

(1)西北师范大学王嘉毅教授主持完成的《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专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甘肃省省属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零的突破。

(2)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文学编年史》被国家社科规划办评为优秀项目。这是甘肃省20年来第一个国家社科优秀项目。《科技日报》以专栏予以报道。该成果又被收入“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文库》,于2010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3)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教授主编完成的《先秦文论全编要诠》被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并于2010年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赵逵夫教授投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实现了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零的突破。

(4)甘肃政法学院任尔昕教授关于《商事通则》立法模式和立法体系的研究,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并被确定为《商事通则》草案的19名起草人之一。

(5)甘肃政法学院李玉基教授、俞金香副教授等关于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史玉成教授、郭武讲师等关于环境基本法律制度的研究,在各自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6)甘肃政法学院主编完成的《西部地区毒品犯罪对全国禁毒工作的影响研究》、《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恐怖犯罪问题研究》等获得省社科成果奖,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WLQ-I型微量取样器在文检技术中的应用》、《猫儿眼生物活性及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西部地区毒品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诱惑侦查问题研究》、《医学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获得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社科成果奖。

(7)天水师范学院以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通过整合研究队伍,构建学科体系,创设陇右文化校本课程,不断加强陇右文化学科基础和各分支领域的研究,10年间出版专著30多部,结合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先后开设了《陇右文化概论》、《伏羲文化概论》等13门校本课程。

(8)天水师范学院雍际春教授关于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综合研究,不仅破解了地图作者的身世,确定了地图绘制年代在距今2300年以前,而且揭示了该图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地图和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地图,进而将中国传统地图学理论形成的时间由秦汉魏晋时期上推到战国后期,研究成果《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一书于2006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规律,建立创新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集中研究力量,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以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及科研体制改革为重点,注重质量提高、内涵发展。

甘肃省将继续加大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基地的建设水平,带动学科发展,力争将相关重点学科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将有优势有特色的基地建设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针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多元文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申报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积极承担地方政府部门委托的各类研究课题。在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有新突破;各研究基地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术团队的建设,并充分发挥重点研究基地的作用,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理论创新人才、高素质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促进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使基地平台发展成为省内外相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主动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面向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使基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心与信息交流中心、地方政府政策咨询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