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

云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目前,全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90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50人,博士生导师137名,硕士生导师514名。
云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概况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自2000年以来,在教育部、省委宣传部等部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云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石和载体,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等方面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支撑了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一、总体情况

2000年,云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零的突破。2007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正式批准依托高校建设“云南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9个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中共云南省省委宣传部正式批准依托高校建设“云南滇学研究基地”等15个重点研究基地,占全省的93.75%。全省基地建设涉及学科门类众多,主要为管理学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化学、旅游学、艺术学、法学、理学、中医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基本覆盖了人文社科研究的学科和领域。

二、主要成绩

云南省重点研究基地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以项目研究为纽带,着重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产生了大批优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1)目前,全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906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50人,博士生导师137名,硕士生导师514名。

(2)共承担科学研究项目983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有19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71项,其他科研项目403项),经费约9274万元。

(3)共发表论文3675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60篇)。

(4)共提交研究咨询报告266份,被采纳194份。

(5)共出版专著429部。

(6)多项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7)共举办学术刊物12种,总发行量约5000册。

三、主要经验

当今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凸显期,经济形势日趋严峻,政治格局日趋多变,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新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和交锋更趋激烈,人类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伟大的理论成果在不断巩固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思潮的巨大冲击。

第一,学术观念和方法面临新挑战。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尺度已远远大于传统社会,其内在复杂性和艰巨性已不可同日而语,呈现出向本原和宏观两极发展的趋向,学术发展需要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方法和视角,通过运用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理论才能比较全面地研究和解决问题,才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冲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囿于传统认识和传统格局的学术观念和方法是时代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学术创新机制面临新挑战。过去基本自发的学术研究组织形态现难以适应当代深广问题的研究,并已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极限。冲破学术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往往受到人事、组织、财政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加快资源整合共享、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完善学术成果评价、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选拔激励机制、协同创新机制等都需要开展一系列的高难度的改革,在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陈旧,改革经验不足的环境中,学术创新机制改革阻力较大,但改革也已势在必行

第三,区域发展研究面临新挑战。在“两强一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重点研究基地如何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如何发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如何尽快及时地建立区域发展思想和理论支撑体系,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发展问题,如何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是重点研究基地需要紧迫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因而,面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云南省注重从以下方面来建设基地:一是要把握正确导向,确立发展目标;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管理;三是要积极整合力量,争取丰硕成果;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重视人才工作;五是要支持精品课题,务必突出特色;六是要促进校企合作,加强对外交流。

四、标志性成果

(1)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对外金融合作研究基地周跃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云南大学云南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段昌群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张桥贵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

(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作为最先成立的重点研究基地,11年来共承担了64项国家级课题,201项省部级课题。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成立于2007年,在5年的建设时间中,共承担了22项国家级课题,23项省部级课题。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对外金融合作研究基地成立于2009年,经过3年的发展,共承担了8项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由此可见,此省各研究基地所承担的科研项目都在稳步发展。

(3)云南农业大学云南“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唐滢教授提交的咨询报告《关于我省高校面向大湄公河次区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由云南省高副省长、云南省教育厅罗厅长批示;张海翔教授提交的咨询报告《关于我省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由云南省孔副省长批示。

(4)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尤中教授出版的著作《中华民族发展史》、郭建斌教授出版的著作《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陈永邺教授出版的著作《欢腾的圣宴——哈尼族长街宴研究》等13部著作获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云南大学云南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段昌群教授出版的《植物生态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基地下设立的生态学专业和环境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发展好、建设好研究基地是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赋予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的历史使命,是云南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今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云南省高校将按照“巩固成绩、注重质量、内涵发展”的思路,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二是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三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服务体系;四是构建高效的资源共享研究条件支撑体系;五是构建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六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体系;七是构建现代科研管理体系;八是构建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