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

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科学。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性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因此,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已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紧迫任务和长期目标。
破解社科发展难题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张东刚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科研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进我国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任务,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理念、破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难题,努力解决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这一重要问题,谋划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

一、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就是揭示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活动过程中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其客观规律,进而自觉地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属性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的辩证统一。这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继承性、实践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等显著特点,彰显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社会功能。坚持价值性和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就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

改革开放30多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之所以呈现新气象,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作出新贡献,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逐渐认识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际的发展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尊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握科学性、体现时代性、坚持实践性、富于创造性。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性是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把握科学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根植实践,服务人民;必须尊重研究者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认识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特点,满足时代要求,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命题,使研究成果充分体现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是在旧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在冲突中产生新的理论。为此,坚持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作出理论概括,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创新是科学的本质,衡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标志,是产出一大批具有原始性和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为此,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必须弘扬对科学的敬畏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大胆探索,在创新中不断认识真理,发展真理。

二、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理念

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灵魂,创新发展理念,以改变不适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为突破口,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方向,明确新使命,强化新责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社会、扩大开放、统筹兼顾四大理念,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跨越发展。

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立足创新,提高质量,着力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依赖于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依赖于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质量第一、创新第一的观念尚未牢固树立,重数量轻质量、低水平重复现象有待进一步扭转,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已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紧迫任务和长期目标。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对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作为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好,“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

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长期以来,高校形成了基础研究的明显优势,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坚持服务社会的导向是彰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价值和实际价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要在巩固基础研究优势地位的基础上,树立问题意识,强化社会责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生活,了解实际,善于从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二要注重学术积累,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研究水平,以厚实的学术成就和长足的学术进展形成发挥“思想库”作用的坚实基础;三要善于从实际中抽象理论、发展理论,并善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推动实践的不断前进,切实体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价值。

树立扩大开放的理念。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差距日益缩小,其得益于扩大开放,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面对当代西方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强势和话语霸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自主的意识”尤为重要,但更积极的策略是要更加解放思想,更加扩大开放。科学无国界,科学问题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影响下,各种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都具有全球性或地域性,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是发展的趋势。要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走向世界”的新要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把国际化当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主要方向,瞄准哲学社会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汲取世界各国的所有文明成果,开展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中华学术的了解,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按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体布局,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为中心,统筹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统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统筹中、东、西部地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统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协调发展,统筹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建设协调发展,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破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难题

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创新科研组织,改进研究方法,促进成果转化,改革评价制度,加强学风建设,真正解决影响和制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难题。

推进科研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激发活力。回顾30多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制度创新始终是解放高校科研生产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组织创新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重点研究基地实行实体性建设,与院系平行,独立运行,“教学以院系为主、科研以研究所为主”的体制设计,有利于凝聚学科优势力量,开展重大课题攻关,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重点研究基地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运行机制,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实行合同管理,一改原来沿袭的以固定人员为中心的运行体制,克服了长期以来研究机构人员终身制、分配吃大锅饭、人浮于事、科研力量分散的流弊,打破了科研机构自我封闭的格局。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科发展交叉性、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开始了人文社会科学高等(高级)研究院的探索。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要求,推进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的新型科研组织建设,提高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是今后进一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切实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各种体制性壁垒,整合科研力量,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搭建科研平台,构筑研究高地,推动学科交叉、互渗融合,孕育和催生新的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创新体系。

推进科研方法创新。方法创新是学术创新的先导。学术发展的历史反复揭示了一个事实,每一次研究方法的创新都推动了学术的创新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尤其如此。30多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研究方法落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发展的瓶颈,必须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研方法创新”。在当今世界科学发展中,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的趋势日益凸显,跨学科交叉研究和整体化已成为当代国际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基本趋势。学科的发展到了再一次综合的新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呈现的问题越来越综合和复杂,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适应学科发展交叉性、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需要,以重大基础性、整体性、交叉性问题为导向,汇聚不同学科视野,形成集合优势,促进文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增强综合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正在出现重大的革新和突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实证研究、模拟仿真研究,将实验方法引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也是科研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向。促进科研方法创新的基础是数据。数据库建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程,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意义重大。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集成库等专题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条件支撑体系势在必行

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终极目标是“顶天立地”。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走进学生、走进大众、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力促进研究成果的普及转化,努力把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紧密结合起来,与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增强我国文化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影响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收集、展示、发布、推广、应用、反馈系统的建设,畅通高等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联系渠道,促进科研成果向课程教材、社会普及、政府决策、文化产品方面的快速转化,使高校不仅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心,还要成为决策咨询中心、先进文化孵化中心,不断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成果转化率是高校科研工作一个难题,这既有研究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又有管理体制问题,还有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社会中介机构缺位等问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改变过去以出书、发论文为研究终点的观念,进一步强化成果普及转化意识,创新成果普及转化的方式途径,提高成果普及转化的能力和水平。

改进科研评价制度。科学有效地开展研究评价工作,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环节,也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建立科学高效的科研评价制度对于促进科研资源优化配置,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研究者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其评价具有复杂性特征。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在改进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重要作用与根本目的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评价促进创新能力与研究质量提升的导向性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评价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公正性与公信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评价中存在简单量化、不同学科评价“一刀切”、以数量评价代替质量评价、以期刊或出版社的级别代替成果内容评价、以人情关系影响评价活动等现象和倾向还需要根本扭转。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迄今我们尚未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评价与职称晋升、工资晋级、资金福利密切挂钩,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学位申报以及各类考核紧密联系。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方向是以激发研究人员科研活力为根本,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为重点,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为导向,以保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发展为目标,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导向更加聚焦质量,评价指标更加关注内容,评价标准更加分类指导,评价形式更加丰富多元,评价活动更加简化集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与舆论氛围,推动形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充满活力、大师学派百花齐放、创新创造蔚然成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思想库作用充分发挥的良好局面。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增强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保证;学风是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良好的学风是社会风气的引导力量,并与教风、校风形成合力,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扛鼎作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严谨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华而不实,学术行为不端,都是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大敌。教育部历来重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扎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有70%的高校相继建立健全了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初步建立了全国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网络,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展势头良好,学风明显改善。学风建设是软事,但要硬做。学风建设重在建章立制,重在引导,重在教育,重在宣传。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要充分挖掘、全面展示高校教师队伍中学风先进典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风采,充分展现他们追求真知、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和严谨求实、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发挥学风先进典型在学风建设中的教育激励和示范引导作用;要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形成实事求是、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

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质量

高等学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齐全。党的十六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思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在到2020年的未来1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一关键时期的历史作用举足轻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时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紧抓住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性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承担起重大责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而不懈努力。

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切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基础研究更加巩固;应用对策研究显著增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水平明显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优化;基础条件和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普及水平,着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推进方法创新为导向,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研究高地,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要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加大研究投入,培育学术精品,加强成果转化,努力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要以信息化为手段,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条件支撑体系。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经费资助体制;培育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创新团队,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评价体系,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完善科研体制,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