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

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杨 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全面总结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思想文化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

《决定》就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明确阐述,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实践的步伐就会迈出坚实一步;同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学习宣传研究就要深化一步。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如何更加深入地研究总结90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入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如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何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会贯通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去,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等,都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研究、新解读、新贡献。

2.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文化建设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实体是魂与体的关系,无魂则体无所用,无体则魂无所依。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摆在整个文化建设的首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多样多元多变趋势更加明显。这既为社会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提炼体现民族性、富有时代性、突出大众性的有效载体和表述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如何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抵御思想文化领域的噪音、杂音,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如何应对以交互式为主要特征的新兴媒体的新挑战,驾驭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等等,都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理论上予以回应,从实践上予以解答。

3.在顺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现在我们的人均GDP已达到4300美元。温饱解决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实现关系民生幸福,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但目前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还是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发挥上,都还不能很好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大国,但我们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所以在新形势下,高校作为文化的高地、文化创新的主体,如何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学术繁荣,生产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如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加快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普及转化,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更大贡献。

4.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如何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极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如何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积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如何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等等,都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加强研究、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启动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奋斗目标。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工作,紧密结合高校实际,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坚持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积极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式的转变。2003年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极大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动了科研事业的发展。高校抓住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坚持方向,遵循规律,联系实际,开拓进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项目资助体系、研究平台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水平较高的研究和教学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厚重、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研究质量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创新力明显增强,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作出了新贡献。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十一五”期间,高校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作为一项根本任务,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以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为契机,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研究、教学机构建设。目前,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硕士点1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组建成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学科研机构,增强了学科凝聚力和影响力,改变了一度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有所弱化、后继乏人的局面。二是大力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央组织编写的41种重点教材已陆续出版并投入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93种重点教材已全面启动。三是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举办了60多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共培训骨干教师近7000人;各省市举办研修班700多期,培训学员6.5万人,约有12万人次的高校文科教师参加了培训和研修。四是以重点研究基地和重大课题为依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重点建设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大课题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课题,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宣传文章,出版了千余部理论著作,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宣传作出了积极贡献。

2.深入开展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为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繁荣学术作出了新贡献。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研究事关学术事业的长远发展,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势与特色所在。近年来,高校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强了基础学科建设,使其在巩固传统优势中焕发了新的活力。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对基础理论和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话语体系以及科研管理创新,产出了一批基础性、前沿性、标志性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共出版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2.9万部,比“十五”期间增长近30%;发表论文约151万篇,增长近50%,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和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共有1074项优秀成果获奖。《中华文明史》、《中国道教思想史》、《全唐诗补编》等获奖著作以及一大批优秀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进步,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3.深入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中央和地方科学决策服务,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向基础应用并重、学科交叉融合、为决策服务的方向转变转型,研究的理念与导向、体制与方法、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广大教师自觉把服务国家大局作为自身职责,自觉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实践,深入基层,研究问题,贡献才智。一大批研究探索现实问题的成果直接服务国家大局、大事。许多研究在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咨政服务功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许多学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加强与地方的联系,搭建高校、地方、企业相互合作共赢的研究平台,建设了一批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基地,开展集体攻关,推出了一大批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高校共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6万多项,获得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65亿元,年增长率为25.3%,向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交研究咨询报告6万余篇,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4.深入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为学习借鉴国外社会科学有益成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新贡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展开,层次和水平显著提高。从广度看,不仅与亚洲、欧美地区的传统交流和合作得到巩固和提升,而且拓展了与大洋洲、拉美、非洲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不仅部属高校,而且很多地方高校也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活跃主体。从深度看,已经从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向独立出版外文刊物、建立外文网页、出任国际学术机构负责人、在国外单独或共建研究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深度合作转变。从水平看,从国外学术思想观点的单向“引进来”到中国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地“走出去”。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参加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约37.6万人次,参加国际合作项目2600多个,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5万多篇,有近800部以中国学者为第一作者署名的著作被翻译成外文,在9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大为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

5.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新贡献。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育合格和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为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近年来,高校认真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编写出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新教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思政课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经第三方调查,大学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率达到了80%。通过编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各科教材,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学,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教学互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通识课程教学,涌现出一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提升了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以孟二冬为代表的育人楷模和高校优秀教师群体。他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总之,这些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导向正确、措施得力、成绩巨大,为推进理论创新,壮大主流舆论,促进学术繁荣,传承创新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保持和巩固了健康向上、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必须看到,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需要,不适应世界学术发展的新趋势,不适应人民群众对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新期待。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研究创新能力还不强,低水平重复、理论脱离实际现象还存在;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显著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多,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机制尚不健全;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适应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评价体系和科研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学术浮躁现象还比较突出,学风建设亟待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步伐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显著,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的繁荣发展,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握发展要求,明确发展定位,遵循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发展重点,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目前,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人员已达44万人,占全国社科力量的80%,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当之无愧的主力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已经进入立足创新、提高质量、构建体系的新阶段。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力军作用,增强引领能力,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中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鼓励高校教师扎根社会实践,勇于理论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贡献;如何发挥高校综合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做出前瞻性、预测性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国家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重点建设,提升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积极、稳妥、有效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如何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动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我们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未来10年的建设重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繁荣发展意见》)。同时,教育部推出了五个配套文件。这次出台的六个文件,就是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推出的系列举措。其中,《繁荣发展意见》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未来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管理的意见》,是体现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科学管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保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繁荣计划》)是具体落实各项思路和举措的行动计划,同时也是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抓手,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是针对改进科研评价、推动“走出去”以及构建创新平台体系等突出问题和工作任务,推出的重点举措。

《繁荣发展意见》提出,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围绕这一总体目标,《繁荣计划》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着力构建八个体系:一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二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三是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四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五是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研究条件支撑体系;六是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七是构建现代科研管理体系;八是构建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同时,要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四、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

这次六个文件出台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大政方针已定,现在关键是要抓落实。抓落实,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紧扣发展主线,注重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增强落实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未来十年,围绕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一总体目标,要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研方法创新、科研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在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之路。

1.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理论是学术思想的最高形式,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支撑。推进理论创新,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二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只有关注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时代紧密联系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有生命力。三要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理论创新的基础。在基础研究方面,要重点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实施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重大作用的学术文化工程,加强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路径和方式,推出对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四要推进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系统深入地研究和阐释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努力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2.努力实现科研方法创新。方法创新是推动理论创新的基本支撑和重要源泉,没有科学的方法,就难以产生科学的理论。推进科研方法创新,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讲的科研方法,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关注实际、了解实际、深入实际,把个人学术兴趣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术研究与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论并回到实际中接受检验,推动实践不断前进,努力克服学术研究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倾向。二要推动跨学科研究。现实的问题都是复杂的,靠单一学科难以实现问题的解决,推进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研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要适应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在多学科联动、多视野聚焦中,培育新的学术领域和学科增长点。三要加强数据库建设和文科实验室建设。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说话。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没有出路。高水平的研究必须以数据库建设为支撑,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研究质量的必然要求。要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与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衔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

3.着力推进科研组织形式创新。学术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是科研组织形式创新的首要任务。一要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改革重点研究基地体制机制,落实重点研究基地在人事、招生和科研组织方面的自主权。健全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纽带、课题负责人为核心,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充满活力的科研组织。要促进团队合作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形成既有效促进协同攻关,又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的科研模式。二要完善开放合作的研究机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新机制,建立跨学科、院系、学校、地区、部门的开放型科研合作新模式,发挥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等中的重要作用。三要完善高校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机制,为高校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提供条件。要鼓励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厂矿企业、社区农村联合建设社会调研基地,完善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实践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实践考察、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制度,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进一步加强科研体制创新。坚持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要围绕激发科研活力、提高研究质量,形成指导监督有力、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关系明晰、开放合作有序、组织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体制;要完善学术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要进一步改进科研评价机制。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科研评价改革,必须遵循科研规律,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切实强化评价的质量意识,严格遵循评价的质量标准,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让教师从数量导向的评价中解放出来。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坚持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协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当前评价和长远评价相补充,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信力。三要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规划、立项、申报、评审制度,选好题、立好项、出好成果。建立项目招标制与自由探索、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项目管理新机制,改变重立项、轻结项,重研究、轻应用,重投入、轻产出的局面。建立信誉制度和奖惩机制,对信誉好、成果优的科研人员优先资助;对信誉不良、成果不合格的科研人员予以批评、终止资助直至停止申报资格。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的核心的政治任务,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深入领会《决定》对我们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上来,统一到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不断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