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引论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引论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著作,而拜物教批判理论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受到了我国诸多学者的关注。[2]我国的众多学者也在“崇拜”的意义上来理解拜物教。[7]当然也有人认为“兼而有之”:货币拜物教是货币的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的统一。商品货币形式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就是商品货币的拜物教性质。

第一章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引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主要的著作,而拜物教批判理论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文革”之后,我国逐渐走上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理论,受到了我国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使用的“拜物教”这一概念究竟是指称一种“社会意识”,还是一种“社会存在”,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这在我国学界是一个问题。

日本的河上肇在其对我国《资本论》研究影响巨大的《〈资本论〉入门》一书中认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由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存在反映于他们的意识而产生的”,“商品生产社会的拜物教是反映其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2]我国的众多学者也在“崇拜”的意义上来理解拜物教。[3]20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经济学》卷,也是在“观念”的意义上来解释拜物教。[4]

新近出版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完整版)》一书,这样来阐释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

拜物教:把某些特定物体(如石头、树木、弓箭等)当作是具有意志而加以崇拜的宗教。

商品拜物教:认为商品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因而崇拜商品。

货币拜物教:认为货币万能,因而崇拜货币。[5]

有不少学者与上述“观念派”意见相左。[6]还有学者强调了区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和“商品拜物教观念”的重要性,并对自己先前的混淆作了自我批评。[7]

当然也有人认为“兼而有之”:货币拜物教是货币的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的统一。商品货币形式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就是商品货币的拜物教性质。把人们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商品属性看成是物的天然属性,把人的社会关系看成是物的关系,就是货币拜物教观念。[8]

鉴于上述分歧,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马克思著作中“拜物教”概念作一番考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