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赫鲁晓夫就是洪太尉

赫鲁晓夫就是洪太尉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洪太尉放走了魔君,吓得不行,告诉属下“休说与外人”,一溜烟跑回京城,从此销声匿迹。赫鲁晓夫搞大国沙文主义毛手毛脚,引起强烈反抗。赫鲁晓夫就是洪太尉,他发动公开论战,就是揭开石板,把下面镇着的一零八个妖魔放出来,天下大乱了。一百零八将就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我们就是赫鲁晓夫这个洪太尉放出来的妖魔鬼怪。赫鲁晓夫把这说成是总理给他们上了大课。

洪太尉放走了魔君,吓得不行,告诉属下“休说与外人”,一溜烟跑回京城,从此销声匿迹。不过,到了20个世纪60年代,他又从苏联“冒”了出来。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就是洪太尉!洪太尉本是中国的“土特产”,何以“出口”成了“洋货”?

原来,自从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后,赫鲁晓夫逐渐取得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大权,十余年来在苏中两党两国关系上,采取了大国沙文主义的粗暴做法,推行修正主义对外政策,激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赫鲁晓夫两次访问中国,毛泽东也回访过一次,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也多次率团出访苏联和东欧国家,苏中之间的政治斗争和领袖交锋发生过许多次,由幕后进到台前,日益公开化。甚至发展到国家关系之间的冲突,苏联不惜撕毁协议,撤回专家,企图用经济科技方面的扼杀手段,对付不随着苏联指挥棒转的中国共产党。特别是苏联中断在原子弹核武器研制上同中国的合作,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痛下决心,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核武器。

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发表了《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赫鲁晓夫撕破假面具,坚持反华,挑起公开论战。这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大论战的导火索和引爆器。拉开了大论战的序幕。9月6日,中共中央发表评论苏共中央公开信的第一篇文章(即《一评》)。之后,在一年的时间里,总共组织撰写发表九篇文章,对苏共中央的反华行径进行理论剖析和严肃抨击。这“九评”都是在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审定下,经过政治局常委讨论修改,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名义发表的。到1964年3月31日发表《八评》,中苏论战已经达到高潮,达到白热化。

1964年3月底,毛泽东离京到外地视察工作前,在北京中南海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有关工作,特别提出:今年4月是赫鲁晓夫的七十寿辰,我们可致电祝贺。电报不能完全是礼节性的,应该讲点实质问题。赫鲁晓夫越要大反华,我们越要采取和同他相反的姿态,他要坚决反击,我要坚决友好;他要分裂,我要团结。这样我们就处于主动地位,争取国际同情。进可攻,退可守。这样赫鲁晓夫可能发表贺电,也可能不发表,我们要争取他发表,让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知道我们的态度。

毛泽东又说:我所以提议要发一个给赫鲁晓夫祝寿的贺电,还考虑到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赫鲁晓夫内外交困、大家对他很不满的情况下,他有可能被宫廷政变推翻。要考虑到这个可能。而推翻以后,上来的人可能比赫鲁晓夫好一些,但应从坏处着想,即也可能比赫鲁晓夫更坏,大国沙文主义更厉害一些。依我看,赫鲁晓夫还不是最坏的人,有比他更坏的,比他搞大国沙文更厉害的。赫鲁晓夫搞大国沙文主义毛手毛脚,引起强烈反抗。换一个人来,可能比他谨慎一点,但也可能搞得更凶一些,更厉害一些。要估计到两种可能性。所以我们致电祝贺赫鲁晓夫七十大寿,要考虑对赫鲁晓夫本人表示一点友好之意。

毛泽东估计中苏两党尚不至于马上公开破裂,中国共产党要采取拖的方针,推迟这个破裂,但是要准备这个破裂。毛泽东交代在京的中央常委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关于给赫鲁晓夫的祝寿信,要在北京准备好,我过一天就到外地去,传给我看了以后再发出。为表明中国慎重其事,毛泽东还要求贺信要用毛、刘、朱、周四个人联名签署(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当时分别任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这是党、国家、人大、国务院的联合贺信。

为了使核心层领导充分认识同赫鲁晓夫既斗争又团结的意义,毛泽东在中央常委会上讲了《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误走妖魔”的历史故事,他说:

大家都看过《水浒》,《水浒》的第一回叫作“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现在赫鲁晓夫就是洪太尉。《水浒》第一回里面讲,洪太尉领了皇帝的圣旨到江西信州,上龙虎山上清宫去请张天师来开封禳灾。因为当时天下闹灾,瘟疫横行。这个洪太尉到了龙虎山上清宫,没有见到张天师,而看见一个大殿,大殿的名字叫作“伏魔之殿”,殿门上贴满了封条,还锁得非常严实。洪太尉问领路的真人,里面是什么?为什么不可以打开?领路的真人是一个道师,他对洪太尉说,从大唐祖师开始,里面就关了一大批妖魔鬼怪,一直到现在已经八九代祖师了,都不敢开,而且每一代祖师都要在门上贴一次封条。据传说,一打开就不得了,妖魔鬼怪都跑出来,天下就要大乱。洪太尉不相信,硬是叫人把封条扯开,把铁锁也给砸烂,打开大殿的门。门打开以后,看到一块石碑,石碑下面是一个石龟,碑上有碑文,刻着四个字,叫作“遇洪而开”。洪太尉看到这四个字,心想我不是洪信嘛,我就是洪太尉。碑上刻着“遇洪而开”,正是碰到我就开了。因此他叫人挖开石龟。道师赶忙来劝,说动不得,动不得,动了就不得了了。洪太尉不听,挖开石龟,底下还有一块大青石板,洪太尉又叫再挖,把石板挖开了。挖开以后,底下是一个很深的、不到底的地洞,里面哇喇哇喇地响,响过以后,一道黑气一下子从洞里滚起来,一直冲洞口而出,冲到大殿,冲到半空中,化作百把道金光,向四面八方散去。吓得大家都倒下,洪太尉也吓得发抖,面色如土。他问道师,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呀?道师说,你不知道呀,这里边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一共是一百零八个妖魔。你把他们放出去就不得了了,天下就要大乱了。

赫鲁晓夫就是洪太尉,他发动公开论战,就是揭开石板,把下面镇着的一零八个妖魔放出来,天下大乱了。一百零八将就是梁山泊的英雄好汉,我们就是赫鲁晓夫这个洪太尉放出来的妖魔鬼怪。我们四个人都是,我们常委都是,我们中央都是。不过我们常委里没有直接跟赫鲁晓夫交锋的人还占多数。我是交过锋的,但是内部谈话,公开的没跟他交过锋。少奇同志是交过锋的,在莫斯科会上交锋的,但是也没有公开地在报纸上跟他交锋。恩来嘛,我们总理是交过锋的,赫鲁晓夫耿耿于怀,说我们总理给他上大课。在1956年年底访问东欧的匈牙利、波兰这些国家,经过莫斯科的时候,跟他谈了一通,把我们的意见,对他们的“二十大”、对斯大林的问题都讲了。赫鲁晓夫把这说成是总理给他们上了大课。总理在“二十二大”上致词时也不指名地批评了他。还有我们的小平同志,我们常委里面,主要是小平同志出面跟赫鲁晓夫吵。我们都是妖魔鬼怪。但是现在这个洪太尉赫鲁晓夫混不下去了,日子不好过了。我们还得感谢他把我们放出来。可以跟他进行公开论战,因此要给他发个贺电。(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736—738页)

1964年4月毛泽东回湖南,他在长沙说:我们要致电祝贺赫鲁晓夫的七十寿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要讲团结。因为《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毛泽东因势利导,利用赫鲁晓夫寿辰之机,从北京到长沙连续执导了一幕给赫鲁晓夫祝寿的短剧,更好地掌握了中苏论战的主动权。

毛泽东的这个斗争策略,深思熟虑,是出其不意的一着好棋,得到中央常委的一致同意。

1964年4月12日下午,毛泽东在湖南省委院内的住处召集邓小平、康生、吴冷西、王任重、张平化等开会,毛泽东开门见山地说明:北京传过来的给赫鲁晓夫的贺寿电文要修改。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是怕争论的,越来越怕,看起来气壮如牛,但是色厉内荏。以后,连续三四天,推敲、修改和发出了给赫鲁晓夫七十寿辰的贺电稿。

秀才们在北京起草的这个贺电写得比较长,并谈到中苏两党的分歧和争论。毛泽东审阅之后,对邓小平等说:不赞成这样写法。这个贺电应该争取苏联发表,使他能够发表。写的内容要从这么一个设想出发。因此不能多谈分歧和争论问题,可以说尽管我们还有分歧,我们还是要加强团结。要点出这么一个意思:说我们尽管有分歧,但是一旦有事,我们两党会团结起来的。

邓小平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主持对贺电的修改。

4月14日下午,邓小平等人聚集到毛泽东处,开会研究通过修改稿。

毛泽东说,我们是把这个当作重要的策略步骤来看待的。在吴冷西起草的较为详细的稿子上,毛泽东动手做了认真修改,加了许多段插话,一是修饰语气、表示客气,二是加上一些铺垫词句,最主要的是改了一头一尾,开头处他在赫鲁晓夫的职务头衔与祝贺语言之间加上“亲爱的同志”几个字,用意就是表示贺电是一个和解的电报,使苏共能够发表;在结尾处他加上“让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在我们的团结面前颤抖吧,它们总是会失败的”一句话,显示团结起来的力量和意义。

对毛泽东的亲笔修改,与会者均感到是画龙点睛,提纲挈领,不由得佩服之至。

4月16日贺电发出后,晚上新华社就广播了,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贺电全文。许多党员干部感到很惊讶:怎么给赫鲁晓夫这么一个温和的贺电?特别是对电文上称他“亲爱的同志”,说一旦有事还要团结,普遍反映强烈,但是人们仔细一想,都由衷地叹为观止,猜测这是毛泽东的大手笔。因为当时中苏论战正酣,火药味十分浓,突然来了一个毛泽东领衔致电祝贺赫鲁晓夫七十寿辰,而且十天内中国国内所有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不发表也不广播批评苏共的文章,尽显中国共产党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艺术,充分展现毛泽东运筹帷幄,偃武修文,一张一弛,亦庄亦谐,挥洒自如,那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智慧和天才,在国内外都引起强烈的反响。虽然,这只是60年代中苏论战中一段小插曲,但是尽可以使人们领略到毛泽东的政治高明和领袖魅力,是他以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指导了中共对苏共和赫鲁晓夫掀起反华反中共浪潮、破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径,进行了策略性的坚决斗争。

1964年4月中旬在长沙前后,毛泽东洞察秋毫,准确地预见到赫鲁晓夫内外交困、苏共内部可能会发生重大事变的征候,要中共中央做好两手准备,有备无患。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10月14日,苏联发生了重大事变,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全会罢免,下台了。10月16日公之于众。恰好在这一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大新闻同时公布,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其实,毛泽东给赫鲁晓夫“祝寿”,是希望赫鲁晓夫改弦更张,停止反华和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径。但是赫鲁晓夫利令智昏,忘乎所以,既在反华的路上越走越远,又未能妥善处理苏联党内国内的困难和问题,所以,他在政治上“寿终正寝”,也是必然的结果。

对赫鲁晓夫发表《公开信》,挑起中苏两党大论战,比喻为洪太尉揭开石板放出“妖魔鬼怪”(其实就是造反的受压迫者),既新鲜有趣,又意味深长。它含有反抗是压迫者逼出来的道理,论战的挑起罪在赫鲁晓夫,他就是那个非要进伏魔殿揭开石板的洪太尉。毛泽东以梁山好汉自况,取的意思正是像好汉们那样敢于反抗,敢于“交锋”,不怕大国沙文主义与现代修正主义的种种压力。不过,现代的“妖魔”要比梁山好汉高明得多,不但讲斗争,而且讲团结;不但坚决反击,而且讲打击策略。抓住机会,“感谢”洪太尉赫鲁晓夫的“放出来”之恩,给他“发个贺电”,使斗争有理、有利、有节。

(董志新著:《毛泽东读水浒传》,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1—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