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创教活动

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创教活动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神话式的传说人物?因是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后人送给他的尊号,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幼年的释迦牟尼就是由姨母抚育的。净饭王坚决反对释迦牟尼出家,为了杜绝他的出家念头,在他16岁时就替他娶了邻国公主、表妹耶输陀罗,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即罗睺罗。释迦牟尼领悟到苦行无益。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神话式的传说人物?这在佛教史上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种争论大约继续了近一个世纪,现在大多数学者的意见都倾向于把佛陀作为一个历史的真实人物来看待。我国学者多数也持肯定的观点,季羡林先生曾就这个问题发表过很好的意见,可看季先生的论文《论释迦牟尼》(《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

释迦牟尼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绝对可信。其所以引起一些人的怀疑,乃是由于佛经记载不够具体明确。早期典籍并无释氏的单独传记,他的经历只是作为说教的背景材料零散地分布在经文和律文中。以《阿含经》——早期佛教基本典籍的汇集为例,在每一段经文的前面以及在叙述当中,均清楚地记着佛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有过什么议论,实际上等于对佛陀的生平做了编年记载。“经”的本质是要宣传教义,为要使这种教义具有说服力,就不能不把产生这种教义的背景详细而具体地告诉读者。在这种情况下集合起来的佛陀的形象,应该说是具有历史的真实性的。律文中的情况也是如此。一条戒律的制定往往因事而发,这样势必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作一交代,而这些事又往往是佛陀身临、亲见、耳闻的,所以附带着也就把佛陀的经历介绍出来了。

按照学术界一般的说法,释迦牟尼于公元前565年生于迦毗罗卫(Kapilavastu),即今尼泊尔泰来地区的梯罗拉柯提(Tilaura Kot)废墟,距印度北方邦巴斯拉县的比普罗瓦(Piprahwa)西北约十英里。(参见A·K·渥德尔《印度佛教史》)他姓乔达摩(Gautama),名悉达多(Siddhartha),意译“吉财”。因是古印度释迦族人,故又称释迦牟尼(Sakyamuni)。“牟尼”,是明珠,喻为圣人。释迦牟尼是后人送给他的尊号,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成道后,称为佛陀(Buddhy),略称为佛,意译为觉悟者。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是一个“正觉、等觉、无上觉”三觉圆满的人。也可谓是全智全悲和大能的人。佛不但自己大彻大悟,也帮助众生获得觉悟,而且这种自觉觉他的行持,已达到无可比拟的程度。

释迦牟尼的出身,汉译佛经说他是净饭王(Suddhodana)的太子。出生七日后,生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姨母摩诃波提为净饭王继后。幼年的释迦牟尼就是由姨母抚育的。相传,他相貌端庄,天资颖悟,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极大的期望。特别是当时迦毗罗卫国处于萨罗和摩揭陀两大强国之间,受到萨罗国的严重威胁,处境危险艰难。净饭王希望儿子能继续统治,摆脱强国的侵犯。于是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精心的培养,期待他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的“转轮王”,即统治天下的大皇帝。在净饭王的悉心关怀下,释迦牟尼不仅向婆罗门学者学习天文、地理、哲学、文学与算学,还跟武士学习兵法与武艺,成为学识广博、思想渊默、能文能武、智勇兼备的人,被立为“太子”。但是,释迦牟尼本人后来并不想成为父亲所期望的转轮王,不愿做政治上的统治者,而是争取在学术思想上有所建树,于是他出家跟人学习,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研究人生的究竟成了他的终身大事。

早期佛教典籍中关于佛陀生平的记述很少,写他出家的原因和经过更为简单。只说他在雨季四月,足不下廊,终日在宫殿中享乐,并有音乐陪伴,后来似有所悟,乃辞别亲人,出家而去。悟了什么?怎么悟?据说,在他14岁那年,一次外出郊游,看见农夫在炎炎烈日下,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低头耕田,十分可怜。牛的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田里翻出的小虫,被飞来的小鸟争着啄食,而耕田的人全然没有顾及生命之可贵。他猛然感悟到,原来世界是何等残酷,生命又是何等悲惨啊!后来他又不断看到步履艰难、老态龙钟的老人,辗转呻吟、痛苦万状的病人,以及失去生命、尸体僵硬的死人,更是感到不快、厌恶和可怕,感到人身的痛苦和悲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这就促使他苦苦地思索这样的问题: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何在?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和出路又是什么?但是从前他学过的各种道理都不能解答这样的问题,于是深深地隐入了无限的惶惑、感伤、烦恼、痛苦之中。后来他又遇见了一个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了出家修道可以解脱生老病死的道理,便由此萌生了出家修道的念头。净饭王坚决反对释迦牟尼出家,为了杜绝他的出家念头,在他16岁时就替他娶了邻国公主、表妹耶输陀罗,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即罗睺罗。净饭王为释迦牟尼建造了豪华壮丽的“寒、暑、温”三时宫殿,为他提供尽情享乐的物质条件。父王还经常苦心劝阻,要儿子放弃出家修道的打算。但释迦牟尼修道之志益坚,于29岁(一说19岁)时毅然离别妻儿,剃须发,入深山,访名师,求解脱。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后,最初遇到的老师是阿罗陀·迦兰(Arada Kalama),他教他禅定,他很快就学到了。于是又去寻师,第二个老师是郁陀兰子(Vdraka Ramaputra)。这位老师比前者高明,但也仅仅使他思想意识进一步净化而已,同样不能解释宇宙和人生之究竟。他只好辞别老师,来到了摩揭陀国的优卢频婆(Vruvilva),看到树木幽深,河水清澄,是个修行的好地方,便住下修苦行了。当时印度的思想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只有折磨自己,把肌体里多余的东西去掉,才能净化思想,证得觉悟。于是他开始一系列可怕的修持方法,如逐渐减少食物,直至每日食—谷—麦,或七天吃一顿饭。有时甚至吃草、吃粪便;他穿着粗糙的衣服,让纤维的毛刺激皮肤;他睡在棘藜之上,甚至和死尸睡在一起。入定的时候,他感觉到两腋汗如雨下,自己觉得血液在头中激荡,顶骨好像要裂开,腹部也犹如用刀剖割那样的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不动。如此自找苦吃,折磨自己,前后六年,坚持不懈,结果身形消瘦、濒临死亡,仍然徒劳无获,不仅没有产生觉悟,也没有解开宇宙之谜。释迦牟尼领悟到苦行无益。于是他重新思考另一条获得知识、求得解脱的道路。他回忆起青年时代,有一次坐在树下,进入禅定境界,获得身心愉悦,觉得这是一种觉悟之道。静坐沉思,要有强壮的体力;要有体力,必须进食。主意一定,就放弃了苦行生活,来到附近的尼连禅(Nairanjana)河洗了澡,并进食(接受了牧女奉献的鹿奶的供养),然后走到菩提伽耶(Bodh Baya)的毕钵罗(Pippala)树下静坐思维,经过四个禅定阶段(有说四十九天;有说七天七夜),达到了一种绝对清净的境界:超越自身的视力和听力的限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心如平镜,一切烦恼全部消除,各种疑惑全都澄清,豁然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实本质——一个业报和转生的体系,把握了真理,成就了正觉,获得了解脱。其时他已35岁。从此以后,人们就称他为佛陀。释迦牟尼成佛后,先到波罗奈(Vareanasi)的鹿野苑地方找到了原先跟他一起修苦行的陈乔如等五位侍者,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他们宣说,收他们为弟子,创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团。他发誓要在黑暗的世间中捶响不朽之鼓,济度众生。所以,他到处奔走,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以摩揭陀、萨罗、拨沙三国为中心,有25年在萨罗首都舍卫城的祗园精舍,也经常住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他东到瞻波,西到拘弥,宣道的范围相当广泛。所到之处,他很少参加政治和世间生活,一心讲道,教导弟子。他善于从农牧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选取譬喻,来阐明教义。他也十分重视组织僧团,建立寺院。到了80岁高龄,在末罗国的拘尸那迦(Kusinara)城外的婆罗双树林逝世。相传,释迦牟尼尸体火化后的遗骨(“舍利”),为八个国家的国王所分享,被视为圣物,受到崇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