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董仲舒的生平及其著作

董仲舒的生平及其著作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董仲舒的生平及其著作一、董仲舒的生平董仲舒,广川人。董仲舒作为西汉著名的大哲学家,现存著作有《春秋繁露》。事实上,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贾谊的《治安策》,都是西汉时期非常重要的哲学文献。

第一节 董仲舒的生平及其著作

一、董仲舒的生平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广川镇)人。据传,董仲舒读书非常勤奋,因而有“三年不窥园”之说。董仲舒作为西汉著名的大哲学家,现存著作有《春秋繁露》。景帝的时候,他曾经做过博士(官方讲授儒家经典的教师)。因为汉武帝很赏识他的“天人三策”,所以,又派他去做江都王的相国。董仲舒的基本哲学思想是“天人感应”,按照他的说法,凡是自然界出现的不正常现象,都是因为当时政治上的某一措施犯了错误,“天”才以不正常的现象对统治者发出警告。

武帝时,辽东地区的汉祖庙和汉高祖陵墓中的便殿先后失火,这确实是一场奇怪的“灾异”。董仲舒对这件事也附会于当时的政治,并且写成文件准备上奏武帝,但还没有发出,恰值其好友主父偃来访,发现了这篇稿子,就将其偷出上奏武帝。武帝当即召集了一些人来讨论。而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并不知道这是他的老师所写的稿子,发言声称“以为大愚”,与会者大多附和他的看法。董仲舒也因此而被定为死罪,后来还是汉武帝赦免了他。为什么朝廷对此事会如此震怒而要定董仲舒的死罪?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董仲舒在那篇稿子中说,这两个“灾异”都是上天用以表达自己意志的。辽东地方的祖庙失火,就是说在外地的不法诸侯该杀;高祖陵墓的便殿失火,就是说在朝中的不法大臣该杀。显而易见,这两个附会上去的结论都必然会引起执政者的愤怒,所以,他们都想置董仲舒于死地。从此,董仲舒再也不敢言及“灾异”,至少是再也不敢如此具体地比附现实的政治了。不过,这并不是说董仲舒从此就放弃了那个惹祸的“天人感应”的理论。那是他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因而是万万放弃不得的。尽管如此,武帝仍然十分信任他。他后来家居著书立说,也很受朝廷尊重。“朝廷如有大议”,也常常派人“就其家而问之”(《汉书·董仲舒传》)。其实,对于董仲舒这个人,无论是其为人还是为学,都是很受人们尊重的。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称他“为人廉直”,王充的《论衡·儒增》也称其治学“专精一思”,何晏则说他“儒雅博通”(《太平御览》)。总而言之,董仲舒成为秦汉之际新的儒家思潮的集大成者,两汉中央集权和实行专制统治的理论奠基人,所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对于他的整体形象及其功过得失的评述也不能因为一时一事之得失,或者因个人的情感而改变。

二、董仲舒的著作

《汉书·董仲舒传》说,董仲舒有著作123篇,另外,还有讲“春秋”的数十篇。对于董仲舒所讲的有关《春秋》的内容,似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春秋类著录《董仲舒》百二十三篇”,《诸子略》儒家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但流传到现在的却只有《春秋繁露》82篇,应该属于董仲舒所讲的有关《春秋》的著作。还有《对策》3篇,已经收入《汉书·董仲舒传》,后来称为“天人三策”。事实上,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贾谊的《治安策》,都是西汉时期非常重要的哲学文献。

西汉人所说的“六艺”,就是《易》、《诗》、《书》、《礼》、《乐》和《春秋》,并且认为这是儒家传下来的六种经典文献。然而,由于其中没有《乐经》,所以只有五经。根据《论语》中的记载,孔子本人并没有关于《春秋》的任何言论,甚至从未提及“春秋”这个名字。从孟子开始讲《春秋》,并且给予最高的评价。在孟子看来,在他以前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有三个里程碑:第一个是“禹抑洪水而天下平”;第二个是“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第三个是“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据此,孟子还把这三个大人物称之为“三圣”。按照孟子的这一说法,孔子在《春秋》中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书法”)去惩戒(“诛”)那些乱臣贼子,那些乱臣贼子也因此而害怕(“惧”)了。然而,《春秋》所“诛”的那些乱臣贼子都是一些国君或者大臣,按照一般的常理,只有天子才有权处罚他们,孔子不过是一介平民,从理论上说来是无权,在其现实性上也没有任何力量去处罚他们。而《春秋》却又是最看重“名分”,也是最坚决地反对“僭越”的。孔子作为一介平民,而要“诛”那些国君和大臣,即使他们真的是所谓“乱臣贼子”,孔子也不能行此“天子之事”。因此,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僭越”。由于孟子没有办法解释这一矛盾。所以,他才不得不说:“《春秋》,天子之事也。”(《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还认为,即使是孔子本人,也无法解释此事。因此,他只好假托孔子的话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公羊家”们也效法孟子的这一假托说:“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显而易见,也正是因为“春秋公羊学”效法了这一假托,以虚构的这套理论和历史,才使得孔子“惩戒”乱臣贼子的矛盾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

《春秋公羊传》大概出现于西汉初年。其中的那个所谓的“传”字,就是注解和说明的意思。据说,这个所谓的“传”,是一个叫做公羊高的人写成的,所以才被人们称之为《春秋公羊传》。如果按照这一派学者的所谓“传言”,孔子所写的《春秋》,有许多的“微言大义”,也有一些“非常可怪之论”,因为为了避免当时所谓的“政治迫害”,所以不敢用笔写出来,只是以口耳相传,到了公羊高才把它写出来,并称之为《春秋公羊传》,也称为《公羊春秋》或简称为《公羊传》。而在那些“非常可怪之论”当中,就有一条是专门讲孔子“受命为王”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孔子作《春秋》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平民,而是一个“新受命”的王了。既然已经是“新受命”之王,“天”也同样会发出一种与之对应的信号,这就叫做“受命之符”。他们宣称,孔子的“受命之符”,其实就是“西狩获麟”。那么,“西狩获麟”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他们杜撰说,这是讲的在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18年),有一个鲁国人在上山砍柴的时候,打死了一只怪兽。据说,这只怪兽就是“麟”。于是,《春秋》也由此写下一笔说:“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春秋公羊传》又说:“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言之?大之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按照《公羊传》的这种说法,《春秋》用了一个“狩”字就表明了“获麟”是一件大事。但这只是一个信息,它是向人们传达:中国已经有“王者”了。并且这个“王者”也并不是一个事实上的“王”,因为这个“麟”刚刚一现身,就被人打死了。也就是说,“麟”的这一现身,也仅仅是为了向孔子传递“受命之符”这样一个信息,使孔子可以“作”《春秋》,进而能够以此寄托他的所谓“一王之法”。《春秋公羊传》还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对于这一说法,何休也解释说:“孔子仰推天命,俯察时变,却观未来,豫解无穷,知汉当继大乱之后,故作拨乱之法以授之。”(《公羊传解诂·哀公十四年》)通过人们如此这般的补充、修正和完善,孟子所遇到的所有矛盾都迎刃而解了,《中庸》里的理论缺陷也因此而得到弥补。因为有了这样的条件,孔子既有其德,又在其位,也就有了作《春秋》的资格,他在《春秋》中所行的“天子之事”也自然会使那些“乱臣贼子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