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安生平及其著作

刘安生平及其著作

时间:2022-12-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的大儿子。又于文帝十六年时,文帝又三分原淮南王封地,立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通过对刘安与方术、神仙术等的关系,我们也可看到刘安及其门客所学的“杂”,而这些“杂”也构成了《淮南子》一书的思想来源。经过辨析,“属于刘安及其群臣宾客所作之书共二十一种,属于后人伪托之书共九种”。这些著录的书大都已散失,仅有《淮南子》及少数赋文流传了下来。

一、刘安生平及其著作

关于刘安的生平事迹,《史记》、《汉书》均有记载,而《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较为详细。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的大儿子。刘长是汉高祖的少子,他的母亲原本是赵王张敖的美人。汉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厉王刘长因谋反被废,在被流放到蜀郡严道邛邮(今四川荥经西)的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八年,汉文帝怜悯刘长之死,封刘长之子刘安、刘勃、刘赐、刘良为侯。又于文帝十六年时,文帝又三分原淮南王封地,立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到了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年),当时刘安已五十八岁,其因谋反罪而自杀。他跟他父亲刘长一样都以谋反罪而自刎身亡。徐复观说,刘安一家确实称得上是“两世(高祖、文帝)含冤的一系。”

关于刘安因谋反罪自杀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一是认为刘安确有谋反罪,罪有应得,如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夫之《读通鉴论》等均持此观点;二是认为刘安的谋反是场冤狱,甚至是种阴谋,是汉武帝打击地方集权和黄老道家的手段,如徐复观、陈广忠、王云度等先生持此观点。这两派观点都有其道理,我们先把结论暂时搁置,来分析刘安谋反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不管刘安是否谋反,或是被汉武帝捏造罪名,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作为淮南王的刘安是有其政治理想,并企图实践之。如果我们进一步来探讨支撑其政治理想及其实践的理论根据的话,那么,就应该是试图综合诸子百家的黄老道学,而这也正是《淮南子》一书的主要思想趋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刘安之谋反而自杀,不过是个悲剧,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儒术与黄老道学之间斗争的牺牲品。

作为西汉政权的诸侯王,刘安没能逃离开政治漩涡。但是刘安除了诸侯王这一政治身份外,他也是位好学的学者,也是好结交文学之士的学者。《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说:“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时武帝方好艺文,以安属为诸父,辩博善为文辞,甚尊重之。每为报书及赐,常召司马相如等视草乃遣。”但是,班固在《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又称:“淮南王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那么,我们是否能就此断定刘安是位好浮辩、谈虚文的文士呢?其实不然。《汉书·景十三王传》称淮南结交的多是“浮辩”之士,再加历代有关刘安好方术、死后升仙等传说,似乎更加坐实了刘安的“浮辩”。但是这里的“浮辩”,我们需要仔细推敲一下。这里的“浮辩”是相对于河间献王及其门客“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言的。河间献王刘德与刘安一样好书、养士,但是刘德收集到的书多是先秦旧书,且以儒家典籍为主,他本人也好儒术;而刘安的门客则显得鱼龙混杂,且以高诱《淮南叙目》列举的就有道家、儒家等,再以《汉书·艺文志》所罗列的书目来看,他所招致的门客有通习《周易》的,有擅长各种方术的,等等。其实这也与刘安、刘德各自的治学、养士的目的有关。刘德更多地体现出“纯学术”的特点,而刘安则更多地希望整合当时的各种思想以利于当世政治,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特点来。因而这里的“浮辩”不能理解为虚诞、无实用,而应该理解为兼融、整合等。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搁置起刘安的政治身份,他可以说是位博学多才的“士”。

在中国文化中,刘安这个名字还更多地与方术、神仙术联系在一起。根据记载,刘安不仅本人好学道,好招致方术,如《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称:(刘安)“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又《汉书·刘向传》说:“上(汉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书言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等等;后人也有他死后成仙的说法,如《列仙传》、《论衡·道虚》(东汉王充著)、《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著)、《神仙传》(东晋葛洪著)等均有记载。由于《列仙传》作者历来有争议,因而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刘安成仙故事的当是王充的《论衡》了。王充在《论衡·道虚》中说:“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士,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就是刘安成仙的故事。刘安死后成仙,这固然是无稽之谈,但是这则故事也点明了淮南王刘安与道家、神仙家的关系,也点明了刘安招致的门客中也有方术家。方术、神仙术在当时往往与养生、灾荒预测等联系起来。李零先生曾著有《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等书专门考辨中国古代方术。另外,在刘安时代,神仙术、方术也是当时社会的流行风气,如汉武帝好神仙方术、董仲舒也有土龙求雨的说法等。通过对刘安与方术、神仙术等的关系,我们也可看到刘安及其门客所学的“杂”,而这些“杂”也构成了《淮南子》一书的思想来源。

刘安除了是位失败的政治人物、好学的文士外,他也是位多产的著作家。除了《淮南子》一书以外,他还留有其他不少的著作,或依附在他名下的作品。王云度先生在《刘安评传》中详细考证了有关刘安著作的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文选》、《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广博物志》、《正统道藏》、《四库全书总目》和《四库缺书目》等文献中共收录了刘安有关著作书(篇)目共54种次,外加一不知书名的兵书一种。经过辨析,“属于刘安及其群臣宾客所作之书共二十一种,属于后人伪托之书共九种”。这些主要包括:《淮南子》(即今《淮南子》,此书又有多个书名,如《内书》、《淮南内》、《淮南南诂》、《淮南子注解》、《淮南子鸿烈解》等,此书原名《鸿烈》,《淮南》之名是西汉时刘向整理典籍时所定);《中篇》(此书又名《枕中鸿宝苑秘书》、《鸿宝》、《淮南万毕经》、《淮南变化术》、《淮南中经》、《淮南王万毕术》等);《淮南道训》;《淮南王赋》;《淮南王集》;《离骚传》;《颂德》;《长安都国颂》;《谏伐南越上书》;《淮南歌诗》;《淮南群臣赋》;《淮南杂子星》;《琴颂》;《庄子略要》;《庄子后解》;《淮南八公相鹄经》;《淮南王养蚕经》;《淮南王草木谱》;《淮南王食经》;《淮南练圣法》;《灵棋经》,等等。这些著录的书大都已散失,仅有《淮南子》及少数赋文流传了下来。但是,光从这些篇名、书名,我们可想见当时刘安及其宾客的著作之丰富、思想之庞杂。如此,我们则不难理解《淮南子》一书的思想流派之繁多、思想内容之丰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刘安在政治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但是在学术上,他又是个博学多闻的文士,也是位善于著述的文人。虽然他门下宾客众多,思想流派杂芜,但是他仍然努力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思想倾向来整合这些资源,从而为当时的政治提供理论依据,《淮南子》就是这种整合的产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