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践本体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

实践本体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实践本体X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马克思哲学是什么?除了实践本体,马克思哲学没有其他任何概念具有本体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用实践本体代替了被他否定的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本体,超越了哲学上包括唯物论和唯心论在内的各种哲学之间的对立,

2.实践本体X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

马克思哲学是什么?说它是研究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高度智慧的学问,是科学的理论思维(世界观、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统一,等等,都不错,但这些概括都没有道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甚至有可能也没有道出马克思哲学创始人的哲学思想本意。这样便难以将马克思哲学和其他哲学真正区别开来,独立起来。

因为其他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形而上学哲学、不可知论哲学,等等,都可能研究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都不乏高度的智慧;有不少哲学,特别是在哲学史上占据一定地位的“以往的哲学”(恩格斯曾说过,要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就要学习以往的哲学)也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科学的理论思维的因素;而辩证法和唯物主义,马克思之前有集大成者,那便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当然,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同时有所改造和变革,留下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然而,不管怎么改造和变革,在纯理论形态上,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总有许多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相似之处;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也总有许多天然的内在的藕断丝连、割舍不断的联系。

法国普通鞋匠约瑟夫·狄慈根“发现”唯物主义辩证法或许也参考、借鉴了他人的思想,在纯理论形态上也与他人有相似之处和内在联系。据说,狄慈根没依靠马克思、黑格尔等大家,凭借一己之力,补鞋之余,竟然神奇地独立完成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创造。但是,这仅仅是“据说”而已,或者说狄慈根的神奇只是一个传说。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狄慈根在这方面的天赋是不亚于马恩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哲学如此热衷的人,会不关心不阅读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和黑格尔、费尔巴哈在内的同时代哲学大家的经典著作,并将其作为创造自己理论的拐杖。甚至狄慈根本人也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他的前驱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者,自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参见httP:// www.cnki.com.cn/Artic1e/CJFDTota1-YMXK19S102007.htm网页胡乃松《狄慈根认识论述评》一文。)狄慈根没有说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想象了。但这已无关紧要,他只要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借助过理论拐杖就可以了。

黑格尔辩证法的失误不仅在于缺乏“唯物”性,而且在于不懂得真正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在他的视野之外,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缺陷不仅在于忽视“能动”性,而且在于曲解、抽象、庸俗化了社会实践,真正的社会实践也在他的视野之外,问题的根子和要害还是在于社会实践。

马克思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走出来的,过多地不恰当地否定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过多地在两者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如何不同方面铺陈笔墨、大做文章,并不是凸显和抬升马克思哲学的最好办法,只有抓住实践概念,问题才能最后解决。马克思正是抓住了实践概念,创立了实践哲学,才成功地完成了对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改造。而包括狄慈根在内的其他人则没有抓住实践概念,所以他们不可能建构以实践为本体基础、以唯物论和辩证法为内容的实践哲学,他们的哲学终究难以和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真正划清界线。

至于历史唯物主义,正像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在经济学领域内探索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那样,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学领域探索发现了这一学说,但也难以用来概括马克思哲学的全部,毕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仅是历史领域的现象,不是哲学最高层次上的问题,和哲学本体X有很大距离。而且在历史领域有一些结论,马克思之前的学者也曾得出过(如有关阶级斗争的理论),就像马克思之前的黑格尔得出了辩证法的结论、费尔巴哈得出了唯物论的结论一样。

笔者认为,实践这一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并非没有重视,但并未将其凸显出来并上升到本体X,亦即实践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整个马克思哲学。无论是从马克思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区别、马克思本人对实践的青睐、重视程度,还是从马克思哲学本身的意义和功用来看,马克思哲学都应被确定为前无古人的超然卓立的实践哲学。离开实践本体X这个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无法真正全面理解和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马克思本人也曾经直接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S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虽然很少使用“本体论”这一概念,但这并不排除他比其他哲学家更经常、更深刻地思考本体论问题。马克思在对传统本体论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尤其是对传统本体论的现实社会根源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否定和抛弃了哲学史上以“道”、“理”、“心”、“理念”、“实体”、“存在”、“自在之物”、“绝对精神”、“上帝”、“真主”等命名的各种抽象概念的哲学本体,但并没有否定和抛弃使一门学问最终能够成为哲学的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本体。在马克思的哲学中,虽然没有名义上的本体,但有实质上的本体,这就是实践本体。除了实践本体,马克思哲学没有其他任何概念具有本体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哲学界有一些学者认为,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哲学”(或“实践一元论”、“实践唯物主义”)的是意大利的安乐尼奥·葛兰西,并经常引用他在著名的《狱中札记》一书中的有关观点。但是,葛兰西更侧重于在历史领域研究实践哲学,甚至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点则是历史而不是物质,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诸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历史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等问题。(转引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07309/网页田时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因此,葛兰西的“实践”并不具有本体的抽象高度,他所说的“实践哲学”也不是全新的本体哲学。

马克思用实践本体代替了被他否定的历史上的各种哲学本体,超越了哲学上包括唯物论和唯心论在内的各种哲学之间的对立,确立了实践本体论哲学,并在实践本体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形成了超越先哲、独具优势的以实践为立足点和生长点、为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的“改变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哲学是地地道道空前的实践哲学。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哲学,名称杂多,五花八门,可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不可知论等命名的哲学应有尽有,惟独没有本体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惟独不能用这种实践去指称任何一种哲学。向来的哲学皆以解释世界为要旨,没有内在的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理论欲求,在这一点上都与马克思哲学根本不同。说马克思哲学是哲学史发展中全新的伟大的哲学,新在哪里?伟大在哪里?就在于抓住了实践,上升为实践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作为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内在本质,从而使哲学具有了改造世界的功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