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协同创新平台的运作与管理

协同创新平台的运作与管理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协同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系统地分析协同创新平台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等,为我国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协同创新研发子平台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平台等。2.人才培养子平台协同创新研发子平台的运行,同时也意味着人才培养子平台的产生。

协同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系统地分析协同创新平台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等,为我国各类协同创新平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协同创新平台大致可以分为研发子平台、产业化子平台、公共服务子平台和人才培养子平台。

1.研发子平台

协同创新研发子平台是集研究开发、设计方法、工艺技术及关键制造技术等功能为一体的载体。协同创新研发子平台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中试平台等。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原创科技研发工作,它是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重点实验室与研发子平台所吸纳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一起实现真正的原创性研究开发,并将研发成果产业化,使企业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工程研究中心搭建的是科研成果与产业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可以加快催化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根据不同的产业技术特点,中试平台可以直接设立在研究子平台,或者有需要的话,也可以设立在相关的企业里。中试平台是新产品中间试验的场所。所谓的中间试验是把实验室研究成果进行放大的实验活动。中试过程主要是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内在规律性。中试平台的任务就是研制新产品的配方、新产品、生产工艺等。从研发平台的构成来看,中试平台是上游基础研究的扩大和延续。中试平台承接的是从抽象的理论研究走向具体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的必经之路,也是产业化平台的前提和前置场所。

2.人才培养子平台

协同创新研发子平台的运行,同时也意味着人才培养子平台的产生。人才培养的核心机构隶属于高校这个创新主体,人才培养子平台的终极目标是为协同创新平台培养和输出高素质人才资源,该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其他几个平台相融合,在其他几个平台运行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也伴随完成。下文介绍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案例,或许对我国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

(1)合作联盟及组织结构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简称ERC)始建于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8所大学建立了6所研究中心,旨在推动学术界和产业的交流和融合,同时强调工程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从事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促进科研和学术成果的转化。可以说工程研究中心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

工程研究中心不仅着重于科学研究,还强调对教育负责,招收大量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其人才培养的理念是面向工业界,塑造拥有高精尖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图5-3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组织构架

如图5-3所示,在管理组织架构上,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执行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由出资方代表构成,并设立主任一名。分管工程教育、工程研究、工程产业的副主任各一名,分管工程教育的副主任主抓科研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分管教育和分管研究的副主任合作与各个学系进行对接。分管工程教育的副主任更侧重于推动科研成果向教育素材转化,具体表现在开设更多课程、提供更多教材和科技出版物等。中心还下设两个委员会,即外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由会员组成的委员会,通过委员会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使更多专家、企业工作者参与其中,分享经验、交流最新成果,加速了信息的沟通效率,也确保了经费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经费来源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采用股份制与会员制相结合的组织方式,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资助高校成立松散结构的研究机构,其经费来源于联邦政府的科学基金、产业、高校以及地方政府。1991年全美18个工程研究中心的总资金投入量为1.37亿美元,到2002年,每个中心的中运营费用平均为930万美元。2009财年,直接投入到各个中心的平均经费以410万美元上升至880万美元,其中由NSF贡献的部分则从325万美元上升到420万美元,占比明显下降,说明有部分资金已经可以由研究中心本身创造,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了科技知识成果的收入和教学知识成果的收入,以及企业会员的会费。1991年和2002年为例,其资金投入占比如图5-4、图5-5所示。

图5-4 1991年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经费投入占比

引自:卢懿.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图5-5 2002年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经费投入占比

引自:卢懿.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产业对工程研究中心的投入通过会员费的方式,分三类档次,分别为全额会员(年1020万美元)、赞助会员(年2.5万~9.9万美元)和限制性会员(年0.5~2.5万美元)。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以捐赠软件产品或硬件设备,以折价的方式支付会费。支付会费对于企业的好处是,可以参与到中心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心开展联合研发和合作研究工作,同时可以利用研究中心的人力资源,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中心除了获得收入之外,还找到了学生培养和教学的新途径,即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研发工作中,锻炼了学生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例如粒子科技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拥有47个会员,包括3M、宝洁、杜邦等全球著名企业。由此可见,通过会员制的方式有效地缓解了工程研究中心的资金压力,形成可以自身运营的系统。

(3)内外部人力资源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旨在培养“影响美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学生”(NSF,2002)。中心每年公开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中心学习,师资由中心负责协调。中心内部本身拥有一支协调小组,由分管工程教育的副主任直接负责,主要承担课程、学术讨论会以及其他学术活动的计划和管理工作。在协调小组的整合下,师资的来源包括中心内部、合作研究机构以及合作高校。中心内部会有专职或兼职的教学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在研究中心专门参与成果转化(后文会详细提到)及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或项目管理人,他们的时间40%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另外40%是在从事成果转化,剩下20%是在项目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中。此外,协调小组还聘请外部的专家、教师为中心提供课程和教学。

目前根据美国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会网站显示,全美共有46所工程研究中心,涵盖生物工程、设计与制造、地震工程、微电子及通信技术等领域,其中17家仍在孵化期,由NFS提供主要的资金保障,另外29家则基本已实现自负盈亏。这些研究中心并非常设机构,当其完成特定任务或资金来源中断时,则停止运作,所以每年会有部分中心完成使命,同时一些新的中心成立。

(4)成果转化与反馈机制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除了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职能外,还积极为教育提供支持,主要通过项目和课程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据ERC联盟的官方数据显示,工程研究中心项目按照学生对象分成四类:大学前项目、本科项目、研究生项目、和终身学习项目,其中已取得成绩的项目中,大学前项目33个,本科项目25个,研究生项目31个,新学位辅修项目9个,终身学习项目7个。按照项目类型分成教学培训项目、课程开发项目、综合拓展项目和合作项目,其中教学培训项目57个,课程开发项目16个,综合拓展项目13个,合作项目19个。这里重点强调教学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项目。

教学培训项目主要是指研究中心与高校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课程培训和经验交流的活动,甚至开设新学科和新学位,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科学热情。例如超紫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EUV-ERC)为当地学生提供实验机会,自2003年以来,每年邀请140名在校学生参加激光和光学工程系统实验项目,其中92名学生由此开始了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事业旅途。该项目为期10周,内容包括研究工作、学术研讨会以及最终的实验报告,66%的当地本科生希望选择类似的研究项目,从中获得研究经验,而且大多会将研究项目变成日后继续研究和发布著作的方向。结构有机微粒系统工程研究中心(CSOP-ERC)在过去十年间与洛特格斯(Rutgers)州立大学合作,推出了制药工程与科学专业。该专业包含了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其中5门核心课程及多门选修课均是在2008—2009年间最新开发、批准并教授的,由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和学校的老师共同开设课程,分成理论课、实验课以及实践课等部分,为学生进入企业或从事学术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程开发项目主要是指将研究成果转变为课程的项目,其产出是课程、教材以及授课方式等。例如生物综合工程研究中心(SynB-ERC)近年来将人力和资金大量投向课程的开发和授课,面向研究生、本科生和高中生推出课程以培养下一代生物学家。这些课程不仅反映了工程和科学的需要,而且是社会责任和伦理方面的体现。这些课程包括综合生物实验、分子设计、基因工具、当代生命科学中的生物等,这些课程的授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分子设计”一课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为期一周全天候学习,每4~5名学生组成一组,完成一个有挑战性的项目,这其中包括了实验学习、电脑仿真以及实验环节;而“当代生命科学中的生物”一课则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开放,主要介绍综合生物及当代生命科学的文化和作用,以研讨和教授的方式进行。这些课程不仅在现实的课堂中传授,而且还大量转化为网络课程。2007年9月SynB-ERC将其开发的课程和教学素材,连同基础生物知识一起放到网络课程中,在MIT教授Kuldell的推动下,构建了一站式的教学资源网站BioBuilder(www.biobuilder.org),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综合生物以及中心的研究成果。网站在业内很受欢迎,目前已有超过4000人次的访问。(1)融合中心对人才培养平台的指导意义

人才培养子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研和教育的双赢。站在教育机构的角度,人才培养子平台旨在提升科研对于教育的贡献程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站在科研机构的角度,人才培养子平台旨在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更多收入和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子平台旨在加强高校内部科研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合作,提升协作与成果转化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素材和成果。其主要职能包括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

资源整合职能表现在三方面,即学科内协调、学科间协调以及对外协调。学科内协调是在系或专业的层面展开,协调系(或专业)内资源;学科间协调则是在学校内跨学科、跨专业的协调;而对外协调的主要对象是组织间科研与教育协同中心,开展跨组织、跨地区的合作。具体的工作包括组织会议、针对科研和教育部门的需求调研及反馈、组织内外部科研专家交流和授课、场地及人员协调等。

成果转化职能表现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素材和成果,主要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促使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转化。科研机构成果通过上报的方式进入到协同中心数据库,协同中心对各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和筛选,并将优秀成果进行教育教学转化;同时针对现有课程,推动课程更新,并促进课程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提供协调和申报服务。

(2)人才培养子平台的指标

基于以往学者对于科研与教育关系的研究,结合中国科研与教育融合中心目标和职能,以及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孙阳(2012)提出现阶段融合中心的指标(见表5-1)。

表5-1 科研与教育融合中心指标

资源整合指标主要用来衡量科研与教育融合中心的资源协调和整合情况,主要从资金和人力两类资源入手。资金资源主要强调因教育素材及成果而获得的收入,因为这是未来中心自身良性循环的必要经济基础和前提。人力资源从内外部两个方面体现,内部人力资源是指参与融合中心工作的高校内部的教授、科研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及学生,外部人力资源指来自企业和行业的专家、企业家、投资者等,通过考核人员的参与人次数和参与时长体现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

成果转化指标主要衡量科研与教育融合中心在成果转化方面做出的贡献,主要从教育素材及成果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入手,数量体现在教材、课程、网络开放课程等方面。由于这些教学的成果的诞生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通过考察项目个数来衡量潜在成果诞生的可能性。而质量应由学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体现,参与课程或在线公开课程的人数、参与实习实践项目人时数等及满意度作为对于质量的考核。

3.产业化子平台

市场是检验科技向生产转化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一项科学技术只有通过产业化、产品销售,产生了利润,才能界定为真正转化成功,或者说才能称之为科技创新行为的成功。产业化平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一定的规模,采取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而市场具有自身的规律,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对项目的成功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产业化平台负责根据市场状况对转化的每个过程和每个阶段制定具体目标,并且对过程和阶段成果进行评估、改进和完善,及时调整研发平台的战略规划。所以对市场的认可和分析是产业化平台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4.公共服务子平台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为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的发展提供科技信息和服务支撑,包括各类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如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仪器设施共享平台、自然资源共享平台、技术转移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检测服务平台、创新投融资平台、评估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内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实现科技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的有效集成,提升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从而提高整个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

建设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平台内的科技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建设以及提升平台各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应包括以下几个子平台:论文,2009" class="calibre11">[5]

(1)信息服务子平台

信息服务子平台是协同创新的基础支撑系统和工作平台。该平台承担了协同创新平台内部以及协同创新平台与外界合作与交流的任务。如果创新过程的信息不能充分地共享,就很难实现知识的增值和价值的创造,因此信息服务子平台在协同创新平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子平台的建设需要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建立完善的面向国内外的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网络。将原先分散在各个企业、政府部门、大学、行业中的信息,以及隐含在企业与外界,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社会媒体等机构和群体中的信息进行编码化,促进协同创新平台中各主体之间、主体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子平台中可以包含网上展厅和电子商务平台。从平台构成的角度分析,信息服务子平台主要包括技术文献服务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

1)技术文献服务平台

通过技术文献服务平台汇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的图书馆、科技情报所、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机构的图书资料、科技论文、科技会议资料、专利资料、技术标准资料组成技术文献共享资源库。同时,也要配套科技综合情报咨询和信息分析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技术文献服务平台可在线提供标准文献题录检索、阅读、购买、咨询及有效性查证等一站式服务(见图5-6)。

图5-6 技术文献服务平台

资料来源:重庆市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cqkjwx.net/pub/showQiantai.htm;jsessionid=11E8632755B035CFA260F95B4AC9571A?action=showJianjie)

2)数据共享平台

根据平台所涉及的产业情况,建立平台的共享数据库,实现国内外各专业数据库的目录导航,构建专业分析系统,为平台内用户或平台外用户提供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同时,服务平台也要建立信息的“专业的、规范化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共享分析服务流程,建立专题信息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检测服务子平台

单个主体分别建设检测实验室不仅需要场地,还需要各自购置高端设备和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这样显得不够经济。在平台内集合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为平台用户提供各种检测服务,不仅能为平台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检测资源的整合利用。此外,还有利于政府部门控制检测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对提升创新水平以及提高创新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3)知识产权服务子平台

知识产权服务子平台联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从研发选题到产品销售各环节知识产权服务。该服务平台重点开展普及专利知识,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战略性指导,提供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应急公共服务。

(4)创新投融资子平台和评估机构

建立以银行、担保、创业投资、证券等机构为依托的投融资子平台,形成以社会资金为主、政府资金为辅的资金资助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高效资金链。此外,汇集一些具有相关资质技术、资产评估机构,为相关的技术、资产定价。

图5-7 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

协同创新平台可采用项目型、实体型和虚拟型多种形式共存的组织运作模式。采用多种模式并存的方式,可使平台兼具项目型的高效快速、实体型的严密紧凑以及虚拟型的松散柔性及网络信息化,如此灵活的平台运作模式可使平台既具备组织的严谨性,又时刻保持新时期创新平台所必须具备的敏捷灵活反应。

建立以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组成的协同创新委员会,有助于组织和协调知识在不同的个体和组织领域中的跨界流动。围绕某一特定的技术,由各相关合作组织领域的专家和机构组成某种紧密型或松散型的混合组织,平台各方采取非营利组织或合资公司的治理形式,共同研究确定技术创新路线,解决该技术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制订技术标准,并共享成果。

采用股份制方式建立,设平台主任一名,负责培训、研发、产业化等众机构的协调工作和中心的内部协调工作,下设分管资源整合、成果转化以及内部管理副主任,分管资源整合的副主任主要协助主任进行资源整合,包括经费来源及渠道拓展,人员组织等工作;分管成果转化的副主任主要负责各学科的成果转化工作,其下设有不同学科、不同产品、不同工艺的协调部门,推动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和知识智力资源的转化,并负责项目管理和落地工作;内部管理副主任则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和内部运营管理工作。

协同创新平台的人员采用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方式,专职人员指隶属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人员,负责平台的日常工作开展,而兼职人员配合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专职人员专注于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而兼职人员可以更专注于自身领域,只需配合开展工作即可。

其中,平台的项目子平台,可采用项目制管理方式,每一个项目都安排专门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需要跨职能开展工作,既要合理协调各方资源,又要深入项目使其落地,项目成果的收益除一部分作为平台的管理费外,其余部分由各方参与方按照协商比例分配。

协同创新强调资源的系统、有效和深度的整合。从协同创新的内涵得知,协同创新涉及的组织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而组织特征的异质性又间接导致了它们所具有的资源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这无形中加大了协同创新资源整合的难度。必须明确的是,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资源整合的进行不是自动完成的,整个创新系统协同效应的发挥,需要一种特殊的“粘合剂”将各种类型的组织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通过非线性放大的增值效用充分发挥创新网络的价值创造功能。具体来说,在协同创新网络的节点处,我们需要一批具有跨组织协调能力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本难以直接联系和交流的不同部门通过特殊的“桥梁”连接起来。

Victor W. Hwang和Greg Horowitht在《雨林效应》一书中通过介绍活跃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一些“关键物种”(keystone species)在整合生态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申到协同创新活动中组织者在协调上下游资源的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热带雨林生物链中有一些物种也许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被人们所忽视。然而,由于它们在生物链中处在连接不同种属生物的关键位置,一旦失去它们就可能造成生个生态系统的全盘崩溃,从而给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在创新系统,特别是协同创新体系中,这种“关键物种”指的就是处于跨组织网络节点处,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一批组织者。他们通过一种特殊的能力像“桥梁”一样将不能直接联系的组织连接起来,彻底消除了创新网络中的“孤岛”,使得各个组织能够通过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不仅如此,通过这些节点的外部辐射效应,还实现了创新系统和外部环境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进一步突破了组织边界,使得创新系统具有更为广泛的开放度。

协同创新体系突出的是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增益,而组织者正是实现其创新价值的重要“棋子”。它们通过降低创新网络互动的交易成本,加快了整个创新生态换进的交互速率,使得拥有不同资源的组织或个人(如资金、知识、人力)能与创新体系中的其他组织或个人轻松实现协同合作。从协同创新体系的组织架构的多样性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组织者需要具备一套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能力结构,比如战略意识、市场洞察力、科研水平、组织沟通能力、领导力等,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能力与“人的因素”息息相关,这些非纯粹知识性的“软能力”在系统协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Victor和Greg将这些能力抽象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主动开放。这些组织者必须具备积极联系其他组织的特质,将本来陌生的个体(如创业家、投资者、科学家等)通过“粘合剂”联系起来,突破传统的组织边界,建立彼此需求和供给的沟通机制。第二,说服力。组织者往往站在创新系统长远利益的角度,在跨组织的沟通过程中给双方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它们有能力说服不同的组织采纳最有利于整个系统未来发展的想法。这种通过回归人性本质(对长远利益的追逐)的沟通策略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三,执行力。很多创新想法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但是却难以通过实践的成功得到维系和延续。协同创新所需要的组织者,正是那些能够将想法和点子落实的人。他们能够促成真实的经济交易行为,形成系统效应,“三分钟热情”并不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也许难以详细预测和评估最终的创新成果,但是它们却能够在每一次协同可能实现的价值创造中逐步明晰未来系统发展的愿景,把握创新大势(如图5-8所示)。[6]

图5-8 创新平台组织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资料来源:Hwang V W,Horowitt G. The Rainforest—The Secret to Building the Next Silicon Valley. Regenwalk,2012

总的来看,协同创新系统中的组织者促成跨组织高效合作的关键就是建立以自身为中介的社会信任体系。而这在当前的创新实践中往往是组织间所缺失的。各个组织由于社会地位、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摊属性的不同,对其他组织往往怀有较深的“戒备心理”。这种担忧阻碍了组织间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引起了交易成本的激增,大大降低了协同创新绩效。而组织者的出现逐步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它站在系统价值最大化的立场上,通过促进沟通机制的建立,通过激励、启发、引导等方式盘活整个创新网络。美国的硅谷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硅谷中遍布着大量的“组织者”,它们往往以机构的形式出现,为大量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公司提供培训指导项目,并将许多位于美国不同地区相对孤立的科学家们集结起来,积极与产业合作伙伴进行联系,成功打造了一条创新价值链。此外,一些金融机构还通过内部会员网络将创业家们定期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和促进,这让会员们感受到了比传统金融业务更为有价值的高端中介服务。总之,正如热带雨林中的关键性物种一样,协同创新体系中的组织者通过中介人的身份参与到整个创新网络中来,为不同组织的积极互动创造有利条件。他们本身并不深度干预后期的跨组织合作,而是在促成这段“姻缘”之后回到原来自身的位置,继续为协同创新的长效合作机制发挥余力。

1.加强网络虚拟化协同组织运作

创新主体间“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已经落伍,需要突破以往的大学从研究成果到产业化的线性模式,实现基于协同的并行模式,甚至网络化模式。在现代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以快速实现知识转移为特征,由多家企业及多所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形成的网络化、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成为发展的趋势。

这是一种基于信息与通讯技术推进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结构,体现出组织结构柔性化和弹性化、信息网络化、研发活动并行化等优势,当然也提高了知识产权纠纷管理的难度。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合作与交流是网络化协同创新的优势,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嵌入到多个协同创新网络中,并找准自身在各个网络中的节点位置,通过联结不同节点的路径,使网络化组织的协同创新效应最大化。

2.吸引各种支持性中介机构共同参与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大多侧重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内部协同”,忽略了外部的支持性因素和辅助组织的作用,没有建立起包括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不能把相关参与方纳入合作模式中,也就不能调动这些参与方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协同创新的实际效果。

比如,北京市建立的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典型。该联盟由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牵头,联合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其他科技资源机构组成创新服务组织,在政府引导下整合社会创新服务资源,围绕企业创新需求提供全方位、深层次、专业化的协同服务,优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形成了官产学研金联合推进技术转移转化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