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

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协同是协同创新的核心,知识区别于信息与数据,是科研人员对公共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及推理验证而得到的,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基于创新主体异质性的合作,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组织特性、组织目标和组织边界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协同创新使得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

知识协同是协同创新的核心,知识区别于信息与数据,是科研人员对公共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及推理验证而得到的,属于知识管理的协同化发展阶段。知识在合作组织间转移、吸收、消化、共享、集成、利用以及再创造,本质上是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各自拥有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和提升过程。知识协同的两个直接目标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别人不懂的技术,而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共享并革新这一技术。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二者内部的转化与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并最终使协同创新系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型网络。知识协同包含着多个反馈与回路,是各种知识流在创新主体头脑中的风暴式重组。知识协同的基本过程主要是四个阶段:知识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增值。根据Nonaka提出的知识创造SECI过程(Nonaka,1995),其实质就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1]包括社会化、外部化、联合化、内部化(见图4-1)。

图4-1 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

1.第一阶段——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化过程是通过把隐性知识汇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共享经验并产生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因为隐性知识具有特定的背景条件,难以公式化,所以获得隐性知识的关键就是通过共同活动来体验相同的经验。这个过程不是通过书本或语言可以学习掌握的,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通过观察、模仿、感悟等才能达到掌握的目的。

在协同创新系统中,这个阶段主要是促进成员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多方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平台以多个项目为载体进行知识的交流。协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隐性知识的集成,关键是个人如何积极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通过交流,使自有知识成为共享知识,通过知识集成产生新知识。个体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共同的隐性知识,并使其丰富化,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必须指出的是,保证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得以交流的重要条件是,参与共享的成员之间应掌握共同的话语系统,对事物有相近的理解力,要具备高质量的经验,这样,才能使得他们的隐性知识能够增长。与此同时,要求具有良好团队的建设,亲密、和谐、共享、相互关心的组织氛围和文化

2.第二阶段——外部化(externalization)

外部化是把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成功转换依赖于一连串的隐喻、类比、范例、概括、归纳和抽象提炼,以便从隐性知识中引发出新的明晰的概念。当隐性知识变得明晰起来时,知识就具体化了。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实质上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尽管隐性知识一般而言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但可以借助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的方法进行例证和说明,可以将人的直觉或感悟表达出来。以更多的已有知识来加以类比,才能更加真实地逼近和理解未知事物,才能尽可能多地将意象和逻辑模式联系起来。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要求知识输出方将大量已有的知识合乎规范地将隐性知识表述出来,或通过各种形式将知识编码化,以此比较容易地进行知识的传递、修改、储存和复制,让经过外化、整理的知识能够以低成本和跨越组织边界进行传输。这就是知识的外化过程,使知识从个体的、隐性的知识转换为公共的、显性的知识。

3.第三个阶段——联合化(combination)

联合化它将显性知识的各个成分或分立系统相互交叉、结合,形成更为系统或更为复杂过程,或形成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这个系统比起综合的各个成分系统性更强、内容更丰富,具有原来各子系统所没有包括的内容或知识,形成新的知识。

在协同创新中,主要是指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把自己已有的显性知识与从外部获得的已“外部化”的显性知识进行汇总组合,将一些分散的显性知识整合形成新的显形知识系统。在这个阶段传播和编辑现有的显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对增强显性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4.第四阶段——内部化(internalization)

内部化是个体或组织吸收显性知识并使其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成为个人或组织在新的条件下内在化了的知识,用来拓宽、延伸和重构组织成员的隐性知识,以提高其应对环境变化的实际工作能力。

协同创新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消化和吸收组织内部的显性知识,最终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大学、企业都必须关注相关学术人员、研发人员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因为个人的隐性知识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基础。当其在更高层面上,隐性知识和外显知识相互作用,再次进入社会化、外化、联合化和内化的知识螺旋时,知识的层次变得更高,知识的总量也会变得更多。

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训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Schartinger,2002)。[2]跨组织的知识转移及协同过程通常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超越传统的成果转让的线性思维,其受到合作双方的战略意图、组织能力匹配、伙伴选择、信任、知识特性、知识转移渠道、组织间距离(包括地理、知识和文化距离),以及学研方的知识可靠性、知识转移愿景、沟通和编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见图4-2)。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class="calibre11">[3]

图4-2 知识协同过程

协同创新的多方创新主体在创新需求的推动下,在国家与政府的引导下,选择共同协同创新主题的合作伙伴,实现知识共享,特别是互补知识,并通过个体与组织、个体与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的相互转移、学习、消化吸收以及创造,共同达成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需求。在合作过程中,多方主体应在知识协同中建立开诚布公的态度和透明化的机制设计,尽量避免知识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和衍生成本,提高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的利益期望。

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基于创新主体异质性的合作,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组织特性、组织目标和组织边界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协同创新使得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

异质性在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一是用以描述组织独特的资源禀赋;二是指在群体或团队中,成员之间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的差异程度,也称团队异质性。这主要被分为以下几类:(1)成员具有的固有特征,诸如年龄、性别、种族等;(2)描述成员和组织关系的特征,如团队任期、职业领域等;(3)描述个人社会关系的特征,如婚姻状态等。由于组织异质性,创新主体能为彼此带来互补性资源,还可以减小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创新效率。

大学的知识边界是开放知识,企业的知识边界是封闭或独占知识,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经济系统中可以自发产生合作的现象。尽管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组织目标、治理机制和组织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种源于异质性的合作却是经济系统可以自发调节的。同质性容易造成排斥,异质性容易造成合作,这源于组织边界和功能上的差异。大学采用基于优先权的开放科学体制,就是要及时地、全面地披露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知识环境,使企业可以自由地吸收和利用这些知识。企业采用基于经济租金和独占机制的封闭科学体制,就是激励企业在加强内部R&D,并在将R&D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知识的吸收利用和转化。这种自发的合作为经济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了基本的经济动力。协同创新拥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而政府能够正确地选择拥有的创新资源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或相互依赖性协同合作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伙伴,使得他们在共同投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条件下,实现知识的互补和增值,创造高技术科研成果。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大学以基础研究为主,企业以产品开发为主,科研机构兼顾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大学的知识开放,企业的知识封闭边界清晰,科研机构知识半开放,三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也是协同创新模式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大学遵循开放科学的范式生产开放的科学知识,作为技术王国的企业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研究和开发,从而获得商业利润,而重大产业创新和前沿科学创新的推动基本上都源于科学共同体的重大科学发现,这种创新模式是由公共科学为主导的线性模式,产业对科学共同体的知识需求旺盛,而且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从知识形态的角度看,大学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企业主要以专利为主,科研机构两者兼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两种形态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这就是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知识互补的基本原理(见图4-3)。

图4-3 协同创新主体知识交互的路径

如今大学的研究形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大学也开始了应用研究和开发的研究,但是大学的知识本质依旧是开放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交互式的关系,并且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Hicks,2002;Murray,2002)。[4][5]一方面,作为科学知识仓库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沿着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系谱发生重大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大学通过专利、学科和高科技衍生公司的方式促进科学的商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科技型企业也开始采用和遵守学术界的“开放科学”的规范,现在也开始雇用科学家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并在科技期刊上公开发表科技论文。但是,这也不会改变企业封闭知识的本质。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科学工作者和企业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合作是时事所趋,以协同合作来解决彼此的科学问题是明智的选择。协同创新使得三方创新主体能够共同利用研究资源,让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合作和交互中传递,三者的关系从互补走向互动和交互,最后大学和科研机构创造出更有价值、更接近市场、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科研成果,企业获得卓越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协同创新的动态创新系统构成了一个具有层次性的跨组织知识网络,进行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弥补组织的知识缺口以及创造新的知识。协同创新属于国家层次的跨组织知识共享,核心是国家创新系统,强调国家层次上的知识流动。

个体的隐性知识依旧是知识创造的基础。组织调动个体产生的隐性知识,通过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使得知识在组织层面上得以放大(Nonaka,2000),[6]上升到跨组织领域,知识创造成果与效率大幅度提升(见图4-4)。

图4-4 组织的知识创造螺旋

协同创新的知识网络既具有社会关系性,也具有信息技术性。关系网络包括政府、中介机构、金融组织、创新平台等,其有助于协同中获取所需的隐性知识资源和政策环境要求。尤其是政府,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因素,它不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等创造良好环境,并出面组织重大创新技术和创新项目,以各种形式介入到整个协同创新过程中,同时推广国家创新成果,分担创新风险。中介机构(如风险基金、科技孵化器等)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利条件,促进信息、技术、知识和资本的快速流动,从而提高创新的效率。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网络主要由大学、企业、科研机构三大创新主体构成,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在从事协同创新主题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拥有许多具有共用性质的知识技术资源,企业的研发部门也根据产业的最新需求开发出先进的产品设备和高端技术。在协同创新系统这个合作主导的跨组织知识网络里,合作者不存在长期的利益分歧,而是通过互补性的知识交流获得共同利益。协同创新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跨组织知识共享后的知识创造,通过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多方主体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共享,彼此近距离观察、感受,在交流中传递隐性知识,加深感悟,从而推动合作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和吸收,形成协同创新平台自身的知识。

图4-5 K空间内的跨组织知识创造机制

资料来源:姚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界定需求(demand codification)过程

如图4-5中AC所示,现象知识经过编码和抽象转变为学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在实践中遇到的一般容易获得但通常是模糊不清的问题和事实(具体未编码组织间知识,即现象知识)中识别威胁和寻找机会,通过赋予现象知识以结构和一致性以及形式,最初与之相关联的许多不确定的东西会被消除,最终形成独特的深刻见解(抽象编码组织间知识,即学术知识)。这个过程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由政府引导、寻找并匹配合适的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企业。

2.知识获取(knowledge gain)过程

如图4-5中CD所示,大学和科研机构将编码化的学术知识提供给企业,包括原理、公式、规则、体系和方法论等,帮助企业接受新知识,并且培育起生产指定产品和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学术知识根据企业需要被具体修正和改进,从而形成产品原型或产品概念,变为原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根据“界定需求”阶段总结出的“见解”搜索符合合作要求的学研方,此后学术知识从C点(组织间)进入企业内,扩散性降低,同时学术知识要针对企业具体情境进行具体化(抽象性降低),企业在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测试和改进的过程中获得了原型知识。在知识获取阶段,企业通过理解和学习,从学研机构那里获得的新知识,将其外化为与产品概念和原型相关的自身可用的语言、概念等形式的显性知识。

3.知识消化(knowledge digestion)过程

如图4-5中DE所示,原型知识经过去编码化转变为操作知识。企业方的研究人员以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或learning by using(用中学)的方式,将原型知识以共有心智模式或knowhow的形式融入个人隐性知识库,这个过程类似于SECI循环中的内部化过程。

4.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过程

如图4-5中EF所示,操作知识经过抽象化转变为专有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协同创新的一线工程师们的隐性经验通过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经过结构化过程之后,把知识简化到最本质的特征,编码充分的抽象知识被扩散和应用到组织内范围广阔的其他情况。Nonaka(2000)认为经过内在化过程的隐性知识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来源。类似的,本研究中的专有知识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创新主体都迫切需要合力推进知识的扩散,通过整合外部的公共知识来弥补内部的知识落差,构建由多个知识个体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所构成的知识协同网。基于跨组织知识转移的特性和过程,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外部环境、协同主题、知识差距与需求等,对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选择知识协同伙伴有直接影响,组成协同创新主体,进行知识转移和组织交互和创造。通过网络化的知识协同将个体知识交织融汇所形成的小组知识,形成了全新形态的多个子知识库,这些子知识库为合作各方所吸收、利用和集成,在扩充自身知识库的同时,通过知识平台进行再一轮的组织间学习,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进行知识的逐步再生,最终实现协同创新知识库的知识螺旋发展。

协同创新的跨组织知识共享具有动态性,协同创新平台保持开放,持续获得外界环境的变化信息,适时调整项目发展战略及创新计划。在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结构等的辅助下,以较快的反应速度把握市场机遇和金融环境,用经济的投资获得国家所需的重大创新成果。随着技术市场的波动和知识的需要,动态性还表现在后期加入参与的创新主体,以迎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知识层次和水平,实现知识空白的填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