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协同创新平台的辐射作用

协同创新平台的辐射作用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协同创新平台对高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现科研和教育的双赢。从战略角度分析,协同创新平台帮助企业获得的是前瞻性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可弥补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缺陷。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协同合作,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与创新周期,科技研发活动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是企业寻求研发合作的一个重要动因。

协同创新平台对高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现科研和教育的双赢。站在教育机构的角度,平台提升了科研对于教育的贡献程度,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站在科研机构的角度,平台旨在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更多收入和人力资源。

协同创新平台旨在加强高校内部科研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合作,提升协作与成果转化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素材和成果。其主要职能包括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

资源整合职能表现在三方面,即学科内协调、学科间协调以及对外协调。学科内协调是在系或专业的层面展开,协调系(或专业)内资源;学科间协调则是在学校内跨学科、跨专业的协调;而对外协调的主要对象是组织间科研与教育协同中心,开展跨组织、跨地区的合作。具体的工作包括组织会议、针对科研和教育部门的需求调研及反馈、组织内外部科研专家交流和授课、场地及人员协调等。

成果转化职能表现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素材和成果,主要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促使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转化,科研机构成果通过上报的方式进入到协同中心数据库,协同创新平台对各学科领域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和筛选,并将优秀成果进行教育教学转化。同时针对现有课程,推动课程更新,并促进课程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提供协调和申报服务。

通过协同创新,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只局限在自身利益和工作内容,而是从全局的角度考虑,促进科研和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协同工作,尤其是在协同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合作伙伴,也会产生一些沟通障碍和管理问题。此时需要有包容的心态和大局意识。协同并非保障在所有方面科研和教育机构的利益都是趋同的,事实上会因协同而产生一些利益不一致,这就需要很好的谈判和双方的妥协,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协同理念的认同和合作的意愿,如果把协同当做负担,或者干脆不合作,则可能会造成整体效率的下降,从长远看,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也会受到损失。此外,协同工作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沟通、协调,所以应当树立协同理念,使协同工作能够有效贯彻,长期贯彻。

从战略角度分析,协同创新平台帮助企业获得的是前瞻性技术。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个企业具备不可能全方位地拥有和获取所有的创新知识和资源。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应用,其往往为了响应市场需求而进行短期研发,但是企业要想保持持续不断的发展,必须有长远的发展战略。作为技术储备,企业与其他科研教育机构合作进行前瞻性研究,吸收原始知识,增强创新能力,形成企业长远发展潜力,获得前瞻性技术,进入新的技术领域,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协同创新平台可弥补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和缺陷。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模式。在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不断变化、市场机会转瞬即逝的经营环境中,研发速度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不够,研发人员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研发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创新机制和技术进步的快速反应机制,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放到寻找外部研发力量上,以此来弥补自身研发力量的不足。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多学科渗透融合和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解决综合性重大技术问题的优势,又有源源不断的参与科研的强大生力军,具有人才、技术、信息和学科发展上的优势。企业在进行独自研发过程中遇到棘手的技术问题,或急需解决的现场问题,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来解决自身解决不了的重大技术问题。

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协同合作,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与创新周期,科技研发活动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是企业寻求研发合作的一个重要动因。参与共建平台,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可以将风险在合作方之间进行分摊,从而使企业研发风险大大降低。另外,市场竞争要求新产品的研发要不断缩短开发时间,企业如果延误了时机,其创新产品将一文不值。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构建创新平台,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形成优势叠加,能大大缩短研发周期。从而也降低研发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决定利润,较低的成本意味着较高的利润。企业通过平台合作,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在许多技术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其研发成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例如在航空产业,开发一种新型发动机的成本往往要超过15亿美元,对于企业来讲显然是无法独立承担的,必须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形成研发规模经济。

企业与当地高校进行合作会增加自身的亲和力,增加当地政府和群众对企业的认可,减小企业进入该地区的市场阻力,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有时甚至是产品进入某一市场的唯一途径。可见,高校的品牌也是一种无形资产,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可获得高校的品牌效应,增加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内的影响力,提高市场进入的成功率,降低市场风险。企业通过平台合作,可获得高校品牌的无形资产。

案例

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

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2年5月成立。创新研究院的目标是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有机结合的新型协同创新模式,力促科技、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等创新要素的深度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衍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创新研究院以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化方式运行。由分别代表省市政府的国有企业、浙江大学、民营企业和金融、创业投资企业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金5.05亿元人民币,其中,浙江大学的全资公司——浙江大学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2.55亿元,其余2.5亿元由12家省内外国企、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成。今后,省、市、区政府将给予创新研究院税收等政策优惠,并将持续地给予财政资金的支持。

创新研究院将不仅介入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产业化研究开发,而且,将积极引进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各方优质资源进行深化研究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孵化高科技企业。在前期半年多的筹备过程中,已经组织人员对70余个国内外高科技项目进行了调研、评估、论证和筛选,其中数个项目已进入技术持有人、合作企业和创新研究院三方对接的阶段。一个名为“电磁避震器与旋转动密封”的项目已经落地,成立了项目公司,第一款用于单晶硅炉上的旋转动密封装置已研制成功。创新研究院对未来设立了每年20项成果产业化的前期目标。

创新研究院将以项目组团运行并实行项目独立核算。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项目筛选、专家论证、决策和产品研发等是关键步骤。在项目筛选阶段,研究院将分设10个浙江大学专业背景较强且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相吻合的行业研发方向,每个行业由具有较深专业背景的博士担当“调研员”,到科研、市场一线寻找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和需求。创新研究院已经聘请了首批涵盖各学科门类的22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今后将面向全球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聘请一大批专家,形成涉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咨询专业委员会和立项决策委员会。专家咨询专业委员会和立项决策委员会将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市场前景形 成综合分析、评估和判断。对通过论证的项目,创新研究院将依托浙江大学的平台优势面向海内外招聘人才,组建相应的项目研发团队,投入资金,并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合作,对科研成果进行深度开发,成为面向市场与产业的产品。

这一模式将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浙江省及杭州市的区域经济政策优势及民营企业的市场优势,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不断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技术公司、做强做大科技产业规模、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创新研究院公司通过持有所孵化高技术企业的部分股权或转让部分产业化成果项目获取赢利,实现“科技项目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企业孵化—高技术企业发展壮大—股权分红或转让、成果转让取得收益—高技术项目研发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案例

绿色交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

武汉理工大学等21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共同组建了“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

联盟围绕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对交通运输业赋予的使命和要求,立足于解决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瓶颈问题,推动低碳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绿色交通运输技术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统筹交通运输业内外相关资源,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绿色交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推进行业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业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1.联盟的主要任务

(1)合作构建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

围绕解决我国绿色运输体系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充分利用联盟内外相关科技资源,建立全新的科研协作机制及成果与利益共享机制,重点建设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协同创新平台、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研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平台等三类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2)合作共建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围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单位优势,依托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合作建设高水平博士和博士后培养试验区、高质量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试验区和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试验区等三大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3)协同推进行业文化传承创新

依托协同创新联盟,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观念创新,以现代交通发展观、交通科技观、交通人才观等构筑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行业文化,实现交通行业的文化创新,提升行业软实力。

2.联盟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构成

依托协同联盟,组建了“绿色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设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是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中心发展规划并确定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确定中心不同时期的重点任务,争取各类资源,协调和决策中心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聘任中心主任和领域首席科学家等。中心主任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和运行,协调创新体内三类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等各类创新资源,支持领域首席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首席科学家负责本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工作,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权限,负责组建创新研究团队,对团队成员按创新质量和贡献进行绩效分配。

(1)合作共建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围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单位优势,依托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合作建设高水平博士和博士后培养试验区、高质量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试验区和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试验区等三大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2)协同推进行业文化传承创新

依托协同创新联盟,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观念创新,以现代交通发展观、交通科技观、交通人才观等构筑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行业文化,实现交通行业的文化创新,提升行业软实力。

(3)协同培养和造就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面向交通运输业自主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引领交通运输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围绕联盟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领域和建设任务,引进和培养以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科学家,建设若干以战略科学家为核心的创新团队。面向我国交通运输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依托联盟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养一批产学研特聘专家,建设若干以产学研特聘专家为核心的研发团队。

注释

[1]http://www.innovatieplatform.n

[2]Scott. W R,Davis G E.Organizations and Organizing—Rational,Natural,and Open System perspectives

[3]马艳秋.校企共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4]傅建球,张瑜.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0,29(5):35—38

[5]改编自:马艳秋.校企共建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

[6]Hwang V W,Horowitt G. Rainforest.Regenwald,201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