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职院校《理财学》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理财学》课程建设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理财学课程的建设对投资理财专业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理财学课程发展看,历史比较长。本项目的研究是为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及相关专业理财学课程提供全面的教学资料和相关的教学实践办法。力求做到适应当前高职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

第三十章 高职院校《理财学》课程建设

沈时仁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 项目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职业岗位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投资理财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及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中,理财学课程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理财学课程的建设对投资理财专业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理财学课程发展看,历史比较长。传统的课程名称为财务管理,与理财学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相同的。这次我们出版的教材名称为公司理财实务,从理念上看,从被动的管理,到主动的理财。同时,为了适应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这方面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应该是课程建设。本项目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投资理财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理财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适应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金融保险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持,应对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带来的新要求。本项目根据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以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理财学课程为例,在比较分析和借鉴现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途径、教材教案课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建设,研究和编写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理财学教材课件、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探索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方法途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较好地满足了高职投资理财专业理财学课程的教学需要。

2 项目的研究思路和原则

2.1 研究思路

课程的建设研究定位,首先依据的是课程教学目标,而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又服务于毕业生面向的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标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img131

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我们结合投资理财专业建设,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投资理财专业为例,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探讨,将上述四个方面定位如下。

2.1.1 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及岗位职业资格要求

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企事业单位(公司)的财务管理与核算、金融行业的客服、临柜和客服经理助理等,岗位职业资格要求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或期货从业资格证书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

2.1.2 投资理财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根据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职业要求,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证券投资、中小企业理财方面具有一定的投资理财技能,能在证券公司营业部、期货经纪公司营业部、投资咨询公司营业部、商业银行营业部、中小企业财务部从事客服、临柜、客服经理助理、财务分析员、会计、出纳等投资理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根据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并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基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目标’的课程和内容体系”、“‘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高职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项目建设研究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充分考虑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证要求及第一、二、三课程相互联动的教学要求,本项目研究必须符合上述高职教育比较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2.1.3 理财学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企业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树立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的理念,掌握投资理财和筹资聚财的决策与管理方法,能较为熟练地进行财务分析,并能撰写一般的财务分析报告。具体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公司理财的环境、公司理财的目标,理解公司理财三个价值理念、公司理财假设的实质;识别公司理财风险、决策成本、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局限性等基础理论,为开展财务实践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和资本成本理论计算和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投资价值,以及进行融资业务的可行性分析;能进行长短期投资的风险计量;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公司理财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课程实践,让学生理解公司理财工作在企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公司理财工作,树立敬业爱岗、勤奋踏实、耐心细致、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成为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熟练的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项目的研究是为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及相关专业理财学课程提供全面的教学资料(包括教材、课件、教案、习题库)和相关的教学实践办法(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管理档案报告)。

2.2 研究原则

2.2.1 应用性

本项目研究是应用性研究项目,研究成果首先考虑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应用,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改正,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探索而不断调整变化,所以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目前提出的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思路,来进一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项目研究中充分考虑了投资理财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在企业和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听取企业行业一线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岗位能力分解等,力求做到有明显的高职教育特色。本课题研究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科学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的相关资料上传校园网,使研究过程和成果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相互促进完善,跟上时代的步伐。力求做到适应当前高职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

2.2.2 开放性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关注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特别注意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与市场发展关系密切的特点,重视课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研究具有开放性,必须走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道路,必须与社会企业接轨,与市场接轨。本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要依赖于学校的实验室条件设备,要依赖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所以真正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必须走开放办学、校企合作道路。在校企合作中,特别是结合我院“2+1”校企合作、学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班级的实践情况,体现在课程的研究开发中,教学设备场地和实践教学兼职师资等资源可以共享。同时,校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企业可以分享学校教学科研优势资源,参与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由行业专家、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高校相关专家组成的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2.3 科学性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遵循高职教育的教育规律。鉴于在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已有相关前置课程,例如基础会计、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等,在项目建设研究中正确处理本教材建设研究与前置课程教学的关系及其衔接问题,既要突出实践教学,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又要保证必需和够用的理论知识。在内容安排上,将本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内容与前置课程教学内容相互配套和补充,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从而真正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在项目建设研究中,紧密结合理财学课程教学目标及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力求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明显的高职教育特色。同时,注重近年来我国公司理财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吸取和总结了有关公司理财证券投资的最新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发展动态。

3 项目研究建设内容

3.1 课程的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而课程目标又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所以在教学内容开发中注意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编写,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行业的工作岗位的需求,结合本课程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重视应用和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的思路进行。

将理财学的教学内容以理财的目标为主线,分为公司理财的基本观念、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每一部分强调重点核心内容的讲授。该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为配合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该教材配备了大量的“知识掌握”、“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等小栏目,字数占全部教材的四分之一左右,使教材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内容和体系安排上有一定的探索和创新,最新的文献大胆、有效地被引入教材,形成本学科新型、较为成熟的教材,充分体现了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该课程各部分知识所对应的学时为:公司理财总论,2课时,占总课时的3%;公司理财的基本观念,15课时,占总课时的21%;资金筹集管理,10课时,占总课时的14%;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10课时,占总课时的14%;项目投资管理,9课时,占总课时的13%;证券投资管理,11课时,占总课时的15%;营运资金管理,10课时,占总课时的14%;利润分配管理,5课时,占总课时的7%。

3.2 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设计

3.2.1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技能互动教学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启发式与项目任务相结合,彻底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做法。专业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对学生在开设理财学课程后,再开设理财软件应用实验课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学会运用相关的财务软件。选择性地应用案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设置相关项目,到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调研等方式,使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加大了相关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性。

3.2.2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具体做法是:课堂教学大量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从2003年开始,投资理财专业校内教学已逐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本课程的专业教师都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和自行开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课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其质量也不断提高,受到学生普遍欢迎。课题组制作了动感及美感较强的理财学理论教学课件,为了不断提高完善课件的水平,我们还组织教师的课件进行反复修改,有利于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同时利用学校网络资源,课题组成员收集编制并将相关资料挂在学校网络上,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习题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学生好评。

3.2.3 实践教学的设计

我们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化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强化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强调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实践和应用平台。在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的同时,围绕着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理论、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与股利分配、企业重组与扩充等财务循环,购置理财教学软件,建立理财实训基地和校内实验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互动。同时,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与企业合作,实施了“2+1”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合作企业在我院包括投资理财专业的6个专业中通过双向选择,组成“2+1”班,进入“2+1”班的投资理财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学习时,有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担任指导教师,学习单独制订的针对性课程,同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真刀真枪顶岗实习,开展业务。2007年9月,学院组成“2+1金融保险班”,主要由投资理财专业和会计专业学生组成,在宁波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宁波公司等单位合作办学单位进行学习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得到实践锻炼提高。其他学生也将在企业、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对相应的理财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实习实训。这样做充分利用企业证券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保险公司的实景教学和校内实验室模拟教学,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对理财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深化运用。

3.3 课程的教学管理

课题组撰写了理财学课程质量评估文章,同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有校院二级教学管理组织,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有校院督导队伍和教学委员会组织,学院还根据学校要求,聘请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其他高校专家教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课程有完整的教学档案,学院有教学检查工作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审制度。有规范的教学档案填写、归档和保管办法。

3.4 教学队伍建设

本课程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我院会计系的会计专业和投资理财专业有专任教师16人,兼职教师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10人;注册会计师5人,硕士以上7人,“双师型”教师11人,1人被评为高职会计专业带头人。课题研究期间,所有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一周到一个月的调研和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师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的了解,1人进行为期一年的浙江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脱出进修,促进了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4 项目主要建设成果

课题组及相关成员通过二年来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体现在:

(1)教研及相关科研成果:

①2006年投资理财专业的核心课程——《公司理财实务》列为学校优秀教材,并于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学校评审验收。

②由课题组成员张勋阁任主编的《公司理财实务》教材已经编写完成,计划于2009年上半年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③沈时仁论文《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初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二级核心期刊),2006年,第6期。

④张勋阁论文《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3月,总第261期。

⑤吴小蕾论文《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二级核心期刊),2007年,第25期。

⑥沈时仁论文《浅析第一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及实施方式》,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报,2007年第1期。

(2)齐全的网络平台和相关资料:

理财学的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案与课件、案例与习题集、实践性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等上传挂在校园网上。

(3)完成理财模拟实验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增加2个。

(4)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量提高。

“双师型”教师比例和增加,专业教师教研论文显著增加,1人被评为浙江省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带头人。同时形成比较稳定的投资理财专业兼职师资队伍。

(5)初步探索形成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5 项目研究的实践效果

上述教改论文成果在项目组所在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和专业建设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公司理财实务》教材列为项目组所在学校优秀教材建设项目,并于2008年12月顺利通过学校评审验收。同时,在项目组所在学校的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建设中,理财学课程建设的相关成果作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建设主要子课题,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项目组所在学校的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建设已通过学校评审验收通过。理财学课程教材《公司理财实务》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修改,将于2009年上半年在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出版,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案与课件、案例与习题集、实践性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等上传挂在校园网上,学生和老师普遍反映良好,认为课题组提出的课程质量评估体系比较符合实际,理财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网络资源的运用等,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符合高职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项目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