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社团是高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为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及社会交际需要等而自发建立的,并具有特定目标和一定活动规范的组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意义十分重大。参加社团,可以说是学生为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作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是高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为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及社会交际需要等而自发建立的,并具有特定目标和一定活动规范的组织。它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宗旨,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目的,其最大特点是具有情感与志趣的倾向性。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意义十分重大。诚如人们所说:“多一个健康发展的学生社团,就多一块教育的阵地,多一个展示的舞台,多一个创新堡垒,多一批受益的学生。”

(一)高职学生社团的分类

从高职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和教育功能的角度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社科类,如“三个代表”学研会、党章学习小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这类学生社团覆盖面广、社团数量和参加人数多,院、分院、公寓、班级等各级各类都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及把握前进方向的能力。二是学术类,如建筑设计学会、计算机协会、英语俱乐部等。这类学生社团主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以学科理论和技术知识为背景,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三是文体类,如大学生艺术团、摄影协会、棋协、足球协会等。这类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境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四是服务类,如爱心社、绿色时空、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这类社团自觉奉献社会,是高职学生深入社会活动的纽带和重要力量。

(二)高职学生社团的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是高职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直接作用于高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影响他们的意志、品质、情操乃至世界观和人生观。高职学生社团以其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科学严密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吸引广大同学踊跃参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高职学生对理论问题已不满足于最后的结论,对思想道德教育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灌输,而是喜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探讨答案。社团的活动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了主旋律,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社团建设中得到继承与发扬。特别是社科人文类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高职学生自觉地学习政治理论、人文社会知识;通过讲座、辩论、征文、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理性思考,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各类活动,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让学生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高职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高职学生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受到启迪,促进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2.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专业课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社团可以弥补专业课程的局限性。跨学科、跨专业、多层次、多内容及多形式的社团活动,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方式,加强了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渗透和融合,能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社团活动需要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它能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并提高自己。特别是各种学术类学生社团,都有专业教师指导,通过系列讲座、专题报告、科技服务及科学研究等活动,使社团成员能学到更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东西,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动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有利于发展个性、激发创新意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克服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开展活动的局限性。

3.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

参加社团,可以说是学生为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作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学生社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其成员创造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开拓社团与社会交流的渠道,最后帮助其成员达到从学校走向社会以服务社会的目的,促使其成员充分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社团内部,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活动中大家可以.所欲言,平等交换意见;可以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有较浓厚的民主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在开展活动时,从活动的策划到经费、设备、场地等具体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家齐动手共努力;这既培养了高职学生公平竞争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能力,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社团学生走出校园,积极与企业联系,采取与社区共建方式,既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简言之,这些社团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

4.有利于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社团活动有利于凝聚学生群体意识,提高学生文化、艺术、智能、身心、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对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导向性,能发挥整合和促进功能。现代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社团活动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给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活泼、高雅,寓教于乐的新天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有利于对学生干部的培养

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干部是学生社团群体中的骨干。社团干部组织会员活动,发表个人见解,协调各种关系,考虑社团发展,拓展社团生存空间,都为锻炼学生干部提供了实践机会。组织一个社团需要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这需要社团的负责人具备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学习成绩和工作热情,而这一切也正是学生干部的必备条件。通过活动的组织,社团干部在思想方向把握,自制能力、演说水平、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及全局观念等方面都会得到锻炼和加强。总之,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干部的阵地。

(三)高职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

1.活动不均衡

社团会员以低年级居多,参与社团的热情与其年级和成熟程度成反比,在不少高职生的头脑中已形成“大一进,大二出,大三看不起”的观念。有的学生对参加社团随意性较大,对于适合自己的活动就参加,不感兴趣的就缺席;有的学生参加社团只有三分钟热情,新鲜感一过就不再参加社团活动。有的社团开展活动不注重了解学生的需求,一味地追新求异,摆花架子,结果是曲高和寡。就整体看,文体类活动偏多,科技类及社科类活动偏少。

2.管理比较松散

高职学生社团数量多,成员也多。有些社团,成立及开展活动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审批及报告,无法掌握和了解其活动,无法监督,存在失控现象。同时,有些社团的内部管理混乱,章程落实不力。正是由于管理不严,社团自发成立,随意性大,各种社团相互交叉,设置不合理,文体类、兴趣性、休闲型社团过多,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团偏少。即使一些理论学习型社团,其活动也以趣味性、娱乐性和功利性为主,忽视了理论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严肃性。必须关注社团功利性与逸乐性倾向。

3.指导不够得力

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发组织,每个社团成立之初都有既定的指导教师,但在社团运作过程中,由于对指导教师的责、权、利没有明确规定,部分专业教师忙于从事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一部分指导师只挂名而对社团的活动从不参与,或指导很少。同时,相当一部分社团组织活动不与指导教师协商,不征求他们对社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指导老师有名无实,对于学生社团活动不管不问,也不参加社团活动,丧失了设立指导教师的意义。

4.社团工作对个人依附性过强

不少学生社团是负责人说了算,对个人的依附性过强,没有建立起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核心,因而个别负责人的工作热情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社团的发展。

(四)重视高职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1.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传统课堂教学体制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通常的思维定势所左右。这样,学生在长年学习中形成盲目迷信书本、迷信教师的状况,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高职院校应该优化课堂设置,积极寻找和建立新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如社团成果学分制的探索及德育综合考评制等,为鼓励和扶持学生社团发展指明方向。

2.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

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的核心,他们的行为影响着社团活动的方向、质量、作用甚至命运。社团凝聚力如何,是否兴旺,与社团负责人指导思想、综合素质、工作方法等方面直接相联系。因此,要对学生社团干部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对社团工作的管理水平,使社团活动更加组织有序,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更能操作自如。社团管理中心要建立社团后备干部库,要确保学生社团工作的平稳交接,为每个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推荐2至3名后备人选,建立社团负责人例会制度。同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他们搞好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必须纠正一些人的错误动机,强调参加社团不能仅凭兴趣,要促进学习,增强能力,绝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制订科学规范的社团工作评价体系,引进激励与淘汰机制,通过评选“精品社团”、“优秀社团”、“社团工作标兵”等方式对管理有方、工作扎实、富有创新意识的社团及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合格的社团进行限期整改,甚至予以撤销,从而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

3.加强学生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新三进”的要求,各学生社团要成立团支部。推优和组织活动的规范管理,社团的整体功能的发挥,都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团委要引导、鼓励社团团支部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寻找社团自身建设与社团团支部建设的有效结合点,选派优秀团员参加业余党校的学习,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增强社团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团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着眼于人的需要、重视人的需要以至于满足和提升人的需要,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主体需要,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育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人格。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教育的主动性。

4.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要加强高职学生社团的管理,就必须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如学生社团组织的审批程序、社团组建的原则、社团组织设置的基本要求、社团活动评价方法等。要规范好各学生社团组织的章程。学生社团章程一般应有宗旨(性质、目的、意义)、主要任务、成员加入和退会的条件、主要活动方式、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负责人的推选办法,对成员参加活动的要求和纪律条例及活动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