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与实施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五章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与实施孙伍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金融”这一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经济中已大大扩展了。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建立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基础之上的,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

第十五章 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设计与实施

孙伍琴

(宁波大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健康发展,除了必须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外,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为了适应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的新需要,推动中国金融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当多的财经院(校)系已就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体系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更新等问题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及可操作的建议。早在1994年,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大学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最终形成了金融学专业的六门主干课程。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其成果之一是追加了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四门金融学本科主干课程。但必须指出,“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着重于分析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定位、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等问题,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各自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本课题研究将在正确认识金融学科因“开放”与“动态”而致的其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展的基础上,坚持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旨在探讨地方性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保障学生掌握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又要照顾到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环境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体现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成效。

本报告从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变化、金融学科的演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以及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环境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通过比较我国与国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区别,探讨了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并就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1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

1.1 现代经济中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世纪的金融已经开始突破国界限制,实现金融资本的跨国扩张;突破单纯为工商产业服务,开始提供全过程的家庭理财;突破传统金融观念与管制的束缚,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品种和金融工具组合;突破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运作;突破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与功能多样化;金融的影响也开始突破国界,在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传递。”这表明“金融”这一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经济中已大大扩展了。

首先,从金融业自身演进过程看,现代金融突破了传统的货币信用领域。金融通常被理解为货币或货币资金余缺的融通、调剂活动的总体,其内涵表述为:经济生活中所有货币资产借贷、买卖等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这两个不可分割部分的集合,即金融的实质是货币与信用。随着金融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以各类金融机构的大量设立和以经营获利为目的、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并成为金融产品、金融商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等为标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传统金融产业,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使得金融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产业地位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全球金融业出现了两种金融体制和两种银行制度的趋同融合,即以银行中介融资居主导地位的银行体制逐渐向以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资本市场体制转变,专业银行制度逐渐向全能银行制度融合,混业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种“金融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工商企业及个人等,均成为了金融市场上地位平等的交易主体。

其次,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看,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增强,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传统的货币经济以商品市场为运行中心,经济活动以“实物流”为主导,即围绕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展开,以商品价格作为主要调节机制,引导和组合生产资源。而在现代的金融经济中,“资金流”居于主导地位,资源配置越来越金融化。也就是说,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是在哪个链上,而是渗透到了全过程。金融深化表明,当代经济发展进程的金融密集型程度日益提高,金融的稳定、发展与安全,直接决定着一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乃至社会的安定。“十分明显,所有发达的经济体都拥有发达的金融体系,虽然不甚显著,但有实证依据的事实是,这些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对其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经济波动和扶助贫困阶层。”越来越多的文献正在改变传统的金融只是被动适应实际经济进程的观点,“一系列实证研究强有力地证明,金融安排的改进先行,有利于经济运行。”因此,世界各国的决策当局已经把加强金融制度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希望通过制定并实施政策,促使金融体系在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前提下提供金融服务。

第三,从金融在开放经济中的地位看,金融全球化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早就开始了,“丝绸之路”就是古代社会东西方联系的典型象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经济的交往以及在经济基础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货币与信用联系,即金融关系渗透其中。而今,经济全球化已因其势不可挡,且无法控制而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本质是使资本、商品、服务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金融全球化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建立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基础之上的,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这种联系涉及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等各个方面。

金融全球化首先表现为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冲破了国界,国内的银行打出去,开拓国际金融市场;外国的银行打进来,参与国内金融业的竞争。金融全球化也意味着许多国家的货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一方面筹资者可以采用不同的货币、选择不同的金融市场发行各种金融工具,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持有不同币种和不同国家的筹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国别差异逐渐消失而走向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还意味着各国金融当局放宽或取消对金融业务的种种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允许资本跨国自由流动。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行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信息业的迅速崛起,也为金融业务全球化提供了契机。金融市场更是通过国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虚拟化等多个层面而走向全球化。由于国际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传递的途径和速度,使世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日益突出,由此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也逐渐严重,且金融全球化也削弱了一国金融政策的有效性,使一国金融监管难度加大。为了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各国金融当局一方面调整国内金融监管结构,以适应正在变化着的金融体系的内部组织;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金融监管上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金融协调和监管的全球化便成为必然趋势。

由上面分析可知,金融业从内涵到外延都获得了发展,表现在金融与经济的融合程度日益密切,金融涉及领域日益广泛,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金融教育必须先行一步,通过相应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金融人才。

1.2 金融学科的演进

金融学科的演进是金融业发展变化的产物。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所经历的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历程不同,金融学最早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即研究的重点是货币问题,其间经历了从货币面纱论—货币经济论—金融经济论的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国际金融问题又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可见,宏观金融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货币经济学,具体包括货币供求及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宏观调控理论与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与法规,国际金融制度安排与政策协调等。而今,宏观金融学已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可以理解为现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

而微观金融学(Microfinance)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认为是两次“华尔街革命”的产物。第一次“华尔街革命”是指1952年马科维茨(H.M.Markowitz,1927-)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问世;第二次“华尔街革命”是指1973年布莱克(F.Black,1938-1995)-肖尔斯(M.S.Scholes,1941-)期权定价公式的问世。可见,微观金融学是指金融市场的经济学,旨在研究金融现象的微观基础。如同微观经济学一样,微观金融学的实质也是一种价格理论,即旨在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金融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包括个人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最优化投资;企业如何形成最优的资本结构;金融组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如何协助个人和企业,以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为资产定价。

此外,就金融学科发展而言,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技术化、实证化、微观化研究。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频繁、浮动汇率制的实行,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资本市场、金融经济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金融风险日益加剧,有关公司金融、衍生金融商品定价、风险量度与预测、金融规避与监管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可见,金融学科出现了微观化的趋势,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有效市场理论、风险管理技术以及公司金融等。

金融学科的演进趋势为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样的潮流,对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1.3 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已不再是资本投入的优势,而是人本优势。为此,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要求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国民的素质能够充分适应时代的挑战。

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面对新时期的挑战,首先对教育思想进行了革命,内容包括将高等教育由知识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将高等教育由教育的最后环节转变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等。19世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在那个时代,传授知识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内容。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数量以几何级数剧增。人们逐渐认识到: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知识基础上培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必须体现出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完美结合。因此,21世纪的人才教育也应是知识与能力完美结合的素质教育。

不难理解,教育思想的变化要求金融学教育作出相应的改革,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更应对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教育观念进行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

1.4 地方性大学的办学环境

前已述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相当多的财经院(校)系开展的有关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体系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更新等金融学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为我国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要求做出了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的是重点大学一流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有益思路及可操作性建议旨在为一流的金融学专业在更高层次上体现出自己的领先水平和特色,未能照顾到地方院校各自的办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宁波大学是地方性高校,旨在立足宁波、面向浙江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2.1 中外金融学研究领域的区别

在我国,金融学被定义为“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大多设在经济学院门类下。传统的金融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内容包括:货币本质、信用形式、银行职能、利息和货币流通等,其实是以货币和银行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核心是货币问题。这是我国金融学学科领域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也一直是金融学专用的正统名称。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以国际间的货币流通和资金融通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凸现,以金融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证券投资学,也成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国家教委对我国教育学科目录作了调整,内容之一是将原来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以及“保险学”合并,统称为“金融学”。目前,金融学专业大的专业方向,比较普遍的是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

而国外对finance(金融)的一般解释为:“金融以其不同中心点和方法论而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行、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国外的金融学专业大多设在管理(商)学院,研究内容通常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corpor at efinance,即公司金融,国内常译为公司财务。其实,公司金融除了公司财务外,还包括另外两大块内容:一是公司融资,包括股权/债权融资、收购合并等;二是公司治理问题,如公司组织结构、公司各有关人员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即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问题。第二部分是asset pricing,即资产定价,它是对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价格的研究,如资产均衡定价(CAPM)理论、套利定价(APT)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

根据上面分析可知,对于金融,国内和国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国内说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这部分内容在国外也有,但不叫finance(金融),而是属于宏观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等领域,相关课程大多设在经济系。国外说的finance(金融),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资产定价等“微观金融”,相关课程通常设在管理(商)学院。而这部分内容,国内的金融专业涉及较少。

不难发现,国外说的finance(金融)比较符合金融学科的发展方向。而国内的金融学研究尚处于启蒙阶段,在金融教学上,主干课程体现的仍是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宏观金融理论,而在现实中发展较快的金融学科,诸如“有效市场理论”、“金融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理论”、“兼并与收购”等,即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微观金融理论一直未被重视。这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体系内部仍以银行为主导、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开放程度较低(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现状有关。

2.2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我国加入WTO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明中国经济已广泛而深入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的金融业将逐步对外开放,即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享受与国内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我国的微观金融机构也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宁波大学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为:

(1)适应高等教育思想的革命,转变教育观念,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素质教育。

(2)顺应金融全球化、金融微观化的环境与趋势,与国外金融学教学接轨,构建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并强化微观类和应用性课程。

(3)与宁波大学作为地方性院校的办学环境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 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议

高等教育金融人才的培养涉及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且各自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很不相同。本报告只针对地方性院校的金融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3.1 明确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目前,困扰我国各高校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学生缺乏广泛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面对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日益渗透和综合、经济金融化、金融创新不断的现实,试图用四年时间的本科教育培养出某个金融领域的专家是不现实的。因此,金融学专业的高等教育应该而且必须将培养目标的重点转向对学生能够适应金融实践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专业通才教育,强化专业理论基础和其他通识性知识的学习。与其他专业一样,本科阶段的金融学教育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不同档次的学校在培养目标方面应该有层次性,突出共性和个性结合的特点。为此,本课题认为地方性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宽口径、厚基础,能满足大金融口径需要的、理论基础与业务技能兼具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应用性型人才。具体说来,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从事金融实务和研究所必需的工具的使用能力、一定的解释金融活动和金融现象的能力以及从事金融事务的实际能力。

3.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前已述及,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大的专业方向,比较普遍的是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这种专业方向的设置方式,既不符合目前金融业混合经营的趋势,也不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在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即培养具有广泛文化意识的现代知识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本科教育更应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大学金融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既有对宏观金融的分析、判断能力,又有从事微观金融业务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3.2.1 构建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

我们应从我国金融学专业经典的课程体系出发,既保留原有的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为代表的宏观金融类课程,又吸纳在国外发展迅猛的微观金融理论与实务,并与宁波大学正在实施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构建起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见表1),旨在强化东西方金融学本科教育的兼收并蓄,为学生搭起我国与西方金融学相结合的知识架构。

表1 宏微观金融相结合的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

3.2.2 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应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2.3 强化教材和教学基础建设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必须有教材的配套更新和教学基础建设才能实现。因此,在构建起金融学核心课程体系、处理好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还应特别加强教材和教学基础建设,具体包括:(1)教材选用与建设规划。既要选用国内外一流的教材,也应鼓励自编与地方性院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材。(2)CAI课件建设。根据课程设置目的和学科的发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作CAI课件,且随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以确保教学内容科学、完整,并跟踪前沿。(3)考核内容、方法改革。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设计等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每学期末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试卷分析和课程小结,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映以及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

4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更应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4.1 制定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实施方案

据了解,在中国各高校金融学本科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差异不大,基本上都是由任课教师掌握与决定授课方式。由于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差异,必然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有鉴于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工作量设定、教学质量评估、教师工作业绩评定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工作都应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课程提出关于授课形式的参考意见,并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

4.2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推进教与学的互动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般要根据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逐步改进,以体现本科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对不同性质、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应达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的不同,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学术讲座、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同步互动。针对《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原理类课程,旨在突出其课程知识结构、逻辑性和基本理论,可在着重讲授架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针对《公司融资》、《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微观应用类课程,旨在突出其实践性、技能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采用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等教学方式。不管是原理类还是应用类课程,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将备课的内容传输给学生,而是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4.3 强化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

《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股票投资理论与实务》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还应考虑开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仿真模拟金融业务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以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针对《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要求学生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开展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写作能力。

4.4 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正确认识金融学科因“开放”与“动态”而致的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应为学生构建起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在课内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应通过认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以及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环节、学生科研、虚拟炒股比赛、校际学术对抗赛等第二课堂形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