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性人才生成问题研究的理论根基

创造性人才生成问题研究的理论根基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人的生成问题,在西方思想家那里有许多论述,诸如“自然天性论”、“自由选择论”等。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以来,为我们解答人的生成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思维路径,即人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未完成性”是人创造性的生物基础,它使创造性成了人的一种类本性。

关于人的生成问题,在西方思想家那里有许多论述,诸如“自然天性论”、“自由选择论”等。这些论说或立足人的内部活动,或立足人的外部环境,或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不同的层面探讨人的生成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人的生成过程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人的生成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并且是多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一、马克思的实践观

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决定了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许多哲学家都对人的本质做了界定,然而他们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确定性存在,只有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观,科学地把人的本质归于实践的生成。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观的确立,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向的人学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逻辑发展,它使哲学真正回归到现实的人本身。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人、考察人,对人的问题作了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对于当下我国人学理论研究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以来,为我们解答人的生成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思维路径,即人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人,无论是作为特殊的生命自然存在,还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存在,抑或是作为具有生命价值的发展性存在,都是在人“自由自觉的活动”中生成的,即人的本质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的延伸物。“马克思在关于人的问题认识上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它开辟了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出发考察人、认识人的实践唯物主义致思理路,从而解决了在人的认识问题上的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环境与自我等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争论颇多的问题,为人类的自我认识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而不是从理念、概念出发认识人,”[2]这是马克思人学实践观对于我们认识创造性人才问题的最根本的启示。

马克思的实践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外部社会存在的决定,但这种决定是间接的,它需以人的心理为中介,人的心理直接地支配着个体的行为。心理连接着外部存在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心理是人的行为的“调节器”,亦是外部刺激的“过滤器”。同样的外部刺激,按照行为主义“S—R”公式的机械决定论理解,就应当有同样的行为反应。而事实并非如此必然,对于同样的外部刺激经过人的心理过滤,有的人可能敏感并能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反应,有的人则可能无动于衷,这样便可能出现不同的行为反应和结果。同理,不同的外部刺激,经过不同的人的心理过滤,又可能产生相同的行为反应和结果。

不同的主体行为是由不同主体的心理直接决定的,往往不同主体的同一行为却受着不同主体的完全不同的心理支配。莎士比亚在写作《哈姆雷特》时要画“○”,数学教师讲课时也要画“○”,画家也要画“○”,这同样一个画圆圈的行为包含有几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含义。莎士比亚画“○”是要它作为一个字母组成一个能表达《哈姆雷特》的单词,数学教师画圆主要是在说明圆的几何原理,而画家画圆就是要再现实物的圆,以求逼真并获得美感。这正如H.A.伯恩斯坦所指出的那样,这同一行为是由不同主体的不同心理所决定的,这样,如果这个圆圈画的不圆,画家立即会产生去修正它的冲动,而数学教师则不会产生这种修正的冲动,当然莎士比亚也不会。因为他们三者画圆的行为含义、心理基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给予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存在,只有通过特定的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才能产生结果。

二、人学生成论的基本观点

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于人之为人的认识大致经历了神本论、人本论和生成论三个阶段。神本论主要是在人之外去寻找人之为人的根据;人本论则是从人本身寻找人之为人的根据;而生成论则是把人之为人看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南斯拉夫学者马尔科维奇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即一种能够从事自由的创造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改造世界、实现其特殊的潜能、满足其他人的需要的存在。”[3]《教育大辞典》对“生成”的解释是,“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生成的过程”。[4]生成的特征就是动态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发展性。

如何认识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学问题,它是一个先于一切理论难题又统摄一切理论难题的前提性问题、本质性问题。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最易陷入预成论,过去人学思想往往把人的本质当做先天的、天赋的、前定的和环境的预成之物。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个体,可以生成为具有不同特质的人;而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人,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成长轨迹的人,最终却也可以生成为同样具有创造力的人,因此,笔者认为,人不是一种“本质先定”的“现成性存在”,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生成性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人的生成是个体人的自我生成。人的生命作为自然和现实的存在物,既具有遗传性,又具有创造性。对于个体的生命存在来说,遗传性不仅奠定了其存在与发展的生理基础,而且预示着每一个生命个体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所具有的生命本原意义上个体特有的差异性,即人在生命本体上就是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承载者。因此沿着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路径和最终的发展结果,才使我们这个世界呈现出了“千人千面”的丰富景象,从而实现了人就是他自己的本源存在价值。这也就是爱迪生为什么会成为爱迪生、居里夫人为什么会是居里夫人而不是其他人的内在根源及本质。

岳伟等人撰文认为,人之所以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这根源于伴随人一生的“不完美”状态,它促使着人不断地超越自我、创造自我,从而使人处于一种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人的“不完美”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未完成性”和“有限性”。“未完成性”是人创造性的生物基础,它使创造性成了人的一种类本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人的自由。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人的发展不是沿着某种固定不变的轨道行进,而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复杂过程。在多种可能性面前,人需要选择,需要有选择的自由。“未完成性”意味着人拥有了“自由”和“创造性”。人可以在各种可能的环境中生活,并在生活中与环境结成多种丰富的关系,因而他是“自由”的。由于本能的欠缺和匮乏,人必须通过发明和创造才能得以生存,因而人注定是要去创造的,创造性是人的本性。他们认为,“未完成性”和“有限性”并不是人的缺陷,它是人走向“生成性存在”的基础和动力,也正是因为人的这些“不完美”特性,“自由”、“创造”、“开放”和“超越”等生成特性才成为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并且他们认为,人的生成是一种总体性的生成。一方面是说,作为一个整体,人的生成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部分的发展,而是总体的发展,总体发展是建立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基础之上的,因而它不是过去所要求的模式化和平均化发展;另一方面是说人的生成不是各种要素的孤立发展,总体性意味着它们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的各种属性或能力,其价值和意义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够得以显现。人是一个整体,并不是说人是一种单质的存在,人的存在是复杂的,作为复杂性的整体其各个部分是在相互联系、彼此作用中动态生成的。

其次,人的生成是环境的生成。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由诸多因素、诸多矛盾及各种关系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正如法国哲学家莫兰所言:所有这些特点分散、组合、再组合,根据个人、社会、时代而不同,增加着人类难以置信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能从一个简单的统一原则出发来理解。它的基础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可塑性中,任由环境和文化根据特殊的情况来塑造。

人是生成的存在,这不仅意味着人打破了抽象的“实体”,也意味着人打破了恒久重复的简单循环。生成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毫无内容的“虚空”,也不是一个设计好了的光滑“跑道”,而是蕴涵了各种“事件”的开放系统。[5]人作为生命的存在具有复杂性,这不仅体现在其内部构成的复杂性,而且还表现在外部关系的复杂性。正是这种双重的复杂性,使人不仅依赖于外部环境而生存,而且其能够把外部环境作为改造的对象为我所用。这种关系性的生命存在,意味着人的生命是在与外部世界双向的、互动的、多重交叉作用中存在着、生成着。正是这样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使人不再是与外部世界割裂开来的孤立实体,而是既以自身为中心,同时又向外部世界开发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命体。因此,人既来源于自然、依赖自然,又高于自然,因为它是自然的改造者,人的生命构成和生命的发展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

环境具有既得性,又具有发展性。“既得性”表明,环境虽然是人的活动的产物,但它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环境创造人”。“发展性”表明,一个时代的环境,既是前人活动的物化,同时发展的生产力也为后人的活动增添了新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人创造环境”。人类的存在是活性的,其行为有着很强的创造性和不确定性,正如克里普克发挥维特根斯坦的怀疑论所指出的,“即使我们好像在遵循规则时,下一步行为仍然很可能是‘盲目一跃’”。[6]人生活在世界之中,就是生活在关系之中,没有关系,人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生成。人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多个方面。另外,这些关系并不是静止的简单并存,而是动态变化的复杂交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构成一个多维度、多层次而内容和形式又多种多样的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系统。人的生成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展开的。事实上,人与世界是一种有机统一的本源性关系,人是在这种内在关系中建构自己的。[7]“生成性存在”比“现成性存在”更丰富,更真实,更贴近人的现实,也更符合马克思对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本真理解,也更富有“人”的意蕴。

再次,人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个人的生成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8]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这意味着,一方面,个人的生成过程,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正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创造了人类历史,并解答了历史发生之谜。因此,人既是历史本身的剧中人物,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另一方面,个人的生成既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又是一个受动的过程,即人是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的生成。而人和历史的真正统一,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9]特定的时代背景,使得生活于其中的人,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的烙印潜移默化地深深嵌入个体的生理及心理中,使得每一代人都具有“代”的不同,这种不同是质的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生成都是历史的生成。人在历史发展中总是在不断地超越自己、证实自身的价值,试图通过实现自己,而得到自由且全面的发展,这是所有哲学和哲学家探求的最高目标。

创造性人才是人类优秀个体的杰出体现,他们的生成除了遵循个体生成的一般规律,还有独特的个性化的元素渗透其中。因此,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个体自身因素的复杂性,同时又包括环境因素的多样性,进而延伸出双重复杂因素的交融、渗透,产生了多重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把复杂的心理现象作以相对划分,以便对其进行梳理和深入的论证,这在理论研究中也是允许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三、人的创造潜能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自然力、生命力、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的。”这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不仅永远向着外界开放,而且永远向着未来发展,而发展的生命基础就是人生命中蕴藏的各种潜能。

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Israel Schefler)在其《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一书中,将潜能理解为:“第一,获得某些特征的可能性。第二,获得这种或那种特征的倾向性。第三,获得这种特征的能动性。作为可能性潜能是自主的,不受有关外部环境状况的影响;作为倾向性的潜能是作为可能性的潜能的进一步发展。第四,作为能动性的潜能则为技能、能力,是指根据意愿获得某种特征的能力。如果说可能性是‘使可能’的话,那么能动性就是‘使能够’。”[10]

潜能不同于本能,本能是不学而会、不教而能的一种先天的属性。这种先天的本能是人和自然界中其他所有动物同样都具有,就像婴儿一生下来就具有吸吮的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等等。但人除了本能外,还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强大功能——潜能。潜能与本能的本质区别就在于:(1)本能是有特定化的器官所决定的;潜能则是由非特定化器官所决定的。(2)本能是一定要实现的,一定会展示出来的;潜能不一定能够实现,它可能被展示,也可能被埋没,潜能只是一种可能性。(3)本能的实现是自然的;潜能则不能自如地实现,必须依靠人内在的力量去挖掘、主观地努力和奋斗。(4)本能的实现是个体的;潜能则只能在社会环境中实现,即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内部活动在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潜能。[11]

追踪心理学、教育学及哲学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以及生成的现实性的研究都是基于一种人类潜能存在的事实,这里面包含着这样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就是人的潜能具备着从一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趋势,具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人的潜能是客观地存在于个体自身中的,但它不是既成的,它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不确定性,即这种潜能可能会成为一种现实性而显现出来,也可能会作为一种内隐的特征,没有表现出来。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的潜能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文化性;既依赖个体大脑特有的结构和机能,又是个体成长中环境及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就是说潜能的外显是要有激发剂的,而这种激活剂主要来自个体自身。正如当代一位心理学家所说:“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路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而个人不得不在这些环境中发展。所以从本质上讲,他是能够受教育的。事实上,他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12]因此,潜能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生命的原动力,实际上预示着一个人发展的能量和潜力,预示着个体某种未来发展的走向。

美国的奥托(Herbert A,Otto)认为,“何谓人类潜在的能力?简单地说,它的含意是,一般健康人只在运用着他的潜能的极少一部分。”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假设:“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百分之十。稍后又有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撰文,认为不是百分之十,而是百分之六。”[13]人的潜能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合体,概括地说,是人的体力、智力、技能、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往往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成效,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变动着。[14]

关于人的潜能,学界众多学者一致认为,人的潜能的开发层级大致可归纳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一)参与实践活动正在释放的现实能量;(二)人的自身已拥有的但还没有发挥的能量;(三)人的自身可能具有的能量。这三个层面,也是人的自身能量存在状态的三种类型。[15]对于这三种类型的潜能,主要采取三种原则来把握:第一,对于正在发挥作用的现实能量,主要是合理调度,力争组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合力;第二,对于虽已拥有的,但还以潜在形式存在的能量,主要是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和增强个体的自觉性,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能量;第三,对于应该拥有而又可能具有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持续地增大人的自身拥有量。人的自身能量同人的潜在能量,是有联系、有交叉,但又不是完全等同的两个范畴。人的潜在能量则是人在特定情景中并非表现出来,却是存在的可能范畴。它包含着人可能具有的能量和虽已拥有但还没有正常发挥的能量,是迄今人类最大而又开发得最少的宝藏。若对人的潜能做一些具体分析,大体也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人类可能存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人的某些高级功能,迄今还是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将渐次被人们所开发;二是人类已经积累的,但作为个体的人还未掌握而又为实践所需要的知识,这只能通过对人的潜能的再开发,逐渐缩小这个差距;三是人自身已拥有的但还没有正常发挥出来的能量,这一部分以潜在形式存在的能量,相当于人的自身已拥有的能量与现实开发度之差。[16]如何充分开发人自身已拥有的,但还没有正常发挥的能量,或者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人的自身现存能量的有效转化率,这无论是对个人的自身发展,还是对加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都是具有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的,完全可以收到“立竿见影”或“吹糠见米”的功效。特别是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这一问题在我们关于开发人的潜在能量问题的研究中,始终占据着突出的重要位置。而我们所研究的焦点在于,如果抛开外在的因素,唤醒并开发人的潜能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当然也可以有多种原因,然而真正的原因和动力,无疑是来自于个体的人所独有的个性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认为:“天才的潜在性要比天才的实际出现更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应该寻找能够激活潜在性的各种方法。某种文化环境比其他文化环境更能够促进创造性的发展,这种能较好地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文化环境和这种文化所赖以生存的时代,可以称为‘创造基因’[17]”。很显然,如果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包含“创造基因”,那么一个人甚或一个社会即便拥有天才般的创造潜能,也将是无济于事,这充分说明了潜能存在的普遍性以及激发潜能的现实性。

马斯洛认为,不论低级需要或高级需要或创造潜能都是人的机体构成的作用。但高级需要和创造潜能较低级需要(生理潜能)微弱。它是一种类似本能的微弱冲动,不像动物本能那样牢固,因此,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8]健康人有自发追求潜能实现的内在倾向,并有以此为依据的自我评价能力。这使人在困境面前能够保持主动和自由。[19]人的潜能和社会价值并无本质的矛盾。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只有充分实现全部潜能或人性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才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理想社会的主要职能在于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20]人本心理学家认为,潜能是价值的基础。潜能决定价值,潜能的发挥就是价值的实现。人的高度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的高级潜能,也是人的价值的突出特征。不仅如此,由于人有中枢神经系统,人还能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这也是人高于一般动物的一个突出特征,这有助于人主动实现自身的价值。[21]由此马斯洛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称为自我实现。”[22]

因此,关于创造性人才的生成,笔者基于自己多年来的思考和潜心研究认为,从动态的角度揭示创造性人才的生成,首先,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个体的人”的自我生成,个体的自我生成决定了创造性人生成的现实性,是主观的使然和必然;其次,基于人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不是人人都能够实现这种创造潜能,而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而能够把这种创造的潜能转变成为现实的创造力,则再次为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自我的生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依据。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个体自我潜能到现实彰显的生成过程,是自我的创造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