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性人才生成问题核心概念的厘清

创造性人才生成问题核心概念的厘清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目前笔者所能涉猎的有关创造性人才研究的论文中,可以说研究成果颇多,著述林立,但在涉及此方面的研究中,也经常看到一些研究成果在展开论述过程中,基本和核心概念界定的多样性、不准确,甚至是含糊不清,造成了论证过程和逻辑推理过程的模糊,甚至难以自圆其说,错误和漏洞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

在目前笔者所能涉猎的有关创造性人才研究的论文中,可以说研究成果颇多,著述林立,但在涉及此方面的研究中,也经常看到一些研究成果在展开论述过程中,基本和核心概念界定的多样性、不准确,甚至是含糊不清,造成了论证过程和逻辑推理过程的模糊,甚至难以自圆其说,错误和漏洞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

一、创造性人才的界定

“人才”一词,中国古时指有德行、有才干的人,古人对人才常用“贤”、“能”、“士”来称呼,指具有优秀的内在素质,以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做出超常贡献的人。

虽然世界各国在行动纲领和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但各国对创造性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并未发现与“创造性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一些相关的概念如“creativeminds”、“creativeman”、“critical thinking”等,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造性人才以来,有关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造性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甚至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所谓创造性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2)创造性人才就是具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3)创造性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可以具有创造性。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二、创造、创造性、创造力

在我们着手对创造性人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之时,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概念进行厘清。

1.创造

“创造”(create,creation)是由拉丁语“crēscere”派生而来,其大意是创建、生产、造成。根据韦氏字典的阐述,创造力意谓“创造的能力、才艺智力的开发”。《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这样解释“创造”:(l)创造出未曾有过的、首次做出或首次建立;泛指做出或建立、创造新理论。(2)首次完成或建立的成果。按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的解释,创造是指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创造的英文对应词是crealt,意思是(to exist something new)、produce(something new),即引起或产生某种新的事物。因此,从字面上看,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创造”都是重新构建或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

汉语里的“创造”一词由“创”和“造”两个字组成。一些创造学著作认为,创造就是“破旧立新”。比如罗庆生等学者认为,“创”字有疮、伤、损、惩的意思,其共同内涵是“破坏”;而“造”字有作、为、是、始、成的意思,其共同内涵是“建设”,两字合起来就是“破旧立新”。中国科技大学的刘仲林教授认为,上述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创造”中的“创”并没有“破坏的含义”,与“创伤”的“创”不同。刘仲林对“创”字进行了考证,指出其有两个主要的意思,一个是“创伤”,一个是“始造”,[23]后者是哲学与文化关注的重心。在创造学形成过程中,人们曾不断研究各种创造活动的共同特征,试图对“创造”作学理上的准确解释。然而对“创造”一词给出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绝非易事,时至今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造进行定义,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对于“创造”一词,美国创造学家帕内斯说:“创造行为就是产生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成果的行为。这种成果对小群体、一个组织、整个社会乃至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价值性。”我国学者认为比较权威的解释:它是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即肯定了创造的首次、新颖、产品的社会价值的基本含义。[24]

2.创造性

Creativity一词,既可译作创造性,也可译作创造力。尽管在笔者所见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大多数人都是在同一层次和基本含义同一的前提下使用“创造性”和“创造力”这两个概念。而在实际的研究和具体的论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模糊、混乱甚至是难以自圆其说的时候。笔者认为,“创造性”和“创造力”是两个内涵具有重叠性和交叉性的概念,但这种重叠性和交叉性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完全同一的概念。在具体使用这两个概念时,是要有严谨和科学的区别和划分的。

首先,创造性是指一种存在于个人体内的一种潜能,他和其他潜能一样并存于个体体内,是人的一种基本属性。创造性是作为一种内隐的潜能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上。人人具有创造性,也就是说人人具有创造的潜能,但并不能说也不意味着人人都具有创造力,这是笔者在着手创造性人才生成问题的研究之初,就首先意识到的一个必须明确和界定清楚的概念,这是两个概念的分界线。

其次,笔者认为“创造性”和“创造力”具有质的差别。创造性只是描述了人的一种普适状态,一种先天存在于每一个人机体中的特性,一种每一个人的潜在属性。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这种潜能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不确定性、未知性和可操作性。这种潜能可能会发展为创造力,也可能无声无息地被岁月销蚀,从而最终丧失人类的这一优秀品质,这是其一。其二,由于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是从创造的潜能发展而来的,但有创造潜能的人并不一定会生成为创造力。当我们说某一个人有“创造力”时,那么往往是说个体已积蓄了使创造性生成为一种外显的实力,变成了现实的力量迸发出来,产生了某种实际的效果,那么我们称这种外显的“创造性”为“创造力”。“创造性”和“创造力”分别代表着人的两种状态和两种质的规定性。有创造性潜能而未外显出来的人,不能称为创造性人才。而能成为创造性人才的人,则肯定是具有某种创造力的人。只有那些持之以恒并且长期坚持不懈,不断发展、培养自身与创造性相关的各种品质,并在各种因素的催生下最终形成了创造力,并使这种创造性生成为一种具有个人价值或者是社会价值的理论、概念、产品和成果时,我们才能说这个人具备了创造力,成为创造性人才。所以,我们可以说人人都具有创造性,但不是说人人都具有创造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性人才,但不是说人人都是创造性的人才。这是质的区别、质的飞跃,是创造性人才与非创造性人才的分水岭、是一流人才与三流人才的界限。“创造性”和“创造力”是两个层次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既有相交更有不同,在具体使用时,是要给予科学的厘清。

第三,Creativity尽管这个词既可译作创造力,又可以译作创造性,但本人更倾向于“创造性”,因为这种译法,可以更加本真地呈现其作为一种潜能,存在于个体身上的一种原始状态。在一个个体的创造性生成为创造力的过程中,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颇具个体自身特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极其漫长而又持久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每一个人的创造力的生成,都始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观诉求,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自身潜能的5%开发出来,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是一个朝气蓬勃有发展潜力的社会。在从创造性到创造力的生成过程中,作为个体的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力的人,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和兴趣的人。即便是具备了这些,也未必能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但要说明的是这是创造性人才必须首先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创造性人才生成的必要前提条件。

3.创造力

“创造力”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 JP)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纵深发展,对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科学。心理学界对创造力的研究比较普遍,但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出发点和侧重点的不同,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因而对创造力概念和作用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迄今为止关于创造力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和公认的概念。在1982年,日本创造学会向全体会员征集对“创造力”的定义,得到了83个不同的解释。[25]所以有学者指出,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创造力”是应用得最不严格的术语之一,也是含义最模糊不清的术语之一。

“创造力”本身不仅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颇具争议的概念,而且创造力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更具有复杂性。学者们除了对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心理品质取得共识外,其他方面则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导致了创造力概念及认识上的多维性。创造力其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环境因素,也有主体自身因素。对不同因素的重视和取舍程度不同必然导致其所建构的理论有所差异。同时,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我们沿用一种普适的观点,所谓创造能力,一般来讲,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是智力的高度发展和归宿。它是以一定的知识信息为基础,由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达到最高实践活动水平的综合能力。创造力是最优的素质综合生成的结果,是个体自身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认同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生成的过程。广义地讲,创造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并呈“常态分配”的连续系列体,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潜在的心智能力,除病患低能者外,创造能力人皆有之,只有高低之分,绝无全有全无之别,而且这种高低多少的差异亦会因个体所处环境与教育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培养创造能力的范围很广,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各行各业都有创造的可能、创造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4.创造力的级差

人的创造力有没有高低层次之分?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创造性是具有普适性的。尽管从理论上可以说创造性人人都有,但是现实中却存在许多创造性难以显现的人和所做出成就大小之别的人才。应该认为,创造力有一般和卓越之分,评价创造力高低的依据主要是创造成果的新颖独特程度及其实用性的大小,但这个标准并不是完全客观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差异,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也不例外,必然表现出差异性和层次性。因此,人的创造力在人们之间不是全有或全无,它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连续体,有发展程度的不同和层次的高低。

在创造力的层次划分上,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泰勒认为,创造力可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独特程度和价值大小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向高依次是表达式的创造力、生产式的创造力、发明式的创造力、革新式的创造力和高深的创造力,而且认为表达式的创造力是其他各高层次创造力的基础,各较高层次的创造力就是由此逐步发展而成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创造能力分为两种不同水平的层次类别:一种是狭义的创造能力,即特殊的创造才能。这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才具有的创造能力,它是以能够提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具有重要社会价值的“成果”的活动。一个人只有当他做出和古今中外大量的同一领域的理论或同一类型的事物相比较而优于前人的成就时,才称得上是这种创造能力。因此,这是指少数“天才”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另一种是广义的创造能力,是指在个体成长中自我发展实现的创造力,即对别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活动。通俗地讲,前者是少数人具有的“特殊创造能力”;后者则是多数人都具有的“一般创造能力”。人们之所以往往对创造能力感到神秘,就在于忽视了后一种创造能力的缘故。

多数学者倾向于把创造力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高等的创造力是指那些历史上前所未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贡献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创造;中等的创造力是指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科技发明或创造;低等的创造力则仅对个体的发展有意义,它一般不具有社会价值,称之为人类创造力或创造力的雏形。

虽然在创造力的层次划分问题上持不同观点,但学者们在下列几个问题上却达成了一致:第一,都认为创造力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能力,人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亦即“人人都是创造之人”;第二,都认为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也存在着创造力。大量研究表明,创造力在儿童早期就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当然,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多表现为一种创造潜力,还处在形成和发展阶段,可在此阶段对其进行积极的创造力培养;第三,都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潜力经过培养与开发,就能向高层次的创造力发展。

因此,尽管创造力有级差,但不论是哪一级的创造力,对于个人或社会来讲都是大有益处,值得大力提倡的,因为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而言,这都是活力之源、进步之源,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注释】

[1]郑二红,梁国钊.试析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可行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

[2]刘黎明.教育学视阈中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3.

[3]米·马尔科维奇,加·彼得洛维奇.郑一明,曲跃原译.南斯拉夫“时间派”的历史和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3.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五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628.

[5]岳伟,王坤庆.生成性存在:当代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2).

[6]赵阳.关于命运的知识.赵阳自选集.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7]岳伟,王坤庆.生成性存在:当代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2).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10]谢弗勒著.石中英、邓明娜译.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中文版前言2.

[11]武天林.实践生成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谢弗勒著.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石中英、邓明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85.

[14]宋新军.论意志与潜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

[15]贾信德.论人的自身潜在能量及开发.社科研究.1992.

[16]贾信德.论人的自身潜在能量及开发.社科研究.1992.

[17]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88.

[18]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

[19]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

[20]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

[21]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

[22]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

[23]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9-21.

[24]鲁克成,罗庆生.创造学教程,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3.

[25]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