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性人才的社会生成

创造性人才的社会生成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中国目前所具有的环境条件来看,远不具备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氛围,更不可能有大量的创造性人才不断涌现的氛围。在创造性研究的早期,人们更倾向于重视个体因素而忽视了环境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创造性的认知过程和人格特征。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素出现偏差或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创造性人才的生成和脱颖而出。

在前七章中,我们主要探究了创造性人才个体生成的诸多基本要素,包括智力因素、个性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力因素,以及由这些基本元素所构成的复合体——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质,以上诸多因素涵盖了创造性人才个体生成的方方面面,但这只是创造性人才个体生成的决定性因素和基本前提,它使得个体具有了实现其创造潜能的可能,而成为潜在的创造性人才,但在每一个体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能否真正实现其自身潜在的创造价值,使其创造性成为外显的行为,而真正发挥作用还将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目前中国的特殊国情来看,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远不是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生成的最佳土壤和环境。

不久前,两部新出版的畅销书吸引了关注此领域的学者:《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美国为什么盛产大师》,书名的醒目和直击要害,让人为之一怔,这其中的差异让众多的国人感慨颇深。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才能的价值创造。人的多方面的需求,导致了社会分工的细化。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才智,尽管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现代科学也证实了人的左脑和右脑功能的不同。每个人都想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证明和展示自身的价值,然而这受到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环境既具有既得性又具有现实性,这两大特性使得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既是个人的,又是现实的、亦即社会的,更是历史的。“人的生活是活性的,它在遵从一定的条件制约的同时又是创造性的,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可能生活。”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决定了其创造力的个体生成;而环境因子则决定了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人人都具备实现创造潜能的可能性,从而使得人人都可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发展走势具有一种客观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然而,社会实践和社会现实一再表明,创造力的生成和实现又确实远非人人可以做到,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少之又少,而大多数人都将成为这个社会中的普通一员。究其原因,这主要在于人人都具有的创造潜质并非都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内化和外显为个人的创造力,即便是个体生成的创造力也未必为社会所接纳,因此,所谓个体和社会环境相对于人的创造潜能的实现而言,是双重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一个是微观层面的环境,另一个则是宏观层面的环境。在现实世界中,个体的创造力的生成还受到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影响和制约是多方位的,而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创造力既能生成,又能够脱颖而出,则远非大多数的人都能够做到。而能够实现这一过程,并使个体的创造力从所处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则是需要非凡的智慧、毅力和文化制度因素的。从中国目前所具有的环境条件来看,远不具备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氛围,更不可能有大量的创造性人才不断涌现的氛围。因此,环境对人创造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激发与阻碍创造力的生成及创造价值上。

很显然,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创造力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其中,内因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创造个体内在的素质方面,而外因的影响则主要反映在环境因素方面。无论从广为流行的4P观点(Process, Product,Person和Place)出发,还是从概念的演变趋势来看,创造力既涉及个体因素,也涉及环境因素,撇开这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去解释创造力都是有缺陷的(师保国,2007)。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创造力有影响。Amabile(1983)[1]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她认为,影响个体创造力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动机取向、评价期望、评价效应、任务约束、创造机遇以及对创造行为的奖励等。

在创造性研究的早期,人们更倾向于重视个体因素而忽视了环境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创造性的认知过程和人格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近来许多心理学家已经开始留意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无论是Amabile的创造性成分理论[2][3]Urban[4]和Cskiszentmihalyi[5][6][7]的创造性系统模型,还是Woodman和Schoenfeldt[8]的创造行为互动模型、Sternberg和Lubart[9][10]的创造性投资理论,都越来越强调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尤为值得一提的还有Eysenck[11]的创造性模型,提出三种支持创造性的核心变量,分别是:认知能力、人格特质环境变量。Jay和Perkins[12]进一步把这些变量区分为实现(enabling)因素和促进(promoting)因素,按照他们的观点,认知能力仅仅能够使创造性变为可能(enable),环境才是真正的促进者(promote),而人格则具有实现和促进的双重特性。这些理论,为综合解释个体的认知、人格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创造性的影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遗憾的是却很少见到有直接的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些理论。根据Eysenck的创造性模型,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涉及认知变量、人格变量和环境变量三个方面。家庭SES作为环境因素,对创造性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升个体的创造水平,可以解释创造为什么会发生;智力对创造性具有实现作用,它使创造变为现实,可以解释创造是如何发生的,但它并不能提升个体的创造水平;而人格(这里是动机)则既有实现功能,又有促进功能,它可以同时解释创造为什么和如何发生。总之,创造性的影响机制需要环境、个体的认知能力、人格倾向等诸多因素共同负责进行解释,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师保国,2007)。

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家庭、学校与社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素出现偏差或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创造性人才的生成和脱颖而出。相对于个体自身的诸多因素,环境因素具有更多的可变性和不可知性。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作为甚至其发展轨迹和结果具有天壤之别;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有此生不同凡响的创造性事业。人们所处的环境因子掺杂了更多的,以及特定的文化元素,以及特定的人文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社会在创造自己的同时,也在创造人。从总体上来讲,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环境因素,一类是个体自身的因素。个体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智力因素:如个体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二是非智力因素:如个体动机、个体的气质类型、兴趣、情感、个性、人格等。个体创造力的生成是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协调运用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仅仅有了丰富的知识、较高的智商、敏捷的思维,却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其过人的创造性潜质也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甚至未曾外显就已经被扼杀在摇篮中。在前面的几章中,笔者对个体的内在因素已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章将重点对环境因素进行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