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外圆内方和不同

外圆内方和不同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外圆内方和不同外圆内方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品质。(一)外圆内方是做人之本,处世之道所谓“方”,就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领导者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因此,做人必须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这种“外圆内方”的艺术,在历史上早已有之。

三、外圆内方和不同

外圆内方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品质。古时候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我小时候听了觉得有道理,长大了才知道,地球是圆的,而天是无垠的。既然人们认为天圆地方,那么“方圆”便成了世界,而这“方圆”便影响了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把“方圆”作为一种观念来行事。孟子就说:“不以规矩,不成其方圆。”于是,人们就觉得做人做事也要如此,特别是作为领导者应把外圆内方作为做人之本,处世之道。

(一)外圆内方是做人之本,处世之道

所谓“方”,就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领导者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所谓“圆”,就是灵活变通,融通老成,指领导者做人做事要讲究技巧,该前就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近代职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之一黄炎培处世立身的座右铭就是:“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后一句话就是说,要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对人要宽若和善,像春风一样,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秋霜一样严肃。他在1946年第三方面调解国共冲突时未尝不委曲求全,“不偏不倚”,从未与蒋介石拉下脸。当蒋以“教育部部长”许愿企图将他诱入伪“国大”泥沼时,黄炎培却不为所动,答以“我不能自毁人格”,维护了政治气节。1947年底,在国民党的淫威下,黄炎培代表民盟被迫与当局达成自动解散民盟的协议。尽管此举避免了广大盟员不必要的流血牺牲,但黄炎培良心上的失落感却使他极其痛苦不安,吟出“黄花心事有谁知,傲尽风霜两鬓丝”的诗句。外圆内方是一种微妙、高超的处世艺术,它维护了人格的独立

做到外圆内方的领导者,就要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似错的对……

首先,“内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做人的脊梁。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王敏写的《赢在平台》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兄弟俩背负沉重行李到80层楼的家中去,偶见停电。当两人爬到20层时,一人建议把行李放在这里,这样会比较轻松,等以后来电了再回来取;当爬到40层时,两人开始互相埋怨;当爬到60层时,两人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当爬到80层的家门口时,却发现钥匙留在了20层的行李里。这正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背负众多压力的包袱,40岁时怨天尤人,看着什么都不顺眼,60岁才发现,人生已不多,于是不再抱怨,还是珍惜剩下的日子吧,80岁时回过头来看,自己一生一事无成,是因为20岁的时候,丢失了那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有了这把钥匙我们就等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强劲的力量,智慧的头脑,爬楼梯也许还能成为一个值得享受的过程。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做人之本。

其次,“外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人仅仅依靠“内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外圆”的包裹,无论是在交友、情爱,还是商界、仕途等等,都需要掌握“外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现实生活中,有的在学校成绩优异,进入社会却成绩平平;有的在学校很一般,进入社会却出类拔萃。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软科学本领。”

在强大的对手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虽然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而装傻看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明智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见到穷凶极恶的罪犯窜入老百姓的家里,杀人越货、绑架无辜或逼人做质的时候,被害人是怎样委曲求全,先以圆润诚恳的语言赢得罪犯的信任,而伺机在罪犯不在意或误认为在他的胁迫下真的与其合作的时候,出其不意地逃脱报案或径直击败罪犯。这其实是“外圆”的最好案例。试想,假如面对凶狠的罪犯,暴跳如雷,罪犯不先砍掉你的脑袋才怪呢。只有把“内方”用“外圆”先掩盖起来,包藏起来,做出很诚实的样子,利用笨拙的诚实稳住对方,充分地运用对方的怜悯之心,使对方不加害自己,才会为施展擒拿罪犯的计谋赢得时间和条件。

真正的“外圆内方”的领导者应该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外圆内方”领导者,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外圆内方”的领导者,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外圆内方”的领导者,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

这种“外圆内方”的艺术,在历史上早已有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意。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弄掉了?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本阴阳相撞所发生的声音,有什么可怕的?”刘备说:“我从小就害怕打雷,一听到打雷就无处躲藏。”于是曹操一声冷笑,以为刘备是个不成大事的人,从而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刘备因此安全地度过了他的危险期,后来东山再起,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如果刘备不问我敌力量对比的悬殊,看不到自己的不利形势,而一味蛮干,在羽毛未丰满之时,梦想立即展翅高飞;力量微弱之际,立刻参与群雄逐鹿。可能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还有可能身死敌手,更不要说三分天下了。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他用的就是方圆之术。至于三国后期的司马懿,更是个外圆内方的高手,他佯装成快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时机的目的。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统一了天下,这正是“鹰立似睡,虎行似病”。

反之,高贵乡公曹髦的“方圆”术就差。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商讨对付司马昭,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王经以春秋时鲁昭公不忍季氏,以致失国被笑为例,劝慰他不要操之过急,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中,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否则,“欲除疾而更深之”,适得其反。曹髦不听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刚刚继承王位时,朝中大权掌握在令尹斗越椒的手中,于是他每日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以无能的表象来保护自己,却在暗中积蓄力量,期待有反戈一击的机会。有一天,一位大臣申无畏向楚庄王进谏说:“我有一个谜语,请大王猜,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煞是威风,很是荣耀。只是三年不飞,三年不叫。不知大王可知道这是什么鸟?”楚庄王一听,就知道申无畏在嘲讽自己无能和软弱;便意味深长地回答道:“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果然,斗越椒权倾朝野,便越发目中无人,更不把平时看起来软弱无能的楚庄王放在眼里,甚至贸然起兵,想篡夺王位。结果,楚庄王利用早已积蓄好的力量,射杀了斗越椒,夺回了大权,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从而名垂青史。

小平同志以“外圆内方”而著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世界局势发生剧烈动荡时,邓小平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以后他还多次强调,我们要保持警惕,谁也不怕,谁也不得罪,朋友要交,心中有数;要韬光养晦,埋头苦干,不扛大旗不当头,过头的话不说,过头的事不做。这些对于我们应对复杂局面和领导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圆内方”在具体领导过程中的表现

一是先圆后方。领导者刚开始走马上任,这时的领导者一方面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和陌生的工作环境,即使自己有不少抱负,但要经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才能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新官上任,往往容易求成心切,“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少能抽出时间与周围人进行情感沟通,而是谋求尽快地取得成就,于是将下属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指使,迫使别人去履行被领导者的义务。正确的开局用人艺术应该是先圆后方,着眼于人际沟通,着力于调查研究,增进相互了解。领导活动在展开过程中,领导者要改变或发展前任留下的局面,形成自己的领导风格。这时既要保持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工作的连续性,又要积极改变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在继承和模仿中融入己见,在容忍中纠错。亦即对于前任的弊端既要有宽宏的肚量,又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循旧而求稳定;对前任领导的成功经验,要继承和发扬,通过兴利除弊来形成自己的独到之道,逐步在领导活动中由圆到方。

二是我圆人方。开展工作以后,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站在源头,以开拓和创新的气概做出自己贡献的时期。这个时候要讲究我圆人方的领导艺术。其关键之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主意用干部,主意出得好,用人用得好,就可以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图主动去开拓和创新,领导者自己只是适当介入,着重从旁观察、支持和制约,并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

三是上圆下方。领导者一旦形成自己的格局之后,领导活动就要相对稳定,这时候宜以维持自己的领导格局与开拓创新兼顾为宜,以把握总体局面。这时的领导艺术为上圆下方。因为,在我国的领导体制中,一般垂直的领导活动多于横向的协同工作,任务和目标自上而下逐层分解,因而,领导者在决策用人中也要考虑上级的要求和意图,不能完全自行其是。对于上级的工作意图,要在透彻领会和掌握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应该把自己的开拓与创新也纳入上级领导的范畴之中,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这就是“上圆”。所谓“下方”,是指领导在这一时期的工作思路必须坚持原则,排除各种制约因素,只要自己认准了的,就应该坚持到底,而不应该畏缩不前。

四是形圆神方。任何一个领导者,最后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领导风格。如何使自己的领导风格为其他人所接受,这是领导的基础。一般来说,领导者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新的方式去处理各种事情,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个矛盾,即旧的已经习惯于被下级接受的领导风格与新的领导风格之间的摩擦。新的领导风格往往热情高于经验,创新多于继承,结果不易被下级所认可。所以,领导在建立自己的领导模式时,应该坚持形圆神方。“形圆”旨在保住新领导风格的认同基础,以免格格不入;“神方”旨在继承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把下属对前任领导的认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做到外圆其形,内方其神。

不论是先圆后方,还是我圆人方,还是上圆下方,还是形圆神方,实际上是“外圆内方”的具体化、外在化。

可见,“外圆内方”是一种高超的处世艺术、领导艺术。“外圆”就是要我们学会必要的容忍,学会合理的妥协,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学会驾驭自己的意志,这样我们心胸就开阔了,生活就轻松了,对别人就宽厚了,与人为善了,处理事情就张弛有度,把握分寸,不锋芒毕露了。“内方”就是要我们保持人格的独立,坚守情操的独守,自我价值的完满实现,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通过“外圆内方”这个途径,达到“和而不同”的领导自处的一种高素质,与人相处的大境界。唐朝名相李泌七岁时,与唐代宗对对联。上联是“方若棋盘圆若棋子”,李泌对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这或许是对“外圆内方”意蕴的最好诠释。

总之,外圆内方,和而不同,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的人文精粹,是中国最具社会良知的杰出代表人格体现。作为一个优秀领导者,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折不扣,不为小利所动,不为琐事分心,矢志不移,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既定的目标,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