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机制与计划

机制与计划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论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模式、机制与计划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摆在我国面前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三环天才理论认为,天才行为是由反映三个基本人格特质所组成的,即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执著精神和创造力。

论实施创造性教学的模式、机制与计划(1)

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摆在我国面前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创新型的国家。那么,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是什么呢?应当说因素是很多的,如研发经费的投入、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有率、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企业创新的环境、风险投资的强度……但是在一切因素中,制约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决定因素是人才。我所说的人才,不是指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数量,而是指创造性的人才,是指一批能够带领人们从事科学发明创造的杰出的科学家。

创造性的人才从哪里来呢?按照沿袭了几百年传统的“三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僵化的教学制度进行教学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实施创造性的教学。这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大学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

早在五年多以前,我就著文提出了大学实施创造教育的模式。(2)这个模式被称为“SSR模式”,它是由三个英文词汇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即Study independently(自学)、Seminar(课堂讨论)和Reseach(科学研究)。虽然文章被许多刊物转载或摘要刊出,甚至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该文还被某些刊物评为优秀的论文,但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者却尚没有见到。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去解放军总医院探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征求他对制订国家“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的意见,可是钱学森先生却对教育提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建议。他说:“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3)这可以说是一条掷地有声的建言,是这位科学大师毕生治学的极境,是他对我国传统保守教育的挞伐。然而,令人十分惊讶的是从我国高层领导到各大学的校长们,对这一重要的呼吁竟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映。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既然我国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发明创新的模式办学,那他们一定是按照某种模式办学,这就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难怪“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了。为什么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人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呢?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接受的传统教育,没有强烈的变革意识,没有创造性的冲动,于是就导致了我国教育界万马齐喑的状况。

创造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很快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紧接着,创造学与教育学交叉,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创造教育学。自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始推行创造教育,着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致力于创造性的教学,从而大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

美国创造学家戴维斯(G.A.Davis)于1980年,设计了由四个环节组成的培养创造力的AUTA模式。(4)这个模式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A表示意识(Awareness),意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U表示理解(Understanding),它是指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特别是理解问题实质的能力;T表示方法(Techniques),包含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方法;A表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是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实践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四种素质,那么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创造性人才,他就能够适应各种创造性的工作,就可以开创自己成功的人生。

五年以前,在中外大学校长创新教育论坛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副校长弗郎西斯·阿其姆博尔特介绍了一种叫做“全校丰富教学模式”。(5)他深有体会地说:“传统的教育,严重忽视了创造型才能的发展,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于创造力的认识和发展是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美国国家才能研究中心所创导的‘全校丰富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大面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路子。”什么是“丰富教学模式”呢?它是美国天才教育研究会会长、白宫天才教育研究组组长兰祖利(J.S.Lenzuli)于1976年设计的,内容包括:三环天才理论、课程压缩和三类丰富教学活动。三环天才理论认为,天才行为是由反映三个基本人格特质所组成的,即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执著精神和创造力。压缩课程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而精”的精神,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和加速教学法(Acceleration)。三类丰富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培养具有高度创造力人才为目的,具体包括:第一类是一般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常规课程以外的学科知识,作为培育学生兴趣和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出发点;第二类是开展技能培训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去做的知识与技能;第三类是从事个人或者小组研究活动,这是一种特殊课程,是以培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是整个丰富教学模式的关键和主旨。

本来,这个“全校丰富教学模式(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模式,是针对超常儿童教育(Gifted education)的,由于这个模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辨识和培养天资优秀学生的操作方法,所以不仅在中小学而且在大学里也开始推行这个模式。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又率先进行教学改革,把教学的重点从过去传授知识转移到以研究和探索性的教学中来。为此,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制定了“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英文全称为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大约有80%的大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计划。这一计划是从1969年开始实施的,其创意是来自于学院的创始人罗杰斯的“学生应当通过实验进行教学”的理念。另外,1957年发明偏振片照相机的埃德温·H.兰德在该校作了一个名为《伟大之产生》的讲座,他认为:“标准大学的考试和评分制度只能压抑学生成为伟大人物的潜力,学生不应当被看做是不成熟的孩子,应被教授们当做年轻的同事,并应及时给他们以从事独立的、有激励性的研究的机会。”(6)因此,通过科学研究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已经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优良传统。

加州理工学院以航空研究而著称,是与麻省理工学院齐名的一所研究型大学,它们地处美国东西两个学术重镇,遥相呼应。该校也开始实施了“夏季大学生研究计划”(SURF,英文全称为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有75%的大学生参加了这个计划。不仅私立研究型大学重视大学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训练,而且公立州立大学也纷纷效仿私立研究型大学,如纽约州立大学也推出了“大学生研究与创造活动计划”,要求100%的本科生在学习期间都有机会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我国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既保持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某些弊端(如考试、重视分数等),但又吸取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如在推行创造教育方面无疑是走在大陆的前面。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创造思考教育中心主任陈龙安教授设计了一个叫做“爱的模式”(ATDE),它是由英文四个词汇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的,它们分别代表: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和评(Evaluation)四个教学环节。陈龙安先生在解释这个模式时说:“爱是创造的原动力。创新教学非常重视自由、民主、安全及和谐的环境和气氛,亦即爱的表现。”虽然陈龙安的“爱的模式”是由谐音而来,但它却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心就没有创造性的人才。

目前,创造教学模式比较多,上面仅仅介绍了少数几种有代表性的实施创造教学的模式,它们既能够启发和开阔我们的视野,又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教育改革时的借鉴。总的来说,这些模式各有侧重,如SSR模式是从教学形式上设计的,AUTA模式是一种创造性教学的理念,ATDE模式反映的是教学过程,而“全校丰富教学模式”则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其实,这些模式中的某个观点或做法,在过去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只不过这些研究者们把它们形象化地概括为一种模式而已。例如,我所设计的SSR模式,其中的自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是人所皆知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是我建议用这种“自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模式代替“三中心”的模式。我认为,SSR模式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教学形式的概括,不仅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代表性,而且还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不失为21世纪大学中最具有推广价值的创造性教学模式。

(二)

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尚没有实施之前,它们仍然还是一种教育理念,如果要使这些模式得到顺利的实施并产生实际的效果,必须采用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机制。什么是机制?简单地说,机制就是机构与制度,但这种解释未免太笼统。从实质上说,机制是指一个系统,它的作用是协调这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概而言之,机制就是事物运作的规律,它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

过去,我国大学按照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运用的机制是以计划经济为特点的大一统教育机制,如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总之,统一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计划是高于一切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很明显,这种机制是不适合于创造性教学的,它已经成为创造性人才的桎梏。

因此,大学教学机制必须改革,建立与实施创造性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机制。什么是创造性的教学机制呢?概括起来,就是8个字:独立、自由、民主和竞争,这些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的精髓,只有遵循这些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教育规律,我们才能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7)

1.关于独立的机制。独立与统一是对立的,只要统一而不许独立,这是违背创造性原则的。因此,应当倡导教育独立、大学独立、教学独立、教师独立和学生独立,这既是教育原则也是教育运行的机制。例如,每个教师都拥有独立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满意的教材、教学方法与科学研究课题。又如,关于大学生在学校的地位问题,我国教育界围绕着到底是以教师为主体或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长期争论不休。其实,这个问题应当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大学创造教育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是自我设计的实践者,是自己命运的承担者,是自己奇迹的创造者。因此,创造性教学必须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一切都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一切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个中的道理很简单,无论是教师或是大学,都是因为学生而存在,没有了学生,也就没有了大学,所以美国耶鲁大学第20任校长斯密特就对学生说:“你们就是大学。”

2.关于自由的机制。自由与管制或限制也是对立的,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这是一条普遍的真理。大学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和培养人才的机构,以自由的机制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是绝对必须的前提。什么是自由?“自由”一词的拉丁文原意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之义,因此自由就意味着“强制”不存在。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John Suart Mill,1806—1873)在《论自由》一书中说道:“让我们自由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在谈到自由与教育的关系时他说:“有天才的人乃是而且大概永远是很小的少数,但为了要有他们,却必须保持让他们生长的土壤。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有天才的人,在字义的命定下就是比任何人有较多个性的。”(8)

但是,我国教育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我们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教育,宁愿使学生们相同,但却很少允许他们的个性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常常听到学生们抱怨,他们没有自己的兴趣,往往被家长、学校包办代替,所以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当倡导自由的教学,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自由选择导师的权利,自由决定自己毕业时间的权利。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做到:我选择,我喜欢;我梦想,我实现;我创造,我快乐!

3.关于民主的机制。自由、民主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历来受到教育学家们的重视。民主不仅是一种政体的形式,是一种学术研究与讨论的方法,而且也是推动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机制。因此,教育不仅需要发扬民主精神,而且它还有促进与完善民主的功能。

就大学而言,民主原则主要体现在领导的决策与管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师生关系等方面。什么是民主?简单地说,就是由人民自己做主,但这还没有诠释民主的实质。那么,什么是民主的实质呢?从根本上来说,民主是少数人要服从多数人,但多数人又不能压迫和剥夺少数人的自由权利。这就犹如法国17世纪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毋庸讳言,我国教育中十分缺乏这种民主精神,这主要是由于“官本位”和“师道尊严”的束缚,从而压抑甚至是窒息了学生的创造精神。通常的情况是,在教学中学生是很难向教师提出不同意见的,科学研究中助手也是不敢向导师提出挑战的。在这一点上,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距是巨大的,正是这个原因压抑了我国杰出人才的成长。

美国华裔信息技术权威李开复的成长经历,颇能说明民主精神对于成才和创造性的研究是多么的重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雄踞美国前三甲,他原本是慕其名而进入了该校法学院,但是一年以后,他发现自己对法学并不喜爱,于是就转到该校并不著名的计算机系学习,并且放弃了在该校一年多获得的法学学分。这个转变,对于实现他的理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计算机系学习时,他的创造性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出了与导师截然不同的技术方案。虽然他的导师不同意这个方案,但导师却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9)这种民主精神,充分体现了美国大学教育的先进性,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

4.关于竞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不仅经济活动需要竞争,而且发展教育也需要竞争机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他因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而荣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政府有责任投资教育,但没有必要经营学校。”(10)基于这个理论,他提出实行教育券(或称为学券)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公立学校,以便保证教育公平性和遏制教育中的官僚主义。现在,教育券制已经在美国大部分学校实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教育来说,不仅应当从宏观上引入竞争机制,而且还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各个微观领域,如教授岗位的聘任、任课教师的竞争、科学研究项目的公开招标、学生自由地选择专业……我们不应该回避我国教育中的许多不公平现象,如大学中的“门第”观念、院士的评选、博士生导师的选定、教师的自由流动、学生的自由择校、高考中的加分、考研中的免试推荐等,都存在诸多的不公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少竞争机制的制衡作用。

例如,通过一次高考被录取到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学生,他们只能自始至终地在本校一直读到毕业,这就是不公的现象。我曾设计了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打破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间的界限,通过竞争把重点大学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分流出去,同时允许非重点大学中的优秀学生通过转学和插班的途径到重点大学来学习。如果我们采取了这些措施,就能打破重点大学中的“铁饭碗”现象,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重点大学的优质资源用于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三)

实施创造性的教学,无论教学模式和机制再好,但重要的在于落实。怎样才能使创造性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呢?教学计划是体现教学目的一种实施方案,而教学目的又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由此看来,实施创造性的教学并不是不需要教学计划,而是要制订出与培养创造性人才目标相符的教学计划。

一般地说,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当包括课程设置、各门课程学时分配、任课教师安排、课堂教学与辅导课、理论课与实验课(或实践)、教学方法、作业与考试安排等。如果实行学分制,必须对修学总学分和必修与选修课程及学时分配做出明确的规定。

但是,按照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计划与实施创造性教学的计划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更新制订教学计划的观念,以便使新的教学计划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那么,这样一个新的教学计划应当体现哪些精神与内容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四个问题: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材和教学方法。

第一,关于课程设置问题。我们究竟以什么样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这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都是按照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基本上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次式的模块来设置课程的,所以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占了70%以上。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思维狭隘,创新能力差,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世界高教改革的趋势看,课程设置特点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课程设置的综合化。随着信息革命的迅速兴起,知识更新和淘汰的周期都大大缩短了。因此,大学的课程仅仅传授零星的知识已是不可取的了,而应当从知识的整体性上设置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综合性的知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有三:一是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如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课程。它始于1929年芝加哥大学,但是通识教育的蓬勃发展是哈佛大学于1945年提出的《哈佛红皮书》(Harvard Redbook),接着在美国掀起了“通识教育运动”(General Education Movement),为美国各大学所普遍效仿。哈佛大学规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必须修满16门课程,其中主修为6门,通识课程为6门,自由选修为4门。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四种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能做适切的判断能力和对价值的认知能力。(11)二是设置文理综合的课程。如英国牛津大学开设了“哲学与数学”、“生理学与哲学”、“经济学与工程科学”等多门文理工相互渗透的课程。日本名古屋大学也开设了“语言与人”、“生命与信息动力学”、“地球生活的科学”、“人类生活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宇宙科学”、“太阳地球环境”,等等。三是由学生通过互选文理科的课程,以便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文理综合知识。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规定,所有文科学生必须修满微积分和其他相应数学课程后,方被允许修学高一年级的课程,一年级的学生都必须读柏拉图、荷马、但丁、伽利略、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人的代表作。

其次是课程设置多元化。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多元化的,其产业结构也是动态多变的,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学应当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美国大学的课程也呈多元化的趋势。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有6000名本科生,总共开出了大约6000门本科课程,平均每个学生可以享受一门课程,这与我国大学里几百个学生同步学习一门课程是根本不同的。实行课程多元化的前提是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尊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选择权,以便充分发挥学生潜力与特长,而不能在沿用同步上大课的老办法。据介绍,1999—2000年度,斯坦福大学共开了5735门本科课程,其中21%的课程只有一名学生,52%的课程有8名及8名以下的学生,75%的课程有15名及15名以下的学生。在美国大学中甚至还有这样的特殊规定,如果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主修课都不满意,经学校批准,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自己制定一个满意的主修计划。这种完全尊重学生兴趣的小班课程,与我国大学中同步吃大锅饭式的上大课是根本不同的,真正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

再次是课程设置能力化。我所说的能力化是指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美国大学一年级开设一门作文课(Composition),主要是训练批评与评论思维方法(Critical thinking)。这是一种基础训练,如书写格式、如何找资料、怎样引用文献等。大一下学期,一般要开设一门逻辑(Logic)课,这就遇到了GRE作文的核心,特别是论题(Issue)。美国大学十分重视逻辑思维的训练,特别是各种案例,分析各种逻辑错误的原因,重在培养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倡导的“斯坦福导读课”(Stanford Introductory Studies),其中就包括了“写作与批判性思考”,引起大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了解真正的研究方法,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进而创造新知识。又如,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于1980年在哈佛大学向非科学系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叫“亚原子粒子的发现”的课,这实际上是一门发现思维方法课。正如他所说,无论读者是否喜欢物理的具体内容,但他们确实希望具有我们时代科学思想和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因为这是真正科学家发芽、生长和丰收之源!

第二,关于课程授课学时分配问题。传统的教学大纲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没有时间自学,没有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因此,按照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教与学,必须重新分配学时。如果以实施SSR教学模式为例,那么讲授—自学—课堂讨论—科学研究的学时比例应该是:2∶4∶2∶2。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第三,关于创新学习的教材问题。过去大学都是使用统一教材,几十年一成不变,不仅内容陈旧,而且也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了解不同学派、不同教科书体系。通过教学改革,教材大一统的局面有所松动,但是现在又搞什么“精品课程工程”,搞不好又要重蹈统一教材的老路。其实,教材完全没有必要实行统一,应当允许百花齐放,由任课教师自主选定。一门课程不应当只指定一种教材,至少应要求学生参考两种以上不同风格的教材,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所发现与发明。创新教材最主要的特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要设置富有启发性和有研究价值的思考问题,以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能力。

第四,关于教学方法问题。实施创造性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讲说章句式的灌输教学方法,不然再好的教学模式和机制,也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人们创立的先进教学方法很多,如启发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超级教学法……这些对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要特别介绍由美国教育哲学家威廉·赫德·克伯屈(William Heard Kilpatrick,1871—1965)所创立的设计教学法。(12)这的确是一种开明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他的要点是:在教师明智的启发与引导之下,训练学生发自内心的自己确立和选择的目标,训练自己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训练自己评判学习效果的能力。设计教学法可以把课程组成四个部分,即创造性的或是构建性的设计、鉴赏性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和具体学习的设计。实施设计教学法的目的是使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最后,我还要提到实施创造性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教师的作用问题。在实施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起什么样的作用呢?这里我不妨引用美国教育学家里欧·巴士卡里雅(Leo Buscaglia)的一句名言:“我们学校教育不成功,是因为我们从来不帮助老师们撕下教师的面具,平平易易地做人,从来不使他们认识到老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13)这的确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按照创造性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每个教师必须率先学习创造性的教学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法,在教学与研究中,真正起到辅导、引导和指导作用,让大批创造性的人才涌现出来!

【注释】

(1)本文曾发表于《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1期。

(2)刘道玉.关于大学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2):42-46.

(3)光明日报,2005-08-23.

(4)http://www.cainet.org.cn/showxhjx.asp?id=839&type.

(5)中国青年报,2001-10-23.

(6)http://post.baidu.com/f?kz=18838431.

(7)参考消息,2006-08-23.

(8)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60.

(9)http://www.shenghuonet.com/phpbb2/article.php3?a=585

(10)米尔顿·弗里德曼,李茂译.竞争将带来更多的好学校[N].中国教师报,2003-01-01:A3.

(1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4.

(12)徐卫红.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N].光明日报,2005-08-31.

(13)里欧·巴士卡里雅.爱和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