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战略的意义与建议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战略的意义与建议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战略的意义与建议张金来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促进发展的有力金融杠杆。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意义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开展绿色信贷的一些建议。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战略的意义与建议

张金来

【摘要】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促进发展的有力金融杠杆。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意义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开展绿色信贷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促进发展

一、引言

在当前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到经济运行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支柱,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商业银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支持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方式,也是银行业改革与创新的必然方向。

2002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等9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在伦敦承诺,今后借款人必须通过环境保护评估才能获得项目融资贷款。2006年7月,国际金融公司对制造业、化工、能源、基础设施等63个行业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和标准做出了规范,以便于指导商业银行、投资者了解各行业的环保要求。该原则被称为“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当前包括花旗、渣打、汇丰在内的70余家跨国银行已明确实行“赤道原则”,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市场总份额的80%以上。

我国的绿色信贷政策也渊源于“赤道原则”,我国于2007年7月颁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首次将环保与信贷明确结合起来,把金融信贷政策对待的项目分为三类: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种行业,要求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2008年1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制订符合中国实际的“绿色信贷环保指南”。2012年2月施行的《绿色信贷指引》进一步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流程管理、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监督检查等方面为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二、发展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绿色信贷是指金融机构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金融业有意识的行为引导资金流向,促使社会主体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自然资源,避免盲目追求数量型扩张、严重依赖资源和消耗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信贷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信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践行绿色信贷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发展也意义深远。

(1)推行绿色信贷能加强商业银行的环境风险管理。随着社会各界对环保的重视,“环境风险”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风险之一,贷款企业或项目可能由于环境破坏引发直接或间接损失,从而造成银行的经营风险;若商业银行贸然进入存在环保隐患的企业或项目,则可能遭遇因国家政策出台导致的企业停产、项目搁置,猝不及防地陷入两难境地。推行绿色信贷,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为商业银行管理或转移环境风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2)开展绿色信贷,拓展盈利空间。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性、清洁生产、可持续供应链融资等项目已经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些领域进行信贷、融资是商业银行需要把握的发展机遇。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环保产业是具有发展潜能的新兴产业,推行绿色信贷能为商业银行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带来丰厚的“绿色利润”。

(3)推行绿色信贷能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金融公司倡导的“赤道原则”已经成为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的一个框架,包括不同类型项目的风险分类,还涵盖了与环境评估流程、监控和后续指导相关的议题。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顺应这一潮流,才能提升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构建品牌优势和信誉优势,提高在同业中的美誉度,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

三、当前发展绿色信贷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调整信贷结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通过应收账款抵押、清洁发展机制(CDM)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保理等方式扩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截至2011年末,仅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余额已达1.9万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绿色信贷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在缺少绿色信贷考评机制的情况下,在短期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抉择上,商业银行很可能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益,无法保证银行坚定地执行绿色信贷政策。

(1)由于监督和制约不明确,商业银行可能对一些界限不清,或短期内难以暴露环保问题的企业和个人仍然给予信贷支持。这将导致各商业银行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挫伤银行遵纪守法的积极性。

(2)缺少推进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绿色信贷项目基本都属于创新型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而商业银行向这些项目贷款面临较高的风险,如果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就不能有效吸引银行支持环保项目。

(3)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有待完善。一方面,一些地方环保部门限于物力、人力,不可能具体地掌握全国范围内所有企业污染状况的原始数据。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环保局出于地方保护的目的或是屈于地方政府压力,往往会把一些不利信息给屏蔽掉。这样,信息不完善将影响绿色信贷执行效果。

四、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建议

绿色信贷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文化价值观、信贷激励约束机制、过程管理、产品供给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的建设促进绿色信贷的发展。

(1)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的文化价值观。商业银行应当自上而下地培养绿色信贷文化,加强培训和教育,让所有员工充分认识推行绿色信贷是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在整个组织中形成金融和绿色经济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理念。此外,要制定具体的规范或行为标准,让绿色信贷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2)完善有效的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从外部看,如果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就应该追究和处罚;而对于绿色环保项目,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通过价格、税收、利率和保险等政策手段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扶持力度。从内部看,管理层在战略制定上应该倾向于绿色信贷的激励政策,如果鼓励信贷部门和人员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就应该给予奖励。

(3)推进绿色信贷的过程管理。应当加强绿色信贷全过程管理,形成贷前、贷中、贷后的传导和控制机制。一要加强信贷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关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信贷业务提供的市场机会。二要在授信营销和管理中,加强与环保部门信息沟通,把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中的环保信息作为贷前、贷中、贷后检查管理的重要标准,在信贷政策、程序、标准、方法、理念上引入国际银行业成熟的整套体系,建立可操作的信贷细则。三要持续监控,加强行业风险预警,关注相关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潜在风险的逐渐暴露。

(4)构建绿色信贷产品供给机制。目前已有兴业银行等有多家银行涉足了环保产品,我国现阶段开发清洁机制下的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清洁能源、生物多样化保护、小额信贷等绿色信贷产品,可以广泛地借鉴国际经验。如房利美(Fannie Mae)针对中低收入顾客推出的结构化节能抵押产品(energy efficient mortgage),将省电等节能指标纳入了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英国联合金融服务社(CFS)推出了生态家庭贷款(eco-home loan),每年为所有房屋购买交易提供免费的家用能源评估及二氧化碳抵销服务;富国银行为节能商业建筑物提供了第一抵押贷款和再融资;花旗集团与夏普电气公司签订联合营销协议,向购置民用太阳能技术的客户提供便捷的融资;加拿大VanCity银行向所有低排放的车型提供优惠利率;爱尔兰银行对“转废为能项目(energy-from-waste project)”的融资,给予长达25年的贷款支持;等等。

(5)完善绿色信贷的信息沟通机制。环保部门要及时向银行体系提供环境执法信息,并纳入银行征信系统,帮助商业银行补充信用信息数据库,加强贷款风险管理。同时,商业银行也应加强绿色信息披露,如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定期披露发布各项环境绩效及社会绩效指标,将绿色信贷的执行信息和数据及时反馈给政府和社会。

参考文献

[1]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

[2]张燕姣.绿色信贷: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中国金融,2008(10).

作者单位:河北银行风险管理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