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上市公司年度环境绩效评估报告

中国上市公司年度环境绩效评估报告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监管的政策,以实现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公司从申请上市、上市后再融资直至上市后的环境行为形成一套系统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推动绿色证券政策的实施。

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度环境绩效评估报告

王金南 蒋洪强 卢亚灵 刘正广

【摘要】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监管的政策,以实现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公司从申请上市、上市后再融资直至上市后的环境行为形成一套系统的监督、约束机制。论文在借鉴国外环境绩效指标体系思想和构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选择了2009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和建材等七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开展了环境绩效评估,提出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在经济发展和公众中的影响较大。截至2010年底,中国境内有上市公司2026家,总市值超过20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50%以上。上市公司对资源的利用和其污染物排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两高一资”行业仍呈增长势头,结构性污染问题仍未缓解,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严峻的环境形势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一些上市公司因落后工艺设备遭淘汰关停、因环境污染被“限批”或受经济处罚带来的资本风险加大,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也不利于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是指有关机构选择适当的环境效果指标体系,运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行为和绩效做出总结、评价,最终得出各公司或所在行业的环境绩效综合得分的过程。作为绿色证券政策的“三驾马车”之一,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手段,也是帮助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对证券市场和上市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决策的过程。首先,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监管的政策,以实现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公司从申请上市、上市后再融资直至上市后的环境行为形成一套系统的监督、约束机制,以推动绿色证券政策的实施。其次,通过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对其环境管理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和对提高企业环境管理绩效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督促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其改进环境表现,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自身形象。第三,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的结论和政策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避免高污染、高耗能的上市公司因环境污染受限批或受经济处罚给广大投资者带来的资本风险,维护广大投资者和公众利益。

本报告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收集了大量上市公司环境基础数据,在充分借鉴国际与国内相关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选择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和建材等七个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开展环境绩效评估,撰写了《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报告(2009年)》,这也是国内首个关于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报告。

一、评估范围、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评估范围

1.行业范围 本次评估的行业范围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并对节能减排影响较大的7大重点行业板块,包括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和建材行业。

2.公司范围 根据所选择的上海证券交易所7大行业板块,以2008年为基础,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数据缺失较多的上市公司剔除在外),选择了161家上市公司及其1454家下属企业(子公司、分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等)。其中,火电行业27家,下属企业179家;钢铁行业14家,下属企业79家;化工行业46家,下属企业320家;造纸行业13家,下属企业64家;纺织行业16家,下属企业269家;食品饮料行业25家,下属企业303家;建材行业20家,下属企业240家。

3.时间范围 由于多方面基础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次评估以2008年为基准年,评估所需的绝大部分数据来源于2008年,部分数据来源于2007年或2009年。

(二)评估技术路线

本报告采用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的框架和程序如图所示。

第一步:建立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科学性、有代表性、可操作性、数据可得性等原则,建立既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的一般适用指标、又能体现各个行业和企业的特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第二步:确定评估标准和方法。根据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等级变化和实际情况,以有关法规、国内外先进清洁生产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绩效分级标准。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程序图

第三步:选择评估的上市公司范围。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数据来源限制等要求,选择所要评估的上市公司的范围,可以是全部上市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也可以是所关注重点行业板块或重点区域板块的上市公司及其下属企业。

第四步: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根据所构建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选择的上市公司范围,开展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工作。为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和透明性,评估数据尽量采用政府、企业公开发布的官方数据。

第五步:计算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得分。运用“接近目标”的方法,将指标值与目标值相比较,得出各单项指标的分值;根据专家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等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单项指标得分值和权重,分行业计算各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综合评估得分,并进行综合排名分析。

(三)评估指标

本报告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见下表)。一共包括13~16项指标,其中,环境守法指标6项;环境管理指标4项;环境效果指标3~6项(不同的行业选用的环境效果指标有所区别)。

一是环境守法指标。根据环发[2003]101号文,有关八项核查规定是针对重污染行业申请上市的公司,同时也是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确定这几项为守法性要求,并细化为相应指标。守法指标都是一般适用指标,没有行业专用指标。

二是环境管理指标。反映公司管理层为改善环境所做的环境管理方面的努力,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相关投诉、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事故发生等。管理指标主要是一般适用指标。

三是环境效果指标。反映公司环境管理的最终效果,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新鲜水耗等。效果指标有一般适用指标,但通常为行业专用指标。本报告按照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建材等七个行业,分别提出了各自适用的环境效果指标体系(见下表)。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表

(四)评估方法

1.分级标准的确定 确定原则:①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等级变化;②既要与当前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又要有利于促进各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③由于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环境管理重点不同,分级标准要充分注意到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④分级标准要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

主要依据:①以ISO14031国际标准和环发[2003]101号文、环办[2003]156号文、环发[2007]105号文为法规依据;②以国内外不同行业先进清洁生产水平为技术依据;③以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基础依据。

根据上述分级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依据,将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结果(100分制)分为五个等级:绿(91~100,优)、蓝(81~90,良)、黄(71~80,中上)、橙(61~70,中下)、红(60分以下,不及格)。

2.指标权重的确定

(1)等权法:由于不同行业的性质、技术特点差异悬殊,导致上市公司能源、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上市公司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二级指标中的环境效果指标,在不同行业间差别较大,甚至在行业内部不同企业间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某一具体行业,环境效果指标均应根据行业、企业特点进行进一步细化。由于环境效果指标的这一特点使得其权重难以确定,对于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环境效果指标采用等权法处理,即认为环境效果指标重要性都相同。

(2)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法:对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守法指标和管理指标,采用专家咨询,建立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求得权重。

根据上述方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汇总见表1所示。

3.环境绩效得分计算 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的多指标系统,通常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进行评估,在求得单项指标得分值(根据环境绩效分级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或“接近目标”的方法计算)和权重的基础上,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计算综合指标得分:

其中,

对于环境效果指标得分,根据相关分级评价标准,由于没有各上市公司(包括分公司)的工艺技术、产品产量等数据,所以无法根据物质量单位(如吨产品)的清洁生产评分段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因此,本报告对环境效果指标评分时选用基于生态效率的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思想是单位工业产值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越少越好。具体计算,分三部分进行。

(1)按照生态效率指标,计算各上市公司的环境效果指标值。生态效率指标=能源资源使用量(或污染物排放量)/行业产值。

(2)对同行业的生态效率指标进行评分。首先,对同行业的生态效率指标值数据进行分析,直观判断是否有变异点,剔除变异点。然后,将指标值排序,按照公式得分=(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100(此式适用于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如果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可用100减去得分进行调整),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值(分值范围在0~100)。

(3)将此得分与环境守法、环境管理指标按权重计算的得分综合计算得出上市公司环境绩效得分。

(五)数据来源与质量保证

本报告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的数据来源渠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环境统计数据 主要获取上市公司(包括子公司、分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物产生排放等环境效果指标数据,部分环境守法指标也可从中获得,如污染物排放超标率,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等。

2.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主要通过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布的月报、季报、年报以及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资料,获取有关上市公司的守法指标、管理指标等信息,如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环境事故发生情况等,部分环境效果指标也通过上市公司季报、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信息披露内容获得。

3.相关公众网站资料 通过相关公众网站,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网、各上市公司网站、部分媒体披露信息等,获得有关上市公司的守法指标、管理指标等信息,如新、改、扩建项目的环评和“三同时”手续是否齐全、排污许可的合法性、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排污费是否按规定缴纳、年度相关投诉件数、环境事故发生情况等等。

4.其他渠道 除上述三种主要数据来源外,部分数据还参考了上市公司环保核查上报的材料,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以及通过问卷调查或直接与公司进行联系所获取的信息。

为保证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过程的公平以及评估结果的质量可靠,本报告还建立了专家论证和评审机制,对以下内容作了专家审查:①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各单项指标的得分是否合理;②环境数据和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③评估方法和过程是否公平;④评估的结果是否可信等。

即使经过种种努力,但对于某一行业内的每个上市公司而言,仍有部分指标的信息数据无法获取,如产品及生产过程禁用品的使用、工业固废与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等指标存在严重数据短缺,从而无法进行评分,使部分上市公司无法进入排名。鉴于此,本报告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耶鲁大学世界环境绩效指数等),确定了一个原则,即不对数据缺失进行人为填补,如果数据缺失较多,一方面不纳入评估范围;另一方面,进行相关性处理,即如果两个指标高度相关,例如,年度相关投诉件数与环境事故发生情况指标,排污许可的合法性与排污费是否按规定缴纳指标相关性大,如果某个上市公司拥有两个指标中任何一个的数据,我们大致可以通过其中一个指标的得分推断出另外一个指标的得分情况。

二、评估结果分析

(一)绩效评估结果

(1)从环境绩效综合得分来看,7大行业161家上市公司中,得分在90分以上(绿色,优)或80分以上(蓝色,良)的上市公司极其稀少,大多数在70分(橙色,中下)或60分以下(红色区域,不及格),位于(黄橙,中)的上市公司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只有1家,仅占总数的0.64%;得分在80~90分的公司有9家,占总数比例为5.7%;有42家公司得分在70~80分,其比例为26.8%;60~70分段的公司数最多,为41.4%;有40家公司得分在60分以下,占了25.5%。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水平的优良率还很差。目前,受评公司中还没有任何一个上市公司已经实现了长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减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公司发展造成的压力

(2)从单项环境守法指标得分看,161家上市公司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只有2家,仅占总数的1%;得分在80~90分的有42家,比例为27%;得分在70~80分的有36家,比例为23%;得分在60~70分及60分以下的有78家,比例为49%。7大行业中,火电、钢铁、纺织、食品行业的环境守法情况相对较差,70分以下的公司超过了50%,火电行业为76%,食品行业超过了90%;而化工、造纸、建材行业环境守法情况相对较好,其中化工行业80分以上的公司比例超过了60%。

(3)从单项环境管理指标得分看,161家上市公司中,得分在60分以下的公司数有66家,占了总数的42%;得分在60~70分的公司比例为23%;只有16%的公司得分在80分以上,环境管理情况较好。7大行业中,钢铁、化工行业环境管理情况相对较好;火电、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和建材相对较差,得分在70分以下的超过了50%,特别是食品和造纸行业,得分在60分以下的公司比例分别高达61%和81%。

(4)从单项环境效果指标得分看,161家上市公司中,得分在90分以上的有6家,占了总数的4%;得分在80~90分的公司数有15家,比例为9%;得分在70~80分有31家,比例为20%;得分在60~70及60分以下的分别为61家和45家,两者之和占了总数的67%。7大行业中,除造纸行业得分70分以下的公司比例为46%外,其他行业比例都超过了50%,火电行业高达84%,食品行业为74%,化工行业为67%。

评估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是其环境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同时,好的环境绩效与其环境治理水平、环境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更加相关。此外,一个上市公司对其下属企业(子公司、分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的环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某钢铁和石化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建立了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十分注重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由于下属一家分公司发生了居民投诉事件,被环保部门罚款,导致其综合得分较低。

(由于篇幅所限,各个行业的每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得分及排名情况略)

(二)绩效改进分析

通过综合得分排名和分专题得分排名的方式对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聚类分析,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在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环境效果指标得分方面,都不存在三个方面全部领先的上市公司(虽然其环境综合绩效得分位居同行业第一)。因此,每一个上市公司在环境绩效方面都有改进的余地,同时在某些方面可从其同行业上市公司吸取成功经验。

(1)火电行业,环境绩效综合表现较差的公司问题集中于废气排放严重超标,特别是二氧化硫问题比较突出;水资源消耗强度较大;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此类上市公司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升环境绩效水平,在环境守法方面,应严格环保法规审批程序,加强环境管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入高效去污设备,减少环境污染;在公众参与方面,加强群众监督,严肃处理环境投诉,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2)钢铁行业,环境综合绩效表现较差的公司首要问题是废气超标、总量减排目标没有落实,其次是工业固废与危险废物处置率低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投诉、环境事故问题;其废水超标问题虽不严重,但也存在较多问题。这类上市公司,环境守法方面,应认真落实总量减排、工业固废与危险废物处置等工作;环境管理方面,加快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披露环境信息,杜绝环境事故发生;环境效果方面,加强废气废水处理力度,深化节能减排,降低水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

(3)化工行业,环境绩效综合表现较差的公司,虽然在环境守法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环境管理水平上表现一般,特别是在节能减排绩效方面表现较差,主要存污染物排放超标问题,如鲁北化工、金发科技、河北宝硕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物超标、环保设施运转率低等问题。未来应在继续保持良好的守法表现同时,加快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减少环境投诉,不断提高单位产品资源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4)造纸行业,环境绩效综合表现较差的公司共有特点是环境守法、环境管理和环境效果三项指标得分均属中等偏差水平,其中守法指标得分略高,在70~80分,而管理指标和环境效果指标得分均较低,近60%的造纸行业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以及环境投诉案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另外,部分公司在重复用水率、单位产品新鲜水耗、能耗以及废水、COD排放方面存在问题。未来应在环境管理、环境守法以及节能减排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改善,不断缩小与行业平均水平差距。

(5)纺织行业,环境绩效综合表现较差的公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等环境管理机制不健全,另外,废水污染严重,工业固废与废险废物处置率低,水耗、能耗较大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要提高此类公司的环境综合绩效,首先要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守法意识,完善环保审批手续,以相关法律和标准规范公司活动;采用国际先进环境管理体系,定期披露环境信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按照行业环境标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完成COD、氨氮等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6)食品行业,环境绩效综合得分在同行业中欠佳的公司,主要问题是废水、废气排放超标严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环评审批手续不全,环境事故和环境投诉较多等。这类上市公司应该加强环境守法意识、完善各项法律手续,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废水处理水平,减少COD、氨氮等水污染物排放。

(7)建材行业,环境绩效综合表现较差的上市公司共有特点是环境效果指标和守法指标得分较高,在70~85分,而管理指标得分较低,在60分以下。这一类上市公司在节能减排和环境守法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环境管理方面表现却较差,主要是因排污超标、项目“三同时”手续不全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环境行政处罚和群众投诉举报。此类公司未来应在继续保持良好的守法、节能减排同时,还应加快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减少环境事故发生等工作。

三、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分析本报告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排名和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结论1: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因落后工艺设备遭淘汰关停、因环境污染事故被“限批”或受经济处罚带来的资本风险加大,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大背景下,开发有效工具以督促上市公司加强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显得尤为迫切。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为环境政策制定者、公司管理者和投资者等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其追踪观察公司的环境管理结果、衡量环境绩效、寻找适宜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

结论2:本报告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环境守法方面,这是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二是环境管理方面,反映公司管理层为改善环境所做的管理方面的努力,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投诉、环境事故发生等。三是环境效果方面,反映公司环境管理的最终效果,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能耗和水耗强度等。共使用了13~16项指标和相关政策目标。可以对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进行整体评估,也可分单项和专题进行环境绩效评估。

结论3:本报告所提出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方法可根据各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离标准目标的差距评估其当前的环境绩效水平,既包括综合环境绩效排名,也包含单项环境绩效排名,可衡量其环境守法方面、环境管理方面和环境最终效果方面的成效。同时,为找出上市公司如何实现好的环境绩效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和方向。此外,根据评估指标得分情况,还能对上市公司存在的有关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结论4:本报告所提出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还将同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归为不同的相似群体进行分析,具体分类标准有同等环境绩效水平、相同环境管理水平、相似的环境效果等,对相似群体的统计特征、绩效高低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环境绩效评估分析为政策制定者的政策选择和绩效评估提供了参考。

结论5:本报告针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特别是水污染重点控制行业,选择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建材等7大行业板块上市公司(包括下属子公司、分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等)进行评估,由于数据缺失原因,进入评估和排名的上市公司名单不全面。虽然数据来源较为缺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论问题还不十分完善,但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结果仍具有较强的政策指导意义。为全面发挥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的作用,今后还需要扩展到更多行业板块,收集分析更多、更完善的环境信息数据。

结论6:本报告对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结果表明,得分在90分以上(位于绿色区域)或80分以上(位于蓝色区域)的上市公司极其稀少,大多数在70分或60分以下,位于红色和橙色区域的上市公司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水平还很差。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上市公司已经实现了长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所有上市公司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需要减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公司发展造成的压力,推广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和资源管理模式。

结论7:本报告环境绩效评估结果以综合得分排名和分专题得分排名的方式对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在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环境效果指标得分方面,都不存在三个方面全部领先的上市公司(虽然其环境综合绩效得分位居同行业第一)。因此,每一个上市公司在环境绩效方面都有改进的余地,同时在某些方面可从其同行业上市公司吸取成功经验。

结论8:一个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是其环境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同时,好的环境绩效结果与其环境治理水平、环境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更加相关。此外,一个上市公司对其下属企业(子公司、分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的环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策建议

建议1:建立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系统。上市公司环境基础信息资料不全和质量不可靠,是阻碍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工作正常开展和影响评估结果排名的重要原因。在本报告中,由于许多上市公司的环评手续是否齐全、排污许可是否合法、污染物排放是否超标、是否有环保投诉等环境基础信息无法获取,导致其无法进入评估范围,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为此,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数据系统,结合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从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环境效果等方面提出一套科学、完整的上市公司环境基础信息统计调查体系;同时,应在政府部门积极支持下,持续开展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工作。此外,对数据质量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专家论证和第三方独立鉴定保证评估数据来源和质量的可靠。

建议2: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是环境绩效评估工作数据资料获取的一个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社会公众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逐步提高,在环保、证券等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机制还十分不完善,披露的内容简单、不详细,定性披露多、定量披露少,好的披露多、坏的披露少,披露形式不规范,公司之间缺乏统一性和可比性等问题还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绩效评估的开展和促进上市公司加强环境管理、降低环境风险、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建议尽快出台相关办法和指南,对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内容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事务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奖励与惩罚等方面予以规定。

建议3:完善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本报告现有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守法指标,反映上市公司遵守环保法规情况,这是基本要求,如环评和“三同时”手续是否齐全、排污许可的合法性等。二是环境管理指标,反映公司为改善环境所做的环境管理方面的努力,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等。三是环境效果指标,反映公司环境管理的最终效果,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能耗和新鲜水耗等。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导向直接相关,在世界范围内对指标选择的依据和涉及的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今后,可根据数据来源是否可得和满足政府部门、上市公司、社会公众、投资人等相关利益方对环境绩效信息的需求目的,对指标体系的选择进一步完善。

建议4:进一步改进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方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评估范围、数据质量、政策导向等。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报告目前主要使用了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法进行综合评估。随着对上市公司环境影响过程的认识深入、数据获取规范等方面的完善,环境绩效评估方法的适应性和科学性可以进一步优化,可采用神经网络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进行综合评估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

建议5:加强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上市公司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参考,利于公司发现自身在环境管理上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可以为投资者、股东、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引导资本市场的资金进入环境绩效较好的公司。目前,在国外环境绩效评估的结果已经应用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数、股票指数的编制中,投资者可用于进行投资,也部分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社会责任投资等其他多个领域。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工作刚刚起步,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还不完善,评估结果在上市公司环境监管、证券市场投资、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加强。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报告》还在不断完善中,计划每年开展一次。我们衷心欢迎各位读者对该报告及其内容提出反馈意见(请发邮件至jianghq@caep.org.cn,联系电话:010-84948841)。我们希望能够在寻找数据资源方面和资金支持方面得到帮助,也希望与上市公司、证券从业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究,从而协助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改进现有评估标准。我们也鼓励读者多提意见,不断改进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方法和数据质量,乃至重新构思环境绩效评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汎.企业环境绩效评估: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J].海峡科学,2008,7:30-34.

[2]陈静.企业环境绩效评估体系研究[R].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胡嵩.环境绩效评估概述及探讨[J].北方经贸,2006,1:45-46.

[4]黄其秀.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研究[R].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3.

[5]贾研研.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2:74-76.

[6]李茜.企业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R].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刘呈庆,孙瑛,于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03,22(1):20-23.

[8]刘丽敏.国际环境绩效评估标准综述[J].统计与决策,2007,8: 150-153.

[9]谢双玉,等.企业环境绩效评估基准—环境集约度变化指数的再检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41(4):612-616.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