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促进产学研多方合作,形成两化融合人才动态管理系统

促进产学研多方合作,形成两化融合人才动态管理系统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机制是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大数据云库,开展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资源的统计工作,全面掌握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1)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体制建设,完善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为加快建设我国两化融合人才队伍,要积极探索多种产学研促进方式,统筹实施卓有成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利益共享与分配机制等宏观方面措施。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既要加强多方合作,宏观统筹部署各方资源,又要实行政企分开,割断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同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不正常关系,减少以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

政府以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为工作重点,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来规范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合作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两化融合知识的流动。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受计划的指导和约束,而受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是在不同部门、系统之间开展的科技、经济活动,因此合作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准则。政策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而法规具有很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机制是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6]

应由科技部牵头,政府尽快出台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挥各部门的联动作用,与各地区政府合作制定 《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规划纲要 (2015—2030年)》,明确企业在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梳理政府相关部门在产学研中的职能分工,为中国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战略指明前进方向,为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多样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在此基础上,科技部应当根据 《科技成果转化法》和 《产学研战略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尽快出台 《关于加快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评价考核体系》等指导意见,科学地对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调整并完善对大学的评价考核政策,引导其建立鼓励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合作的内部评价考核体系,并建议科技部将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评价指标纳入企业考核,通过政府投资,税收优惠诱导,建立产学研成果转化基金等方式全面支撑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进程。

(2)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我国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的 “大数据云库”建设。

逐步建立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资源4D(4databases)数据库,即专家库、后备人才储备库、案例库和思想库,建立科研数据、产业数据和环境数据3层数据体系。基于产学研合作资源大数据云库,进行我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态势调查分析研究,对我国两化融合人才培养案例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对培养模式、培养效果、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促进科技、经济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加速实现企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资源大数据云库,开展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资源的统计工作,全面掌握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由科技部协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产学研相关部门和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开发建设覆盖我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全局的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产学研信息发布、成果交流共享、人才流动、咨询、培训等多项服务,从而实现我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评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充分共享,全方位、多层次地完善中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促进和引导,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地推进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工作。

(3)规范产学研中介组织,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

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介组织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中发挥着信息中介和 “润滑剂”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产学研合作和两化融合人才培养。我国现已成立了不少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如各地先后成立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7]它们在产学研活动过程中主要起到沟通信息、整合资源的作用。通过产学研中介组织的引导,可以有效节约两化融合各主体的交易成本,优化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组织的创新环境,协调和维护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加速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

通过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缺乏有效沟通的中介与平台仍然是制约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障我国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介组织良好、健康运行,建议由科技部牵头,工信部、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 《关于加快完善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介组织与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不同中介组织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扶持政策,并在财政上给予支持。通过该政策可以有效扶植规模、信誉和运营良好的中介组织,淘汰并剔除市场中不规范的中介机构,逐步推动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介组织规范化、合法化发展。

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中介组织既可以是政府组建,也可以是民间学术团体自办,还可以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正式作为经济实体在政府部门注册,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创造性地发展、推动各种中介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并增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各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通过示范,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产学研各方对中介机构多加了解,促使中介机构为两化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8]

(4)根据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进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

根据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进程,应当采取不同的收益分配方式,以确保各方的合理收益。如政产学研金介等各方主体联合型合作模式应采用合作创新式收益分配方式,功能互补型合作模式应采用技术转让式收益分配方式,战略协同型合作模式可采用共建联合体式收益分配方式,形成全面的、便于操作的分配机制,确保合作取得成效。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进程中的企业、高校、中介机构、金融 (风险)投资机构等各方利益关系。制定专门法律,使之能涵盖合作的各个方面,形成全面的、便于操作的政策体系,确保合作取得成效。高校应支持企业通过合作研发提高创新及人才培养的能力。其经济利益应体现新产品、新技术进入市场或实际应用时取得的利益。高校的利益主要是学术成果和经济利益。学术成果主要是获取创新知识的增量。企业要保证高校应该获取的利益。在保证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的目标或前提下,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高校也应注意不要稍有成果就急于发表论文。这往往会带来成果分配上的争议。

建立对高校的科学评价制度,把服务和贡献作为评价高校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把两化融合人才岗位工作的实际表现作为考核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质量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申报、人才计划、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和完善,建立产学研促进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对企业的科学评价制度,扭转“唯经济增长”的倾向,鼓励企业设立两化融合研发中心,投入资金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

[1] 戴晓红: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04).

[2] 戴晓红: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推动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59-61.

[3] 徐晓飞, 王宽全等: 为两化融合分类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计算机教育,2010(5).

[4] 同上.

[5] 徐晓飞等: 为两化融合分类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计算机教育,2010(08).

[6] 冯学华: 产学研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02).

[7] 范福娟等: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职能特点分析与借鉴.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02).

[8] 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