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年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回顾宁波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大力实施“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通过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回顾

宁波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个加快”战略,大力实施“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通过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

2015年,宁波经济通过扩总量、促增量、提质量取得新进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1.5亿元,增长8.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6.4亿元,增长8.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06.6亿元,增长13.0%;规上工业实现利润753.4亿元,增长14.6%。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化实现新提升。抓产业、调结构,经济转型发展步伐加快初见成效。通过坚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创新机构、创新企业、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成果转化,新材料科技城、高新区“一区多园”、“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引进共建科研机构56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院177家,引进“3315”高端创新创业团队27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6.1%,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5%。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着重推进“四换三名三创”工程,开展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规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9.9%。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南车宁波产业基地、北仑高端装备产业园、杭州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迅速。

注重质量引领、内涵发展,“质优宁波”建设全面启动,培育壮大城市经济。发展信息、文化、教育、健康等新兴消费,扶持“月光经济”、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网络零售额、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82.1%和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加快国际贸易、港航物流等产业发展,举办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国内外“宁波周”等活动,原油贸易实现“零突破”,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额实现翻番增长。

二、宁波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

2015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法治宁波建设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的谋划编制之年。在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下,聚焦点、抓重点、破难点,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要求,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扎实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重点,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质增效升级,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将努力做好:

(一)建设港口经济圈,营造发展新优势

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以建设港口经济圈为抓手,引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宁波都市区规划建设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国多式联运枢纽。优化“无水港”布局,促进港口腹地向长江流域、西北地区延伸拓展。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网络,推进国际空港物流园区、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港口经济的核心圈、覆盖圈、辐射圈和互联互通圈,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和长江经济带龙头的龙眼作用。大力扶持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仓储物流等新兴港口服务业发展,择优发展临港产业,优化功能、结构和布局,促进临港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二)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加强项目谋划生成,营造优质高效的项目投资环境。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城市经济、重大产业、工业技改、生态环保等领域,落地生成一批带动力强、质量效益好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一批“十三五”重大项目。强化招商选资,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龙头民企,加强定向招商与战略合作,大力推动浙商甬商回归创业。围绕增强现代产业引领能力,开工建设电动汽车总部基地、中船宁波装备产业园等项目。健全项目筹资管理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直接融资,推动融资主体和渠道多元化。

(三)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加大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下放一批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扩大网上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深化关检协作“三个一”通关和进口贸易便利化试点,加快建设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梅山口岸贸易便利化示范区,切实让改革举措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发展动力。

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跟踪推进金融、航运、商贸等领域扩大开放。完善扩大出口综合政策,深入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加强境外直销体系建设,扶持“世贸通”“小树外贸通”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拓展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租赁贸易等业务,努力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四)强化创新转型,提升产业发展

着力创新驱动,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进新材料科技城“一城多园”发展,加快宁波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引进共建诺丁汉大学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中船海洋装备动力研究院等重大科研机构,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产业化专项,强化发明专利实际应用,加快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试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并发挥好工业与信息发展基金、海洋经济发展基金、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和旅游发展基金的作用,促进产业创新转型,努力打造工业强市。推进“质优宁波”建设,深化“四换三名三创”工程,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节能环保、海洋高技术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升发展服务经济。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并进。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信息经济,促进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互动,争创信息经济发展先行。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五)推进新型城市化,展现城乡新面貌

优化都市发展格局,推进城市总规修改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深化“多规融合”。加快宁波都市区规划建设,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增强市域统筹能力和区域发展活力。完善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优化“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空间布局,形成各区域“争先促转型、合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六)顺应群众期盼,优化公共服务

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推进普高多样化发展,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速计划,加快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争创全国现代职教开放示范区。

三、宁波竞争力较强企业成长性良好

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宁波市企业家协会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角度出发,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推出全国首创的“宁波·竞争力”百强企业榜,该榜单以驰名商标获得、标准参与制订、专利版权情况、获奖产品、企业质量管理、产品及管理认证、技术中心、企业规模、企业效益、科技进步奖、其他获奖、社会责任、资产负债率、人均劳动生产增加值(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纳税增长率、存货周转提高率、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提高率等20项指标设置评分权数,最终以申报权数指标数值之和大小为序,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了企业的内在实质,是一份极具成长潜质的榜单,该榜单反映的主要特征有:

(一)入围企业以制造业为主

入围2015年“宁波·竞争力”百强榜的以制造业为主,达69家之多,服务业、建筑业分别入围20家和11家。特别是前20名企业中有18家为制造业,显示了此榜单入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入围企业体量不大,赢利能力明显占优

2015年竞争力百强的营业收入为2980.15亿元,利润226.12亿元,纳税122.84亿元,占2015年综合百强之比分别为25.22%、49.10%、22.19%,说明竞争力百强企业在营业收入规模上无法比拟于综合百强企业,但利润率明显高于综合百强3.69%,在纳税率上也仅略低于综合百强0.57%,说明该榜单企业虽然目前体量还不大,但在赢利能力上却大幅超过了综合百强的水平,在纳税率方面双方也旗鼓相当,说明这些优秀的成长性中小企业非常值得期待,将会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表1、2)

表1 2015年综合百强主要经济数据及平均增长率

表2 2015年竞争力百强主要经济数据及平均增长率

(三)印证市长质量奖

在竞争力前10名的榜单中,有5家获得过宁波市长质量奖(或提名奖)的企业,从2007年至2014年历届总计23家宁波市长质量奖企业中,有9家市长质量奖获得企业(或提名)企业出现在2015年宁波竞争力的榜单前20名之列。综观市长质量奖的评审标准,注重于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模式,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企业;并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使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提升为目的,从而引领我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的企业。而竞争力百强的评审标准与市长奖的评审标准各有千秋,但结果比较相近,体现了“宁波·竞争力”百强榜独到的评选标准:注重企业的成长性,不以营业收入多少论英雄。(表3)

表3 竞争力前20名中获得市长质量奖企业

(四)榜首企业潜力突出

位列竞争力百强前20位中有18家是制造类企业。特别是南车时代传感、公牛集团、大丰实业等,它们以优异的内在实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创新成长性列位前三甲。其中公牛集团、大丰实业已经连续二年入列前三名,显示出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令人信服,也彰显了宁波竞争力百强榜的评选特性:专注企业的成长性,不以营业收入多少论英雄。这使得一批发展前景看好的优秀企业通过登录此榜单,来展现宁波经济强劲的发展潜力。

公牛集团以致力于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命脉,仅2014年研发费用投入就达1.5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44%,并凭借研发中心一流的人才资源、硬件资源和先进研发体系,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取得了一个个创新硕果,带动了企业和行业的创新升级;同时长期保持与国际、国内顶尖的“外脑”合作,汇聚精英智慧,经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努力,目前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列行业第一。

宁波南车时代传感依托总部的技术优势,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努力,已形成以电流、电压、压力、速度、位移、温度为主的各类传感器,地铁站台屏蔽门,真空集便器及机车车辆整体卫生间,仪器仪表,感应洁具等几大产业板块,在测控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已成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传感器的专业供应商,并负责制定了多项传感器铁道行业标准。产品应用领域也由轨道交通领域逐步拓展至其他工业控制领域,成为中国轨道交通在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化基地和出口基地。

在创新转型的当下,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创新要素层出不穷,只有推进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组织结构的新框架、运营方式的新突破,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宁波制造的弯道超车。

(五)入围企业成长性良好,但需政策大力扶植

入围2015年“宁波·竞争力”百强榜的企业成长性都比较好,但扩张能力还较弱,希望政府加大对入围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而推动宁波企业发展步伐,有必要在政策、金融、财政扶植、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一定力度的扶植,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动能。在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通过促动企业的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最终提升企业整体实力。我们相信这一批目前体量还不大的竞争力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仅为综合百强的1/4),但他们发展前景良好、赢利能力超强、特别富有潜力,如果能获得政府、政策层面上的支持,最终会脱胎换骨,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宁波·竞争力”百强榜将会见证这些企业的发展成长。

四、宁波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5年宁波市企业积极立足主业,努力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内在实质,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并购重组还不够活跃、电子商务发展还不够广泛、“机器换人”步伐还不够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还未具规模效应等方面。宁波市制造类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企业转型升级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更应保持清醒认识。企业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更要自身不懈的努力,应把握好“一带一路”“互联网+”“工业4.0”等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积极制订好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实施步骤,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建议宁波企业多通过并购重组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

近年来,宁波市企业产业化水平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产业创新动能和体系支撑等方面还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银行对企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大、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支持规模不够大、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不够活跃,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有利于提升并购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达到完善自身产业链和产业延伸的目的。政府部门应为企业的并购重组打造良好的环境,并有必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给并购重组企业予以更多政策扶植,以帮助并购重组企业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目的,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以推动企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二)建议宁波企业加大电子商务开拓力度

宁波市百强企业服装、家电等行业一部分企业通过率先“触网抢滩”取得一定成效,如博洋集团就曾通过电子商务创下一天销售业绩过亿元的商战神话。传统制造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市场、打品牌,获取更多商机,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达到线上、线下组合平衡,以达到更深层次的业务流程重组和战略联盟形成,将是我市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课题。市政府推出的《宁波市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为今后三年宁波市电子商务发展列出了行动纲领。随着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地,宁波市企业“电商换市”将迎来黄金时代,将会促进企业借“电”换市的步伐,从而催生新的竞争活力,引导更多企业迈上电商之路,打造出电子商务“宁波板块”。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将大大提升宁波电子商务的整体氛围。但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也还有许多,如专业人才缺乏、价格体系混乱、法律监管不健全等,有待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拓展营销渠道的一个突破口,并作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来提升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建议宁波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步伐

在劳动力成本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用人贵已成为一种趋势。以劳动密集型占主导的宁波市企业,“用人紧张”“人本高涨”的情况将日渐凸显,并且会愈演愈烈。特别是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对产品质量需求的提升、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实施“机器换人”将是宁波市企业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通过“机器换人”,可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并最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可以说“机器换人”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多赢模式,是“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宁波市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四)建议宁波市企业重视和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

宁波市众多的企业经营者经过初期的创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积淀,已从当年的“泥腿子”和“门外汉”,逐步脱胎换骨成为知识型、实力型的现代企业家,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而构成我市民营经济主体的百强企业大都具有一业为主、多业为辅的经营状况,且这批八九十年代开始创业的企业家们已经面临岁月不饶人、精力和知识面受到制约的局面,而他们的子女们虽然受到高等教育的熏陶,但在经营理念、接班问题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经验不足,这就有必要建立一支强有力、有较强凝聚力、适合自身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队伍来替代这些企业家们所面临的短板。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也是企业宝贵而稀缺的重要资源,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对于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宁波市的企业在职业经理人体系建设方面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经理人队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和能力偏弱、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不成熟、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不完善、经理人职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等不得因素,有必要在制度建设、激励、约束等方面予以规范,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职业经理人队伍,为全市的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经济持续下滑、转型升级迫切的当下,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要素层出不穷,宁波市企业应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的有利时机,化被动为主动,从强化科技、人才等要素入手,加快“电商换市”“机器换人”的步伐,形成新的创新驱动要素,努力培育出我市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宁波“智造”,从而构建宁波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变“国内坐标”为“国际坐标”,继续谱写宁波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宁波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宁波市企业联合会

宁波市企业家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