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年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市共有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和3个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宁波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标准》、《社区文化宫创建标准》、《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建设与服务标准。几年来,宁波市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着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

2011年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张武刚

一、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

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共建共享,着力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下工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以“就近、就便”为原则,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近几年来,宁波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以“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为理念,以“就近、就便”为原则,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构筑“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有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和3个浙江省文化先进县。

1.“三江文化长廊”璀璨生辉。近几年来,宁波市投入近50亿元,沿市区内的三条江河,建设了一条4公里长的“三江文化长廊”,建成了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宁波大剧院、宁波音乐厅、宁波美术馆、市游泳健身中心、宁波博物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影都、宁波书城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镶嵌在三江六岸,为宁波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2.基层文化设施星罗棋布。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其中一级文化馆9个、一级图书馆8个。乡镇(街道)均设有综合文化站,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站均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达标全覆盖。全市95%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建成符合一定标准的村落文化宫1800多个,约占行政村总数的68%,其中市级村落文化宫784个;社区文化宫290个,约占社区总数的67%,其中市级社区文化宫230个。

3.公共文化设施运行良好。依托日臻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单位转变机制,增强活力,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宁波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标准》、《社区文化宫创建标准》、《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建设与服务标准。这些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突出了公共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性质和功能用途,规范了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服务内容和方式,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日常监管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

(二)以“优质、丰富”为目标,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看有没有一批代表当代水平、体现宁波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标志性文化精品,能不能推出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检验和市场检验的精品力作。几年来,宁波市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着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

1.精品创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宁波市把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重点,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文艺创作日趋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全市共有100余件作品获全国常设性文化大奖。如甬剧《典妻》先后获得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大奖,民俗风情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电视剧《北风那个吹》等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近两届全国“群星奖”评奖活动中有8件作品(项目)获得“群星奖”,赵海英、王锦文、张小君三人相继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外,着力在文化走出去上下工夫,组织了歌舞团、民乐团、越剧团、甬剧团等艺术团体和民间文化艺术团赴2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从2008年开始每年在国外举办宁波文化周,扩大了宁波文化的影响力。

2.文化市场繁荣规范。几年来,我们围绕“合理布局、优化结构、依法管理、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业态发展平稳、结构比较合理、经营秩序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文化市场格局。宁波市文化市场管理考核评估连续四年位居浙江省前列,网吧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获全国人大调研组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正面报道并在全国网吧文明创建与管理工作交流会上推广。通过全市文化市场绩效评估工作和网吧、音像市场、娱乐场所专项整治、互联网有害视听节目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市场监管,着力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公共文化产品的优质化。

3.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宁波市相继举办承办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分会场、第三、四、五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第九届中国戏剧节、第九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宁波)、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努力打造“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逐步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国内享有盛誉的文化品牌。大力开展“活力宁波”、“天然舞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的“广场文化天天演”推动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全市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日趋活跃,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0多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海曙区的“家门口”特色文化系列活动、江东区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江北区的“田园城市大舞台”、镇海区的“雄镇大舞台”、北仑区的“海享大舞台”、鄞州区的“天天演”、余姚市的“舜江之夏艺术博览月”、慈溪市的全民读书节、奉化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宁海县的农民文化艺术节、象山县的中国开渔节等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以“高效、常态”为取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设施的逐步改善和公共文化产品的不断丰富,需要通过有效的服务和供给方式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几年来,我们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进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常态,形成政府与市场联动推进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和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政府买单,保障基本文化供给。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累计建成4513个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对农村、城市社区和中小学校的全面覆盖,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文化服务。近三年,市财政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采购年均达1500万元。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健康的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活力宁波”、“书香宁波”、“名城宁波”系列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打造各类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出了天一讲堂、群星课堂、群星展厅等免费讲座、培训,全市12家公共图书馆实现了“一卡通”,实行“零门槛”免费开放,在城乡基层建立了近千个流动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还将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对文化生活满意度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落实到位。

2.服务外包,提高公共文化供给效能。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面向市场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服务外包方式,使政府从公共文化的直接供给者变成了间接或最终供给者,使文化供给由单一的政府主体变成多方的市场主体。如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采取“两自主一公开”(即由农民自主选择剧目和片目,自主选择剧团和放映队,补助政策和操作程序完全公开)的办法,每年有60多支电影放映队、30多个专业剧团活跃在农村,到2011年底为止,共为农民群众放映电影近12多万场,演出戏剧8500多场,受惠群众千余万人次,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和“一村一年演出一场戏剧”的目标。又如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的鄞州区“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探索建立了“政府埋单、公开采购、公司运作、全民享受”的基层公共文化演艺产品的常态运行新机制,至2011年底,“天天演”共演出2000多场次,惠及观众200多万人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送到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文化盛宴”。宁波逸夫剧院、宁波大剧院和宁波音乐厅等三个市级主要剧场每年开展高雅艺术展演300多场次,公共财政演出补贴600多万元。

3.社会参与,推动民办文化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全市民办博物馆已占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鄞州创新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鼓励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民办博物馆,初步形成了以专题博物馆为主体,国办博物馆为支撑,民办博物馆为补充,非遗博物馆和艺术类博物馆并驾齐驱的态势,初步形成博物馆集聚效应。宁海的十里红妆博物馆、象山的德和根艺美术馆等一批民办博物馆也已渐成规模,既盘活了资源,又扩大了文化资源的总量,丰富了文化服务的内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全市联和院线、万达院线等4条电影院线“百舸争流”,电影市场的繁荣使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与此同时,农民自办文化在各地农村发展迅速,全市5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和59支民营职业文艺团队的兴起在相当程度上繁荣了群众文化生活,成为新时期城乡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政府必须履行承担的文化职责。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也就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文化部门大力倡导“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理念和“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的载体,对推动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了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队伍等一系列规则和标准,定期考核评估,在经费上变“投入”为“奖励”,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坚持群众观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宁波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突出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关注普通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和利益,把它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立场,改进方法,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服务大众。让更多居民就近、就便享受文化,让人民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努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群众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深化认识,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提炼和推广基层的新鲜经验。

(三)坚持不断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公共文化发展理念上,“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理念和“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不仅对推动宁波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全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许多城市所借鉴。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社区阅览室、社区文化宫和村落文化宫的创建。同时,大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作模式,“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探索出了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把戏剧、电影下乡纳入市场机制轨道,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使农民群众可以欣赏到全国各地不同的剧种。

三、2011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文化惠民行动广泛开展

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经验在全国推广。2月18日,市文化馆在文化部、财政部召开的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文化部部长蔡武充分肯定了宁波经验。10月27日宁波市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初见成效。5月28日,鄞州区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28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开展了5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北仑区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和慈溪市分别被列入浙江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示范区。

文化普惠工程深入实施。持续打造“天然舞台”、“群星课堂”、“天一讲堂”等系列群众文化品牌,举办“天下汇”戏曲展演等惠民演出,推进广电惠民和农家书屋建设。全市举办各类文化文物展览300多场、公益讲座400多场、公益性培训3000多场,建成农家书屋2199家,行政村覆盖率达82%。送电影下乡2.5万场,送戏下乡2500场。全市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20.1万户,乡镇地区网络双向化改造覆盖率达60%,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每周共播出广播对农节目93档,电视对农节目38档,市文广局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对农宣传服务工程建设和惠民服务工作组织工作奖。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更加坚实。宁波市文化馆等10个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一级文化馆”,全市建成29个文化示范乡镇(街道)和194个文化示范村(社区),5个乡镇(街道)被授予浙江省文化强镇称号。全市6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成了图书馆分馆,30%的乡镇(街道)建成了公共电子阅览室,所有公共图书馆配备了流动图书车。举办了“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月”活动。

(二)文化精品力作迭出、舞台艺术更加繁荣

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甬剧《宁波大哥》7月3-4日代表浙江省赴北京参加全国现代戏剧目展演,10月份作为浙江省唯一剧目参演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并获剧目奖。越剧《烟雨青瓷》、甬剧《半把剪刀》参加第二届浙江文化艺术节暨浙江省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展演。甬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经典重排。创排完成音乐剧《告诉海》。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28届长篇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家常菜》获“飞天奖”二等奖,广播连续剧《镇海雄关》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剧专家金奖。239件作品获2010年度宁波市广播电视政府奖,其中65件作品获省级政府奖。

精品佳作齐聚宁波。举办“天下汇”戏曲展演,引进京剧、瓯剧、锡剧等9个地方剧种来甬演出,于魁智、茅威涛、方亚芬等众多戏曲名家带来的京剧《满江红》、越剧《梁祝》、《陆游与唐婉》等精品剧目深受市民欢迎。此外,“共享戏文”演出季、未成年人儿童剧展演、青年话剧周等活动让众多市民走进剧场,亲近高雅艺术,全市共举办各类高雅艺术演出500多场。

(三)重大文化活动影响深远

对港台和对外文化交流广受好评。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2月24日至3月3日成功赴香港、广州巡演,这是宁波市对外文化交流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受到宁波帮人士、香港社会各界、有关媒体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好评。举办了“台湾·浙江宁波文化节”,姚剧《王阳明》、越剧《烟雨青瓷》2月、8月先后赴台湾演出10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99件文物赴台北新北市博物馆展出。在日本举办了第四届海外文化周,宁波文化交流团赴韩国访问,北仑区举办了2011宁波(北仑)·波兰文化节,宁波博物馆与波兰比得哥什地方博物馆互办展览,自有展览首次成功走出国门。

庆祝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内容丰富,共四大板块53个项目,充分体现文化惠民、乐民与亲民,中央电视台《我们的节日·端午——中华长歌行》对宁波端午文化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永远跟党走”大型广场歌会和《永恒的誓言》主题文艺晚会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县(市、区)文化部门通过文艺晚会、红歌会、图片展览、文化走亲等系列活动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第五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精彩圆满,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选手和11位评委相聚在美丽的甬城,充分展现了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外艺术的交融汇通,凸显了“专业性、国际性、开放性”。

第十一届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影响广泛,成功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国际论坛,签订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七城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纲领,宁波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节假日活动丰富多彩。围绕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及国庆等重大节庆节日,举办了宁波市业余文艺团队汇演、地方曲艺展演、欢乐节日等文化活动。此外,还举办了全民读书月、未成年人读书节以及宁波市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全市举办文化活动5000多场。

(四)重点文化项目推进顺利

重点文化项目加速推进。慈溪文化商务区文化公建群项目、镇海文化艺术中心、江北区文化中心、奉化旅游剧场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奉化布龙陈列馆、中正图书馆旧址陈列馆开馆,高新区街道文体中心正式落成。

基础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宁波剧院内部装修工程4月份完工,外部装修工程主体工程9月完工。宁波市图书馆中庭阅览室工程11月完工开放。

四、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年来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观念的重视不够、理念的创新乏力导致体制改革的艰难以及机制建立的难产。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持机制尚待建立

近年来,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缺乏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资金投入仍呈现不稳定状态。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乏力。与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规模增长相比,宁波市公共文化总体投入规模过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并未有明显提高,而文化基础设施投资不过是整个经济投资的连带受益者。其根源还是在于财政投入上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重视,认为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往往认为投入金额已经很大,有自满心理。

(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体系性、规划性、创新性不强

虽然宁波文化大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并未成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在部分干部观念中有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视为锦上添花、不急之务的轻视,在部署上有被动应付、满足于完成上级要求的情况,没有一个统一、有权威的领导平台,也缺乏总体的、明晰的发展规划,这也使得宁波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活力不足,创新举措不多。在工作开展上,相关部门互有重叠交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尚未理顺。各地各部门都在自行摸索,无法有效地统一步调、协同发展,严重地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导致创新往往局限于某一地或某一部门,总结推广较难。

(三)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事权尚待明晰

由于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文化事权划分不明,职能模糊,“越位”与“缺位”现象非常普遍。宁波也不例外。在文化事业管理上,上级政府往往过多承担了本应由县、乡级政府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扰乱了政府层级之间的责任划分,导致责任归属不明确;同时,上下级政府之间文化事权范围的划分随意性很大,在垂直体制下,上级的法律事权往往成为下级的当然事权,现实中上级往往通过考核、一票否决等程序将本级责任分解成下级的责任,出现所谓“上级请客、下级买单”的状况。在财政投入上,城乡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不均衡,城市集中了较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和偏僻的山村海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匮乏,这直接造成城乡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失衡,影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公共文化服务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设施布局不尽合理

从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看,宁波市文化建设以单中心发展模式为主,这直接导致城市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中心城区过于集中”、“郊区过于疏散”的格局。海曙、江东、江北等老三区为主的中心城区集中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中心等大多数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天一阁博物馆、宁波服装博物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逸夫剧院、宁波音乐厅位于海曙区,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宁波书城、宁波游泳健身中心、宁波体育场位于江东区,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等位于江北区。其他县(市、区)的文化场馆存在不齐全、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覆盖问题。

(五)公共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社会参与度不高

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群众,只有贴近群众需要、群众踊跃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才能提高公共文化活动的效应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入良性循环。要达到这个目标不可能仅靠政府动员,必须使群众真正热爱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主动参与文化创造。而近年来,虽然宁波市的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加,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但目前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普遍参与度还不高,没有很好地形成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宁波市少数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具备相当规模,但由于部分文化设施所处位置的交通不便利,使用成本高,导致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率低,功能单一,降低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又如不少地方对“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和村落文化宫的创建初期高度重视,但创建完成以后,由于后续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第二,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由于对管理方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管理方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娱乐的大众性和公益性,许多文化资源或被转包、或被改变用途来谋取利益。第三,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层次化、差异化和普遍化还不够,目前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主体是老、幼,而适合中青年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较少,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动员性参与为主,主动参与的深度、广度都不够。

五、宁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局着眼,从战略高度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关系社会文明进步,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宁波应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局工作,列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宁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去研究部署和推进,特别是要与推进“六个加快”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以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第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经济建设等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作用充分发挥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从而改变观念、强化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成立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信息沟通与协调,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建设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第三,要结合宁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一是制订公共服务体系地域规划,确立宁波长远的公共文化发展目标,根据各县(市、区)和各乡(镇、街道)的文化资源、经济实力、公共服务现状和所面临的任务确定各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及实施路径,除符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外还要遵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缩小差距的要求。二是制订阶段性计划,统筹安排好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明确目标、凸显重点、攻克难点,特别是在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上要明确进度与方向、用途,要确定各项制度机制的建立时间表。

(二)加大财政投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保障和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责。而且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效益外溢性特征,通过市场途径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政府应当运用必要的财政手段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生产。从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情况来看,2008年宁波市文化事业费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0.72%,低于浙江省0.86%的比重。因此客观地说,宁波市除少数县(市、区)外,市本级和大部分县(市、区)在公共文化建设上的财政投入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相比略显不足。基本型、公益性文化建设、社会管理性文化建设,需要公共财政的投入;在文化氛围形成、文化消费习惯养成的初期,需要公共财政投入作为拉动文化消费、刺激文化产业的投资;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也需要公共财政投入为改革支付必要的成本。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及时更新投入理念,提高财政投入效率,引入社会资源。

第一,在加大投入规模上,明确政府的投入责任,以财政总支出为参考,设定文化财政投入的规模性标准,使人民群众通过文化消费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的文化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考虑到长期以来宁波在文化投入上有欠账的因素,宁波市投入比例至少不能低于此,并要保证今后几年财政文化建设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第二,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可采取多种财政投入方式,以制定文化发展与财政投入年度预算为主,以事立项为辅,从而既保证财政投入的规模、控制财政投入的方向,又足以应对突发性任务与要求,灵活高效。还可以每年按比例从财政收入提取部分资金注入公立文化基金会,用于需要长期投入的文化事业项目。在财政投入方向上,也可以采取多种财政支持措施,例如直接投入、引导投资、政府采购、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定向资助、投资保险等方式。

第三,注重提高投入效果,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强化整体功能意识,统筹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与活动,避免重复建设和反复投入的现象。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文化服务项目与文化产品供应,除政府应该全力保障的基础性文化设施与文化产品外,众多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和文化产品供应可通过寻求共建单位、寻求合作对象的方式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激发文化工作的活力。

第四,引导社会投资,开放公共文化领域。要借助财政资金的引导,建立起多渠道的社会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通过贷款贴息、设立投资基金、设定投资保险比例等方式,鼓励个体、企业和社会各界通过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赞助活动、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各类文化基金会和文化投资公司通过政府采购、委托生产和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途径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从而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共同支持文化改革与发展;设立文化发展基金,资助民办非营利文化机构,通过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制度等,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透明度和覆盖面,并接受社会捐赠,为社会资金资助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向国外文化供应商和公共文化服务团体招商引资,提高宁波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机制,增强宁波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

(三)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第一,完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品位的象征,大量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能力往往就是通过标志性文化设施完成的。宁波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主要是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大剧院、宁波市博物馆、宁波市美术馆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宁波东部新城文化广场等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它们的良性运营才能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最大社会效能。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是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的最有效路径。基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如果基层文化设施不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就无法开展,所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必须先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好。

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十五分钟文化圈”的建设。宁波首创了构建“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的设想。这个方案经过若干年持续不断的推进,如今已经在大多数宁波社区变为现实。但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不断深入,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扩大“十五分钟文化圈”的建设,使各地的文化圈形成“圈圈相连、圈圈相扣”的整体,并不断扩大影响,延伸自身服务的覆盖面,带动周边地区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村落文化宫建设。村落文化宫是为农村地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文化设施,但设施优异、占地广阔的文化宫基本集中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村落,而偏远地区和山区往往比较落后,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必须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村落文化宫加强建设,从而有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促进企业中的文化设施建设。伴随着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员工数量尤其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大幅增加,一个大型的企业往往构成一个商业圈和文化圈,宿舍区如同于居民社区一般,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促进企业中的文化设施建设,就是要在企业宿舍区内建立公共文化基层设施,满足企业职工的文化需求,保护职工的文化权利,扩大企业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

(四)加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和信息化集成是文化服务共享的有效手段,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式创新的表现。随着与中心城区空间距离的延展,宁波的公共文化资源呈现鲜明的递减分布。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除了需要加快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外,借助科技的手段加快网络系统的建设,集成文化信息,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

要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强统筹,协调发展,提升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体效能。文化共享工程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在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基层文化宫、中小学校全覆盖的基础上,在文化馆新建基层服务点,进一步完善和巩固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加强管理,改进设备,注重利用,提升服务。大力推进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的网络培训;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学校电子阅览室、村(社区)基层文化宫为载体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虚拟服务网、上下五级贯通的数字资源共享系统平台、宁波特色数字资源群、一支懂技术、善传播的数字资源推广人才队伍。要建立市级推广中心,不断丰富、完善、提升已建成的宁波网络图书馆,利用其已搭建.通的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系统平台与服务网络,使宁波网络图书馆与浙江网络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顺利接轨,从而规范数字化建设,扩大可共享的数字资源总量、形成规模效应,有效提升宁波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充分挖掘本地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与传播;要花大力气培养、培训数字资源推广队伍,扩大数字资源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效益;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可供市民共享的数字资源达到70TB,为全市的城乡居民提供更先进、更丰富、更便捷、更专业、更特色、更个性化的现代化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要以未成年人、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基层服务点以及文化馆(站)、村(社区)基层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加快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覆盖。

(五)开展多层次、特异化的公共文化活动,实现群众文化的大繁荣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而且能够凝聚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在开展公共文化活动中,要以群艺馆和文化馆为支撑点,以各级各类群众文化团体为骨架,以各种面对不同人群、追求不同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为内容,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活动的全天候、广覆盖、多类型。

第一,要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活动组织网络,作为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依托和阵地:市、县文化馆要全部达到部颁一级标准。在举办展览、培训队伍、组织活动等主要业务指标上不低于部颁一级标准要求;要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体活动团队,特别是对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文体活动团队予以资助与指导,可以确定宁波地方标准与级别,达到一定级别的,每年予以相应的财政支持。要达到每个行政村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的要求、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仅靠市、县(市、区)的力量难以延伸至每个行政村,而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文体活动团体具有本土优势和地方特色,更易得到群众的共鸣,演出方式也简便灵活。在表演中,还可以各村轮流巡演,从而以演促练、提高质量。

第二,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也导致了对文化供给多样化的要求。因此要开展缜密的市场调研,科学地分析宁波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实行差异化、针对性的文化供给,如划分为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人员、或划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或划分为城市人员与农村人员等,针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要积极予以保障。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活动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文化创造的原生性、文化享有的民主性、文化传递的普遍性及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确保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经常化:各级公共文化单位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浙江省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化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到“十二五”期末,力争达到100个活动特色项目,1~2个市级公共活动品牌。全面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品位,不断创新发展,充分体现宁波城市精神,展现宁波广场文化的特色性和广泛性。

第三,要以文化消费拉动文化消费,以文化教育促进文化普及,以多种方式鼓励文化参与。根据《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2011年1月)宁波市民文化活动选择去博物馆的仅占13.6%,看话剧、戏剧的占9.53%(工作日)和9%(周末),参观文化馆的占3%(工作日)和2.01%(周末),听音乐会更只占0.9%和1.25%。显然,群众绝大多数满足于看电视[占66.52%(工作日)和51.07%(周末)]以及上网、打游戏[占48.1%(工作日)和39.11%(周末)],这些被动、单调的文化消费形式既不利于公共文化活动的,也不利于各种文化设施的充分使用,更不利于群众丰富精神内涵,这就需要文化部门有意识地引导群众,培养文化消费习惯,提高群众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一是以向机关、企业、市民发放文化消费优惠券或每周二半票以至免费的方式吸引市民走入剧院、音乐厅;二是加大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内容,经常性地组织在校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或组织各类艺术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以及传统民间艺术进课堂等。鼓励各种文化机构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和培训。三是通过组织群众文艺汇演、各级和各艺术门类的比赛等,提高基层群众文体活动团体的积极性、凝聚宁波文化氛围。如市级开展地方戏剧汇演、话剧比赛、合唱竞赛等。四是通过公共文化知识有奖竞赛、广场音乐会、公开选秀比赛等提高市民参与公共文化的兴趣,特别是在当前,公共文化活动应成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彰显才能的舞台。

第四,实施文化同城待遇工程。截至2010年底,宁波有外来务工人员358.4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有六成是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动机更务实,他们选择“技能改变命运”、“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追求品质生活”……用他们的话说,“体验生活、实现梦想”,他们渴望交流,渴望沟通,渴望被真正接纳。[1]因此,外来人员的总量不断增大,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升高,为保障这些新宁波人的文化需求,有必要实施文化同城待遇工程,如在民工聚居地开设露天影院、电视室、流动图书馆,邀请外来人员来源大省(安徽、四川、江西等)地方剧团来宁波演出,组织民工成立业余文艺团体等。在文化志愿者的帮助下组织外来人员子女去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参观,或观看电影、听文化普及讲座等。

第五,实施城乡文化资源均等工程,保证向农民供应“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双向流动与共享,如组织农民进城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开展农民书法美术比赛,获奖作品在宁波美术馆展出。动员、资助市区各专业、业余文艺团体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并组织文化志愿者到农村、山村、海岛协助村民、渔民保护文化资源、建立文艺团队。

(六)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与监督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率

要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财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同时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以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科学设计量化考核指标,对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责任分解与落实,实行全程、有力、高效的考核。首先,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各项文化项目和活动的实施都应明确责任主体,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其次,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采取分期拨款、提交阶段性执行报告、严格收支报告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公共财政投入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管,保证财政经费的合理及有效使用。再次,要建立“年报”制度。对公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应实行年报制度。年报一般应包括: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年度综合评估(如剧院上座率、图书馆借阅率等)。年报内容应向社会公开。最后,要鼓励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鼓励公民个人、社会团体、社会舆论机构、中介评估机构等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地评估政府文化服务的绩效。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要纳入到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中,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

六、“十二五”时期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任务

(一)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1.实施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计划。文化设施是城市的文化形象。结合宁波市上一轮文化设施建设的实际和新一轮城市规划的设施,重点要提升现有市级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使之成为展示宁波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十二五”期间,改建宁波市艺术剧院(凤凰百花剧场),实施天一阁博物馆陈列改造、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整体提升两大工程,新建宁波·中国大运河出海口博物馆、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图书馆新馆、宁波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专栏1 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和指标

img11

2.完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效能,合理布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改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设施,完备功能,提高质量,保证设施面积和办馆水准全部达到部颁一级馆的标准。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功能。在普及符合标准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改善基础条件,用好、管好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努力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机制灵活、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的示范性综合文化站。普及村(社区)基层文化宫。以省、市文化示范村(社区)为带动、基层文化宫建设为抓手,推进集教育、娱乐、健身、休闲功能为一体的村落、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全部建成基层文化宫,建成1000个文化示范村。依托公益性文化单位,全面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力争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专栏2 基层文化建设相关指标

img12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单位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提供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着力推动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着眼于满足各阶层市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整合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资源整合配送系统,建立起广泛的文化信息传输网络,使优秀的文化成果,方便地为市民使用,满足不同职业特点、不同年龄层次群众的多种需要。实施公共文化全民共享行动计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实施“天天读”、“天天演”、“天天乐”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进渔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力度。

专栏3 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img13

2.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宁波市农民电影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音乐舞蹈节等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和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庆典,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推动城市与农村、乡镇(街道)、村(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办好农村传统节庆、民间艺术、社团文化、文体竞赛活动。积极创建公共文化活动特色项目和特色品牌,在广泛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发展持续性、稳定性、群众性,富有地域特色、时代特点的活动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培育100个活动特色项目,市级重点打造“天然舞台”、“天一讲堂”、“群星课堂”、“群星展厅”等文化服务品牌。

专栏4 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和文化服务重点平台

img14

3.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文艺创作。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级大奖为龙头,以迎接建党9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为重要契机,深入挖掘宁波地方文化资源,加强创作力量,多出精品力作。“十二五”期间,力争有一批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及全国、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加大对重点作品创作生产的投入,建立健全重点作品论证、投入、效益评估、奖励等机制。(作者单位: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注释】

[1]浙江省社会文化数据动态填报系统。截止时间:2010年12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