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戴 言 张卫中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杭州市文化馆“集约化一体化群众文化工作机制”被评为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戴 言 张卫中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下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设区市,其中杭州、宁波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1346个乡镇。全省常住人口5463万。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2000亿,比上年增长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1亿元,增长20.8%。浙江省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关注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充实,文化民生不断改善。但是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还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大省还不相适应,与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谋划部署,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政策文件,以重点带全局,以建设促发展,全面开创了文化工作新局面。基本形成了多层面投入、多形式服务、多渠道供给、多方位保障的文化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道路。

(一)坚持多元化推进、高起点建设,标准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

浙江省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努力构筑公共文化阵地“三张网”,以促进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1.构筑标志性文化设施网络。近几年来,在省会城市杭州,已先后建成了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自然博物馆、浙江省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在其他各地级市,也建成了一批大型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如2008年建成的宁波博物馆、湖州大剧院;2009年建成的温州大剧院、嘉兴南湖纪念馆新馆、绍兴美术馆;2011年建成的金华市文化艺术中心等。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300余个。

2.形成广覆盖的基层文化阵地网络。我省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平均面积分别达到4420、3222、1084、206平方米,比“十五”末分别增加1339、829、541、37平方米。持续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农村,基层服务站点4万余个,乡镇、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3.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我省各地努力突破体制障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以嘉兴总分馆模式、杭州“一证通”模式、杭州市文化馆“集约化一体化群众文化工作机制”为代表的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工作服务体系。杭州市图书馆“一证通”工程获得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服务奖。2009年4月,文化部全国农村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嘉兴市举行,这是对我省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极大肯定。杭州市文化馆“集约化一体化群众文化工作机制”被评为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

(二)坚持一体化谋划、均等化配置,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基本得到保障

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让人人享有基本文化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此,我省近年来坚持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向基层倾斜、向偏远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努力让文化阳光照遍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

1.送文化下乡活动长抓不懈。省政府连续6年把送文化下乡活动列为“为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一,重点组织开展了“万场电影进农村、万场演出到基层、200万册图书送乡镇”活动。为全省所有欠发达县(市、区)和部分中等发达地区配送流动舞台表演车和多功能图书流动车,并持续实施了电影“2131工程”。“十一五”期间,全省年均送演出下乡1.5万场,图书200万册,电影22万场,实现了全省农村中心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2005年7月,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组建了浙江钱江浪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钱江浪花艺术团),以“文化直通车”的形式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节目送到基层农村。六年来,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行遍了浙江的11个地市90个县(市、区)的1000余个乡镇(街道),为基层农村演出1500多场,观众人数420多万人次。

2.弱势群体文化需求备受关注。“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级政府大力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努力填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从2008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的困难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重点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员、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全省“文化低保”项目进行补助。2009年,省文化厅安排专项经费,依托省文化馆、图书馆的人才和信息优势,以专题培训班、短期培训班等形式,面向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者开展了再就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再就业和科技致富创造机会、提供信息。同时,各县(市)也结合地方实际,研究落实了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机制和载体。比如余姚市从2008年开始每年拨款400万元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制作了4万张“阳光文化爱心卡”和“阳光文化共享卡”,下发给全市8000多户低保户和“新余姚人”,用以文化刷卡消费。

3.城乡一体互动模式卓有成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近年来我省致力于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互动模式的构建,逐步建立了城乡文化配送、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一方面,鼓励城市剧院、文化广场、文化展馆免费为农民提供展演展示的场所;通过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组织乡镇优秀节目展演等方式为农村文化提供展示舞台。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村“送文化进城”,实行“文化反哺”。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城乡文化互动合作氛围。“十一五”期间,全省县级每年组织开展活动133次,乡镇每年组织开展活动2045次。

(三)坚持系统化培训、多元化发展,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形成格局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我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文化人才学习培训搭建平台。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激活职称评聘机制、实施培养引进机制等手段,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1.分层次教育培训形成机制。近年来,省文化厅对全省从事文化、艺术领域的骨干和全省乡镇文化员、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了分层次培训。“十一五”以来,每年安排培训专项经费500万元。省级培训委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浙江省文化馆承办,采取对点培训、异地培训、分类培训等方式,组织培训图书馆长、文化馆长、乡镇文化站长、乡镇文化员每年600名以上,省、市、县三级文化部门每年培训基层文化干部和农民文艺骨干近万名。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省文化厅还组织编写了《浙江省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辅导教材》,其中大量吸收浙江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为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开展业务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学习范本。

2.文化志愿者队伍逐步壮大。以全省3万余支文体团队、50余万名业余文艺骨干为基础,整合力量组建了一支覆盖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将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工作纳入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范围,不断提高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文化志愿者队伍紧紧依托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和各级文化阵地,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已成为促进文化繁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生力量。

(四)坚持社会化运作、品牌化经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方式不断拓展

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我们不仅要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更要让服务内容与时俱进,服务方式推陈出新。

1.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提前启动。我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从2004年开始,以浙江省博物馆为试点,在全国试行国办博物馆面向社会常年免费开放;浙江图书馆自2007年12月1日起宣布取消借书证年费,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免费开放的省级图书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门报道。之后,该馆又逐步实现了电子阅览室、自修室免费开放;包括杭州图书馆在内的杭州地区10家公共图书馆实现对读者基本服务免费;舟山市普陀区图书馆等多家基层图书馆也实现了免费办理借书证。宁波市群艺馆打造“群星”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开设“群星课堂”,践行文艺培训“零门槛”;开办“群星展厅”,践行艺术享受“零距离”;搭建“群星舞台”,践行百姓明星“零接触”,全面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和服务。在2011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宁波市群艺馆在北京主会场作了典型发言,文化部部长蔡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宁波市的先进经验。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举措推出后,吸引了众多的群众上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呈现日益繁荣的景象。以浙江图书馆为例,免费开放后,读者数量、书籍借阅数量剧增。2008-2010年,年均接待到馆读者23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外借册次增长迅猛,2009年比2007年增长64.5%.

2.公共文化“菜单式”服务以需求为导向。面对多变多样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补助等形式,积极探索“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的公共文化市场化运作模式,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通过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档次,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菜单,让老百姓自主“点菜”,享受文化大餐。从2008年开始,在杭州市文广新局的组织下,杭州市群艺馆联合各区县(市)文广新局创办了“杭州群众文化网”。群众可以在网上点单,再由有关部门配送节目;还可在网上举办摄影展和书画大赛等,被群众称为杭城文化界的“阿里巴巴”。

3.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彰显特色。对全省各地已举办多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20个重大文化节庆项目给予了积极的指导和扶持;组织开展了浙江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浙江省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群文活动、浙江省排舞大赛、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邀请赛、“唱响文明赞歌”下基层辅导、“赏心乐事”系列音乐会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以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浙江省未成年人读书节”、“世界阅读日”等全民读书活动。对在公共文化活动中贡献突出的各类文艺团队,政府予以一定奖励。

4.“种文化”和“文化走亲”活动广泛开展。全省组织开展了“千镇万村农民种文化”活动。通过组织文艺骨干培训、农民文艺汇演、民俗活动展示等方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力培育农民自办文化,极大提高了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许多地方的农民群众成立了腰鼓队、舞狮队、秧歌队、舞蹈队、民间乐队等,自己制作道具,自编、自导、自演,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对满足各年龄段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起到积极作用。嘉兴秀洲区策划举办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综合性系列文体活动——“新农村嘉年华”,从2007年开始已连续举行了六届,每届活动都盛况空前,既展示了“一镇一品”,又传承了民俗文化,还确立了文明乡风的风向标,成为农民展现自我、丰富生活的平台。“新农村嘉年华”成了农民的文化狂欢节

在“种文化”的基础上,我省还推行了以文艺演出和特色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走亲”活动,通过各市、县(市、区)对本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炼,自行组织品牌节目、代表人物到其他相邻或相近的市、县(市、区)开展文化交流,创新“种文化”载体,有效发挥基层文艺骨干主力军的作用,促进了市际、县际、镇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2011年,全省累计组织“文化走亲”活动913场。

(五)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数字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1.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文化部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文件下发后,浙江省文化厅迅速开展了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浙江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嘉兴市和桐庐县作为我省试点地区,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此后,2011年3月份,浙江省文化厅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部署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作。浙江省文化厅在编制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列为重要内容之一,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近500万元用于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硬件建设,保障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目前,全省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共享工程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成900多家公共电子阅览室,其中包括1个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11个市级支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81个县级支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两个试点地区财政投入达2343.1万元,共建成65个标准配置的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覆盖率达100%,41个行政村(社区)建成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2.规范管理,实现网络服务阵地免费开放

为了加强对网络服务阵地的管理,浙江省文化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率先提出对公共电子阅览室实行备案制度。全省范围内所有公共电子阅览室必须进行备案,所有资料统一录入浙江省社会文化数据动态填报系统,并形成备案编号,进行统一管理。《实施意见》还明确规定,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全省统一界面、统一技术平台;用户上网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上网管理,未成年人上机需经监护人授权同意。每人每日上网时间累积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进一步明确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公益性质,实行免费开放。目前,省内两个试点地区所有电子阅览室已经实现免费开放,市县支中心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超过60小时,乡镇(街道)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超过48小时。截至目前,所有市、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现免费开放。

为充分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设施条件,《实施意见》还要求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根据群众的需求,定期开展网络文化主题活动、优秀数字资源推介活动以及辅导与培训。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互联网,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3.努力整合,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建设

我省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对国家中心资源、省文化共享工程专项资金采购的全省共享资源、各地建设的资源在浙江网络图书馆平台上进行了有机整合,供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根据未成年人的需求特点,我省还专门采购了中华连环画数字阅览室,天方有声数字图书馆,国际数字视频图书馆(内容以美国Discovery、国家地理频道节目为主)等3个数据库,供全省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使用。全省可共享的电子图书210万种,电子期刊1万多种,视频2万多部。

作为省内试点地区之一的嘉兴市,依托浙江网络图书馆平台,建成了嘉兴数字图书馆,由嘉兴市图书馆联合所辖五县(市)公共图书馆、嘉兴市中小学图书馆、嘉兴市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等联盟馆共同建设。嘉兴数字图书馆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及省级平台资源的基础上,又新购数据库15个,使嘉兴数字图书馆总数据库资源达到50多个,充分满足全市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如针对少儿读者,嘉兴市购买了“点点漫画书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全市各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均可享受到嘉兴市图书馆总馆一样的数字资源,实现数字资源城乡均等化服务。

(六)坚持科学化引导、指标化评估,公共文化绩效考核全国领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测度评估制度,离不开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引导和激励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省在深入调研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考评机制。

1.完善文化先进、示范评选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不断完善文化先进县、文化强镇(东海文化明珠)、文化示范村(社区)的评选标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文化先进县、文化强镇、文化示范村(社区)的创建,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抓手,激励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文化工作,实现文化担当。坚持典型引路,以先进促提升,以示范促发展,推动我省文化建设的全面繁荣。全省已有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县)27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0%;省级文化先进县44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49%;省级“东海文化明珠”545个,占全省乡镇(街道)总数的36%;已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个,示范项目2个;省级文化示范村385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141个。

2.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级评估。2009年,在详细修订了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标准和方法后,对全省150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了评估定级,共评出特级站157个、一级站270个、二级站248个、三级站222个,定级文化站约占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总数的60%。为促进综合文化站提档升级,实现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注入了动力。

3.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奖励制度。省文化厅与财政厅结合“十二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年度考核工作,在项目、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等方面参考《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制定了《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挂钩奖励资金考核细则》。从“十二五”开始,每年对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另外,省文化厅下发了《关于省级群众文化活动及作品评奖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了群文活动及作品评奖过程中的评委会组成、评奖程序、奖项设置等。特别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对各类文艺比赛参赛对象的身份资格进行审查,严肃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广大文艺爱好者公平参赛。

4.定期复查和总结交流。2009年,对已获得“文化先进县”荣誉称号的县(市、区)进行了复查,全省24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含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全国文化工作模范地区)全部复查合格,保留荣誉称号。通过各市文广新局核查和省文化厅抽查,全省36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全部复查合格。通过乡镇自查、各市文广新局核查、交叉抽查,对2007年前被省文化厅授予“浙江东海文化明珠”荣誉称号的481个乡镇(街道)进行了全面复查,复查合格394个,建议整改64个,撤销称号23个。2010年,省文化厅组织对49个县级支中心及所属部分村级基层服务点工作进行了分组督查。针对共享工程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管理的通知》,规范我省共享工程建设,确保各级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健康有序发展。

5.开发社会文化动态数据网上填报系统。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数据,做好绩效考核的基础性工作,省文化厅自行设计制作了省、市、县三级社会文化数据动态填报系统,通过以县级文化部门为基本单位,网络在线填报各类社会文化数据,省、市级文化部门网上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查询,实时掌握全省和各地的社会文化数据。

(七)坚持同等化待遇、多样化服务,外来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受到重视

浙江省是农民工流动、输入大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还将吸引更多的外来农民工来浙江工作和生活。大量外来农民工的注入为我省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的满足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省农民工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丰富农民工文化精神生活为主题,针对农民工的特点和需求,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满足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需要,让他们与本地人享受同样的文化生活和服务。

1.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

我省东阳等地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农村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十一五”期间,我省实施了“文化低保”工程,对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予以补助。目前已安排补助资金204.2万元,共补助了16个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受到农民工的交口称赞。对于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来说,享受与当地人同等待遇的文化服务,让他们觉得温暖,找到了“家”的感觉。中新社记者这样评价东阳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在农村中,通过建设惠及外来务工人员、当地农村居民的公共文化设施,尽力消除农村城市差距,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去与另类“精神寄托”争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不失为加强稳定因素的一个新载体。毕竟,只有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衢州市发行了首张《民工文化报》,这是一份由衢州市群众艺术馆主办,关注民工生活、反映民工心声、维护民工权益、展示民工才艺、满足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报纸,该报旨在普及推广民工文化,唤起全社会关注民工文化生活的意识,共促和谐社会建设;使民工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同时推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共同繁荣与发展。这份专门办给民工的报纸被送往经济开发区、建筑企业和工地、社区、车站等民工集中的区域。生活在衢州的本地和外来民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

2.大力开展各类农民工文化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工文化与职业水平

为了进一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省文化厅安排专项经费,实施了公益性培训“星光计划”。该计划依托省文化馆、图书馆的人才和信息优势,采取有计划发放文化消费券的形式,着重对外来务工人员、民工子弟等部分特殊社会群体实行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水平。从2009年6月启动至今,已开办吉他班、排舞班、小魔术班、心理健康教育、“钱塘杂谈”民生大讲堂等多种培训班。同时,各县(市)也结合地方实际,为当地农民工提供多种免费文化培训服务。如宁波市群众艺术馆以打造“群星”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为抓手,积极服务农民工群体。2007年,宁波市群艺馆推出了“群星课堂”这一免费文艺培训项目。针对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的特点,走出教室,把课堂办到企业、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民工子弟学校等地,让农民工不出门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文艺培训服务。

3.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农民工文化,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化建设力量

2010年3月,省总工会与省文化厅联合下发了《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行动实施意见》,计划在3年内创建1千家“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示范服务点”和1万家“职工电子书屋”。累计建成示范服务点1389家,职工电子书屋8814家,总计10203家,为全省企业职工提供优质网络文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省文化厅与省总工会联合开展职工培训,让职工了解并熟练使用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资源;同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通过竞争性、趣味性的读书活动,进一步丰富企业职工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素质。“文化共享工程进企业”行动,是我省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之举,是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让先进文化走进千厂万企、服务职工群众的文化基础工程。

浙江省各市还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外来民工集聚的企业文化建设。比如慈溪市非公有制经济相对发达,目前全市共有非公有制企业2.8万余家,年销售总额超千亿元,企业职工总数达60万人。从2005年起,该市移植村落文化宫建设的成功经验,启动以教育培训、舆论宣传、书报阅览、健身娱乐、综合活动、信息交流“六大阵地”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明珠企业”创建活动。该市已先后建成“文化明珠企业”79家,有效丰富了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慈溪市专门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文化阵地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创建工作的目标与重点。各镇、街道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考核内容,纳入检查督促范围,要求参加创建的企业建立健全相应领导体制,明确管理分工,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目前,慈溪市共有企业文体队伍800多支。

4.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正确引导农民工文化建设方向

在农民工文化建设过程中,我省十分注意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及时发现实际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总结优秀的工作经验和建设模式,努力以科学的理论引导农民工的文化建设。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我党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关切。同年,我省组织力量设立“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调研课题”,在全省主要农民工聚集地展开大型调研,对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内容、形式,享受文化生活所存在的困难、心理诉求以及相应的文化服务对策等进行专题研究。2011年10月9日,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课题文本加工会在桐乡举行,嘉兴市、宁波市、舟山市、丽水市、绍兴市、慈溪市、嵊州市、象山县、武义县等有关县市的领导和群文调研干部参加。目前,此次全省性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已经完成前期的问卷调查和文本撰写工作,现已进入文本加工阶段,研究成果将对政府部门下一步农民工文化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八)坚持制度化建设、示范化引领,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是推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的一个举措。创建示范区、示范项目需要根据实际,认真开展制度设计研究,有针对性地和创造性地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制度设计、实践探索和理论提升,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制度设计研究服务于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与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紧密结合。

1.认真做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申报、指导、督察等各项工作

为了充分做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申报工作,省文化厅在2011年2月召开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申报材料审核专题会议。组织专家听取各地申报工作情况汇报,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在宁波鄞州区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文化厅迅速组织在鄞州区召开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专家座谈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明确落实创建的目标和任务,为鄞州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2.积极开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为了配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我省开展了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2011年10月,在嘉兴平湖市召开了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评审会,对申报单位和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评审。经专家评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省财政厅审核,确定首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7个、示范项目10个。

为加强首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我厅印发了《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过程管理几项规定》(暂行)。

3.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

受文化部委托,浙江省代表中国东部地区承担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综合研究任务。自承担任务以来,我省对课题研究工作高度重视,到目前,整个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领导高度重视。2010年12月9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会议在宁波市鄞州区隆重召开,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继伟、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上,浙江省文化厅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宁波市鄞州区签订了设立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实践基地的协议,与承担课题研究的单位签订了课题研究委托协议,还向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成员颁发了聘书。郑继伟副省长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作为他2011年度重点调研课题。省文化厅专门发文成立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

其次,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我省确定了27个子课题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的课题研究范围,与国家课题体系的9个一级课题相对应,由8个地市文广新局和省文化馆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省文化厅给每个子课题安排了省级专家进行具体指导,落实了所有子课题的研究经费。形成了文化厅领导、地市文广新局和省文化馆负责、专家学者参与指导与研究的良好工作机制。

第三,课题研究有序推进。为了理清思路,明确方向,2011年4月,文化厅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思路讨论会,对每一个子课题的研究思路进行了集中讨论。2011年10月,文化厅召开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中期检查会议。课题前期成果已汇编成《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课题将于2012年底完成,接受文化部验收。

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面临发展的若干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公共文化供给存在供不适求的现象,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在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存在“供不适求”的问题,比如部分地区“送电影下乡”活动中,就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老片多、新片少;城市题材电影多、农村题材电影少;娱乐片多、对农民的适用性少。一些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的书,也经常不符合农民的阅读口味,没有满足农民的有效文化需求。总体而言,我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少常态化的公共文化需求信息反馈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对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往往只有感性认识,缺乏量化评价,忽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评估。

(二)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缺乏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入,但公共文化投入的总量仍然偏少,比重偏低。目前,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缺乏制度保障,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只能依靠领导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县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乡镇一级财政基本上拿不出专门的文化经费,不少乡镇文化站没有经费预算,事业建设、业务活动和日常办公等基本经费不足。不少农村文化设施因建筑年代早、长年失修、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正常使用。农村图书室、阅览室因缺乏购书经费,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现行政策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引导、激励力度不够,社会力量所提供的公益文化产品总量偏少,参与的热情、积极性不足。多数企业和企业家还缺乏赞助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无法取得突破性增加。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文化自愿者团队缺乏有效的政策扶持

当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表现为人才总量短缺,整体素质层次偏低,专业、年龄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普遍不高,专业文艺创作人才匮乏,缺乏拥有高级职称的拔尖人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省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我省文化志愿者在管理上还比较滞后,针对志愿者的保障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需要探索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文化志愿者管理网络以及全省性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和管理服务体系,多鼓励大学生、专业文艺人才等具有一定教育背景和专业素养的群体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

(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力度不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些基层地方党委政府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缺乏文化自觉。一些文化政策在地方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在发展经济的繁重任务面前,对于文化建设工作,部分领导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文化工作还未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开展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不够,支持文化的政策性措施不够有力,财政支持力度也还不大。在文化工作中,往往考虑文化业务建设较多,谋划长远发展较少;考虑眼前事务多,谋划长远计划少;按常规做事多,创新举措少。目前,对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执行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具体考核措施,对于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三、推进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强化考核,增强各级领导的文化自觉

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文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评体系,纳入县、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目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步加大文化建设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的比重,使之真正成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政府应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将公共文化服务同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对公共文化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服务数量和质量、公民的满意度等定期进行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激励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干部考核中事实上仍然把GDP作为硬指标,把公共服务当做软指标,重表面政绩而忽视公众实际需求的错误倾向。

(二)加大投入,完善各项基础性文化建设

充足稳定的资金投入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资金投入不足和来源渠道单一,一直是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因。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力争做到“两个高于”,即文化投入的增幅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时期。财政投入资金重点用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精品生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三)创新机制,激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内在动力

灵活高效的服务机制是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期以来,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大多是由政府“包办”,不仅供给总量短缺,而且服务效果与针对性不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改变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突破政府独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传统制度安排,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相结合的“一主多元”、“多位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采取委托生产、集中购买、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提供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把非政府组织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使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避免政府服务的低效性和市场服务的趋利性,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不同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建设方面,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表达自己的文化需求,参与公共文化供给的相关决策。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反馈平台,尽量避免公共文化服务在供给与需求上的结构性错位。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衡量标准。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文化产品的基本标准,群众评价、专家评议和市场检验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

(四)培育队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坚强支撑

文化人才短缺是公共文化服务落后的重要原因。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文化事业从业人员队伍。政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开发作为战略任务来抓。紧紧抓住积极引进、大力培养、合理使用三个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对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地域、资历等限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落实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文化人才成长环境;制定人才培养规划,采取院校培养、岗位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大培训、轮训力度,加强文化专业队伍、文化经营队伍和文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素养的内在因素。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强调,浙江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意识,努力改善文化民生,要让群众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中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将努力以创新的精神,从建设、管理、应用着手,全面推进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