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宁波文化发展总报告

年宁波文化发展总报告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10月,俞复玲作为宁波的唯一代表,成功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系宁波市首位。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广电传媒大厦、宁波奥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宁波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文化地标、精神家园”为目标定位,建成250家以上农村文化礼堂。2015年5月,宁波网上文化礼堂正式开通。
年宁波文化发展总报告_宁波发展蓝皮书•2016

陈珊珊

摘 要:2015年,宁波继续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发展成效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宁波城市文化发展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文化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代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尚未确立。根据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宁波应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深入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产业 文化发展活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5年,宁波市力争完成“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深入实施“六个加快”战略,实现“两个基本”、建设“四好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一、2015年宁波文化发展概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开展

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象化、大众化,更好地为市民所践行,2015年2月,宁波市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行动纲要》,实施节庆涵养、活动推动、典型培树、阵地拓展、队伍培优五大工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系列活动,弘扬“爱心宁波・尚德甬城”社会风尚。一是评选各类先进典型,构建市级道德荣誉体系。2015年2—8月,精心组织宁波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评选出俞复玲、陈怡、高顺伟等10名道德模范及王光明等13名道德模范提名奖。2015年10月,俞复玲作为宁波的唯一代表,成功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系宁波市首位。深化“宁波好人”“最美宁波人”主题宣传活动,优化身边好人推荐、评选和宣传工作,在社会各界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开展“信用宁波”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宁波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加强重点领域诚信建设,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社会诚信、金融诚信、工程建设诚信等信用建设特色亮点凸显。按行业分类建立实施诚信“黑名单”发布制度,加大曝光典型失信案件力度,建立健全联合奖惩机制。三是在全市多层面、多形式组织开展了家风家训主题教育活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系列活动。

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一是启动新一轮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15年4月,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2015—2017)》,在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新起点上建设全域化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二是深化“文明有礼、整洁有序”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城乡环境整治开展系列行动,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明显变化。推进城市硬件提档升级,对城市主要道路路面破损、绿化带损毁等进行修复,提升绿地景观档次,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开展市容环境洁化行动,重点对社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环境、秩序“脏乱差”等问题进行整治。深化道路清爽行动和沿街店铺“门前三包”,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三美乡村”建设,组织开展农村墙绘比赛和文化庭院创建活动,实施城镇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三是围绕公共秩序规范、文明有礼教育,强化教育引导和综合整治,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有了较大提升。持续深入开展了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施工、文明物业等丰富多彩的“文明宁波”系列活动。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贯彻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建立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研究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工作。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改进学校德育教学,推进立德树人。办好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深化“母亲素养工程”,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水平。加强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做好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关爱工作。二是创新实践载体,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铭心践行、伴我成长”为主题,组织实施“六同五强”系列活动[1]。深化“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六一“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七一“童心向党”、十一“向国旗敬礼”以及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国学经典伴我行”征文等活动。三是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心理辅导体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团体辅导、沟通咨询和早期干预。完善市、县(市)区、社区三级工作网络,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机制建设。四是推进未成年人校外阵地建设。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春泥计划”实施,为未成年人搭建寓教于乐、学技学艺、立德树人的平台。在2015年2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表彰暨学雷锋工作大会上,江东区镇安小学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条不紊

一是稳步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6月,市图书馆新馆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该工程进入全面快速的建设阶段,根据建设计划,新馆将于2017年底建成使用。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广电传媒大厦、宁波奥体中心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艺术剧院(凤凰剧院)和天一阁博物馆东扩项目完成阶段性建设目标。宁波非遗总馆、河海博物馆等项目前期可行性调研论证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扎实推进基础文化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宁波博物馆二次提升工程,推进保国寺科技保护展示与交流中心项目、江北老外滩天主教堂修缮工程、天一阁古籍库房整改项目建设等。

2.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拓展

一是农村文化礼堂覆盖面不断扩大,运行有序。2015年,宁波投入1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文化地标、精神家园”为目标定位,建成250家以上农村文化礼堂。自2013年4月启动至2015年4月底,全市文化礼堂已开展各类活动6000余场次,近80万人次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2015年5月,宁波网上文化礼堂正式开通。二是城乡演出院线运行方式逐步完善,加盟剧场数量不断增加。城乡演出院线于2014年9月在集士港广德湖剧院推出试点,由逸夫剧院和乡镇剧院组成连锁化剧院管理运营机制,通过以城带乡,建立统一的专业管理平台、演出采购平台、票务流通平台等,促进城乡演艺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乡镇剧院的一体化经营管理,目前已有集士港广德湖剧院、五乡文化中心剧院、姜山文化中心狮山剧院加盟。三是城乡一体公共图书馆建设扎实推进,乡镇(街道)分馆提升工作有序开展。镇海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镇(街道)“一馆一特”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全覆盖,并实现了村落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宫、村(社区)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格化全覆盖。开展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全市文化馆均达一级标准。四是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探索运用“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2015年9月,推出“文化宁波”公共服务平台官网、“文化宁波”微信公众号、“文化宁波”移动APP、《宁波城市文化艺术手册》、“文化宁波”公共服务平台自助终端等5个项目,为市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资讯服务。

3.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做大做强文化惠民服务品牌。2015年,实施“天然舞台”“天天演”“海享大舞台”“雄镇大舞台”“百姓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共计6000余场次,提升“天一讲堂”“天一阁书院”“群星展厅”“群星课堂”“讲座展览联盟”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精心组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组织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合唱大赛、文艺汇演等主题文化活动,举办第七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暨首届“阿拉电影周”活动、第二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暨惠民文化消费月”系列活动、第三届“阿拉非遗汇”活动等各类品牌文化节庆活动。广泛开展“文化走亲”活动。三是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农家书屋“你点我送”菜单式服务,完成图书流转、更新30万册次任务。高质量完成市政府实事工程,建设市级农村应急广播中心,实现全市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331工程,设立公益放映基地30家。完善“广播电视对农宣传服务”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广电低保工程,免除低保户有线电视终端维护费。

4.文化精品创作保持良好势头

一是精心组织文化精品的创作与生产。创排多媒体舞台剧《霸王别姬》、越剧《貂蝉》、甬剧《赶海的女人》和话剧《大江东去》,修改提升越剧《凤姐》、甬剧《筑梦》和景观剧《宁波的故事》,完成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情》的剧本创作。重点扶持原创长篇类文学作品《女船王》《大西迁1937》,戏剧《中国船娘》,歌曲《梧桐雨》《畅想中国梦》等29项文艺创作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扶持力度。扶持费从过去的5000元至10000元提高到8000元至20000元。三是省级以上奖项的文化精品层出不穷。赵柏田的长篇小说《买办的女儿》、杨东标的长篇纪实文学《此心光明——王阳明传》、张忌的短篇小说《素人》等9部作品获2012—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工夫影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少年班》(电影类)、宁波广电集团的《主义之花》(纪录片类)、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情》(戏剧类)等5个项目入选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

(三)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1.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2014年,宁波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339.39亿元,占现价GDP比重4.46%,较上年增长10.1%,高出同期GDP增幅2.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内容产业发展增速超过了20%。全市文化产业规模(限额)以上单位832家,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二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零售业和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之比为53.3∶20.5∶26.2,相比2012年的61.4∶29.2∶9.4,文化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三是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宁波探索以“文化+”的方式让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元素跨界融合,努力实现从传统单一文化产业到多元、现代、高科技文化产业的演变。如随着市民对文化休闲产业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旅游”模式焕发蓬勃生机。“2015上海宁波周”期间举行的宁波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洽谈会,现场达成合作项目9个,总金额9.65亿元,其中就包括弥勒文化园、观云山居影视休闲文化园等多个文化旅游项目。

2.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更趋完善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2015年5月,出台《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和《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下一阶段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抓手和具体政策措施。两个文件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对产业发展势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借力国家级平台,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2015年7月,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宁波分中心签约落户。中心将创立文化产业基金、创办投融资平台、构建信贷风险体系,并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交易等活动,打造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启动“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工作。三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行政审批在全省首创“市县同权同批”模式。2015年6月,在保留市本级审批权限的同时,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正式依法将市级本身的15个行政审批事项,委托到县(市)区文广新闻出版局行使,实现市县同权同批审批模式。

3.文化消费市场培育力度加大

一是抓住宁波发展“月光经济”的机遇,积极开拓夜间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文化消费特色街区。江北区着力挖掘文化创意、时尚休闲等消费热点,以外滩大商圈理念,搭建“文化夜市”“公益集市”“创意街市”多元化展示平台,力图将老外滩区域打造成文化时尚街区。宁波第二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举办了为期6天的“文化夜市”赶集活动,200余家文化企业、商户,20余家艺术培训机构,40余家动漫企业举行推介和惠民展销活动,全市各类文化消费场所也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加大折扣力度等手段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文化消费。从2014年底始,宁波推出首台大型夜间旅游演艺文化体验项目《明秀・大航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加大“文化消费卡”平台建设力度,激发市民文化消费需求。截至2015年5月,宁波文化卡发卡数量已超过10万张,加盟商户100余家。宁波文化卡持有者可以享受加盟商户的折扣优惠,如在新华书店购书享8.5折,宁波剧院(逸夫剧院)票价享9折等。

(四)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走上法治化轨道

一是《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获市人代会表决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1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1986年宁波被授予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以来,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专门的保护条例,填补了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却没有历史文化保护专门法规的空白,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进入公示阶段。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及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衔接需要,宁波市启动了《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2015年7月,住建部和省建设厅联合召开专家审查会。9月,对外公示。规划第一次提出了“市域”的概念,构建全域范围的保护框架,规划涉及范围面积达961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到2030年。三是基本建立起“名城—街区—名镇名村”多层次的保护规划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已命名的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全面完成,逐步建立保护名录体系。2015年3月,鄞江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市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达到6个。为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完整性、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宁波市将在已公布的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分三批遴选15个古村落进行保护试点工作,入选的古村落在未来3年内每村将获得总额达500万元的保护资金。

2.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文物的保护工作。做好申遗成功后大运河宁波段文化遗产的常态保护和管理,建立大运河(宁波段)监测预警平台,制定遗产要素监测管理标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运河遗产进行监测管理。进一步开展“海丝”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出炉首张“海丝”文化遗存手绘地图,标注了三江口的和义门遗址、渔浦门码头遗址、明州港海运码头等20余处与“海丝”相关的文化遗产点。2015年6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推进灵桥、江北老外滩天主教堂、郡庙等重点文保单位的修缮工程。2015年10月,它山堰申遗成功,成为宁波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二是基本完成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普查的范围涵盖了11个县(市)区,以及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分属国民经济19个行业类别,共调查5937家国有单位和其他机构(主要是宗教场所),普查覆盖率达100%。现已确定收藏有文物的单位99家,其中非文物系统的单位73家。经初步估算,需要清点登录的文物在12万件(套)以上。举办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三是开展民办博物馆星级评估,公布了首批12家市星级非国有博物馆名单。

3.非遗传承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一是公布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招宝山风物传说”“冠庄船灯”“响器木偶”等30个项目列入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泥金彩漆”等10个项目列入扩展项目名录,同时还公布了41个传承基地和41名传承人。“梁祝传说”等7个项目被命名为2015年度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示范项目。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举行第三届“阿拉非遗汇”以及2015宁波市龙狮争霸邀请赛、“海上丝绸之路”设计作品展、雅韵——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万里学子体验鄞州非遗、新疆库车农民画宁波展、非遗进机关、听・见宁波评话、宁波菜烹饪技艺展示活动等多姿多彩的非遗活动。三是启动宁波非遗保护高校联盟。该联盟在国内具有首创性,将有力推动高校与本地非遗的互动,首批成员包括宁波大红鹰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校。

(五)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1.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亮点频出

一是加强文化引进来,提升宁波城市国际化程度。以承办首届中东欧博览会为契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2015年6月,开展了为期10天的2015中国(宁波)海商文化周暨宁波文化广场中东欧文化艺术交流展,与波兰驻华大使馆、匈牙利北京文化中心机构签约国际文化交流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成立了宁波文化广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以“美术馆藏品”和“公共教育”为主题的中东欧国家美术馆馆长论坛,发出《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美术馆合作共识》。不遗余力引进境外优秀文化艺术精品和培育涉外演展经营机构,每年引进50余场国外高雅文化团队来宁波交流演出。2015年,举办了“撒哈拉的问候:非洲文物雕刻艺术展”“书连法兰西——法国图书周暨鲁昂图书历史展”、第二届中国宁波—韩国济州国际书法艺术交流展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二是认真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5年,共实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近60个,赴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200多名对外文化交流使者走向世界各大洲。2015年7月,《十里红妆》作为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中国之夜”上的重大国事文化活动,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国立模范歌舞剧院成功上演。《十里红妆》已成为宁波向世界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又一张亮丽名片。2015年8月,首批22家宁波国际交流示范基地挂牌,这些国际交流示范基地将发挥城市“橱窗”的作用,使参观者体会到宁波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城市魅力。2015年9月,宁波市与韩国济州、日本奈良一起当选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

2.对外文化贸易态势平稳

据宁波海关统计,2015年1—5月宁波市出口文化产品1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下降4.3%。出口文化产品主要为视觉艺术品(8.2亿元,下降5.8%)和印刷品(2.1亿元,增长16.9%)。美国和欧盟为前两大市场,分别出口3.7亿元和2.9亿元,分别增长10.9%和下降9.8%,两者合计占同期宁波市文化产品出口总值的61.1%。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价值10.7亿元,下降3.7%,占同期出口总值的99.1%。民营企业是出口主力军,价值9.2亿元,增长0.3%,占同期出口总值的85.2%。积极探索文化保税贸易,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宁波保税区努力把功能向文化产业延伸,推出了“文化保税区”建设项目。2015年,宁波保税区正式试水“文化产品保税”,分别于6月、10月、12月举办了跨境文化艺术作品展,跨境进口艺术品开始交易。

3.城市形象塑造推广更加有力

紧紧围绕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积极创新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宁波,推介宁波。一是积极拓展外宣渠道。2015年3月,由宁波市委外宣办与《中国日报》合作的“聚焦宁波”英文频道(ningbo.chinadaily.com.cn)正式在国内最大、最具海外影响力的英文门户网站——中国日报网开通上线。“聚焦宁波”英文频道旨在大幅度提升宁波的国际形象,打造海外受众了解宁波的权威平台,成为宁波声音在全球发布的第一窗口。二是积极推进外宣品升级换代。制作以“宁波的6种颜色”为主线的新版城市形象片、城市双语画册、双语宁波城区地图,出版《外国人眼中的宁波》外文图书。三是加大城市形象广告传播力度。市旅游局整合资源,共安排经费2000万元用于各类广告投放,重点做好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火车站、轨道交通1号线等城市形象窗口区域的广告投放,继续在央视荧幕播放《相约宁波》城市形象宣传片,加强重点境内外客源市场公交车身广告、轨道交通广告的投放。

二、宁波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文化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宁波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亟须注入强大的发展活力、激情和能量,而文化发展活力正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但目前宁波文化发展自身活力不足,改革创新力度不够,引领作用难以发挥。一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创新活力相对缺乏。如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两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媒体改革与融合发展才刚刚起步;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文化类社会组织不发达等。二是文化建设的投入总量不够多。2014年宁波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91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69%,低于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2.24%。从历年发布的《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来看,“文化投入”是影响宁波文化发展指数考核排名的重要指标。三是文化人才紧缺,结构相对失衡。高端文化人才,如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文化领军人物、大师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匮乏,城市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引进、培养和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四是文化发展所涉部门间的有效联动、资源整合和工作合力有待强化。现有文化发展政策比较分散,政策合力明显不足。

(二)城市文化发展特色有待进一步彰显

城市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外在体现和城市内在本质的外部表象,是城市文化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才具有灵魂。但目前宁波的城市文化形象还较为模糊,特色不明显。一是城市的文化定位不明晰,缺乏彰显宁波文化特色的统领性文化名片。杭州早在2007年就将“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作为城市总体形象定位,数年来一以贯之,精心营造,“品质”已成为新时期杭州发展的鲜明特征、强大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反观宁波,却始终没能形成一个能体现反映宁波城市区域文化特色的战略性、总括性的城市形象总体定位。二是区域性特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和传承创新相对不足。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史前文化、海洋文化、浙东学术文化、藏书文化、佛教文化、商帮文化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但对这些文化遗产缺少深入、系统的内涵研究,没有构建完整的研究团队和价值体系。社会公众对本土历史文化缺乏基础的了解,区域文化自信不强。三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业态简单、同质化,缺乏足够的创造性和好的商业模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区域性特色文化资源,但目前宁波的特色文化资源市场化利用程度较低,文化资源没有有效转换为文化产品,其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尚未发挥出来。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代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使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文化领域内基于市场经济结构的制度体系替代计划性制度体系的制度嬗变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国家文化治理方式逐步超越传统的计划性公共供给方式,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重构公共文化供给和分配方式的过程。与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相比,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代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能力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资金、区域统筹的难题。二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调的矛盾,文化供给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方面,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文化与科技融合度不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尚未确立

2011年《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4年,宁波文化产业增加值339.39亿元,占GDP比重4.46%,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宁波文化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甚至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早在2013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已跨过5%的门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杭州、深圳等同类城市相比,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占GDP比重、发展速度等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制约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一是文化产业的素质结构还不够优,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偏少,文化制造业所占比重过大,产业的现代性还有待增强。二是文化企业竞争力不够强,普遍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引领性的龙头企业相对偏少。三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尚不健全。四是文化消费观念还不够强,文化消费增速仍滞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五是发展平台搭建等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宁波文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抓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意见》作为我国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将为“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制定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重要遵循。一同印发的还有《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以下简称《标准》),对各级政府应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硬件设施条件、人员配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随后,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确定了10个国家级试点地区,探索标准实施的具体路径,进一步推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框架。这10个国家级试点地区就包含浙江省全省。根据文化部的工作部署,未来几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县为基本单位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

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中均等化是目的,标准化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将为各级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设定标准规范,有助于明确责任目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解决当前基层政府越位、缺位等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宁波正在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研究制定地方实施标准,探索符合本地特点的标准化工作模式。2015年7月,镇海区率先颁布实施《镇海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规范》,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标准化试点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将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攻方向。

(二)转型升级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面对众多的内部瓶颈和外部挑战,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首先,从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看,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其次,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看,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再次,从全球发展视野看,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重大使命。

与全国形势相比,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宁波显得尤为迫切。宁波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创意特征不突出,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弱,产业附加值低,长期以来是制约宁波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宁波以文化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宁波在2015年制定的《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文化内容产业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2%提高到2017年的40%。文化与制造业、旅游、科技、金融等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成效明显。”从近两年宁波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文化产业结构确有向好的趋向,全市文化制造业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61.4%下降到2014年的53.3%。当前,宁波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和科技及相关产业融合进一步加速,工业设计、动漫游戏设计制作、文化演艺与影视制作业等内容产业蓬勃兴起,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导向和趋势表明,宁波文化产业结构即将进入新的优化调整期,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升。

(三)文化“走出去”面临重大发展契机

我国正在推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这为全国各大城市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宁波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对于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既有担当的责任,也有积极的行动。宁波力图通过打造港口经济圈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使本市成为“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城市、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先行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的试点城市。宁波已编制对接“一带一路”“1+4”实施方案,“1”是指1个总方案,即《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纲要》;“4”是指4个子方案,其中就包括了《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实施方案》。这意味着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将成为宁波参与“一带一路”的四大战略重点之一。2015年,首届中东欧博览会落户宁波,成为宁波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借助中东欧博览会,宁波与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促成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未来,宁波将谋划建设一批经贸人文交流平台,包括争取中东欧博览会永久落户宁波,承办国际港口文化节、中国航海日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

为抢抓“一带一路”为宁波带来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机遇,宁波市委宣传部、商务委员会等部门积极探索对外文化贸易体制机制创新,拟制定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专项政策和实施意见,加强对文化产业重点出口企业培育和扶持;宁波保税区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引进200家左右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贸易企业,重点打造对外文化保税贸易基地、创意设计研发基地、文化产品制造基地,同时积极建设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文化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展示贸易中心,为文化产品的展示、仓储、交易、研发、生产提供专属保税服务。通过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宁波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总量、增长速度、辐射的国家和地区范围,或将出现较为快速的增长。

四、宁波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动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1.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不断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推动文化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科技化、信息化建设。二是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深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激发事业单位内部活力。加快实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理事会试点改革,构建多元的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三是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动全市国有文化企业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体系。有序推进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宁波广电集团媒体改革与融合,打造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传媒集团。

2.加大文化建设投入

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投入与财政增长相适应的稳定联动机制。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增加财政文化投入,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逐步扩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规模,并提高财政资金综合使用实效。在文化产业项目、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全国性或全省性公共文化活动等方面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三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宁波民营经济发达、社会资本丰厚、民间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四是探索设立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市文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构建完善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

3.加强文化人才建设

一是加强宁波文化人才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年度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和完善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覆盖各领域人才、分级分类管理的全市文化人才数据库。二是充实、完善和细化高层次文化人才认定标准,有针对性地引进宁波文化领域各类紧缺人才。三是创新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形式,积极实施柔性引才策略,加快建设柔性引才特色载体,鼓励文化领域领军和拔尖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宁波从事兼职、咨询、研究和项目合作工作。四是加快实施文化名家开发计划、文化大师工作室制度、文化创新团队培育工程、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六个一批”人才选拔工程等文化人才开发工程,激发文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二)深入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1.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一是对宁波全市域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挖掘和科学评价,尤其是史前文化、海洋文化、浙东学术文化、商帮文化等。二是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构建一个文化资源的总体保护利用框架,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文化资源保护数据库。三是重视对宁波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宣教,提升市民对宁波区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一是依据宁波的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民俗展示等特色文化产业。二是支持各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传承宁波历史文脉,发展一批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三是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创作规划与引导,集中优势力量,推出一批以宁波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为题材的文学、戏剧、影视、民俗等各艺术门类的作品,打造成具有宁波特色、宁波风格、宁波气派,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艺术精品和文化品牌。

3.打造鲜明的城市形象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宁波核心性、特色性、战略性资源,确立形成一个清晰准确、简洁凝练、特色鲜明、一以贯之,体现宁波城市文化特质的城市形象总体定位。二是加强城市营销,围绕城市形象总体定位,统筹配置营销资源,组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多种传播渠道,借力重大节庆活动、国际会议等载体,进行城市营销活动。三是设计和建构具有宁波特色、能被强烈感知的城市标识系统,将标识系统应用到城市标志性建筑、交通枢纽、城市景观、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等。

(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一是严格落实即将出台的《宁波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宁波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并形成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提高具体指标。县(市)区政府是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实施,确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时间表、路线图,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合理、有效弥合县域之间文化建设标准及资源投入差距。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标准,加快制定政府、公共文化单位和重大文化工程评估标准,争取在3~5年内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引导各级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科学、规范地开展公共文化建设,切实提高整体服务效能。

2.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一是把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规划。推动公共文化设施、产品供给、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与城镇化发展、城乡常住人口基本匹配。二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提高以县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的乡镇分馆建成率,实现流动文化服务和数字文化服务全覆盖,基本形成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互通互联机制;积极探索城乡演出院线制,建立统一的专业管理平台、演出采购平台,票务流通平台,以城带乡,让农村居民共享优质文化资源;健全“三农”出版物体系和发行网络,提升广播电视涉农节目质量,加强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促进城乡文化资源互动共享。系统谋划城乡、区域合作,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战略投资、合作共建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及公共文化设施、业务合作、人员培训等方式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地区要主动加强与城市全方位的合作联动,配套发展,努力构建与城市文化建设优势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格局。

3.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

一是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宁波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对各地各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二是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把政府评估与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社会主体评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评估的透明度、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是建立问责机制,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施过程中政府不作为、少作为、变相作为进行有效约束。

(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强化创新发展,推动综合发展

要通过创新和创意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内容产品,将文化产业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跳脱出来。首先,在产业外延不断拓展和全产业链延伸的基础上,将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宁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在以科技进步和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附加值的同时,还要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服务平台等多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创新模式向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升级,加快向文化产业的高端形态发展。其次,创新还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提高宁波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的配置能力,将高端科技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引进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模式引进来,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经营策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持续能力。

2.促进业态融合,培育优质增量

要以“文化+”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各行业、各领域的联动发展,不断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一是继续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品内容的启发效应和对产品形式创新的带动作用,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发挥宁波高新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探索建立文化科技产业联盟,推动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二是加快“文化+信息”融合的探索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信息创新空间愈来愈无边界,要以及时满足需求为业态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造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三是加强新兴业态的细化创新。要不断在细分市场中探索新的业态和模式,更加注重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休闲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交融,催生更多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3.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存量价值

要以结构性、差别化的资源供给机制,引导资源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配置,使宁波文化产业结构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一是提高创意研发环节的比重和水平。要从主要依靠生产到依靠智力、知识、创意、创新的投入,提升所处产业链环节的级别,促使企业经营由低端向中端高端发展。二是传统文化制造类企业更要强化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环节,使先进的创意设计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快速渗透到传统文化制造业,推动传统文化制造企业的优化升级,加快“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三是在市场营销环节,要树立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重视衍生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使富有内涵、制作精良、创意领先的文化产品有效地占领市场,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链条发展。

4.开放合作升级,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要抓住“一带一路”为宁波带来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机遇,以全球化的视野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提升宁波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一是搭建文化贸易平台。依托宁波保税区的优势,学习借鉴上海、北京、深圳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经验,推进宁波保税区的“文化保税区”项目,建设区域性对外文化贸易中心。二是调整文化出口结构。鼓励文化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产品;培育知名文化出口企业和品牌,打造区域性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基地;推动文化资本走出去,实现产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双轮驱动。三是拓展文化出口渠道。系统调研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市场特征,细分目标市场,实行差异化产品输出;鼓励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参与各类国际性文博会、影视节、出版物展销等活动;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

参考文献

[1]黄志明,姜建蓉.宁波文化强市建设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黄志明.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詹鑫华.宁波发展蓝皮书2015(文化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王京生.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上).中国文化报,2013-11-19.

[5]王京生.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下).中国文化报,2013-11-23.

(作者单位:宁波市社会科学院)

【注释】

[1]“六同”指的是开展“同唱、同讲、同绘、同诵、同演、同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五强”指的是围绕强化未成年人在“爱国、诚信、勤俭、友爱、孝敬”五个方面的认知和践行,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