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城市导向的宁波文化强市建设

文化城市导向的宁波文化强市建设

时间:2022-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明确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00年宁波全面拉开文化大市建设的序幕,标志着新世纪宁波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开始。同年《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
文化城市导向的宁波文化强市建设_宁波文化强市建设研究

第三节 文化城市导向的宁波文化强市建设

一、宁波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进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战略的宏观环境下,宁波依托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凭借长期以来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的坚实物质基础,尤其是经历了“十一五”时期以来的文化发展重要地位的确定和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宁波文化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顺利地实现了建成“文化大市”的文化发展目标,为建设文化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文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000年宁波全面拉开文化大市建设的序幕,标志着新世纪宁波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开始。《宁波市“十五”文化发展规划》出台,提出宁波文化发展要实现从城镇文化向都市文化的转变;同时下发的《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强调,要从“政治、战略、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明确了建设文化大市的发展目标和构建都市文化新格局的根本任务。2004年始,宁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发展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街区等若干政策性文件。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文化建设的“六大战略”任务。2011年《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出台,确立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总体发展目标。同年《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

(二)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共建共享、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着力让人民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突出“公益”、“惠民”特色,通过城市重点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以文化设施为载体、多层次、遍及城乡的四级文化网络体系。在城市,以三江六岸为主线、大型文化设施为重点,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群众性特色文化设施;在农村,以“东海明珠工程”、“15分钟文化活动圈”建设为重点,加强了基层的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通过“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免费的图书馆服务和系列性讲座及文化培训,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按照新口径核算,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50亿元。2004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85%。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相关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67.7%下降为2010年的54.8%;可喜的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业态创造的增加值比重从10.2%上升到28.8%。一大批文化创意园区发挥了聚焦、辐射作用。

(四)加快文化改革与对外交流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推进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和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民营企业、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成为文化发展的新生力量,兴办了一批博物馆、文化用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古旧家具生产加工企业;一批国有文化企业在“国有民办”的模式下,实现合作双赢。通过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大量国外高雅艺术汇集宁波,一批本土的文艺产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高了宁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重视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

启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基本摸清文化遗产的家底。根据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截至2009年11月底,共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8309处,其中新发现695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搜集了线索28万条,整理项目1.2万个。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列入国家、省、市的名录数量在增加。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00多家,尤其是采用“国助民办”与个体投资相结合的方式,一批民办的博物馆、艺术馆相继建成开放,成为文化强市建设新亮点。

可见,宁波的文化发展已走了一条体现宁波发展阶段、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一是在宁波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大格局下,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二是以发展文化产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三是市场化发展与公益性保障相结合;四是以体制改革为内在动力;五是政府主导强力推动。这些都比较充分地体现宁波文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

二、国际文化发展比较中的“宁波差距”

(一)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伦敦、纽约、横滨、新加坡等国际城市在文化发展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积累了有益经验,具有借鉴学习价值和标杆示范意义。一是都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充分表达了政府的战略意图和发展导向。纽约不仅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而且将自己作为与经济中心比肩的文化中心,即文化生产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消费中心,是科技高度发达、出思想、出文化成果、出文化人才的地方。日本横滨将发展定位为“国际文化城市”,最大限度地发挥开埠以来的国际化特点,努力建设与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变化相适应的国际城市。200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文化战略——《文化复兴城市》。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积极整合多元文化资源,以特有文化催生特色文化产业;改善文化管理,放松管制和准入条件;健全和规范文化市场,培育和引进文化创意人才,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三是明确文化发展的重点。纽约将文化产业定为“低风险、高回报、机会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加坡致力于确立“新亚洲文化创意中心”的地位,文化创意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四是营造自由开放的国际化环境。即营造具有接轨国际生活节奏、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化的氛围。文化创意思维与商业氛围、现代科技充分结合。五是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具有种类多、品质高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馆藏,以及各类文化节事。

我们发现,这些国际性城市的文化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支持下,在战略、产业、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等主要方面进行系统性考虑和整体性实践:一是人本化的理念。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着眼于人的发展。二是战略性的高度。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并确定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特色化的资源。重视挖掘利用各类文化资源,发展基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原有产业基础的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四是整体性的创建。从城市形象、城市精神、文化设施、文化生活、文化权利、文化管理、文化产业、人才培育等全方位地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五是创新性的发展。在思想、制度、管理、要素、社会组织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二)宁波文化发展的现实差距

1.在文化战略认知方面

在宁波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角度出发,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制造、信息等产业的融合,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相比较于国际城市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和确立文化战略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而言,宁波的文化发展战略还只是一种从属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子战略。因此,宁波文化发展还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

2.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宁波文化产业总体水平不高,在文化产业的供给方面,现代传媒、创意设计等核心层和外围层的文化产业的基础薄弱、比重较低,占主体地位的是生产性的相关层文化产业,60%左右的产业增加值来源于文具用品、设备等实体性的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同时,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宁波文化产业不能为本地的企业提供知识密集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大量的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需要由外地提供。在文化消费方面,宁波的人均GDP增长快速,已超过1万美元,但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偏低,而且物质性文化消费支出占主要比重,精神性文化消费较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模支撑有限。宁波仅仅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心,还不是文化创意中心和文化消费中心。由于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足、内在作用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发展初期。

3.在文化创新主体方面

虽然宁波文化产业门类齐全,但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尤其是缺少“龙头企业”、“航母型”的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企业效益不高,企业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链的加工制造及零售行业,产品及服务的科技含量和增加值低;缺乏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效益高的原创性文化产业与服务;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的水平不高,各自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定的优势产业群、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品牌。文化中介机构发展缓慢,文化产品的推广、策划和市场能力比较薄弱。国有大型文化企业体制改革缺乏内在动力,守旧思想、保全心理、观望态度严重,一些新业态、新经济形式的市场主体没有纳入文化发展的范围,缺乏引导、管理和支持;民间资本过于集中于加工制造行业,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过高。因此,在文化发展领域尚未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4.在文化发展要素方面

文化城市是核心要素内在联系和作用逻辑关系发展的结果。文化城市的构成要素可初步概括为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空间、文化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等方面。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文化资源的存在,在引入经营后则会转化为文化资本,为民生所用就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文化资源的商品化会形成文化产业的门类,进而促成文化产业发展在空间的聚集形态;城市文化空间不仅是生产和工作空间,也是市民生活空间,还有体现城市文化个性、市民精神面貌的城市意向空间;城市文化的生成发展又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的文化自觉过程,而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的“灵魂”。目前,宁波对城市文化资源的认识狭隘、挖掘利用不够、文化资本相对匮乏;文化产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城市文化空间的种类、业态单一,布局不合理、集聚程度低、人性关怀程度低;城市文化精神缺乏影响力;城市形象模糊、特色不明显;制度安排的体系化、精细化和操作性不足。因此,宁波尚未形成文化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

5.在文化发展支持体系方面

文化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理念、目标和方法,只有在宏观战略决策和整体规划下才有可能得到实施。同时,文化城市的各个构成要素只有在相应的文化制度和文化政策下,才可能得以有效协同。宁波对于文化的理解还局限于传统的狭隘文化范畴,文化发展与教育、科技、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发展协调不够、各自为政,文化建设缺乏长远谋划和具体可操作性措施。文化管理体制不合理,机构设置重复、职能交叉,存在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文化发展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一些政策过于原则,缺乏实施细则,相关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到位,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上还需要完善政策配套。

三、以文化城市为导向,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一)文化城市的发展导向

宁波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现阶段建设文化强市。2011年颁布的《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文化发展目标是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重点是增强由“六个力”构成的文化软实力,亮点是文化发展“1235”工程计划。《规划》对今后一段时间的宁波文化发展、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从文化城市的角度来看,宁波现阶段的文化发展存在历史局限性。不少的文化发展规划往往成为党委、政府加快文化发展的意见与文化管理系统工作计划相融合的混合体。要么是众多的原则性要求,要么是陷于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年度的项目计划。我们认为,《规划》应当阐述明白的核心问题是,以现代化城市为发展主体的宁波,其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与发展方向,以及在“十二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发展重点和整体安排。因此,《规划》的对象应该是都市文化,《规划》的关键是要明确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体系,《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要提出文化城市构成要素的培育与系统性安排,《规划》的思想基础应该是文化城市理念,而不是一般性的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思维。

为此,在宁波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进行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一是要从文化行业发展思路或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思路向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路转变;二从单纯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思维向文化发展战略的思维转变;三是从单向的文化惠民意识向文化民生和文化权利的人本理念转变;四是从工业时代的思维向后工业社会的视野转换。总体上讲,宁波文化发展应该以文化城市为导向,最终实现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

(二)文化城市的战略定位

1.基本依据

一是城市文化特质。宁波文化资源丰富,但最具优势的是延绵不绝、传承至今的宁波工商传统、海商文化,它一直是宁波文化发展的主要特色。二是文化城市类型。当代文化城市可分为单一专项性的文化城市和多维综合性的文化城市两大类,未来的理想的文化城市是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

2.目标定位

近中期,在工业化时代背景下,战略目标是建成长三角地区以商业文化为特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城市。现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文化的“双中心建设”。在产业发展定位上,不仅是先进制造业、国际贸易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同时还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消费业发达的商业文化城市。在区域定位上,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工业创意产业中心和文化消费中心城市。从长期看,顺应后工业社会发展要求,战略目标是建设多维综合型的文化城市、海内外著名的文化城市。

3.发展阶段

一是从“文化大市”迈入“文化强市”。实现扩大文化发展规模、初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是实现从“文化强市”向“文化城市”质的飞跃。“文化强市”是“文化城市”的重要发展阶段,“文化强市”建设的任务就是依照文化城市构成要素要求和发展类型特点,采取不同阶段的文化发展策略:初期,以建设专项型、区域性文化城市为目标,突出宁波工商文化底蕴深厚、现代经贸发达的城市特质,打造以工商文化著名、有地区影响力的文化城市;中期,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多种文化特质、文化资源,建设多维综合、区域型的文化城市;后期,建设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城市,实现宁波文化发展、城市发展的最高目标。

(三)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在文化城市目标导向下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文化城市目标导向明确了“文化强市”的历史方位、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要求;另一方面,文化城市的理论、构成要素体系和国际实践经验,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思想基础、规范标准、经验借鉴,为进一步研究制定文化城市的发展战略,明确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精神的要求,以《宁波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为依据,对文化发展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深化研究。

1.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是要拓展视野,研究界定文化资源概念的内涵、特点,分析宁波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二是要分析宁波特质文化资源,研究提出能转化为文化资本、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文化资源类别;三是提出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丰富和充实文化资源要素的对策建议。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要从事关文化民生与保障文化权利的高度,总结宁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供需关系、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应把握的重点:一是要以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为重点,深入研究符合宁波实际、体现人民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推进、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二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制度设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

3.文化产业体系的培育与发展

一是要在供给和需求相结合、城市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宁波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和结构特征;二是要深入分析宁波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尤其是要重点研究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的成长机制,以及文化新业态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特殊作用;要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街区等集聚区发展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三是对宁波优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文化企业的壮大培育、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持强化等提出对策建议。

4.城市文化空间的发展

研究国内外城市文化空间的有益经验,分析城市文化空间的基本要素、形成机制和主要类型;在分析宁波城市文化空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格局;提出打造城市文化空间的政策建议。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城市文化精神的建设

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弘扬宁波优秀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时代精神,提炼出独具特色、深入人心的当代宁波人共同价值观,凝聚思想共识;分析城市文化精神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提出培育城市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6.文化发展的制度及政策的体系化建设

在总结现有文化体制改革、梳理文化发展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从宁波实际出发,研究提出宁波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发展政策的重点和建议意见。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士林.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文化城市战略.文化艺术研究,2010(3).

[4]刘士林.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界定及其人文研究的路向.江海学刊,2007(1).

[5]吴良镛执笔.国际建协《北京宣言》.建筑学报,1999(6).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英]Hall,P.Cities in Civilization.New York:Pantheon Books,1998.

[9][美]Sharon Zukin.城市文化.张廷佺,杨东霞,谈瀛洲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韩]李奎泰.首尔和上海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文化政策之比较.当代韩国,2006(1).

[11]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2]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3]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14]饶会林.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杨苗青.文化都市:大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16]本书编委会.文化:城市发展的引擎——宁波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对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7]蔡绍洪,李莉,解伏菊.大中城市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纵横,2010(11).

【注释】

[1]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66页。

[2]刘士林:《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文化城市战略》,《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第3期。

[3]刘合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6—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