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衢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年衢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举办第五届衢州市群众文艺汇演和衢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组织作品参加第六届“七彩阳光”浙江省青少年文艺系列展评活动,市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市文化馆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市女领导干部书法、绘画培训班。2011年衢州市51处不可移动文物被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2处,共计370处。

2011年衢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王露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根据浙江省文化厅和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衢州各级文化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面推进衢州文化名市建设、加快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一、2011年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作

(一)围绕主题,着力抓好重大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

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组织策划各项文化活动,特别是隆重举办“党旗永远飘扬——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大型歌舞晚会”,赢得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好评,被誉为建市以来最好的一台自办晚会。配合做好“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暨2011中国绿色宝贝颁奖晚会”,唐国强、朱军、刘劲、程志、刘媛媛、何晴等30多名明星嘉宾参加了演出,通过这次活动充分展示衢州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成果。市博物馆做好《钱江潮——建党90周年大型图片展》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图片展》巡展工作,市婺剧团组织文化大篷车建党专场巡演,市文化馆承办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衢州展区)暨余东农民画专题展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辅导市残疾人文化艺术月活动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举办第五届衢州市群众文艺汇演和衢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农家乐大篷车艺术团在第一时间创作编排了以“学最美爷爷、倡文明新风”为主题的专题文艺节目,在全市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巡回演出百场,让“最美爷爷”的精神,在浙西大地广泛传播。

组织衢州市40件剪纸作品参加“第四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展”,获得银奖1件、铜奖2件、优秀奖7件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组织参加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油画展,其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人,优秀作品奖4人。组织美术、书法、摄影各20件作品参加浙江省第二届群星视觉艺术大展,其中获金、银奖各1人,7人获得铜奖,13人获得优秀奖。组织作品参加第六届“七彩阳光”浙江省青少年文艺系列展评活动,市文化馆获得优秀组织奖。完成参加浙江省婺剧音乐大奖赛曲牌联奏和婺剧唱腔选段比赛,并荣获最佳演奏奖。组织开化草龙舞、常山钢叉舞、江山手狮舞、龙游硬头舞和衢江全旺板龙舞参加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民间舞蹈评选活动。组织参加皖浙赣闽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婺剧《断桥》获金奖,地方民歌《雪花落在梅花上》和朗诵《月之韵》获银奖,朗诵《我的祖国》获铜奖。

(二)提升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做好衢州大剧院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新增1个国家一级馆,1个国家二级馆。新增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1个,省级文化强镇1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1个,5个乡镇被评为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11—2013年)。继续开展“送文化”活动,全市送戏下乡1306场(其中市农家乐大篷车艺术团下乡巡演220场)、巡回放映电影2.1万余场、送图书下乡12.818万册以上,举办“文化走亲”活动49场。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种文化”活动,培训文艺骨干1941人次,举办全市首届教师婺剧培训班,举行如江山市第二届中国幸福乡村文艺汇演、2011中国·常山胡柚节暨第26届“三山”艺术节文艺晚会、开化县根雕文化艺术节等全县范围的群众性文体活动73场次。深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市博物馆举办展览8个,接待观众521716人次,创历史新高。市图书馆新办借书证7200个,接待读者借阅36万多人次,图书借阅量达47.5万册,提供查阅资料2235册。接收现居北京的81岁衢州籍老人吾如仪先生捐赠的著作《无弦杂弹》200册,接收衢州籍人士阿章捐赠图书131卷。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加大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安装完成维普信息资源系统——衢州镜像站,资源量达到6T。市文化馆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市女领导干部书法、绘画培训班。

(三)弘扬传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收尾工作,全市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7926处,其中新发现7147处,复查779处,消失文物47处,另外还登记信息点8932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普查成果保护利用规划、普查成果出版计划、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地图、普查档案等全市各项汇总材料已完成并上报省普查办。2011年衢州市51处不可移动文物被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2处,共计370处。通过大量调研,将衢州城墙保护与信安湖旅游开发和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相结合,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修复建议,为衢州城墙复原项目和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围棋文化万里行前期考察活动,为建衢州围棋博物馆开拓思路。做好境内重大工程建设中的考古发掘工作。扶持和鼓励各类民办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的建设。加强民间文物征集和抢救工作,不断拓展馆藏文物的征集领域和渠道,1~9月征集各类文物129件,及时制止拆除柯城区花园街道缸窑村龙窑的行为。继续强化文物安全监管,有效构建县(市、区)、乡、村三级文物保护安全网络,全市共有业余文保员近500人,基本实现了一般文保单位有专人看护,重要文保单位有专人24小时守护。由于文物安全工作成效明显,市博物馆和龙游县文物监察大队分别被省文物局授予“文物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文物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接受了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衢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崔成志先生捐献的118件陶瓷器,其中三级珍贵文物5件,这是衢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一次批量捐献,社会反响强烈,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专门致信感谢崔成志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加快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做好非遗保护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衢州市“烂柯山的传说”、开化香火草龙、廿八都木偶戏、皮纸制作技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祭孔大典(南孔祭典)、九华立春祭六个项目入选。现全市共有非遗项目625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44个、市级126个、县级447个。开展了“服务传承人月”和“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衢州水亭门街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有了中期报告,正围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再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谋划。古琴制作获2011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邵永丰、开化龙顶、龙游宣纸获银奖;龙游吴芝瑛剪纸获浙江省“民间巧女”手工技艺大赛参评项目(作品)金奖、吕菊花的毛线鞋编织获银奖。邵永丰手工技艺馆、龙游民居苑和开化醉根艺术博览园被评为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

(四)深入推进,加强基层广电和农家书屋建设

利用“村村通”、“村村响”广电工程,结合农户的实际需求,市、县(市、区)两级广电部门推出了54档对农广播节目和39档对农电视节目,以传递各类为民服务信息,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积极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全市完成3.3万余户“低保户”免费收看有线电视。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工作,在做好面上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履行督查职责,要求各县(市、区)要严格遵照“倒排计划,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做好整合工作。

加大了对农家书屋和农村小连锁工程建设工作的推进力度,新建图书流通点46个,至今共建成农家书屋872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新闻出版局对衢州市农家书屋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查,对衢州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下发了《衢州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掀起了建设农家书屋的新高潮。

(五)夯实基础,促进文广工作全面发展

围绕文广系统改革发展任务,精心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广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拓宽文化人才培养渠道,优化人才培育环境,以提升人员素质、培养创新思维为重点,搭平台、压担子、交任务,力争培养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调整优化下属部门班子结构,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以强化组织观念、效能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文广系统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拟定了《衢州城墙及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五个调研课题,明确了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到人,不断提高服务决策、服务中心的水平。开展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区域、群体差异性研究”调研起草工作。

二、衢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工作案例

案例一

打造民工文化驿站,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民工文化报》创办于2009年7月28日,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管,市群众艺术馆主办,每月一期,每期印数1万份,除少量赠阅政府部门外,80%免费发放给全市建筑企业、有代表性的开发区、社区的民工。该报秉承“打造民工文化驿站,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宗旨,受到全市社会各界特别是民工朋友的欢迎,在推进“文化低保”工程、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创办初衷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近年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了民工文化俱乐部,推出了民工戏剧专场演出、民工子女文化夏令营、民工艺术团等活动,为民工提供免费文化服务,丰富了当地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目前在保障民工群体享受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仍然不足,满足不了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群艺馆作为提供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理应将民工文化纳入群众文化的视野,在“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民工文化方面先行一步。由此,为满足民工读报需求的《民工文化报》应运而生。

(二)办报特色

《民工文化报》为对开四版彩报:第一版为新闻版,第二版为信息《超市》,第三版为文学副刊《驿站》,第四版为图片专版《瞬间》。主要特色是写民工、民工写、民工看,所选题材与内容,均与民工工作、生活相关。在办报过程中,注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1.思想性:涉及民工工作、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很多,阴暗面也毋须讳言。但该报坚持以民工为办报主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坚持典型引路,不揭黑、不曝光,关注民工“大文化”现象,力图通过正面宣传报道,给处境艰难的民工以“信心、希望、阳光”。如该报报眼和头条曾报道过:《总理关爱农民工》、《温总理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用心打造民工“文化彩虹”》、《为民工撑起一片天》、《后坞护工在家开创护理新天地》、《衢州市全面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等。

2.典型性:该报在头版推出固定栏目《榜样》,报道一些优秀民工的先进事迹,以及民工创业成功的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鼓舞民工敬业爱岗、立志成材。如先后报道过“浙江省十大最感动您的民工”——衢化医院护工黄夏华,带领村民致富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张美珍,全国优秀农民工刘启恒,浙江省优秀农民工李熠坤,巨化集团公司十佳文明职工、全国汽修比武获奖者郑剑清等。

3.指导性:该报在第二版开设了《帮助》栏目,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为民工择业、维权提供指导,帮助民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如《民工维权备忘录》、《非法企业被查封后劳动者可向谁讨要工钱》等。

4.实用性:实用性是该报的办报重点。《八面来风》汇集民工关心的本地及外地的一些相关信息;《招聘信息》为民工提供择业服务;《生活小常识》针对季节特点和一些多发疾病,提供健康保健常识;还有常用电话号码等。此类信息均来自正规渠道,注明了出处,注意把握好导向。

5.生活性:该报第三版文学副刊的作品基本为“民工写”或“写民工”的原创作品,贴近民工生活,富有真情实感,可读性较强,在体现欣赏性的过程中,注重通过浓墨重彩,讴歌、赞美民工群体身上的真善美。如写打工故事的《我的打工路》、《第一次打工记》;写民工情感生活的《四古的爱情》;刻画民工形象的《废品老六》、《民工马有龙的故事》;写留守儿童的《爸爸,我想在你身上画条河》;还有民工创作的诗歌《致建筑工人》等。透过孩子的眼睛看民工,开设《童眼看民工》专栏,是该报副刊的又一特色,如《晚上七点钟的“太阳”》、《民工与蚂蚁》、《有这样一种声音》等等,充满童真,令人感动。

该报第四版的《瞬间》,主要用图片、美术作品,记录、反映民工工作、生活中的精彩片断。如反映民工工作状态的《高温下》、《城市美容师》;反映民工精神生活的《爱读书的民工——严志浩》等。祝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该报推出了两个版打通的《六十张民工笑脸,贺新中国六十华诞》。

6.趣味性:考虑到民工群体的特点,为丰富民工的业余生活,该报还选编了一些小笑话、脑筋急转弯等。编辑在筛选这类题材时,力避低俗、无聊、不健康内容。

7.互动性:该报在头版开设了《心语》栏目,传递民工的心声、愿望。如民工对《民工文化报》创刊的祝贺、评价,对新中国60华诞的祝福,对民工文化建设的期盼等等。

(三)努力方向

推进民工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民工文化报》作为一张内部赠阅的小报,出报周期长,赠阅数量、范围均有限,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但作为首张专门为民工办的报纸特别是关注民工文化建设的报纸,其意义在于唤起全社会对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共促和谐社会建设。今后将继续努力把这张报纸办好,办得更具特色,办出更多亮点,打造群文“品牌”,并依托该报开展更丰富的民工文化活动。

案例二

民工文化俱乐部——城市里的民工文化家园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衢州市民工文化俱乐部是衢州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1月成立以来,针对民工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各类文化资源,不断推陈出新,为民工免费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广泛。

1.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免费文化服务,针对性、时效性强。2006年俱乐部成立时集中推出了6个服务项目:开通民工文化热线、举办民工周末文艺专场、设立民工图书阅览日和晚间阅览、开办民工电影夜市、组织民工快乐上网和广播进工棚。之后,在坚持做好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又陆续推出了一大批新的文化服务,如2006年免费开放衢州博物馆、暑期开办民工子女文化夏令营、举办才艺民工选拔赛;2007年成立民工艺术团、开设广播“民工家园”栏目;2008年因大雪灾,为回不了家的民工组织“文化温暖行动”;2009年创办《民工文化报》;2010年举办“为民工送文化年货”活动等。

2.全方位延伸服务触角,是综合性的服务平台。充分结合社会力量,把俱乐部的服务延伸到社区、企业和工地,与民工靠得更近了。在开发区设立“民工流动图书室”,将2000多册图书送到民工家门口;组织“清凉一夏、欢乐一夏”文艺演出送工地活动;在多个开发区各设1个民工电影专场,定期放映;帮助民工聚集的3个社区成立民工俱乐部,长期提供文化服务。

3.积极构建长效保障机制。市文明委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经委、开发区、农办、财政、总工会等16个部门参与的市民工文化俱乐部后援会,为俱乐部运作提供指导与保障。

(二)社会评价与示范效应

1.丰富了民工的文化生活。4年来,民工文化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工的文化需求,得到民工的热烈欢迎,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年间举办民工周末文艺专场演出162场,观众3.8万余人次;放映电影900多场,观众150多万人次;开办4期民工子女文化夏令营,使90多名民工子女过上免费而多彩的暑假;播出广播民工家园近200期;上门到建筑工地为民工演出30多场。使民工“告别了老酒,告别了发呆,告别了无聊”,改变了民工“白天拼命赚钱,晚上苦苦熬夜”的困境。

2.带动形成了民工文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民工文化俱乐部的文化服务吸引了衢州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成为“社会共用、民工共享”的平台,如衢州市委宣传部与移动公司投资200万元建成大型户外多媒体屏幕,举办“民工电影夜市”,只要天气许可每天免费放映1场露天电影;多家企业、驻衢空军部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免费为民工子女文化夏令营提供帮助;人事劳动、司法等多个部门单位主动结合民工文化俱乐部活动开展民工招工、普法宣传等服务;许多有文艺专长的市民积极参加民工艺术团演出。在民工文化俱乐部的带动、支持下,许多社区也成立了形式多样的民工俱乐部,有的部门单位还为民工举办文艺演出,全社会共同关注、丰富民工文化生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3.顺应了民工文化建设的主流导向。衢州民工文化俱乐部工作得到国内、浙江省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宣传。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给予肯定,相关领导作了批示,原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也来衢州实地视察,观看了民工周末文艺专场演出。《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电影报》、《浙江日报》、《浙江工人报》、《浙江法制报》等多家报刊都对衢州民工文化俱乐部作了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浙江卫视等也作了报道,网络媒体也大量宣传,主要搜索网站中信息量达27万多条。

(三)创新亮点

与其他民工文化服务活动相比,衢州市民工文化俱乐部有两大创新。

1.突破了零星、分散、单一的服务格局,形成全覆盖的服务体系。(1)在服务内容上,有演出、夏令营、读书等10多项活动;(2)在服务对象上,既有民工,也有民工子女;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既有建筑行业民工,更有各行业民工;(3)在服务时间上,白天、晚上、节假日,甚至特殊气候灾害时期都有文化服务活动;(4)在服务载体上,涵盖了电影、图书、广播、报刊、戏剧、演出等多种平台;(5)在服务方式上,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相结合。总之,每个民工都可以找到并经常参加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

2.坚持公益性、长期性、针对性服务,实现了可持续发展。(1)在服务项目设置方面,坚持公益性,充分考虑民工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能为民工享受文化生活增加经济负担,设置经济门槛。(2)在经费、领导方面,有民工文化俱乐部后援会长期予以保障。(3)在组织实施方面,既有大规模的群体活动,又有送演出上门、送图书上门、送电影上门等机动灵活、以分散、小型为主的文化活动形式;既有文化系统单位的全面服务,又有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4)在服务内容方面,一方面注重贴近民工文化生活实际,把握民工文化需求特点,推出适合于民工的文化服务项目,获得民工真切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注重引导和宣教,使民工逐步接受和融入城市文明,自觉地做一个文明的新市民。(5)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化服务的内容拓展方面,俱乐部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每几个月就推出一个新的服务项目,目前新项目已有8个,超过了成立时推出的首批6个项目,服务项目总数达到了14个,更好地满足了民工的文化需求,俱乐部的生命力越来越强。

案例三

常山县“一乡一节”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建设

常山县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深入实施农村“文化扎根”工程,创新性开展了每年一届的“一乡一节”,即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地域主题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5年来,全县15个乡镇按照每年举办一届乡镇文化节的要求,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富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文化活动,如球川镇“古镇边贸文化节”、招贤镇“商埠文化节”、同弓乡“白鹭文化节”、芳村镇“甘蔗文化节”、何家乡“生态休闲文化节”等,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尤其是农民文化生活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和载体。2009年,常山县以“一乡一节”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了全县文化的软件建设,并成功创建了浙江省文化先进县,成为衢州这一欠发达地区首个获此称号的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挖掘培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产文化等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一乡一节”(即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地域主题特色鲜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为活动载体,广泛持续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常山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以“一乡一节”为载体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广泛调动全县乡镇和广大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举办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构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的模式与机制,不断创新提升“一乡一节”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进一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农民,激发文化活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稳定和谐,推动常山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县“一乡一节”特色群众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文广新局、县财政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各乡镇(办事处)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强“一乡一节”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也分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具体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扎实推进“一乡一节”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共建机制,强化经费保障。县财政将“一乡一节”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年度文化活动经费预算,确保活动持续开展;乡镇财政进行资金配套,将“一乡一节”群众文化活动经费在年度文化活动经费中予以明确。发挥各乡镇挂联部门的作用,联合举办“一乡一节”活动。采用冠名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一乡一节”活动。

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常山县“文化扎根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将“一乡一节”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县委宣传部将“一乡一节”工作纳入乡镇宣传委员年度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县文广新局将配合和辅导提升“一乡一节”工作纳入县文化馆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一乡一节”工作纳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持续开展“一乡一节”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多方位、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是建立竞争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每年开展“一乡一节”活动竞赛,年底组织专家和资深群文工作者等针对各乡镇报送的活动总结和活动光盘进行活动评奖,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各乡镇进行差额奖励。每年选拔各乡镇“一乡一节”活动中的优秀节目,组织全县群众文艺汇演,并对参演节目和选送单位进行评奖,评奖结果可作为各乡镇年度考核加分项目;此外,还选送优秀节目参加省、市群众文艺汇演和比赛。

五是建立扶持机制,强化阵地保障。结合中心镇、中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途径,鼓励并引导各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设露天舞台和文化小广场,加强音响、灯光、乐器等室内外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和器材的配置,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内排练厅和培训教室的建设。

六是建立培育机制,强化队伍保障。培育提升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立“县、乡、村三级文艺骨干人才库”,成立县、乡农民业余艺术团和特色文艺队伍。每年制定农村文艺骨干培训计划,对乡镇(社区)文化员、农村文艺骨干分类别分批次组织培训,培养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对文艺爱好者进行戏曲、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群众文化门类培训、辅导,培育一批乡土文艺创作和表演人才,培育提升城乡农民书画协会、锣鼓队、排舞队、钢叉舞、洗马舞等业余文艺队伍。逐步建立农村业余文化指导员队伍。从各文艺协会、业余文艺团体、学校、企业、社区及有关部门单位中选择一批热心群众文化工作、有文艺特长的志愿者担任农村业余文化指导员,负责针对特色文艺队伍的培育提升、文艺作品的创作加工、特色文化的发掘和整理等,对乡镇、村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指导、辅导。

七是建立传承机制,彰显文化特色。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原则,大力挖掘整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产文化等地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精心设计地域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品牌,促进文化和经济相融合。如每年举办胡柚文化节、油茶文化节、甘蔗文化节、白鹭文化节、边贸文化节、民工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

八是建立创新机制,丰富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形式,把“一乡一节”文化节庆活动与文艺比赛、民俗活动、农民运动会、邻居节、采摘旅游等特色活动相结合;把开展“一乡一节”活动与庆典活动、推介展示会、经贸洽谈会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和内容;把开展“一乡一节”群众文化活动与农民创业创新相结合,通过开展“一乡一节”来激发农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

九是建立走亲机制,扩大文化影响。大力实施“文化走亲”工程,广泛开展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城区与农村之间、社区与企业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的“文化走亲”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扩大活动品牌效应,扩大特色文化影响力。

(四)活动特性

一是创新性。结合深入开展“一乡一节”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和机制,建立符合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机制。

二是导向性。通过深入开展“一乡一节”文化活动,有效引导乡镇塑造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活动品牌效应,扩大特色文化影响力,在省、市产生较大影响,活动模式和机制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应用价值。

三是带动性。通过深入开展“一乡一节”文化活动,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提升、公共文艺产品的供给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四是科学性。结合“一乡一节”文化活动的具体实践,从满足欠发达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开展欠发达地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的模式和机制研究,使研究成果在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和示范作用。

案例四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在农村,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庞大。怎样让这部分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得到更多的关怀和爱?开化县在广大农村探索推广了“留守儿童俱乐部”的形式,如今,这些小小的“俱乐部”,已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幸福乐园。

(一)背 景

开化县地处浙西山区,全县34万人口,常年外出务工的有8.1万人,产生留守儿童有1.1万多名(年龄在1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因隔代监护、寄养监护,“留守儿童”安全缺保、教育缺位、亲情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以来,开化县把“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作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和谐家庭、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突破口,深入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实践,在全县推广以“留守儿童俱乐部”为主的关爱教育模式,以“留守儿童俱乐部”为载体,做到每个“留守儿童俱乐部”都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一支由各村党员干部和村外自愿者组成的队伍,有一笔活动专项基金,有条件的村还在“俱乐部”设置一条亲情专线,让每个留守儿童可定期免费与父母通话沟通。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保障留守儿童文化权益。

(二)基本做法

1.调查摸底,明确“留守儿童”关爱活动重点

组织乡镇、村和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全面动态排查本辖区内“留守儿童”及其外出务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学前“留守儿童”由各村调查建档,在校学龄“留守儿童”由学校建立成长档案,统一汇总到乡镇,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有“留守儿童”11052名,其中父母双方外出的6161名,占56%,父母一方外出的4891名,占44%。其中小学段8060名,占73%,初中段2992名,占27%。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内容翔实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并根据文化部门的职能,制定《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活动方案》,为推进全县留守儿童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以“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为主题,举办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围绕留守儿童文化活动开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搭建平台,保障“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展

开化县率先在音坑乡姚家村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试点,成立了“留守儿童俱乐部”,我们依托“留守儿童俱乐部”这一平台,做到“五个有”,为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保障。

(1)有一个活动场地。盘活、整合利用新建和修缮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以及教育布局调整后的各类安全可用的校舍等场地,采取一村一建、多村联建、村企合建、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建立活动场所。

(2)有一支志愿者队伍。动员邻近各村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组成志愿者队伍,长期牵手“留守儿童”,开展帮扶助教活动。结合“三下乡”、“大学生假期实践”等活动,组建义务服务队,定期上门结对服务。

(3)有一笔专项基金。在各村成立“留守儿童”基金会,通过“向上争取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募集一点”等途径募集基金,专项用于“留守儿童”教育及困难家庭、疾病儿童的救助,保障活动开展正常化。

(4)有一条亲情专线。在各“留守儿童俱乐部”设立亲情室,统一要求安装一部免费电话,在有条件的“留守儿童俱乐部”统一安装宽带视频,开辟亲情专线,聘请有一定文化的党团员志愿者为管理员,定期指导亲子沟通,组织亲情联谊。

(5)有一套管理制度。在各“留守儿童俱乐部”建立健全轮流值班、基金管理、档案保管、书刊器材使用等管理制度,保证活动开展有工作计划、有固定人员、有活动记录、有档案资料、有实际效果。

3.开展活动,丰富“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内容

“留守儿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看电视成了他们主要的活动。我们积极发挥部门和社会力量,创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业余文化生活。

(1)建立“留守儿童”爱心书屋。为了鼓励留守儿童多读书、读好书,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俱乐部”建立了89个“留守儿童爱心书屋”。通过组织学生捐赠图书、发动社会力量捐书等形式,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想看书、看书难的问题。“留守儿童爱心书屋”在学生业余时间免费开放,以便于家长和孩子们广泛接触文学作品,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增进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科普知识。

(2)举办各种类型活动。一是开展“暑期电影欢乐送”活动。针对暑期孩子集中,娱乐活动较少的实际,联合暑期社会实践团体,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一场场电影,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享受美好的影视熏陶和教育;二是举办开展“流动青少年宫”活动,定期到各“留守儿童俱乐部”开展互动演出,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会到亲情、友情,收获到爱心和快乐;三是坚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留守儿童祭扫烈士墓、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听革命传统报告等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爱国热情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四是开展“手拉手结对留守小伙伴”活动,组织城镇儿童与“留守孩子”结对,“交一个朋友”、“写一封信”、“赠一本书”、“互访一次”、“学会一样自护本领”,切实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五是开展投球、下棋、呼啦圈比赛、捏橡皮泥等趣味互动游戏,通过这些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形式,使留守儿童展示才华、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在团结友爱互助合作中得到快乐,培养了团结互助、力求上进的思想情操。

(3)净化“留守儿童”周边环境。为保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由文化等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力量对学校和“留守儿童俱乐部”周围的网吧进行整治,加大对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关闭中小学校园200米以内的网吧或电子游戏厅等经营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所有网吧终端设备安装了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坚决打击利欲熏心、屡教不改和触犯法律的网吧或电子游戏厅的经营者,对情节严重的商户进行罚款。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整治活动,校园周边环境得到有效净化,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创作一批关爱留守儿童的作品,渲染社会关心氛围。我们积极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作用,创作出一批以小品、相声、诗歌、歌曲等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其中小品《你是我的孩子》讲述留守儿童与代理妈妈的故事,小品《我们是留守儿童》讲述留守儿童在俱乐部里开展有益的活动、健康成长的故事,诗歌《家》、小说《我们在一起》等等都是以留守儿童为素材创作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在“六一”等晚会上都进行了演出,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4.整合资源,形成“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的整体合力

“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依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难以做好。因此,必须形成党委、政府重视,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作配合,社会层面积极参与的整体合力。明确了文明办、关工委、团委、妇联、教育、乡镇等其他部门职责,根据职能,制订方案,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实行“网格化”服务。同时,每年组织党员、干部、社会好心人士,开展“书送希望情传四方”主题好书好刊捐赠活动,筹集“留守儿童俱乐部”书刊。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亲子书信交流、做环保小卫士、服务敬老院、寒暑假探亲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

(三)主要成效

活动实施四年多来,全县18个乡镇已建“留守儿童俱乐部”179个,组织志愿者1500人,结对留守儿童近6000人,为7568名留守儿童免费参加了“留守儿童俱乐部责任险”。“留守儿童俱乐部”已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亲情教育的基地、爱心互动的平台”,实现“孩子幸福、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目标。2009年,开化县被评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县,并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于2010年参加了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举办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交流研讨会。央视一套、新闻频道、浙江卫视,《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分别对留守儿童俱乐部建设作了多次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四)经验启示

1.提高了素质

未成年人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开化未来的发展。留守儿童正值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亲分离,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一直困扰着他们,使其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为任性、暴躁、极端的性格,而这批儿童再过一二十年,就是开化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而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他的成长,通过留守儿童俱乐部开展一系列活动,与留守儿童父母架起了连心桥,凝聚了亲情,也凝聚了党心和民心,架起了干群、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2.传承了文明

帮助青少年特别是他们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排忧解难,这既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新时期乡风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开化历来就有扶贫济困、邻里互助的良好风气,尽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思想多元化,但留存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美好风尚并没有丧失。关爱留守儿童,重新唤起了人们的关爱之心。人们惊叹,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在山区小县焕发了新的生命。同时,广大留守儿童切身地体会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也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传承优良传统,培养爱国爱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基本道德规范。

3.促进了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传统的农业,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绝大多数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离乡背井,特别是忍痛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他们最牵挂、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成长。一所好学校,一个好班主任,一个称职的代理家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留守儿童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其思想非常幼稚,具有很强的变化性和可塑性。我们通过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让他们遵规守纪,生活自理,增强信心,学习进步,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关爱留守儿童,促进了家庭和谐,也在更大层面上、更长时间内促进了农村和谐和城乡和谐。在每年春节的返乡民工民意调查中,有97%以上的家长对我们留守儿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说这样的管理教育让他们在千里之外感到非常踏实。开化县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不仅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三、衢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衢州市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上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衢州市“文化名市”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力度不够

市、县地方财政虽然增加了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但投入力度仍然不足。在省内比,2010年全市各县(市、区)“公共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例”仅开化高于1.55%的全省平均值,“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仅江山、常山略高于44元的全省平均值,部分县(区)位列全省倒数。

2.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衢州市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均存在体系不健全、设施陈旧落后的问题。市文化馆、图书馆建筑面积分别为2880、2580平方米,与国家二级馆达标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县“两馆”建设方面,衢州市目前仍未完成“十一五”期间“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部分县(区)两馆馆舍尚属租用,博物馆也仅有龙游、江山两地拥有。现有的“两馆”平均面积仅1458平方米,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的场所平均面积也都远低于省均面积,在省内仅略高于丽水。

3.文化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各类文化人才资源较为欠缺,文化员普遍存在编制少、兼职多、年龄老化、专业不强等问题,文化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较为突出。

4.文化遗产保护任务比较艰巨

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衢州市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共7926个。同时,非遗工作从无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已达8个,名录总量达到651个。衢州市尚未建立与现有文化遗产规模、保护管理要求相符的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要保护利用好衢州丰富的文化遗产,仅依靠衢州市自有的财力,任务很重,压力很大。

四、公共文化服务下一步工作打算

衢州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文化名市建设,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与衢州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与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相协调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加快把衢州建设成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文化中心。重点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工程:

(一)以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为重点的文化惠民工程

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继续深入推进以农家乐大篷车、民工文化俱乐部、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送讲座展览下乡、文化走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等为载体的文化保障工程,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供给,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看戏、看书、看电影、看电视、听广播等精神文化需求。全市每年坚持送千场戏、万场电影、10万册图书到基层,争取到2012年,全市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有线广播覆盖率达到100%,20户以上自然村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要着力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市、县级文化部门对乡镇、社区(村)文化工作的领导,全面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有设施、有人管、有活动的良好局面。要着力推动群众自办文化,在全市深入开展“种文化”建设,大力引导、培育和支持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文化自觉性。要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以内容形式创新为主导,以实施精品战略为抓手,努力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重点推出贴近农村生活、适合农村演出的文艺节目。

(二)以“三馆”为重点的文化阵地工程

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市级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偏远农村、社区及市辖区等薄弱领域的文化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形成多层次的遍及城乡的文化网络。要构建健全的“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系,今后几年重点抓好衢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一期(含大剧院、音乐厅、文化馆)、衢州市图书馆新馆、衢州市文化广场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建有符合省定标准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全面实现“县有三馆、乡有一站、村(社区)有一中心(室)”的目标,有条件的县加强美术馆、非遗馆、少儿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要提升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乡镇为依托、中心村为重点,努力完善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活动室,完成省级中心镇综合文化站和县图书馆分馆建设,争取到2012年基本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目标,努力构建村落30分钟文化服务圈和社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全力推进公益型文化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大力提高公益型文化设施的共享率和利用率,建好、用好、管好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先进文化设施在“文化名市”建设中的作用,让群众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三)以文艺创作为引领的群众文化繁荣工程

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一批具有衢州地方特色、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作品。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制定文艺生产创作规划和《衢州市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奖励扶持办法》,激发文化生产创作活力,争取在各艺术领域形成一批精品,力争有一批作品在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群星奖”等重大艺术评比活动中获奖,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戏曲“梅花奖”等评比中实现重大突破。积极为各类文艺团体、协会和社会文艺人才开展创作创造良好条件,定期举办文艺作品集中展示活动,加大优秀文艺作品宣传推介力度。继续做精做强国际孔子文化节、毛氏文化旅游节、龙文化节、中国根雕艺术节等标志性大型品牌活动以及其他区域性民间艺术活动、经贸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富有衢州特色、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品牌活动,发挥文化品牌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引领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等建设水平,培育和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发挥各类群众文化艺术协会作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面向基层、多层次、多类别、多样式、城乡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局面,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四)以“两子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工程

通过加强以“两子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建设,增强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形象,着力彰显衢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要深入挖掘名城特色文化内涵,努力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和非遗名录,推进历史文化研究,办好衢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衢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编写出版衢州历史文化丛书。要广泛开展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坚持办好中国衢州国际孔子文化节、国际儒学论坛和“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建立中国围棋博物馆,开展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创作、比赛活动,推动儒学经典、非遗名录等特色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争取建立余绍宋、沃渣等国内知名文化人士纪念馆,大力培育古道文化、柚石文化、江源文化、根雕文化、商帮文化、姑蔑文化、赛事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做大做强做精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常山柚石文化节、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等区域特色节庆文化。要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建筑风格、环境构建等方面充分体现地方文化元素,城区主要地段与公共场所建孔子像、衢州历史文化名人塑像和重大历史文化事件雕塑,推进府山儒学文化主题公园建设。要加强名城保护,推进实施衢州府城墙(含护城河)保护工程和水亭门、北门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增强古城的魅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