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物博物馆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引导社会、教育公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为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做贡献是其应有之责。全省馆藏文物总数达74万余件。由此可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富有浙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且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发凸显。

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孔海洋

一、文物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

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文物博物馆事业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引导社会、教育公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为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做贡献是其应有之责。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文物系统的不懈努力下,浙江省文博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服务效能日益凸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在免费开放、陈列展览、文物保护成果惠民等方面亮点频现,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

近年来,浙江省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据2010年全省博物馆年检统计,通过年检的各级各类博物馆总数达234家,其中文化文物系统公共博物馆118家,其他行业性国有博物馆37家,民办博物馆79家,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格局合理,具有浙江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博物馆质量也有所提升,现拥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1家(全国8家),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博物馆15家(位列全国第一),三级博物馆24家(并列全国第一)。全省馆藏文物总数达74万余件。2011年,中国·安吉生态博物馆揭牌成立,成为全国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1]示范点之一,进一步丰富了浙江省的博物馆类型;中国丝绸博物馆与海宁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建设“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的协议,正式启动了中丝生态园建设,这在拓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途径,创新机制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兰溪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台州市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建德市博物馆、黄岩区博物馆新馆、温岭市博物馆、宁波北仑港口博物馆、永嘉县博物馆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另外,配合国家文物局、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省政协文史委、上海博物馆分别开展了浙江省博物馆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积极推动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根据省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认真梳理和研究了民办博物馆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完成了《关于浙江省民办博物馆发展情况的报告》,启动了浙江省“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工作。由此可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富有浙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且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发凸显。

(二)免费开放工作持续深入

浙江省是全国率先实行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的省份。在2003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宣布其所属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2004年元旦,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启了省直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的先河。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免费开放工作会议,发出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浙江省快速启动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2008年3月10日,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为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有序、平稳实施创造了条件。2008年3月14日,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召开了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电视电话会议,四部门的领导作了专门动员讲话。2008年6月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联合制定了《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省级专项资金,省财政参照中央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财政扶持政策,在中央对增量资金补助20%的基础上,根据本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别确定了增加20%、60%和80%三个不同等次的运转经费补助额度,为免费开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实行常年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底,按照中宣发〔2008〕2号文件要求,浙江省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除文物建筑和遗址类外)全部实行了常年免费开放;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了90个,其中列入中央免费开放名单的75个。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观众量持续上升,2008年为1243万人次,2009年为1390万人次,2010年为1799万人次。免费开放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通过实施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加强展陈项目指导和管理、推进馆际陈列展览的协作交流与藏品资源的整合共享、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等措施,不断强化各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服务意识,增强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活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此外,全省文物系统还积极推进文物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第二课堂”活动,从而推动文博事业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2011年,举办了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和博物馆藏品保管培训班,完成了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实施情况的调查,开展了新增统计工作和基本情况调研,完成了2010年度博物馆、纪念馆年检工作(通过国家文物局年检的博物馆、纪念馆有191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这些工作为做好博物馆绩效评估和提升馆藏文物的科学研究与利用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陈列展览活动成效卓著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整体水平的体现,是博物馆坚持和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奉献给社会的最有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服务和教育的直接载体和最佳切入点。自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层次、结构呈现多样化,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相关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此,浙江省深入实施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倾力打造陈列展览的文化品牌,全面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为新形势下繁荣和发展博物馆事业,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年来,全省博物馆每年组织推出的陈列展览项目数和年观众人数持续增长,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6至2010年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和观众量

img2

陈列展览精品项目不断涌现,2007年以来,共推出陈列展览精品项目106个,评出精品奖38个,单项奖64个。多次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获奖,据统计,在历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评选中,共获8个精品奖,6个单项奖,2个提名奖。2011年,浙江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于6月1日至9月25日,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分藏海峡两岸逾60年的《富春山居图》实现了360年以来的首次合璧,成为两岸人民在历史、文化、民族层面上的一次“心灵相约”。开展后,参观人数超过了81万人次,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可谓是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界欢欣鼓舞的一次盛典,更是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自然·生命·人’——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浙江省博物馆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更是以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双双荣获了堪称中国文博界“奥斯卡奖”的精品大奖,这标志着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水平得到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另外,全省各博物馆、纪念馆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发挥文物系统自身优势,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陈列展览活动,其中“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吴越胜览——唐宋之间的东南乐国展”、“金冠玉饰锦绣衣——契丹人的生活和艺术展”等展览的推出赢得了业界和公众的一致好评。

(四)节庆活动有声有色

“国际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日”是文博界的两个重要节日,利用这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是开展节日活动的初衷。由于全省文物系统在这两个节日期间,精心组织,上下联动,以展示、演出、论坛、讲座、广场等为活动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声势浩大的系列活动,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展现了文化遗产的瑰丽风姿和文博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这两个节日逐渐成为了各界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同欢庆的盛大节日。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围绕“博物馆和旅游”、“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博物馆与记忆”等主题,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举办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在吸引公众关注博物馆事业,推动博物馆事业融入社会等方面卓有成效。自2006年首个“文化遗产日”以来,仅省本级就组织举办了5场大型主题文艺晚会,举办各式展览30余场,举办学术论坛10余次,开办讲座40余场,各式广场活动10场,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群众参与活动。下属各市(设区市)、县也都精心提炼主题,围绕本地特点,举办了富有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其中免费鉴宝、文物保护知识咨询、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受到广泛欢迎,已逐渐成为各界群众热捧的品牌活动。2011年,浙江省创新“文化遗产日”举办机制,首次确定温州市作为2011年度“文化遗产日”活动主场城市,紧扣“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形成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以主场城市活动为中心,全省联动的文化遗产日宣传阵势,开展了声势浩大、气氛热烈、影响广泛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推广文化遗产保护成绩突出城市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时,全省文博系统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国家重要纪念日期间,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富有自身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推出集文化遗产特色与纪念意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产品,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祥和的美好氛围,为民众提供了欢度节日的乐趣。

(五)文物保护成果惠泽民众

近年来,浙江省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居全国第5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00余处,文物保护点6100余处。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3943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1728处,登记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并有4处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2011年1月,嘉兴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此浙江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79个。在开展保护工作的同时,浙江省一直致力于探索保护成果为民共享之路,秉承“变孤立保护为整体保护,变静态保护为动态保护”的理念,力求文物保护与保护环境、改善民众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过程中和申遗成功后,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还湖于民”的理念,将西湖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民众提供了免费的休闲观光场所,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样本。在大遗址[2]保护方面,始终追求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共赢的局面,把实施保护工程与提高当地民众生活水平,美化当地民众生活空间和丰富广大民众精神生活结合起来,现已启动了被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遗址公园建设,实施了一批考古遗址保护展示项目,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宁波永丰库遗址等项目已完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在古建筑和乡土建筑保护方面,力求在让古民居、宗祠等古建筑重显历史光华的同时,转身变为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由“包袱”变成一张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另外,有大批处于风景名胜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等文化遗产资源在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美好的休闲观光记忆。2011年,浙江省还从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300万资金用于革命遗存保护,为各地开展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已有温州市永嘉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旧址群等一批经典景区被列入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二、从经典案例看文物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亮点

(一)浙江文博界勇当博物馆免费开放“试水者”

2003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宣布其所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章太炎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以及之前已经免费开放的于谦祠、俞曲园纪念馆、林风眠故居纪念馆、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2003年12月,浙江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意见》中郑重承诺:自2004年起,浙江省博物馆实行对社会免费开放。2004年元旦,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启了省直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的先河。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底,全省约有20余家博物馆向社会常年免费开放。而免费开放工作在全国铺开的标志是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的全国免费开放工作会议,发出《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由此可见,浙江文博界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免费开放“试水者”,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免费开放本身,在打破我国博物馆传统运作体制,使更多社会大众得以走进博物馆,享受到应有的基本文化权益及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浙江省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国内省级博物馆中率先向公众免费开放,当时引发了业内的不小震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和《人民日报》均对此予以了报道,一时成为社会的热点。对于这一历史性变革,业内也存在着不少争议和看法,为此还展开过大讨论。有人说免费开放让博物馆变成了农贸市场,有人担心免费开放会对博物馆的展品造成伤害,也有人担忧免费开放后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难以跟上……这些问题和困难在免费开放的初期都碰到了,如浙江省博物馆在免费开放的第一年,全年总参观人数达到105.6万人次,是免费开放前人流量的5倍。春秋季节,平均每天有七八千人次进馆,节假日每天达1万多人次,最高峰时甚至达到3.5万人次。人数的急剧增加,给博物馆也带来服务质量难保证、管理能力跟不上、安保压力大等诸多困难。然而,浙江省文博界没有被外界的质疑和现实的困难所吓倒,积极地进行了自我调整,在财政支持下,各地博物馆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基本陈列、增加临时展览、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管理能力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免费不免门票”、适当控制总量等方式对观众流量进行调控。经过8年的实践,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已经基本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博物馆工作规律,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路子。2011年1月21至24日,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报》、人民网、光明网、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等多家中央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报道团来到浙江省,就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专题采访。从报道中,看到了浙江省免费开放工作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媒体称其为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样本。[3]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浙江省将继续以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以繁荣展览活动、提高展陈水平为抓手,以第二课堂、特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

(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坚持“以人为本”,承诺“还湖于民”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真实、完整保存至今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等六大要素组成,分布于杭州城市西部的西湖及其周边群山共42.36平方公里范围内。从1999年开始筹划到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申遗经历了10余年漫长历程。10年来杭州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西湖文化景观的周边环境和建筑进行了整治,共拆除违法和有碍观瞻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外迁住户2791户,核心区常住人口减少7000余人,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并将西湖打造成为一个公众和旅游者可以随意出入的开放式公园。申遗成功后,杭州市向国际社会公开承诺将坚持“六个不”:即“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以民生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是一个全新的“申遗”成功后保护和开发的模式,对于每一个旅游者和当地公众而言,都是一桩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也成为其他地方申遗的一个风向标,为当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实践提供了一个成功而且生动的案例。

(三)“陈列展览精品项目”硕果累累

为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强化精品意识,不断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陈列展览,逐步形成文物资源共享格局和陈列展览协作网络,根据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省文物局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实施陈列展览精品项目的设想。2005年,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被省委、省政府列为“文化保护工程”的重点项目。2006年,省文物局制定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管理办法》,办法规定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分预选项目、评奖项目两部分,每年筛选若干预选项目给予经费扶持,同时对前一年度的陈列展览进行评奖,设立精品奖、单项奖若干个。2007年,在省财政的支持下,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底,还召开了全省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单位在继续办好特色展览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馆藏文物资源的整合力度,树立起“普天之下文物资源为我所用”的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地区间的展览交流和协作。为了进一步强化此项工作,省文物局还立项对全省馆藏资源和联合办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下发了《关于印发枙加强馆际展览合作、促进文物资源共享实施方案枛的通知》(浙文物函〔2010〕81号)和《关于开展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项目——馆际交流协作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浙文物发〔2011〕154号)。经过五年的努力,该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浙江省博物馆从意大利引进的《庞贝的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湖州市博物馆《赵孟頫书画珍品回家展》等一批展览一度成为市民热议和媒体关注的话题,观众排队踊跃参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截至“十一五”期末,共推出安排省级财政经费补助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项目442个,共投入经费5852万元。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评奖和在全国精品项目中获奖的情况如表2、表3所示。

表2 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历年评奖情况

img3

表3 浙江省在历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评奖中的获奖情况

img4

(四)杭州市“第二课堂”活动——青少年课外教育的“杭州模式”

为了充分发掘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场馆独特资源,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作用,强化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这是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参与公共服务,增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并使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方面的有益尝试,是具有杭州特色的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新探索。所谓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主要有三项核心内容:一是发掘并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资源,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列入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要切实担负起全市中小学生的参观接待,结合馆藏和其他社会资源特色,举办适合青少年的各项活动,并接受社会、学校的监督和考评。二是将第二课堂活动全面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由学校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杭州市六城区的25.6万名在校中小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6次以上第二课堂活动,并通过《成长记录手册》(小学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手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职业高中),记载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成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采用“教育券”的形式对第二课堂场馆进行公共财政补贴。为鼓励学校及场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杭州市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育券”的兑付。每位学生每年有一份第二课堂券,每份六张,包括学校券和学生券两种。其中学校券两张,每张面额5元(含补贴学校2元交通费联);学生券四张,每张面额3元。为了切实增强各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纷纷创设了符合青少年特点、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如“中小学生陶艺大赛”、“少儿茶艺亲子活动”、“模拟考古”、“杭扇制作”、“小小讲解员培训”、文化闯关游戏等。自2008年实施青少年“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以来,杭州共有586万人次青少年学生走入“第二课堂”,参与校外教育实践,“第二课堂”已成为杭州广大青少年求知修身的重要场所和全社会关心下一代的良好载体。最近,杭州市又正式启动了青少年“第二课堂”电子门票系统,学生只需刷卡便能进入遍布全市98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文化设施等“第二课堂”活动场馆。杭州市财政对“第二课堂”的专项经费补贴也从每年600万元增加到了1000万元。此外,杭州市还投入近4亿元经费,用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日常维护、改造服务升级和公益活动补助。五年来,杭州市“第二课堂”已经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形成合力,学校踊跃参与,场馆密切配合”的良好格局。

(五)让乡土建筑[4]在新农村建设中“复活”——以义乌黄大宗祠和兰溪诸葛村民居保护利用为例

乡土建筑多分布于广大农村,蕴含着民族、地域的个性特征,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传统文化载体中最活泼、最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农村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乡土建筑面临年久失修、濒临坍塌、荒弃甚至消失的窘境,保护它们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2003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对于乡土建筑保护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乡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在村庄环境整治、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会得到一些地方和人士的重视;同时,有些地方在推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在没有进行充分调研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擅自将古村落、古民居拆迁、迁建、复建或兴建人造景观,致使一些乡土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格局被肢解破坏,造成乡村、民族、地域特色的丧失。面对这种状况,浙江省文物部门对乡土建筑保护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呼吁,并努力探索遗产保护与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双赢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包括兰溪诸葛村在内的一大批村镇和义乌黄大宗祠等一批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并在改善民众生活、促进地方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又在安吉、瓯海等地进行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即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展示,并由当地居民亲自参与保护和管理的新型博物馆理念。它突破了博物馆传统意义上的馆舍天地,突破了文物藏品的狭义概念,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较好地融合,并且使文化拥有者成为文化的主人。

作为乡土建筑中最优秀的代表,浙江的宗祠建筑数量众多,据2009年专题调研统计,浙江省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点)的宗祠建筑约为550处;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成果,全省共有明、清至民国时期宗祠建筑约8000多处。积极保护、合理利用好宗祠建筑,对于传承农村文化遗产,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省财政设立了“浙江省宗祠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当年安排了1000万元用于补助浙江省宗祠建筑的保护利用。通过采取公共财政投入与民间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对传统宗祠建筑进行维修保护,并结合宗祠建筑本体功能,设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当前宗祠建筑保护利用的一种有效模式。各地结合街道、村镇基层文化工作需要,利用宗祠建筑设立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文化场所,举办地方民俗陈列、展演等丰富的公共文化娱乐活动,为社区、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义乌黄大宗祠的保护利用为例:黄大宗祠坐落于义乌市稠城街道县前街以南,为义乌洞门黄氏族人祭祀先祖黄中辅、黄溍的合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大体保留清早期风格。该建筑前后三进五开间,前、后进间左右设廊庑各三间,中、后进之间以穿堂相连。1987年5月被公布为义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义乌市财政投资近80万元对黄大宗祠进行了整体维修。2008年6月16日,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义乌“曲苑书场”在黄大宗祠正式启动。每周一、三、五晚,邀请道情名家和新秀在这里登台献艺,免费向公众开放。从此,这个拥有600平方米、200多个座位的书场,以道情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展示活动,成为集宣传、传承、培训、展示、展演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文化场所,社会反响良好。自义乌道情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后,“曲苑书场”更是观者如云,外国友人也频频光顾。2012年1月,义乌市的“曲苑书场”被省文化厅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兰溪诸葛村民居是三国名臣诸葛亮后裔聚居地,保存众多明清民居建筑。多年来,诸葛村的保护坚持以村集体和村民为主,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引导,逐渐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遗产保护及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具体做法有:一是通过制定实施村规民约,宣传文物价值,约束村民对古建筑的使用、维护活动。二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逐步培养了一批由村民组成的古建筑维修人员负责古建筑日常保养,实现了村民直接参与文物保护。三是将诸葛村的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在保护好村落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同时发展旅游业并从中获得集体收益,旅游收益中又有一部分被提取作为文物保护资金。此外,还利用祠堂等公共建筑开展民俗和文化活动,供村民免费使用。四是充分考虑村民利益,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落实村民的福利性补助,努力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通过这些有效保护措施,兰溪诸葛村现已进入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村民生活改善良性互动的局面,以其“原汁原味”的神秘文化与文物古迹,引来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成为浙江旅游的热点。

三、文物博物馆事业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强调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决定》,提出要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加强现代传播能力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五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为浙江省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由于浙江省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体制机制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创新意识比较缺乏等问题,要达到这两次重要会议的要求还任重道远。为此,浙江省文博事业将按照《国家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纲要(2011—2020)》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立运转协调、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对照《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任务部署,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博物馆体系

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富有浙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在注重博物馆规模数量增长的同时,全面推进质量效益的提升,着力提高博物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

表4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博物馆建设计划

img5

具体任务是:构建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示范,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龙头,设区市综合性博物馆为骨干,县(市)级博物馆为基础;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专题博物馆为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建成并改扩建一批体现地方文明形象的博物馆,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设区市均有功能健全的综合性博物馆、县县有博物馆的目标。立足浙江省行业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引导和推动生态、社区、遗址、旧址和数字等新形态的专题性博物馆建设。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健全民办博物馆管理机制,实施国有博物馆与民办博物馆的对口帮扶,探索建立民办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补偿机制,使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在注重博物馆规模数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质量效益的提升,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阵地。另外,根据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将进一步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并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在科教兴国、学习型社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品质,是博物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的总体目标是:建成政府主导、覆盖全面、惠及全民的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容,使文物博物馆成为“城乡文化服务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5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img6

具体任务有:深入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引导行业国有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免费开放。开展博物馆绩效考评,做好博物馆评估定级、登记和年检工作,加强博物馆的分类和管理,激发各级博物馆活力。壮大博物馆之友和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加强博物馆行业协会建设,探索博物馆理事会构成与运作模式,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政府、行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博物馆运行管理机制。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拓展博物馆服务渠道和范围。创新博物馆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加强博物馆馆际陈列展览项目的交流合作,建立藏品交流机制和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共享,积极开展进出境展览交流与合作,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深入实施“浙江省陈列展览精品项目”评选,重视原创性、文化性和主题性展览,扶持临时展览。重视文化休闲,创新博物馆衍生产品和文化产品开发,鼓励和支持博物馆在文化、会展、旅游等相关产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博物馆教育功能、传播功能和文化休闲功能,推广中小学“第二课堂活动”经验,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鼓励博物馆参与学校、农村、社区、企业文化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目标是:构建基层厚实、保障有力、覆盖广泛、类型多样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体系,使文物资源本体及周边环境风貌得到全面有效保护。

表6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计划

img7

具体任务有:深入实施文化遗产传承计划,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巩固提高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快推进以大运河、良渚遗址为重点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工作,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构建布局合理、主体多元的博物馆网络体系,推出若干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品牌。以史前遗址、越国遗址、瓷窑遗址、城市遗址为重点,深入实施大遗址保护计划。继续推进“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试点建设。加强文化典籍和档案文献保护、整理和出版工作,编纂《浙江文丛》、《浙江通志·文化遗产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建立《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和全省古籍保护、修复网络,实施浙江历史文化记忆工程。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物局)

【注释】

[1]生态(社区)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村落、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展示,整体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的新型博物馆。

[2]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一般是指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上具有重大意义或在我国历史上占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要地位的原始聚落、古代都城、宫殿、陵墓和墓葬群、宗教遗址、水利设施遗址、交通设施遗址、军事设施遗址、手工业遗址以及其他一些建筑遗迹。

[3]刘修兵:《惠民悦民智民——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浙江样本》,《中国文化报》2011年2月28日。

[4]是指带有“本土建筑”、“自发建筑”、“民间建筑”、“传统建筑”等描述特征的建筑,主要特点在于自发性和朴素性。通俗地讲,乡土建筑就是乡村里的、土生土长的传统建筑。整个存在于乡土社会中,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建筑:除了有单纯的住宅外,还有寺庙、祠堂、书院、戏台、酒楼、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