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周小华一、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状况分析文化造就着一个省的精神风貌、风格,反映着一个省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的主线是:推进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特色文化大省。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建成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_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报告

img2 周小华

一、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状况分析

文化造就着一个省的精神风貌、风格,反映着一个省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因此,文化发展制约着文明发展和经济发展。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的主线是:推进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特色文化大省。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文化体制改革和项目建设。

本年度全省文化发展已形成的“六大工程”建设体系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文艺精品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体系。

本年度全省文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持续增加:各级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大,人均文化事业费持续增加;文化市场不断发展,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创作演出不断加强,演出场次持续增加;群众文化活动不断繁荣,人均享受文化服务的次数持续增加。

(一)文化行业特征及发展状况分析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至2008年,我省共有省级公共图书馆1个、市(州)级公共图书馆8个、县级图书馆85个;省级文化馆1个、市(州)级文化馆14个,县级文化馆85个。省级图书馆建筑面积从改革开放前的5131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46933平方米,增长8.1倍。目前馆内设有18个服务窗口,藏书300余万册,还有总量达10TB的数字资源和西北地方文献、西部大开发研究、沙尘暴研究、敦煌学研究等自建专题数据库。年接待读者70万人次。城乡40余个图书流动站和近200个共享工程基层中心。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点近300个,其中省级中心1个,市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25个,乡镇、村服务站点280余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共有1105个,从业人员1756人。99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占现有乡镇的81%。2009年,一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新的高潮正在形成。黄河剧院改造、金城第一戏楼建设项目均已正式启动。国家和省级投资立项建设的85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8954万元,80%的项目已竣工。各市州、县市区也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文化设施。

2.文博事业发展稳步迈进

截至2009年6月底,全省共有世界文化遗产地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7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4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3座。馆藏文物42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内含国宝级文物30件),文物资源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莫高壁画、嘉峪雄关、魏晋砖画、武威天马、西夏古碑、麦积雕塑等都代表着一个特殊时代的艺术顶峰。近年来已成为省内主要的旅游景点。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13座,其中13座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分别公布为国家二、三级博物馆。从2008年初开始,这些博物馆开始分期分批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投资1.5亿元的省博物馆新展览大楼、投资5000多万元的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全面落成并先后正式开馆,成为省城新的人文景点。与此同时,全省文物科研和学术研究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文物法制建设和文物安全工作日益规范化、正规化。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轨道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甘肃花儿”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甘肃增添了一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使甘肃省拥有了第一个世界级“非遗”项目。

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建成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环县道情皮影、兰州鼓子、临夏花儿、保安腰刀、藏族民歌等52项已进入国家级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戏民间艺人史呈林和高清旺、花儿歌手马金山、华亭曲子戏艺人康和等12人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政府先后公布了两批17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下,正在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二)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的影响力

1.四大文化资源

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估》标准,我省历史遗存、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的丰富程度排列全国第五。我们将其归纳为四大文化资源优势。

2.民间文化人才资源

甘肃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人才辈出的摇篮,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的机遇。各地走俏市场的人才有陇东的刺绣人才、通渭的书画人才、兰州的刀刻葫芦人才、花儿演唱人才。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是:

(1)陇东刺绣人才

陇东刺绣人才主要在庆阳民间,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现已成为陇东香包生产的主力,蜚声全国。近年来有一批被文化部有关学会命名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刺绣大师”。她们作为产业的带头人,为当地脱贫致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还有不少人获得省文化厅、人事厅评定的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副高级职称。由于人才集中,庆阳民间民俗工艺品生产已被《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列为全省引导培育的4个文化产业基地之一。以香包为主的刺绣工艺品已远销世界各国。2008年10月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群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通渭书画人才

通渭的书画人才源于该地耕读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古至今,通渭人崇尚艺术,钟情书画,“放下锄头,拿起笔头”的习俗传承至今。全国大部分书画名家都慕名来过这里考察交流,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墨宝。全县农民、职工从事书画创作的人员3350人,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349人,其中含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32人,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2000多人。有100多人的几百件书画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展览中获奖。全县中国书协和中国美协的会员在甘肃比例占据第一。全县活跃着一支近3000人的书画创作队伍。私人收藏书画约有150万件。包括宋代米芾,明代仇英、董其昌,清代郑板桥、左宗棠等历代书画大家的真迹,以及现当代张大千等艺术名师的经典之作。通渭是全国闻名的书画之乡。

二、2009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2009年文化产业作为我省文化工作的“六大工程”。本年度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省委省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着力破解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演艺业、娱乐业、艺术品和文化艺术培训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大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努力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延伸和转化;充分发挥好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作用,扶持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产业品牌;抓住文化部扶持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高科技文化产业的机会,推动动漫、网络游戏等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使民营企业成为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一)2009年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2009年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适合我国两翼齐飞的总体文化政策。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就又交叉着一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中间能不能进行文化产业的运营让它进一步发展,这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正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趋势是:

1.文化市场走向规范化发展

甘肃的文化市场包括演艺、娱乐、网络、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和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截至2008年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5234家,比全省文化市场数据统计初始时(1996年)的2719家,增加了约192.5%。全省共有演出经纪机构27个,娱乐场所881家,音像制品批发、零售经营者2106户,网吧1548家,美术品和艺术培训等672家,初步建成了市场门类比较齐全,结构较为合理,供求关系平衡,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与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省、市、区相比,我们的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市场的主体地位还很弱,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2.核心层产业在体制改革中稳步发展

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核心层无论从涉及的范围、内容,还是从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占比来看,都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图书出版产业全省重点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法人资产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框架基本建立,2008年底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1715种;报纸总印数达3.84亿份;杂志总印数1.27亿份。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实现税前利润近8000万元,特别是省新华书店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

影视产业广播、电视、电影传输服务质量不断有效提升,各项广电基础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共制作广播节目9.97万小时、电视节目5.93万小时,其中广播电视发射机功率分别比2007年增长23%和63%,人口覆盖率达到92%。

26集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数字电影《山那边的歌》在央视播出;26集电视连续剧《多梦的青春》、20集电视连续剧《黄土女女》已完成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系列片《长河星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拍摄工作进展顺利;电视剧《百合情缘》、电影《女子放影队》已完成剧本创作。

演艺产业以敦煌和丝绸文化为背景的演艺产业以品牌引领市场,前景很广阔。大型现代陇剧《苦乐村官》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被列入文化部20台农村现代题材扶持项目;《西出阳关》《敦煌古乐》《敦煌组舞》《敦煌韵》等系列敦煌舞,大型民族历史陇剧《官鹅情歌》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京剧《丝路花雨》获全国戏剧节和京剧节两个金奖;秦剧《大河情》和《百合花开》在第四届秦腔艺术节获金奖。创新修排的大型民族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为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活动的亮点。舞剧《大梦敦煌》2008年在国外演出创下过百场的新记录。《敦煌神女》在2008年演出200多场。由省内多家艺术剧团演员组成的中国甘肃艺术团在非洲中东地区多个国家的文艺演出活动、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赴欧洲的演出均获得了声誉。本年度全省各级专业艺术院团积极开展各类演出和送戏下乡活动,全年共演出1万5千多场。

旅游产业甘肃省14个市州中,已有13个市州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或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大力发展。全省有旅行社34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110家,取得导游资格证人员9488人,2008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37亿元。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定的目标,2009年,旅游产业发展的预计接待入境游客10万人次,预计创汇20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990万人次,增长20.5%,总体实现接待旅游者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60亿元。

3.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甘肃省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全省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推动一批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投入建设或使用。通过深圳文博会、西部文博会、兰州贸易洽谈会、甘肃省文博会等平台,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发展较好的项目是:嘉峪关市累计投资近9000万元,对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魏晋墓等景区进行改造,全力打造以长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2007年仅门票收入就比2005年翻了一番,达到2615万元,景区其他收入突破200万元,较2005年增长了25%;酒泉市依托敦煌莫高窟、古丝绸之路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老石油工业基地、核工业基地等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优势,组织民间资本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阳关博物馆,2007年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与美国艺术产权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引进外资1亿美元(截止2008年已实现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占地690亩的肃州文化产业园区;天水市在国家扶持下,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2000亩的中华始祖文化园;武威市投资4860万元拓展或新建了文化广场、雷台公园及雷台汉文化一条街、天马艺术馆;张掖市结合大佛寺外围开发,筹建的集佛教文化与园林艺术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庆阳市政府已完成论证和设计工作,拟投入1.5亿人民币,建设占地300多亩的庆阳香包城;敦煌市占地1000万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目前部分文化企业已经入住,园区2007年实现收入6000万元。省飞天剧院与浙商合作建设、投资3亿元人民币的飞天文化产业大厦即将建成;天水汉唐麦积山陶瓷艺术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的“天水汉唐艺术园”,目前已实际投入资金600多万元,项目可望在2010年完成。

(二)2010年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009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尽管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时期,但由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经济基础薄弱,致使文化资源开发处在“幼年期”向成年期转化的过程中,因此,既不能忽视我省和发达省份的差距,同时又不能不正视自己薄弱的基础,盲目上项目。为了继续保持2009年的发展优势,2010年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1)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四大转折点:第一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项目的转化;第二是国有文化资产的市场转制与存量盘活;第三是内容产业的创意与整合;第四是城市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同与共赢。

(2)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应当着力解决三个链条: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完善的整体业态,健全路径,以独特的文化内容、高科技含量手段、互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力主体团队的良性运作等为要务,创造出以多元价值被世界文化消费者欣赏为标志的特色文化产业新形象。

(3)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两个方面的趋势:第一是文化企业的集团化趋势,第二是文化产业业态支撑的品牌化趋势。

(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难点

(1)进一步开放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重塑市场主体,我省文化市场开放一定要借助体制改革的动力,继续稳步开放,使市场的主体作用不断发挥。

(2)要重视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如内容为王等。文化内容是文化产品附加值开发的源泉。

(3)要重视个体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文化产业和一般的制造业不同,是源于个人的创意行为,因为人的素质决定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4)需要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我省特色文化资源丰厚但生活贫困的地区,可以调动扶贫力量、资金扶持民间文化产业发展。

(5)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如加强文化建设规划,建立案例库建设、数据库等工作,提高文化产业的科研服务能力。

(6)未来十年将是文化体制改革大发展的十年,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发挥有效的作用,实施有效措施来促进改革的进行,需要对转制后的企业进行定位和社会职能划分。

(7)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和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来促进和保障,法治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8)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甘肃文化,引导青年人关注中国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9)文化产业发展中,中小型文化企业应当受到重视。因为我省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属于中小型文化企业,他们既有发展潜力又最缺乏抗风险的能力。

三、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年度亮点

(一)兰州市安宁区开展“百姓安宁”文化建设

安宁区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文化建设置于行政管理的主体地位,围绕“五个新区”建设目标,提出“百姓安宁”的建设思路,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生态安宁生态安宁建设是建设都市春天生态园、梨韵生态园、梨景生态度假村等生态园区,以安宁堡千亩桃园为核心,规划建设占地5200亩的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以银滩湿地公园和湿地公园二期为载体,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黄河湿地生态文化公园。

2009年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靓丽”的发展思路,对仁寿山、大青山和九州台实施补植造林1000亩,开发提升6000亩仁寿山生态文化风景区。

文化安宁安宁区是文化大区,高校科研文化、公益文化、社区文化、文化遗产、滨河文化、桃园文化、文化小区、文化产业区初成规模,是文化强区。文化安宁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百姓安宁”。体现这种文化面貌的就是以百姓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表达,反映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百姓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安宁区的文化建设立足现有资源,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生态休闲文化,突出安静、安宁的实质;探索社区文化发展模式,积极利用高校文化,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构建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以文化的力量塑造人,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大区形象。

平安安宁平安安宁建设是“百姓安宁”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平安安宁”追求的是安宁区的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生态安宁和文化安宁的重要保障,体现的实质是法制安宁。主要抓的,一是社会治安,二是生产安全。社会治安方面,构筑大治安防范体系,深化警务改革,建立了多警联动、快速反应、专群结合三大机制,构筑了打防控一体化治安管理体系,狠抓平安建设的责任机制。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活力安宁活力安宁建设是“百姓安宁”建设的外在表现,是生态安宁、文化安宁、平安安宁建设相互作用之下的必然体现。活力安宁之“活”来自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区位拉升能量。本年度把培育现代商贸流通业、增强新城区的活力作为活力安宁建设的主要内容。借助已经开通的迎宾大道,积极整合黄河沿线的公共资源,如:“市容百日整治大会战”、“城市精品亮化工程”、“蓝天计划”等,构建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平台,用开发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推进安宁整区开发来激发活力。

品质安宁品质安宁建设就是生态安宁、文化安宁、平安安宁、活力安宁建设的综合体现和汇归,这四点共同构成了“百姓安宁”的价值定位。品质安宁包括生活品质、区域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等,是“百姓安宁”建设的品质要求。品质安宁的组成主要包括可以体现城市生活品质的硬件设施品质,也包括能够反映区位层次的软件文化品质。

(二)敦煌文物保护步入高科技“数字敦煌”保护新时期

2009年初,包括“数字敦煌”在内的,总投资2.61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顺利开工,预计2011年完工。

数字技术具有真实录入、易于传播和无损复制等特点,是永久性完整保存文物信息的最佳手段。为了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就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壁画存贮的研究。为了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1998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开始了莫高窟的数字化拍摄。

2009年6月5日至13日,敦煌研究院和美国西北大学共同组织了对数字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数字化摄影培训。敦煌研究院现在已经拥有一支近30人的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队伍,并独立完成12个洞窟的数字化摄影工作,已经具备承担石窟壁画数字化工作的能力。

建成后在数字展陈厅、数字展示剧场等,游客可以跟随高清数字图像进行洞窟内的实景漫游,通过主题电影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地理、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从而减少在洞窟现场的滞留时间,降低直接参观对洞窟内文物的不利影响。游客同样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石窟外景、洞窟建筑结构、内部壁画和彩塑等,都能欣赏到,而且还可以更多、更为深入地了解敦煌的历史和文化,就连过去在光线昏暗的洞窟现场无法看到的壁画细节,也有机会领略。

2008年2月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总投资26100万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其中保护利用设施20630万元,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1957万元,风沙防护工程1381万元,安防工程2132万元)是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此项依托先进数字技术打造的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已引起全球关注。

(三)全省文化产业走向基地和园区带动式发展

2009年4月20日上午,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座谈会在敦煌召开,这标志着通过政府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全省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开始。省委宣传部对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示范园区命名授牌,庆阳市等13个示范基地和敦煌市等两个示范园区成为我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把全省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按13个类型建立基地,如:文化保护技术服务、文化娱乐、文化旅游、影视拍摄、民俗文化等,从而结束了我省文化产业零散型发展,各自为阵的低层次发展阶段。

为了踏踏实实的做好基地和园区的各项工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强调: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要科学制定规划,培育骨干企业,做大规模,扩大市场,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努力形成新的业态;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突破资金的瓶颈制约,必须以资源换项目,以市场换资金,依靠外力建设一批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各级政府要把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制定基地和园区发展的有关政策并抓好落实,为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提供配套服务;要像支持工业、现代农业园区一样支持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09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已走向制度较为完善,实效突出的稳步发展时期。尤其是各级官员和市民都能清醒的认识到:甘肃必须举文化旗。这就是对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的鲜明的认识,也是对甘肃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开发利用的战略自信。为了具体报告甘肃省文化发展详细情况,各编分报告中重点报告了其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的应用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成员:戚晓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