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吴忠市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思考

关于吴忠市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思考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吴忠市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思考张 文自治区借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紧紧围绕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全区发展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构想。

关于吴忠市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思考

张 文

自治区借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紧紧围绕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全区发展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构想。吴忠市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和要求,站在为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宏伟蓝图贡献力量、作出示范,为全国慈善产业发展积累经验的高度,举全市之力推进慈善产业的发展。那么吴忠市如何将慈善与产业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助残扶贫的新路径?如何通过慈善产业的发展实现慈善事业的大发展、经济社会的大跨越?经过思考,我认为关键是要构建从资金、人才到管理咨询的社会创新支持性链条,树立一批新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样板,解决部分残障人士就业问题的同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和人才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促进社会和谐。

一、发展慈善产业是社会创新原生命能量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总书记的讲话,体现出两个关键词:创新、民本。提出要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政府“包打天下”,到注重运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从习惯“灭火”,到突出源头治理;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到重视运用经济、行政、道德、科技等手段综合管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

创新社会管理是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提出新要求。爆发于2007年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突然打破了因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各种幻想,这种完全以增长作为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完全将人类自私的本性作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假设,不仅不会为人类带来福祉,反而会加剧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人类遭遇了新的挑战。人类社会发展的钟摆再次从对效率的追求摆向了对公平的追求。相比较普通企业而言,关注残障人士就业的企业必然会更加兼顾社会公平,能够在日常的产业运营同时,兼顾企业的就业人群的心理干预以及生活关照等,而如果企业以集群形式出现的话,就必然带来相关扶持性力量和机构的资源共享。

发展现代慈善,打破传统和按部就班模式,加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忠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按照自治区打造黄河善谷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立足市情,大胆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把慈善与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规划建设宁夏弘德和立德两个工业园,致力于把慈善工业园区打造成中国慈善事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吴忠市把慈善与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慈善工业园,这不单成为新型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更成为多种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用社会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平台。核心思想是通过打造合适的实践平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各种资源,使普通人和弱势群体、残障人士一起互动,通过人力资源优势匹配,为其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不仅推动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认知,更推动了慈善产业与社会创新的原生命能量的探索与研究。这是文化的结合,这是人性的合作。吴忠市以慈善企业集群的形式入驻慈善工业园这一方式必然成为弥补传统残疾人就业扶持工作的一个新的路子。

二、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

慈善产业是分配方式补充的迫切需要。中央重视二次分配,通过二次分配解决一次分配带来的不公平问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二次分配完全实现分配公平还有很多困难,特别是那些残疾弱智等弱势群体依靠二次分配和国家扶持还不能一次性完全解决。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以慈善事业为主的三次分配进行有益补充。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等第三次分配的总量不足0.2%,对于全市共有贫困人口29.52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1%),仍然属于国家扶持的重点贫困区的吴忠市来说,第三次分配的总量更少。这表明在我市推进以慈善事业为主的三次分配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因此,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产业,解决社会难题,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吴忠市重要任务之一。

慈善产业是发展现代慈善的现实需要。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历史源远流长,近几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我国政府慈善历史发展比较短,还存在着“慈善立法相对滞后”、“慈善行业公信力不足”、“全民慈善意识相对缺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探索走发展现代慈善的道路。就是要通过一些合理的商业模式,将慈善事业产业化,通过将“利他”和“利己”相结合,增强慈善的吸引力和发展的生命力,扩大社会的参与度,潜移默化中培养全民慈善意识。同时,借鉴商业规范管理的有益之处发展慈善产业,培养出大批专业的公益从业者和公益研究人员,为中国慈善产业逐渐走向现代慈善之路插上双翼。

慈善产业是解决残障和弱势民生问题的实际需要。吴忠市现有各类残疾人10.1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是残疾人比较集中的地区。特别是红寺堡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开发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贫困人口和残疾人比例高,残疾人占总人口的8.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8个百分点。残疾家庭缺乏发展能力,生活非常困难,脱贫致富已成为干旱地区父老乡亲和残疾群众久远的期盼,成为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发展慈善产业,增强残疾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民生问题。

(二)可行性

符合西部大开发和东部产业西移趋势发展潮流。宁夏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之一,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将是国家产业战略发展的必然,顺应这一趋势,打造“中国慈善产业试验区”平台,招商引善,使更多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这里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慈善意识日渐增长,慈善资源日益丰厚,传统以赈灾为目的捐钱捐物方式引发慈善“疲劳”,“被慈善”、“被公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慈善发展的生态环境,人们呼唤公益慈善创新。吴忠打造中国慈善产业实验区,进行慈善产业化有益探索,正是顺应现代慈善发展潮流。

符合建设和谐吴忠的发展实际。吴忠属于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差别大,山区川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有限。按国家新的贫困线标准,吴忠市有近20万贫困人口,仍有近10万人生活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大山里,位于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生产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吴忠要与全区、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贫困人口及残障人群的生产生活问题。吴忠市将慈善与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创建“中国慈善产业试验区”,创新社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用社会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路子,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符合吴忠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文明富足平安和谐的新吴忠的发展思路。

符合广大残疾弱势群体的现实需求。群众支持是最大的动力,由于恶劣的生活环境和困苦的生活条件,吴忠市干旱带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现有资源承载的人口压力大,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残疾等弱势群体,期望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更加强烈。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愿望往往变成了一声声的叹息和无助的失落。发展慈善产业,将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相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条探索助残扶贫、共享发展成果、发挥慈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惠民举措。鼓励和发展福利企业和社会企业,为残疾群众创造了改变生活条件的机会,搭建了力所能及的就业平台,使他们也享受到了自食其力的劳动喜悦,群众十分期盼,积极参与,为发展慈善产业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面临的问题

吴忠市发展慈善产业,并不是抛弃了传统意义的慈善事业,而是在坚持传统慈善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宁夏区情、吴忠市情,大胆引入市场经济理论,对公益慈善工作的一种全新探索和尝试,是对传统理念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都可以用社会捐赠、慈善组织、慈善项目、资源服务、政府支持、慈善文化六个公益慈善指数去衡量。经过不到一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两个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国各地的慈善家及有慈善意愿的企业纷纷到吴忠市考察投资建厂,本地企业和慈善人士参与慈善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是当前吴忠市在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上,还面临许多靠自身条件无法解决的困惑和问题。

一是理论不足的问题。将慈善事业和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在中国尚无现成的模式可循,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因而限制了进一步发展。目前,需要专家学者给予帮助指导,确保吴忠市慈善产业沿着科学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稳步推进。

二是政策创新的问题。将慈善和产业这两个对立的矛盾体统一起来,现有的很多政策,无法用于其中。虽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创新了一些政策,但在许多方面还是把握得不够准确,还需要高层次的政策研究机构追踪调研、论证指导,帮助我们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使我们在发挥政策上取得更大创新。

三是持久发展的问题。发展慈善产业,是一项综合工程,仅靠我市自身的条件,在探索中明显感到各界支持不足,在大胆探索慈善产业的健康发展上还有较多顾虑。需要在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高层次的指导下,使我们在正确的慈善产业发展道路上大胆探索,为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积累经验、作出贡献。

四、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思路措施和重点任务

(一)基本思路——准确定位,突显特色,明确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入驻企业优势特色产业,构建新型残疾人就业基地,以推进社会创新、社会服务为核心,以示范推广社会服务为出发点,坚持政府导向、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原则,通过完善设施配套、提升慈善工业园区生产技术与集成示范,优化资金和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经营机制,建设具有先进设施装备、现代科技支撑、国际管理水平的残疾人生产就业的样板基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升。慈善工业园的建设定位:园区的建设就是要搭建一个政府、慈善企业与公益组织联动的优秀平台,致力于弱势残障人士的能力建设,提高就业水平。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慈善产业的试验区,打造出一个全国慈善产业园的典型和样板。慈善工业园的建设目标:围绕吴忠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将传统的救助型、补助型输血慈善提升为现代的产业型、发展型造血慈善,把吴忠慈善工业园建成西部大开发重要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和对外贸易窗口,建成中国慈善产业合作的示范区,形成慈善事业与扶贫开发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良好局面,为热衷慈善事业的企业到吴忠投资兴业搭建平台。

(二)重点任务及举措

大力倡导和弘扬新型的慈善道德理念。弘扬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可以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在中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时候,慈善以其有力而及时的救助活动,使弱势群体摆脱生存危机,走上自立和发展的道路。通过慈善产业发展,解决残疾人充分就业,探索助残扶贫的新路径,弘扬慈善社会道德理念,减弱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慈善产业在慈善本来就有民间属性,不应该每次都要政府、媒体等呼吁后才出现一次慈善行动,而应大力普及、推广,人人都能慈善、人人都可慈善、处处可见慈善。慈善事业的存在与发展,除了党委重视、政府推动外,社会参与十分重要。而要想让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光靠自发行为是难以持久的,必须依靠理念的灌输与发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良好慈善意识和道德理念,弘扬新型的慈善道德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共识,真正出一条助残扶贫、济贫扶弱的新路子。

全力打造加快慈善工业园创新应用的社会服务体系,打造慈善产业投融资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研究和倡导系统、入驻社会企业以及园区运营支持系统五大板块。一是投融资系统专门为有创新性、可持续发展的慈善企业提供投融资和管理咨询服务;二是人力资源系统专门吸引有能力并愿意投身慈善事业的人才,为园区企业以至更大范围的社会企业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三是研究和倡导系统专门研究全球社会创新理论和案例,探索适合于中国的慈善产业发展方式,为有志于投身社会创业的精英以及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提供社会MBA系统培训,并通过举办相关大型活动倡导新公益的社会风潮;四是入驻企业定位于具有创新和持续发展模式的慈善企业,在日常的产业运营同时,兼顾企业的就业人群的心理干预以及生活关照等;五是园区运营支持系统除了传统的物业管理之外,还针对大量残障人士集中就业的特点,引入专业社工机构为入驻企业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团队建设等服务,促进入驻企业稳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建设慈善工业园区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一是多元结合。慈善与发展结合,招商与招善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结合。二是市场运作。慈善产业化是慈善能量释放的最有效途径,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市场运作模式,推动产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效应”。三是政策引导。制定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慈善发展环境,吸引有意愿参与公益事业的企业、社会组织入驻“慈善试验区”。四是园区示范。利用“善谷”的集群效应,围绕沿黄经济带建设吴忠慈善工业园区,示范带动,放大社会效应,为西部乃至全国运用公益创新破解社会难题,解决民生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示范案例。五是项目支撑。引入切实可行的慈善公益、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相结合的项目解决发展问题,推动建立招商引资与招善引智新模式,以慈善引资源,以项目求发展,以慈善促和谐。六是服务跟进。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为“慈善试验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支持,为社会企业、公益组织提供满意服务,确保慈善产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残疾人科技培训网。本着政府指导、园区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以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借鉴成熟的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建设慈善工业园高水平复合式信息基础技术平台和立体式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慈善工业园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有效提高慈善工业园入驻企业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管理能力和竞争力。一是打造园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将慈善工业园区和入驻企业在信息平台上整体包装和推介,通过信息平台将慈善工业园区及慈善企业形象向全国宣传展示。同时,在慈善工业园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举办有针对性的残疾人招聘会,给他们和用人单位提供洽谈、交流和选择就业岗位的机会。二是建立残疾人科技培训网。将全市所有残疾人进行信息化管理,基本形成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并建立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贫困残疾人的情况。针对残疾人群特点,多渠道启动培训工作。按照各县(市、区)残疾人比例,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根据实际残疾情况,设置刺绣、服装剪裁、电工、纸业包装等多项培训内容。主要依托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黄河善谷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宁夏)残疾人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全区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着力提高残疾人素质与就业的能力,为吴忠市慈善工业园提供各类人才支持。

全力争创全国慈善城市,打造吴忠城市新名片。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1年以来,吴忠市先后两次向民政部汇报了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建立国家慈善产业创新示范区和试验区等工作情况,民政部对我市在慈善战略、慈善政策、慈善组织、慈善文化、慈善项目、志愿服务等多方面工作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我们要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在慈善产业大发展上大胆实践,为全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积累经验、作出示范。二是注重舆论引导。通过积极主动与区内外各大媒体联系,对吴忠慈善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创建全国慈善产业创新示范区和试验区工作,进行一次深度报道,充分展示吴忠慈善事业的发展成果,为下一步吴忠“创慈”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夯实“创慈”基础。全力打造宁夏弘德和立德两个工业园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积极成立慈善基金会,广泛募集善款;组织进行慈善评选;积极参加“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吴忠慈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壮大各类慈善组织,加强培训,规范志愿服务等,为争创全国慈善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打造吴忠城市新名片。

(作者系吴忠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