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构建完善的政府支撑体系

构建完善的政府支撑体系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构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止气候变暖,保证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要建立激励与惩罚措施相结合的低碳财税政策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与节能相关的税收体系。

一、构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导向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防止气候变暖,保证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要发挥产业政策具有的战略性、长期性、方向性等特点,构建长期稳定的低碳经济产业政策导向机制,形成新型低碳产业发展促进机制、低碳农业辅助机制、低碳工业调整机制、能源产业优化机制,进而通过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低碳产业资源,推进低碳技术创新,重点发展节能减排产业;保护幼小民族低碳产业成长;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减少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震荡,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形成低碳产业政策工作协调机制。促使各级政府和部门以贯彻落实国家低碳产业政策为己任,从各自职能出发,制定履行低碳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工作规范,分解落实责任和目标,实行严格的地方、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制,齐心协力解决低碳产业政策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发挥低碳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和各项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基础作用。

  建立依托机制保证产业政策的制定。要在以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为主导的基础上,扩大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发挥企业家、学者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政策审议会等一类的机构,提高其权威性,形成官、学、产相结合的低碳产业政策制定体系,保证产业政策真正充分科学地反映低碳产业发展现实和需求。

  通过机制保证低碳产业政策的执行。要解决产业政策缺乏必要的法律手段保证问题,完善低碳产业政策执行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信息手段,提升其影响力度。要制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国债贴息技改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基金等优惠政策,也应集中用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低碳产业和项目建设。要集中行政手段,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要集中法律手段,使低碳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颁布、执行、监督检查、处罚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形成违反低碳产业政策行为责任追究机制。

二、构建低碳财政税收激励机制

  企业和公民是节能降耗发展低碳经济的利益主体,为充分调动企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发挥公民在减少碳排放中的生力军作用,要通过财政税收激励措施,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碳排放的良好氛围,鼓励和促进市场利益主体节约资源,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低碳财政税收机制。

  要建立激励与惩罚措施相结合的低碳财税政策体系。运用诸如预算投入、国债投入、财政贴息、财政补助、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各市场主体主动节能。同时,运用与能源相关的税收和收费等措施,增加能源使用的成本,如对大型公共建筑制定能耗和限额标准,并配套实施超定额加价的政策。

  要切实改变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办法。以低碳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为依托,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碳排放减少、环境保护这些约束性指标列入考核标准,鼓励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在企业生产方式转型中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要建立和完善与节能相关的税收体系。要完善环境税、能源税和碳税机制,通过税收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构建符合国情的建筑税收体系:如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对非节能建筑执行非零税率;通过物业税开征,对节能建筑的购买实行物业税减免等;对低能耗及绿色建筑以及规模化、一体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单位,适当给予减免所得税等。

  要完善低碳财政税收激励服务配套机制。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财税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应的、健全的服务机构起媒介和辅助作用。要制定对培育和建立减少碳排放服务市场有利的政策,为低碳服务公司提供融资渠道,激发节能减排服务机构的低碳技术创新和服务动因。发挥与低碳财政税收激励机制配套服务机构的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低碳财政税收激励机制的放大效应。

三、构建低碳环境和能源技术创新机制

  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以环境和能源技术为中心,构建技术创新机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要形成良好的低碳技术创新运行机制。要实现观念创新,遵循市场经济和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创新低碳环境和能源技术,按照系统工程方法把市场、科研、生产、营销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制度和组织体系。

  要建立低碳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企业经营者应具备战略长远利益眼光,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要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投入机制,发挥人才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

  要强化低碳技术创新的市场意识。技术创新是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全过程,科技从知识形态转变成物质形态,从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实现;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于市场,成败要靠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结合来检验,因此,建立面向市场的低碳环境和能源技术创新机制,首先科研要面向市场,根据客观存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确定研究开发方向,防止大量科技资源的浪费,实现科研的市场价值,创造经济效益。

  要突出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昭示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但创新中居主导地位的是企业,世界上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都是由企业实现的。当前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开发能力相对薄弱,大学和研究院所仍然是我国科技的主要力量,要构建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联手创新合作机制,加快低碳科技成果向新产品和服务的转化。

  要发挥政府促进各要素密切联系与合作的“红娘”作用。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通过信息平台的构建,大力扶持激发企业在研发方面更多地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风险投资基金,向处于启动阶段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企业、高技术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并利用所扶持项目获得的回报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

四、构建社会废物处理机制

  逐步建立社会废物处理机制。要尽快构建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统筹城乡规划布局,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在加紧集中垃圾处理场规划建设的同时,尽快将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服务范围延伸到村居各家各户,农村和城区应同城生活、同城便利、同城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城乡低碳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要将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在起步阶段要让农民直接感受到社会废物处理机制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发挥其民心齐、争议少、投资小、上马易、见效快、效果好、受益众、带动低碳经济发展效应明显的特点。

  要积极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构建垃圾处理与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产业,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不可或缺的。要借鉴国际经验,提早控制对环境有害的垃圾,积极采用热解气化技术等三代垃圾处理技术,避免二英的再生成,使垃圾实现全部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整合生活、建筑、工业、医疗垃圾处理各自为政的局面,运用市场机制,保证垃圾收集和处理产业有利可图,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五、构建低碳环境监测机制

  低碳环境监测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保障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多方面因素,还存在许多困扰低碳环境监测机制健康运行的难题。如对低碳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仍不到位;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整体监测能力建设仍严重滞后;监测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监测工作亟待科学规范等,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构建低碳环境监测新机制,推动低碳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要建设先进的低碳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发挥低碳监测保护工作作为环境执法依据,制定环境保护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以及环境保护融入低碳经济转型主战场的重要途径作用。要构建完整和谐、科学高效的低碳环境监测法规政策和行政管理体系,明确其法律地位,保障低碳监测依法开展;构建先进实用、种类齐全的低碳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体系,理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现状、准确预警突发环境事件;构建传输及时、简便实用的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安全可靠、及时传输;构建技术可靠、方法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保障低碳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构建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体系,保障低碳环境监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逐步形成低碳环境监测配套工作机制。从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监督员,作为发展环境的测评体,构建低碳监测群体;对重点企业,定期以信函、上门走访等形式监测职能部门收费、检查情况,分析预警信息,开展定向监测;对各监测点监测的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对部门的投诉和平时的走访情况,查找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构建监测预警的综合报告机制;及时向被监测对象反馈预警综合信息,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苗头性、倾向性以及重大典型的问题以简报的形式及时报告,构建预警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各职能部门认真核实收到的监测反馈信息,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构建回访监督机制;通过及时查处监测中发现并经核实的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构建个案严肃查处机制。通过低碳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通过低碳环境监测配套工作机制的逐步形成,优化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六、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诱导机制

  低碳生态城市意味着碳排放低,城市生态碳汇能力强,环境质量好,生活健康舒适,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成为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鉴于低碳经济属于新生事物,亟需设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诱导机制,发挥低碳生态城市转型低碳经济的示范效应。

  要构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投入诱导机制,逐步形成低碳经济转型的“聚宝盆”效应。要坚持财政引导、投入整合的原则,将低碳经济发展资源向低碳生态城市现代示范区集中,并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有效措施引导和吸引龙头企业、公民、集体以及社会资金注入现代低碳经济示范区项目建设,探索集中财力办大事,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形成良性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政府投资引导机制。通过以低碳财政资金为先导平台,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代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项目为载体,引导、拉动低碳经济龙头企业对现代节能项目的投入,整合各类低碳发展资金,逐步形成低碳经济转型的“聚宝盆”效应。

  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高效益低碳经济示范工程。在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区项目建设中,要树立精品意识,围绕低碳排放提高产能,高标准抓好示范区低碳项目建设,打造高效益精品工程,力争实现先进低碳技术集成应用、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企业增收、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区居民得益的系列目标。在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区项目建设中,通过低碳项目资金专户的建立,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对低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跟踪审计,切实做到分段考核,一段一清,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通过规范操作、严格监管,全面实行低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政府采购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把工程质量关和资金使用关,保证低碳生态城市示范区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示范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