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面向未来的城市休闲产业培育路径

面向未来的城市休闲产业培育路径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今时代,休闲产业与经济社会在彼此推进和互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纵观近年来世界经济演进轨迹,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正在逐步将预言变成现实。其次,准确定位休闲行业,将休闲消费提升至国家意志层面。

在当今时代,休闲产业与经济社会在彼此推进和互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据美国权威公共策略专家专题报告预言:“休闲产业在2015年左右将会主导美国劳务市场,并占到美国GDP一半以上的份额,休闲产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而席卷世界各国。”纵观近年来世界经济演进轨迹,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正在逐步将预言变成现实。休闲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外驱力和城市进步的催化剂,而更重要的是推进人类对休闲文化价值的认同,必将推进中国向消费时代、城市化时代、民生时代、社会转型时代和大审美时代快速迈进。针对城市休闲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可以充分运用市场和政府的力量,采取面向未来的城市休闲产业培育路径,包括培植休闲产业和休闲市场,深度开发休闲消费需求;合理规划休闲基础体系,建立休闲产业有效管理机制;有效整合城市休闲资源,提升休闲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休闲产品和服务质量;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健全休闲领域创业投资机制等。

一、培植休闲产业和休闲市场,深度开发休闲消费需求

培植休闲产业和休闲市场,深度开发休闲消费需求,是加快推进休闲经济产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要达到拓展休闲产业和休闲市场发展空间的目标,重点是破除政策障碍和理论误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深化服务型政府在休闲消费领域的职能作用。各级政府在进行休闲消费管理时,要由一味“包办”向适时、适度、适点介入转化;要由一味强调行政职能向深化服务职能转化;要由一味盲目提供休闲产品供给向提升服务效率转化。其次,准确定位休闲行业,将休闲消费提升至国家意志层面。在大力发展休闲消费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休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建立与休闲产业认定和评价相关的指标体系,改变休闲产业只是一般行业甚至附属行业的错误认识,将其定位为国家支柱产业。再次,改善休闲消费的供求关系,促使休闲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休闲娱乐需求方的消费者应当提升休闲需求层次,避免集中消费和堕性消费,树立健康和持续的休闲观念;作为供给方的相关部门应当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丰富休闲产品和服务、规范休闲消费价格、完善带薪休假制度等,进而优化休闲消费结构和提高休闲消费质量,全面提升休闲产业发展水平。

此外,在培育休闲市场的过程中,亦要加强立法和制定规范,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引导多种资本进入休闲供给领域。一般而言,大量的休闲项目与其服务并不直接影响国计民生。休闲供给与消费对于国民而言,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因此,对于不属于公共性或基础性的休闲项目与服务,可通过中央或地方政府政策的有效引导,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或外来资本等直接进入。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休闲投资压力,规避政府休闲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开放休闲产业投资市场,举全社会之力,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休闲产业投资结构,有利于做大做强休闲产业。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休闲项目,可以考虑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如医学美容保健、大型游乐场、科普、跳伞等,通过国家立法并规定市场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取得程序,并通过审批和登记程序执行。对大量不需技术而只需技巧的项目,可以考虑不设投资额度限制,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任由投资者自由出入。对形成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投资者,则可以考虑建立奖励制度,以充分调动社会各领域进行休闲投资的积极性。

二、合理规划休闲基础体系,建立休闲产业有效管理机制

休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使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明显上升,而中间需求的影响作用逐渐下降。休闲经济使开始于技术密集型经济的产业结构软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这必然要求休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客观上要求建立休闲产业规划的实施、调节以及有效管理机制。休闲产业发展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内容复杂,为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将休闲基础体系以及休闲产业管理机制建设纳入其职能范围,并设立专门机构加以调控。

城市休闲基础体系主要涵盖城市公园、公共绿地、休闲广场、社区公园、休闲街区等公共设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科技宫、展览馆等公共休闲场所,以及公共休闲设施维护、公共休闲场所管理与服务、休闲研究与教育、旅游管理、娱乐管理、体育管理、文化管理等公共休闲服务与管理,实质上属于公共休闲产业的范畴。一般来说,至少应该采取以下七大措施:一是城市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休闲设施,应实行免票制;二是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休闲场所,为满足居民文化需要,应适度免费开放并放宽开放时间;三是酒吧、歌厅、影剧院等夜生活场所,建议集中在商业游憩区以实现其聚集效应;四是健身运动场所和设施,为满足居民运动健身和娱乐需求,总体布局应趋于分散以方便居民就近选择;五是购物区,以商业休憩区为代表,应结合餐饮、娱乐等休闲设施以产生联动消费效应;六是特色景观建设,结合城市象征性建筑或景观,应体现城市特色以打造城市休闲品牌;七是夜景营造,美丽的城市夜景有利于居民休闲夜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还要做好城市公共交通、通讯信息、购物街区、金融业务、宾馆饭店、度假区、新闻传媒、文化设施、公共厕所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休闲产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因其涉及多个领域,既有一般产业的共性,也有休闲产业的个性。建立休闲产业有效管理机制时,应兼顾其共性与个性。其一,应出台休闲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将休闲产业管理引上法制道路,以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和粗放性,从而有效约束各方行为。其二,休闲涉及面广,目前地方政府任何部门单独从事休闲产业培育和管理都可能力不从心。鉴于此,可以参照杭州、上海等城市成立旅游管理委员会的做法,考虑成立休闲管理委员会,以有效行使政府职权。其三,对休闲产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休闲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譬如针对休闲消费时间过度集中所造成的城市交通拥挤、休闲场所承受力饱和等问题,不仅要求休闲规划充分考虑实施多元化战略和分散化布局,而且应该创新休闲产品开发以兼顾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其四,建立休闲信息平台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针对目前休闲企业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盲目从事、市场闭塞的状态,应积极引导组建休闲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一方面,有利于整合休闲资源,实施组团营销以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另一方面,有利于休闲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加快创新战略以促进休闲企业的技术进步。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成立休闲行业协会,不仅实现了休闲信息与气象、交通等信息的“捆绑式”定期发布,而且可以按时更新以便消费者查询和提供咨询服务,还组织休闲企业参与政府对外招商、展览、促销等活动,在休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有效整合城市休闲资源,提升休闲产品的文化内涵

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市场已经由单个休闲区的分散竞争阶段发展到区域休闲经济一体化的联合竞争阶段,创新与区域联合已成为21世纪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两大主题。整合区域内的休闲资源,突出特色以形成区域休闲发展合力,不仅是区域休闲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区内各地共谋多赢的必然选择。

在休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由于存在行政区划、地方利益竞争等制约因素,各合作单元对区域休闲资源利用的主体和内容等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破坏了区域休闲资源开发的系统性,从而影响区域休闲经济的产业化进程。休闲资源整合根据区域休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休闲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增强区域休闲竞争力为中心,对区域内自然和人文等相关休闲资源要素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和联动开发,使之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休闲资源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保证区域休闲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休闲资源整合应遵循“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市场导向、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防止低档次开发和重复建设,以免造成休闲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休闲经济产业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积淀和特色资源,集中力量高起点建设一批融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休闲项目。应合力整合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开发和设计新的休闲项目,包括空中跳伞、飞行模拟、森林旅游、水上活动等冒险性项目,现代科幻、未来世界、海族馆等科普性项目,鼓励人们回归自然的农事活动、锻炼与开发动手能力的技工作坊等体验性项目,等等,将文化转化为休闲生产力,以为区域创造更多的财富。目前中国不少城市的文化休闲项目依然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发展阶段,亟须在有效整合城市休闲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休闲产品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将休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休闲产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要使区域休闲产品具有特点和品牌竞争力,最好的办法是给休闲产品注入文化品位和人文含量,运用文化内涵来提高品牌号召力和亲和力。总而言之,注重休闲与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区域休闲产业的品牌个性,对城市休闲产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四、加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休闲产品和服务质量

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近二十年来经济学领域最有吸引力的问题之一。以保罗•罗默(P.Romer)1986年提出的知识积累模型和罗伯特卢卡斯(R.Lucas)1988年提出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为代表,人力资本因素被成功地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中,用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实。同样的,休闲专业人才规模和质量在休闲产业发展和休闲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休闲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应适时建立休闲人力资源培养管理的多方联动机制,以加快休闲产业专门人才培养和提高休闲产品和服务质量。

其一,建立多层次休闲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休闲专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鼓励各高等院校设置休闲产业的相关专业与课程,如休闲产业设计、休闲产业管理、休闲社会学、休闲心理学、休闲行为学、休闲经济统计学等,并建立健全休闲专业教育层次,同时根据休闲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譬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包括开设高尔夫经营与管理方向、会所服务与管理方向、高尔夫教练方向),并与荷兰鹿特丹应用科技大学建立课程体系共建、教学模式互鉴、师资培训交流和学分互认等全面合作关系,为国内高尔夫俱乐部等现代高端休闲产业机构培养了一批具备休闲行业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休闲服务和管理人才。其二,建立休闲产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发展职业培训。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符合休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训计划,依托高等院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将参加休闲业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作为休闲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上岗基本资格;并结合中国休闲产业实际,尽快建立休闲产业从业人员的考试、培训、认证体系,同时建立高级休闲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再教育基地。其三,大力开展休闲教育的专题研究。特别是休闲产业人才成长规律、世界各国休闲教育制度比较等专题,提高中国休闲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其四,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休闲教育专家,有效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与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多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休闲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应加快建立休闲行业标准,完成休闲主要项目服务与管理规则的制定,从而构建管理与服务的评价体系与操作规程,形成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人员培训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提倡休闲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诚信经营,提高人员素质以提供优质产品,进而提高休闲服务质量。

五、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健全休闲领域创业投资机制

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与休闲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之外,还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完善与休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休闲产业发展环境。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休闲营销主体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休闲经济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给予休闲企业国民待遇,休闲政策应实现“三个支持”:一是政策支持,二是资金支持,三是服务支持。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休闲项目,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在审批上给予便捷,在管理上给予宽松,在融资上给予额度,在服务上给予指导。在第三产业发展资金中,可考虑设立休闲产业发展基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休闲领域的科技含量也呈现愈来愈高的趋势。在休闲企业更替迅速和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市场经济社会,创业投资对于创业休闲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创业休闲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能够提供高风险的创业资本以助其发展和扩张,而且在于能够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务,以弥补创业家尤其是技术专家出身的休闲领域的创业家在经营管理经验上的不足。健全休闲领域创业投资机制应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努力培育多元创业投资主体。可以通过设立休闲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来汇集富裕个人、实业企业和一些机构的富余资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发挥现有为数不多的创业投资家的专家管理优势,努力实现创业资本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机构化管理。二是发展休闲企业创业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完备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以休闲项目咨询、项目评估、财务法律咨询等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投资中介机构,同时建立相应的中介服务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其真正地按照诚实守信原则为创业投资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变政府直接投入为以税收政策为主。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政府的扶持重点是针对投资于创业早期创业企业的高风险休闲项目,对投资于创业后期创业企业的创业转让一般不再介人,扶植方式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贴息等措施予以间接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