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产业培育带动新农村建设

以产业培育带动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华岔河村:以产业培育带动新农村建设欧丽南华县地处我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西边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东距省会昆明197公里,北距四川攀枝花市255公里,南边距思茅市的景东县234公里。在总人口中,彝族人口为1505人,占总人口的99.3%。结合全村各小组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丫口新农村建设于2006年3月下旬启动。

南华岔河村:以产业培育带动新农村建设

欧丽

南华县地处我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南部,西边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东距省会昆明197公里,北距四川攀枝花市255公里,南边距思茅市的景东县234公里。320国道线、广大铁路、楚大高速公路、南永(南华—永仁)二级公路穿越县城而过,是川、黔、滇东通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陆路咽喉要道,有“九府通衢”之誉。

2006年初,按照“以自然村为建设单位,有项目支持、有产业支撑、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本乡镇内较高,交通、水利条件较好,有一定区位优势,群众基础好,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高,干部基础好”的原则,全县研究确定了16个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村中,有革命老区村,有民族风情浓郁的少数民族村,还有经济收入较高、生态环境较好,民风淳朴的特色村和文明村。随后,根据州农办的有关要求,经多次调整,最后确定实施的17个示范村分布在10个乡镇的18个村委会、23个村民小组、1375户。其中最大的村农户数达316户,规模最小的村也有30多户。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彝族村寨——小岔河,被定为南华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个试点。

一、岔河村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做法

1.村情简介

岔河村委会隶属于南华县龙川镇,位于南华县城西北部,地处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距县城16公里,南永公路从村内穿过。全村面积43.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1516人,其中妇女717人。在总人口中,彝族人口为1505人,占总人口的99.3%。岔河村委会总耕地面积有134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人均有粮285公斤。2005年的经济总产值是4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43元。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牧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农业贫困村。

岔河村是一个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习惯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彝族刺绣和月琴等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彝族“姑娘房”、激情奔放的“左脚舞”是这里古老淳朴的民族风俗;该村的民族歌舞表演队还接待过许多中外来宾,并多次参加过州庆、火把节以及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的歌舞表演。正是因为拥有这些独特的资源,几年前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定为全州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民族风情参观考察点,曾是日本人“寻根”之地。

早在2002年,南永公路沿线的四五户村民就办起了农家乐,只是由于基础设施差,各方面工作还没有做到位,顾客来源不是很稳定,但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拓宽客源的路子。而且,村里还利用集体的松茸山以及集体林这一块的收入积累了部分集体资金。这充分说明,这儿交通便利,群众基础较好,农民的集体观念较好,发展意识较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2.主要内容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时期的战略决策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指示精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休闲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在认真组织实施好州级新农村试点的同时,走“以点带面、点带结合”的路子,“用两年左右时间,把岔河一线建设成为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荟萃、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较强产业支撑的融生态游、乡村游、民族刺绣购物为一体的咪依噜风景区”。围绕这一发展思路,2006年3月,岔河被确定为南华县第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率先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其定位是发展以农家乐为载体的“离土不离乡”、“原生不原始”的乡村旅游,并将南永公路沿线打造成“岔河咪依鲁风情谷”,使之成为展示南华县乃至楚雄州彝族文化的精品和滇西旅游线上的一个旅游热点,从而带动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全村确定了以下三个主要建设内容:

一是村容村貌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全村范围内,做好以房屋外墙装饰、民族文化活动室建设、停车场及垃圾池建设、人畜饮水改造、村庄道路改造、公厕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解决人畜分离、道路交通、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推广沼气、太阳能为清洁能源,使整治后的村庄整洁优美,路面硬化,饮用水质量得以提高,环境卫生符合要求,村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特色。

二是因地制宜,依托浓郁的民族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水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彝族山寨的民族特色。通过对跳歌场、山门、寨门、姑娘房、草顶房、古老水车、水碓、水磨的建设和“土主庙”场地的整理维护及体现彝族特色的零星设施建设,使全村处处展现出浓郁的彝族风貌。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村庄成为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的民族生态旅游景区。

三是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全村各小组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樱桃、核桃、无公害特色蔬菜种植和经济林果及林下资源为主的产业。发展黑山羊、土鸡和生猪绿色养殖,以农家乐为载体,打造民族传统旅游业。

3.项目实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后,南华县认真总结2003年开始实施的小康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山区比重大、自然村数量多、村民居住分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实际,确定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惠民工程,就必须走先易后难、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路子。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岔河被定为了第一个试点。

2005年底,村委会率领村组干部到昆明、大理、德宏等地考察和学习,从思想上接受了新的发展观念。从2006年3月起,县委、县政府领导就岔河新农村示范工作先后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同时,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到岔河村委会做动员工作,当地有“领导十下乡镇”之说。这充分说明,当地领导在前期的宣传动员工作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在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后,县、镇两级干部反复与村干部、群众召开座谈会,宣传相关政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将只有5户人家的丫口村作为试点的试点(岔河村委会的各自然村均是由三五户分散型居住的小村落组合而成,以下我们都称村,但与自然村的含义不同)。

丫口新农村建设于2006年3月下旬启动。采取“上级补一点、集体拿一点、群众投一点”的投资方式。建设项目共投资82480元,其中,县财政补助25000元,利用集体资金30000元,群众集资15000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2480元。共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500米;开挖、铺筑山间小路2100米;新建公厕两个,新建垃圾池一个;实施外墙装饰30间850平方米,在村口新建了一道极具彝族特色的山门;建设了320平方米的跳歌场和530平方米的停车场各一个;实施了人畜分离工程,对14户畜厩进行整体搬迁,拆除旧畜厩35间,新建28间;拆除违规厕所四个,开展村庄环境大扫除10次。与此同时,由县旅游局牵头对村民进行彝族歌舞、民族乐器和服务接待礼仪培训,对彝族服饰和饮食文化进行整理规范,并开展了民族刺绣产品开发试点等工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一个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特色鲜明的彝家村寨——“岔河彝族生态村”开业了。一进村口,就能看见一道正中装饰着牛头的山门。到了村中,映入眼帘的是为展示彝家尙黑习俗而在洁白的墙上绘制的黑色火烧牛头、羊头像和民间传说人物形象。村里5户人家总结了以往开农家乐的经验,决定采取联合经营的方式,通过户长举手表决,选举出管理能力较强的鲁正书做经理,在经理的统一管理下,每户轮流主厨一天,不主厨的人家每户出两个劳力从事服务工作,然后再由两个初中毕业的年轻人做会计和出纳,账目做到日清月结,钱账分开。村民规定:如果营业期间自己觉得不能胜任,可以提出辞职。有的村民说:“他干不了的话不生气,就是要赶紧换人,不然影响了客源就麻烦了”。如果营业期间有客人提出不满意意见三次,或村民反复提出合理化建议不采纳,经理就只能被迫辞职。村民还说:“主要是为了我们的农家乐能够长久地开下去,管理不好就会影响生意。”经理必须管理好员工(村民),但村民有权监督经理。就这样,丫口村的经营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

4.丫口实践的推广与辐射

岔河村委会其他自然村的村民看到丫口村的变化,纷纷向村民小组长提出申请,要小组长向上级反映,请政府提供帮助进行新农村建设,并表示自愿拿出本村集体资金,自愿投工投劳和政府一起共同建设新农村。在这种形势下,2006年6月初,县政府和龙川镇党委、政府分批组织6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到昆明、玉溪、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迪庆等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树立开放意识和发展观念。7月初,小岔河村村民张天宝利用家住南永公路边的地理优势,自己投资5万元,支砌连接公路的道路挡墙,并联合了其他6户人家,每户出资5000元,自愿投工投劳,主动请上级政府来指导规划具有本村特色的乡村农家乐旅游。县委、县政府顺应民心,指定与县林业局挂点,由林业局领导带领两名工作人员驻点进行帮扶指导,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硬化村间道路600米,新建公厕一个,新建跳歌场300平方米,完成墙外装饰7家。9月25日,由7户人家联合经营的“七家杀猪宴”隆重开业。为突出特色,避免重复经营,互争客源,“七家杀猪宴”以当地杀猪请客的传统农家菜为主打菜,与丫口村的主打菜——生态羊和农家鸡有别。

与此同时,以南永公路沿线6个村民小组为主体的岔河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全面展开。其主要目标是以彝族生态旅游为载体,结合彝族文化的开发,将村庄打造成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荟萃、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有一定产业支撑的融生态游、乡村游、民族刺绣购物为一体的彝族生态旅游精品村。目前,马鞍山村由财政局挂点;新房子村由县发改委挂点;三家村由农业局挂点;大岔河由水利局挂点;新村由畜牧局挂点,每个点不少于三个工作人员,具体指导和帮助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岔河村委会召开户长动员大会,按照“一事一议”制度,各户长都签字同意从6个村民小组的集体资金中调出三分之二,用于新农村建设。即新村拿出45万元,小岔河拿出35万元,大岔河拿出5万元(大岔河的集体资金最少,只有7万元,他们村决定不按三分之二拿,而是拿足5万元),三家村拿出10万元,马鞍山拿出12万元,新房子拿出9万元,一共凑足116万元。一些村民说:“集体资金摆在那儿不会生钱,领导来帮忙建设新农村,是将死钱变成活钱”。“领导来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并不热心,怕的是分配不均,看到上级做的规划,才发现是确实为民办事,也就愿意拿出集体资金了”。同时,各协助单位已到位资金102.8万元。在大岔河村建设了“起家大院”农家乐。起家的六家人就围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从搬家到这儿已经住了七代人,当地人都习惯叫他们的院子为起家院。建设成农家乐时,起名“起家大院”,村民起贵才高兴地对笔者说起了他们的新农村建设,他说:“他们村共有集体资金75000元,拿出50000元来建新农村,每户又集资3000元,并投了五六十个工。目前,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了”。“将现有的钱变成源源不断的活钱,政府算是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他还说:“政府的规划和投入,将我们的生活和发展提前了十年”。

为使岔河彝族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县农牧局、林业局等部门还指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下樱桃、李子等多种果树,结合气候特点大力种植了刺头菜、早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同时还建立了野生菌保护区,确保对周边环境及森林起到美化和保护作用。

二、初步成效

1.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进程

岔河新农村所示范带动的6个村民小组(包括小岔河、马鞍山、新房子、三家村、大岔河、新村),到11月底为止,共整合建设资金268.8万元(上级补助25万元、县财政投入10万元、县级部门整合到位资金67.8万元、村民小组筹资116万元、农民自筹50万元),群众共投工投劳11803个。到目前为止,各村的建设进展情况如下:

小岔河村:畜厩搬迁已完成18户700平方米;完成停车场建设1个530平方米;93.6平方米的文化室正在建设中;建成公厕2个35.4平方米;完成外墙装饰39户7800平方米;完成跳歌场建设1个300平方米;工作组与畜牧局协调草籽并帮助群众绿化草地60多平方米;指导开业“七家杀猪宴”农家乐1家;正在新建农家乐2家。

新房子村:共完成投资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400个。对全村进行了全面的走访摸底调查,工作组同龙川镇及岔河村委会协调,重新调配了村组班子;在南永公路进村入口处,修建了180平方米的停车场一个;采用集体资金给予一定补助、群众各户组织搬迁的办法进行畜厩拆迁,完成了9户225平方米;进行外墙粉刷1800平方米;并启动了村间道路铺筑及水沟支砌工程。

马鞍山村:群众累计投工投劳460个,共完成投资6万元。硬化3条宽1米的村间弹石路1200米;拆除老宅基地1间200平方米;平整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300平方米的停车场备用场地各1处;畜厩拆除、新建5户共100平方米,剩余的18户正在搬迁中;文化活动室已准备开工;农户房屋已装饰1000多平方米。

大岔河村:群众投工投劳760个。完成投资7.8万元。已经实施了200米的道路硬化工程;完成月牙泉清淤120立方米,开挖土石方290立方米;拆除畜厩垛木房10间160平方米,平顶房8间100平方米,草房2间32平方米,新建畜厩200平方米;房屋装饰完成1300平方米,浆砌石方20立方米。

三家村:群众投工投劳近300个。已经完成了3米宽的村间主干道路基平整和边坡修理480米,硬化了1米宽的村间道路210米;新建畜厩150平方米;12对水碓的制作已基本结束,其中3对已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试运行;房屋装饰完成510平方米;跳歌场正在建设中;3户搬迁户的宅基地的地基开挖和平整已经完成;1户农家乐示范户已开始营业。

新村:羊厩示范户建设规划12户300平方米的工程已完成;养猪示范户建设规划3户,计划改厩180平方米,现完成改厩1户70平方米,正在建设1户80平方米;饮水工程正在实施主管道2900米、蓄水池40立方米的工程建设;对村间道路进行实地丈量,共1837.8米,其中:需新建1550.7米,完善287.1米,目前已投工820个,完成了150米。

2.初步的经济效益

岔河村委会海拔偏高,气候冷凉,当地村民一年只有半年粮。过去,村民主要靠上山偷砍木材出卖来增加经济收入,有的通过从事运输业以及上山捡菌子等来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仅1400多元。以丫口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农家乐示范自2006年4月26日开业以来,多则每天接待游客300多人,少则10多人,特别是“黄金周”和“火把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都在240人以上。其客源除本县游客外,还有楚雄、姚安、大姚等地的游客以及部分来自香港、深圳及美国、英国的海外游客。5户人家都把主要人力、物力、财力放到了旅游接待上,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少了,收入却在大幅度增长。到10月底,全村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4.8万元,户均产值达6.96万元,户均纯收入近2.8万元。以一家四口人来计算,2005年岔河人均收入1400多元,一家四口人年收入在5600多元。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后,从2006年4月至11月底,户均纯收入近2.8万元。这说明,新农村建设让岔河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同时,随着畜厩的改造,庭院式养殖技术得到了发展。在当地养殖能手的带动下,引进优良品种,实行计划免疫,开展技术培训,出现了养殖示范户和重点户。比如新村养殖能手周秀仙,有养殖场地0.5亩,畜厩20多间,共养殖母猪16头,仔猪300头,年出栏肥猪500多头,盈利6万元;养羊60只,年出栏大约30只,盈利1.5万元。另外,6个村民小组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必然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比如绿色、生态、无公害的猪、鸡、牛、羊以及各种蔬菜等,这正好让同一村委会的其他自然村来供应,实现了县委、县政府“跳出农业抓农业、转移农民富农民”的总体思路。

3.良好的社会影响

岔河村新农村建设所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使农民收入增加了,而且也加强了他们团结和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积极性。村组干部告诉我们:过去防止林木的偷砍盗伐可是一件头痛事,“现在好多了,你叫农户上山去砍木材他都不去了,大家都认识到了山清水秀才有客人来的道理,并也得到了好处”。还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富裕起来的村民还不忘交通不便的同一个村委会的其他自然村,希望将自己没时间管理的松茸山调配给他们,让他们也多增加收入,“和谐社会”初现端倪。

4.带动了妇女就业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乡村生态农家乐需要大量本土化、规范化的服务队伍,于是,由县、镇妇联牵头,村委会组织当地妇女参加民族礼仪、民族歌舞培训,组建了民族歌舞表演队,请来有关专家,将原生态的彝族文化融入农家乐的接待礼仪中,不仅促进了彝族风情农家生态游的健康发展,而且使妇女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进而提升了她们在家庭和社区管理事务中的地位。2006年4月成立的岔河民族刺绣协会,让三名骨干会员参加了州妇联举办的民族刺绣技术培训班,并把学到的刺绣技术传授给其他会员,提升了全村妇女的刺绣水平。刺绣协会已组织销售刺绣产品6批,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00多元。

5.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想法

村委会干部说:“党的政策好,让我们岔河人过上了好日子”;村小组长说:“在田地里忙的时间少了,病的时候少了,人们的脸上笑容多了,口袋里钱多了,不用为娃娃读书钱发愁了,但愿生意能够长久地好下去就好了”;年轻人说:“不用外出打工,说媳妇也好说了”;老年人说:“共产党好,让我活着还能过上像城市人的日子,天天看见客人来我家”。妇女们说:“现在的日子倒是好过了,希望以后还会像这种好过下去”。没有规划着农家乐的村民说;“村子漂亮了,庭院也干净了,我们自己做农家乐始终没有政府规划的好”……从这些言谈中可以看出:尽管多数村民对新农村建设高兴不已,但他们也还对农家生态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忧虑,一部分村民还存在依赖心理。

三、实践经验

1.政府有明确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南华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班子在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会议中反复强调指出:只有各级各部门思路明确,认识统一,试点村农民认识达成一致,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同时,按照“以自然村为建设单位,有项目支持,有产业支撑,有利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本乡镇内较高,交通、水利条件较好,有一定区位优势,群众基础好,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高,干部基础好”的原则确定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岔河村试点之所以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正是政府的建设思路明确、群众的积极参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县、镇党委、政府加强引导的结果。

2.因地制宜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原则

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岔河新农村建设示范不论是做规划、搞工程,当地领导一再重申不能强求一致,搞一个模式、一套标准,既遵循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山坝结合、大中小并举、“点、带”并进的指导原则,又充分体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党委、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各村的特点和优势。比如丫口村主打生态羊和农家鸡,属于小岔河的“七家杀猪宴”以生态猪为主打,新村又以庭院养殖为主要生计以供应其他农家乐生产资料。做到了样板示范、典型引路、重点突出、注重效益。

3.做好规划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并以规划为指导,做到大方向不变,微观上灵活。岔河示范带建设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程,都有一整套的规划方案或设计方案,从而保证了建设进度及质量,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运作规范、推进有序。

4.整合资源,发扬民主、尊重民意

岔河村新农村建设从县到村都落实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6个村民小组分别由本县的财政局、发改委、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畜牧局六个单位具体挂点来指导新农村建设。每个点每天不少于3个工作人员在那儿蹲点。但值得强调的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不像其他工作队,他们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指导和协调有关资源,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矛盾,而充分强调村民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从规划到具体项目的实施都充分听取广大群众意见,做到工作人员和群众商量着办事。就拿房屋外观的颜色选择搭配这样的小事情来说,工作人员起初认为当地彝族可能喜用红红火火的红色,但村民却认为那是他们庙里才用的色系,他们通常是红色搭配绿色,于是施工人员赶快改了过来。

5.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将“死钱”变成“活钱”,努力提高农民素质,营造淳朴、和谐、健康、科学的乡风民俗,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礼仪、守法规的新型农民,让村民有一定的发展意识,站得高看得远,离土不离乡,把岔河一线建设成民族风情浓郁、彝族文化荟萃、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较强产业支撑的融生态游、乡村游、民族刺绣、购物为一体的“咪依噜风情谷”。

6.建设内容不是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其他地方,新农村建设不外乎基础设施,人畜饮水等,而在岔河的新农村建设中,既包含了上述内容,但是它整个概念又是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及村容村貌整治、民族文化设施的挖掘整理,可以进一步改善岔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融生态游、乡村游为一体的咪依噜风情谷,力求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的具有彝家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保持民族特色并加以利用

岔河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保留了村里的一百多棵古树,这些古树既体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又是他们保护生态的最佳诠释。例如,村口的三棵大树,它们既是彝村的门神也是迎客树;村中有一颗许愿树,传说只要人们在清晨的第一束阳光照在树上时虔诚地说出自己的愿望,这棵树就能帮他实现愿望;还有母子树、爱情树、土主树等。这些传统诠释不仅是当地民族保护环境的表现,也是吸引游客的亮点。又如彝族信奉原始宗教,主要是以崇虎为中心的图腾崇拜和以崇“本主”为主的祖先崇拜。故此,在有土主庙的村庄,保留并维修了土主庙;在农家的墙壁和大门上点缀上彝族所崇拜的图腾,正是保留并合理利用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增加了旅游的文化含量。

(作者单位: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科研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