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津文化及服务贸易补贴政策回顾

天津文化及服务贸易补贴政策回顾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天津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天津服务贸易总额稳步增长,到2011年,达到146.2亿美元,位列全国第七,但与天津经济总量相比,目前处于落后状态。但是,天津某些服务贸易部门人力资本资源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服务贸易的发展。目前,贸易融资支持政策已经成为天津外贸促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天津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

天津服务贸易总额稳步增长,到2011年,达到146.2亿美元,位列全国第七,但与天津经济总量相比,目前处于落后状态。另外,天津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在2010年和2011年逆差呈现缩小的趋势;同时,天津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行业结构不平衡问题,专利与特许、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的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偏低,运输、旅游、建筑等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且前者的国际竞争力较弱。目前,天津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表现在:(1)服务业的基础薄弱,表现为供需双层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及分工不明确等;(2)环渤海经济圈内同质化竞争严重;(3)天津在货物贸易方面的优势有待发挥,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弱,两者缺乏协调互动;(4)政府基础性的公共服务不足,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落实与完善。

2.天津文化服务贸易补贴措施

(1)天津服务贸易补贴的政策措施。

中央已决定给位于渤海湾的天津滨海新区在金融、税收、用地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扶持,冀望滨海新区带动整个北方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在金融方面,中央鼓励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支持其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改革,先行先试。同时,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在土地方面,滨海新区获得了“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的“特权”,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中央还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滨海新区扶持。对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区内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

①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招商引资

天津越来越重视投资促进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仅锁定目标事件或目标城市开展针对性的对接工作,同时瞄准海外市场,搭建企业对外平台。2011年,对国内举办的十几场有关服务贸易的博览会、高峰论坛交易会等,包括京交会、杭州服博会、大连软交会、成都中印服务外包合作论坛等,天津有关政府部门协同行业协会带队组织服务贸易企业参加活动,大大促进了招商引资、项目接洽等,如在京交会上,参会的天津展团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3天达成合作意向近亿元。

天津市政府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组织服务贸易企业在境外举办或参加各类展会、与海外国家或城市建立密切关系,帮助企业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如2007年,新加坡—天津经济贸易理事会成立,理事会着重在经济和贸易领域内发展合作,利用新加坡企业的管理专长及新加坡政府的政策经验,来拓展新加坡和天津企业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2011年,天津组团赴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举行服务外包推介会,并成功引进新企业。

②强化人才支撑。

人力资本是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加大对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增强人力资本优势来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但是,天津某些服务贸易部门人力资本资源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政府、企业和学校应当加强合作,在培育和留住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人才方面做好工作。首先,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机制。其次,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从而有效发挥天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中的技术模仿效应。第三,完善用人制度,不断改善服务贸易人才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服务贸易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中的价值,达到为天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留住人才的目的。

在吸引人才方面,天津采取了“三吸引”举措,即首先吸引东北及华北地区的人才(中初级人才),与外地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与外地高校进行合作。天津解决户口问题、个人所得税部分退还、提供廉租房等;其次吸引海外人才(中高级人才),发觉天津籍的海外学生、营造创业氛围、发展资本市场、建设宜居生活环境、给予安家补贴、做好品牌推广等;再次吸引外籍人才(中高级人才),利用激励措施吸引印度、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人才,以弥补中层管理人员流失造成的空缺,同时,打造欧美社区和日韩社区、开办国际学校、简化进出境流程等。

③资金保障。

目前,贸易融资支持政策已经成为天津外贸促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发展基金通过贴息、直接补贴、费用资助等形式,对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的支持政策。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担保中心,促进信贷资金与企业和项目有效对接,有效拓宽了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渠道。与该市11家商业银行及中信保天津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外经贸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供融资服务政策覆盖面。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融资发展的通知》,天津抓住这一契机,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和贸易融资业务联合工作机制,同时,市商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等六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天津市贸易融资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扩大贸易融资规模等六方面的具体措施。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为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天津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全国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之一。创建全国首家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的平台——创业投资之家,实行一对一全流程“诊断式”融资对接。市科委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引进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担保公司,开办金融服务超市。针对科技型企业股本小、资产轻、无抵押、无担保等瓶颈,全市组织408家科技企业“打包贷款”6.55亿元,缓解融资难问题。2012年4月下旬,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分别与浦发银行、大连银行达成35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授信。全市已有60多家拥有核心技术、快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专利权质押贷款7.2亿元。在滨海新区,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为5家科技型企业推出“集合票据”,直接融资1亿元。另外,天津科技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开办了仓单、保单、税单、股权等抵质押担保融资业务。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80家,发放各类贷款183亿元,设立融资担保机构126家,在保1.2万户,在保余额334亿元。“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安排240亿元,通过走初创期拨款资助、成长期贴息支持和发展期股权投资之路,兴办3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50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小巨人”企业,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6万家,“小巨人”企业达1280家。

目前,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居于全球第四。天津充分利用因航运而生的金融要素集聚,设立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29.5亿元,购置大型和特种船舶47艘;设立飞机租赁基金、中国航空产业基金,与融资租赁公司协同开办离岸租赁、保税租赁等新型业务。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在国务院批准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天津港东疆保税港,注册的单机、单船以及总部型的融资租赁公司有248家。全市航运基金和融资租赁公司拥有飞机176架、船舶301艘,资产600多亿元,融资租赁合同余额2300亿元,占到全国的1/4。

④政府服务。

天津创新开展“促进贸易便利化服务月”活动。从2004年开始至2012年,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9次,成为改善天津开发环境的有效举措。活动月期间,各部门、各区县、各单位高度重视,围绕“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主题,创新措施和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创新方法,务求实现新的突破。如2011年5月、6月,天津检验检疫局通过“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三全式”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建立了贸易便利化督查机制,搭建了大宗进出口服务平台。同时,探索货物进出口物质化通关,扩大“分类通关”及“电子支付”应用范围,为大项目、好项目提供“一厂一策、一项一案”服务保障措施,继续深化国际航行船舶电子申报审批通关业务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船舶联检和人员通关效率。

⑤综合配套环境。

首先,构建自主创新的产业发展体系。天津滨海新区围绕“建设高水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础”目标,构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产业创新发展体系,为此,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一是从2006年开始,制定并实施了“自主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充分利用京津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提高天津滨海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7年5月,天津市人民政府与科技部合作,联合国有大企业中海油共同建设开发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高新技术产业区将建成国内顶尖的高新技术园区,有力地带动滨海新区、天津市和环渤海经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是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保障。

其次,完善金融和土地等要素市场机制。建立完善的金融和土地等要素市场体系是新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金融创新和土地制度改革是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点。2005年12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天津渤海银行正式挂牌,这是首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6年12月30日,天津首支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基金成立。2007年底,天津滨海新区又成为全国保险改革试验区。

再次,打造中国北方的对外开放门户。在打造北方对外开放门户的过程中,天津滨海新区的基本思路是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推进国际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未来发展看,东疆保税港区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享受国家赋予保税枢纽港及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集港口、出口加工、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功能于一体,并有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作支持,将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区。

最后,构建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天津一直试图通过自身努力,与环渤海地区其他城市共同建立有效的经济合作和联系机制。1986年5月,首次成功举办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议,开始构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2005年5月,在河北廊坊举行“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对环渤海地区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对未来各地区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机制和途径达成了广泛共识(该论坛发布的合作建议被称为“廊坊共识”)。2006年4月,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天津召开,与会市领导商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共同签署《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倡议》,表示加强环渤海区域各城市间的全方位合作。

(2)天津重点行业的服务贸易补贴措施。

①土地及人才政策。

2010年3月5日,天津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地方税务局联合制定发布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包括针对总部经济、金融业、物流业、中介服务业等行业在设立或增资、规划区内购买或自建房、营业税征收、管理人员流动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激励政策。

随着我国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升值,服务外包企业面临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首先是人力成本对企业的挑战,有成熟经验的人才紧缺,招聘难,招人成本高;同时,人才流动性大,超过万人的服务外包企业已属凤毛麟角,与印度动辄10万人的企业相比差距明显。其次是房租成本上升、管理费和水电费负担加重等因素,越来越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2011年,天津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天津市“用三年时间引进千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在安家、住房、个税、经费资助、子女就读等方面给予支持。

②文化产业。

“十一五”时期天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十五”末的80.17亿元增长到302.95亿元,年均增长30.5%。初步形成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八大业态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中国3D影视创意园区、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等国家级文化产业项目落户天津。

2012年,天津与瑞典、荷兰、芬兰等国家的城市签订文化交流备忘录,举办天津与非洲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加快落实34项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办好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建设海外示范孔子学院,完善留学生奖学金政策。

根据《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天津将进一步开发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特色突出、错位发展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重点打造中心城区都市文化产业带、滨海新区开放型海洋文化产业带、北部山区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带和周边区县民俗文化产业带,发展完善形成“四带多点”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四带多点”文化产业空间打造18个文化产业板块。

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天津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关于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天津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天津市第一批文化产业振兴重点工作计划》,制定了《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实施意见》、《文化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