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汉城市圈建设

武汉城市圈建设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龙头,经济快速增长,融合日益加深,初步呈现九市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武汉市全年GDP总量达3142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过3000亿元城市。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1%的国土面积、51.6%的人口,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总量的比重全部超过60%,并且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体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13 武汉城市圈建设

13.1 2007年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情况

2007年,在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直部门和九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省委九次党代会和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密切交流,协同配合,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龙头,经济快速增长,融合日益加深,初步呈现九市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武汉城市圈经济保持良好快速增长

2007年,武汉城市圈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GDP总量5557.2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0.7%,较2006年同期增长15.3%,快于全省0.8个百分点。其中武汉市全年GDP总量达3142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过3000亿元城市。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109.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9.6%,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801.9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1.8%,同比增长31.6%,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增长势头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6.6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3.5%,同比增长18.1%。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1%的国土面积、51.6%的人口,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总量的比重全部超过60%,并且增长速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体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二)武汉城市圈融合程度日益加深

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7月份省政府召开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四次(扩大)会议,对2007年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省直相关部门和武汉城市圈九市也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和融合步伐。省财政厅起草了《关于支持武汉城市圈建设有关财税政策的意见》并由省人民政府转发实施,发改、人事、国土资源、国税、地税、工商、旅游等部门通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出台政策措施、举办论坛、展览等形式多方位促进了武汉城市圈建设。武汉、孝感、天门等市专门制定了推进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文件,并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纳入绩效管理,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武汉市和咸宁、孝感、仙桃等市党政高层、部门、企业组团互访不断,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市场共建、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展开合作。孝感市有7个县市区,2个开发区、咸宁市有6个县市区,1个开发区、黄冈市有11个区与武汉市的区、经济开发区建立友好区(县)。武汉城市圈八市以武汉为核心,依托武汉、对接武汉、配套武汉、融入武汉的格局逐步形成,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融合日益加深。据统计,2007年武汉在咸宁签约投资项目42个,投资金额66.96亿元。武汉在孝感签约投资项目276个,总投资123.7亿元。

(三)武汉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

1.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有了新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数字城市”和圈域网络一体化的建设思路,省电信部门对武汉城市圈电信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从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向新一代交换技术的跨越,业务支撑能力和运行效率明显提高。2007年10月,省通信管理局正式开始在武汉和鄂州之间进行通信资费改革试点,实行“城市圈优惠套餐”。实现两城市间固定电话和手机通信资费下调,两市间通话费标准基本接近本地通话标准,迈出了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实质性步伐。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年完成公路和港口航道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41.63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108.61%。随岳中高速公路、武汉市青郑、汉英、汉蔡、汉麻、汉洪五条高速出口路和关葛一级公路、阳逻长江大桥已经建成通车,武汉市188千米的外环全线贯通,与城市圈内八市“一小时交通圈”初现雏形。武昌火车站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火车站。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武汉至合肥铁路、武安铁路增二线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武汉北编组站和武汉集装箱中心站正在抓紧开展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武汉港汉阳集装箱港区二期工程、黄石港外贸码头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武汉机场自2006年10月作为国内首个民航运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新开近30条经停航线,新增13个通航点,全年累计进出港旅客人数突破800万大关,同比增长37%;货邮吞吐量8.48万吨,同比增长21%;天河机场扩建工程基本完成,第二航站楼顺利通过峻工验收,将正式投入使用。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300万人次,成为中部地区最大机场。武汉城市圈正在以“货运无缝衔接”、“客运零距离换乘”为目标,朝着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铁、公、水、空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迈进。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7亿元,历时2年建设的500千伏鄂东环网输变电工程全线竣工。共建成投产500千伏变电容量275万千伏安,年下载电量300亿千瓦时,为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持。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7年九市累计投入5亿元,开展16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3处水库整险加固、13处泵站更新改造和13处水利血防工程、3处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

2.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开始加速。工业方面:武汉城市圈内八市以武汉为核心,围绕武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合各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接轨武汉、配套武汉,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一体化进程开始加速,初步形成了高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钢铁-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等几大特色产业带。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鄂州葛店开发区加速融合共建,集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围绕富士康落户武汉,黄石大冶市吸引投资10亿元,建设光电配套产业园。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和辐射极,覆盖鄂州、黄冈、黄石市区的高技术产业初步形成。武钢与鄂钢实现战略重组,投资13亿元的武钢鄂州球团厂已经投产。依托黄石、大冶的钢铁产业基础,武汉重冶集团投资20亿元在大冶灵乡建设特钢模具产业基地。华新水泥集团将业务和研发机构向武汉聚集,在武汉投资建设了华新武汉青山公司(30万吨水泥粉磨站)、华新武钢公司(利用武钢公司的高炉渣进行粉磨深加工)、华新武汉混凝土公司三家公司,在咸宁赤壁、黄冈武穴和仙桃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武钢为龙头,覆盖鄂州、黄石等地的钢铁建材产业带。纺织服装业是城市圈内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武汉为设计和销售中心,产地覆盖孝感、天门、仙桃、潜江、咸宁的纺织服装产业带。孝感主动承接武汉纺织服装企业外迁,先后建立了红人服饰、新河汉正服装城、马口纺织工业园等较大规模的企业和园区。马口纺织工业园等56家规模以上企业,近一半企业是汉资或汉资控股企业。以武汉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和辐射极,依托神龙汽车和东风本田,孝感、仙桃、潜江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迅速,环城市圈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初现雏形。此外,城市圈内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等产业也日益呈现集群发展态势,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

农业方面:武汉市农业龙头企业加大了与圈内农业企业合作力度。武汉蔬菜集团、白沙洲大市场、飘飘食品公司等10多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与孝感市签订了26项产业合同,涉及蔬菜、畜牧、水产、农机等各大产业领域,协议金额18.5亿元。武汉花卉开发中心、武汉黄鹤楼茶叶有限公司等林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与孝感市相关单位和企业签订了12项合同,金额达1.2亿元,涉及森林旅游开发、木材加工、林产品购销、种苗园艺等领域。

服务业方面: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旅游部门按照“以武汉为龙头,‘八互’(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庆互动、交通互联、争议互商)为模式,项目为载体,产品为纽带,‘四联’(联手结对、联媒宣传、联合促销、联企开发)为重点,互惠双赢为目标,推进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编制了《武汉城市旅游圈招商手册》,统一开展旅游对外招商活动。武汉城市圈共引进旅游项目50多个,总投资100多亿元。突出圈内资源特色,整合优势旅游资源,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精心编排并组织旅行社和新闻媒体推广了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等八大主打旅游产品,形成了武汉城市圈系列旅游品牌。在组织赴外参展促销时,坚持把武汉城市圈作为一个整体向外推广,积极组织圈内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参加了省政府举办的香港“湖北周”和国家旅游局举办的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重大旅游促销活动。积极推进了不同领域的双边和多边旅游合作,引导城市圈内旅游互动。如孝感与黄陂区加强“交通互联”,打通了双峰山与木兰景区;鄂州市与江夏区加强“资源互享”,共同开发建设梁子湖。

3.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有了新举措。金融市场方面:人行武汉分行,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组织武汉地区金融机构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圈内其他城市开展信贷营销,支持商业银行发展异地贷款业务。2007年,全省金融机构对除武汉以外的其他8个城市发放贷款比年初净增加13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6亿元。积极发展商业承兑汇票,加快促进圈内票据市场发展。2007年,金融机构对武汉城市圈企业累计贴现商业承兑汇票94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切实拓宽了武汉城市圈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了城市圈经济协调发展。

商品市场方面:武汉市三大商贸流通集团不断把连锁网点延伸到“8+1”区域,目前武汉市商业在周边8市发展连锁经营网点82个,其中,大中型连锁超市22个、大型购物中心2个、小型便民超市(含加盟店)48个,大型电器专业店4个,大中型餐饮店6个,总营业面积达20万平方米。黄冈大别山野菜、咸宁竹笋、阳新藜蒿、鄂州武昌鱼等圈内城市特色产品纷纷进入武汉市内三大商贸流通集团连锁超市。据统计,武汉市超市有500多个品种是圈内农副土特产品,每天有100多万元的圈内产品送上市民的餐桌。

人才市场方面:九市共同签署了《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人才项目对接合作协议》,各市围绕人才资源信息库、产业重大项目和成果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智力服务、业余兼职、人才租赁等多种形式的“人才柔性流动”。圈内九市人事部门实现专业技术职称互认,为各类人才的流动和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技术市场方面:成立了由湖北省国资委、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国资委、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同组建的“武汉光谷联合交易所”,打造产权交易、科技成果交易和风险资本服务三大平台。1—10月份完成产权交易量4692宗,成交总额569亿元,平均增值率达21%。依托武汉科技资源优势,圈内城市不断创新科技交流形式,加强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武汉市科技局与孝感市科技局通过共同举办“武汉城市圈技术难题洽谈会”,由华师大、中科院武汉分院帮助孝感市7家企业解决光机电、新材料领域的16项技术难题。黄石市大力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2007年共有14家企业与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25项技术合作协议书。2007年,城市圈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1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

4.城乡建设一体化有了新进展。消除行政区划体制性障碍。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民政部门将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在黄石大冶市设立黄金山街道办事处,在鄂州市梁子湖区设立梁子镇,切实消除这些地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月,完成县乡公路改造355.3千米,占全年计划的142.55%;完成通村油路8599.29千米,占全年计划的119.8%。投资2.56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143.5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入农村能源建设资金1.65亿元,完成15.86万户农民的“一建三改”任务。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农业部门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资金504万元,在410个行政村培训老师40人,农民3020人。农民工转岗培训项目资金4058万元,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1.23万人。发展改革部门和卫生部门安排城市圈内建设县级综合医院4个,县级中医院3个,县级保健院4个,村卫生室1600个。武汉城市圈内涉农县市已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人均保障标准750元,所有符合条件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稳步推进。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环保部门安排专项资金2575万元,用于城市圈内工业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圈内各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节能技改、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力度,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7年,武汉市投入15亿元用于湖泊治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6%。黄石市关停了一批小水电、小水泥、小造纸企业,全年实现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1%。九市两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普遍完成较好。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林业部门在项目、资金上对武汉城市圈重点倾斜,2007年武汉城市圈内有6个林木种苗基地、2个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2个森林病虫害防治项目、4个湿地保护工程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批准立项,总投资1.08亿元。九市造林、森林保护及自然保护等项目已落实建设资金3.5亿元。武汉市建设了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落雁景区等5处湿地,新增湿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建立了跨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协调机制。省环保局组织武汉、黄石、鄂州、咸宁四市签订了《保护梁子湖协议》,四市环保部门加强配合协作,大力开展沿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梁子湖水保持在国际二级水质标准。

13.2 2008年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工作打算

(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启动五项重点改革

一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新机制。继续深化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机制。加快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开展排污权交易。研究提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建立促进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筹措武汉城市圈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组织研究设立武汉城市圈生态保护基金的可行性,建立生态建设和保护的补偿机制和融资机制,形成对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探索建立有利于产业布局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税收共享机制,着力推进地方税收管理一体化。由省统筹计算出各市的财税基数,基数分配不变,对增量按人口或其他指标实行均衡分配。对产业流动或招商引资异地落户项目,采取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分税体制。编制武汉城市圈内统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法定规划体系进行管理。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建立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等限制,逐步实现圈域内人才的自由无障碍流动。探索区域开发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积极推进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合,鼓励武汉各主要开发区与周边城市共建开发区,引导开发区错位发展。逐步建立武汉城市圈招商一体化的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规范化服务型社会,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快城市圈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带动全省社会信息化发展。探索统筹“两型社会”建设的地方职能体系,健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创新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财税政策的导向、杠杆作用,有效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继续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积极争取开展“大交通”体制改革试点,努力实现交通一体化。

四是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区域总部。重组改造武汉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区域性的长江银行。积极筹划建立“两型产业”投资基金,推进信贷资金向“两型产业”倾斜。支持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引导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推动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以省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积极做好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产权交易分中心的筹建或规范管理工作,形成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在已获准的国家级稻米交易中心的基础上,积极筹建大宗农产品交易的联合期货交易所,逐步扩大到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和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物期货交易品种。组织研究在武汉城市圈设立统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的可行性。支持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试点,解决当前农村急需的安全饮水、农村沼气、血防重疫区等资金不足的问题。

五是积极争取开展“大通关”试点。进一步争取商务贸易、民航、交通、海关大通关试点,强化武汉城市圈区域交通与流通优势。推进武汉城市圈区域通关信息和物流信息的一体化,加快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提高通关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依托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争取在武汉天河设立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二)继续深入推进“五个一体化”建设

1.继续抓好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交通方面:一是建成和左高速出口路,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内高速公路和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二是加快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建成汉阳集装箱港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阳逻集装箱港区二期工程、黄石港棋盘洲港区等项目。三是争取建成武汉至合肥铁路、武安增二线等项目;建设武汉北编组站、武汉集装箱中心站、汉宜铁路等项目。四是完成武汉天河机场新航站楼建设,继续搞好武汉民航运输综合改革试点。

通信方面:继续做好武汉鄂州通信资费改革试点工作,总结试点经验,尽早在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推广。加快电信网络技术升级换代和网络资源整合利用步伐,加快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应用,推进“三网融合”。

2.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一是围绕富士康、80万吨乙烯、中芯国际等重大项目,搞好协作配套工作,打造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加大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工作力度,加快城市圈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步伐,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三是继续开展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一体化试点示范工作,促进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合,积极探索加速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进程的路径。四是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税收共享机制。

3.加快区域市场建设一体化。一是推进武汉城市圈资金清算一体化、信贷市场一体化、票据市场一体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建设。二是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力度。三是加快建设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一小时高效物流服务圈。四是着力推进地方税收管理一体化工作。五是积极争取将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定点为全国第五家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机构。进一步提升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一是加快农村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促进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四是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五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启动圈内信息化示范和试点工作。

5.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加强环境准入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切实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增加环保投资,加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充分发挥环保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探索城市圈内环保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管、信息共享等机制,建立河流、湖泊污染综合防治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