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

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一、科技投入及其来源和分配科技投入,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费,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说明科技队伍质量的指标,主要是科技人员的学位、学衔及其构成。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不仅要有宏大的、高质量的科技队伍,而且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国民文化水平差异很大。

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

一、科技投入及其来源和分配

科技投入,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经费,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但是,科技投入的多少,又不能不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1993年世界科学报告》资料,大部分拉美国家用于科研的经费平均每人10美元或不到10美元,非洲国家更低,如尼日利亚的科研经费人均只有0.22美元,而欧洲共同体的科研经费人均为300多美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人均为400多美元,美国为600美元,日本约700美元。

从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看,1993年日本科研经费占GDP的3.1%,美国为2.8%,欧共体为2.0%,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为1.6%,前苏联为1.1%,中国为0.8%。可见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发展,是同它们保持较高的科技投入份额分不开的。我国科研经费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这与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和加速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尽快扭转我国科技投入过低的局面”,并明确规定“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和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这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科技投入要增加,资金从哪里来?国外办法有两种。一是前苏联和东欧多数国家长时期实行的办法——增加国家财政拨款(1965年苏联财政拨款所占比重为60%)。这种办法不好,它造成了企业的依赖心理,不利于调动企业改进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又受到国家财力的限制。后来,虽然经过改革,单一渠道变为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科技投入的资金,但在中央计划经济条件下,科技投入的主体还是国家(主管部门),很不利加速科技进步。

另一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办法——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资金的投入。例如日本,1973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总共814 077万美元,其中政府支出为230 037万美元,占28.3%。当然,超越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关安全、生态、太空以及其他一些重大基础理论和尖端技术的研究所需经费,须由政府负担。这方面的科研项目愈多,政府支出所占比重亦愈大。如美国,1973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总共3 041 060万美元,其中政府支出为1 643 000万美元,占5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支出所占比重有所降低,1988年为48%。以上是就总体而言,在不同部门(机构)、不同项目中,政府支出所占比重有很大差别。据统计,1988年美国产业部门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中,联邦资金占34.8%;而在大学和学院则占60%,在其他非盈利性机构占63.6%。在基础研究中,联邦资金占65.4%,而开发中则占46.5%。这里还须指出的是,在美国产业部门,即使是基础研究,所需经费也主要靠自己,联邦资金甚少。

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因而科研经费也有个合理分配使用的问题。总的看来,世界各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所占比重一般最小,用于应用研究的经费所占比重居中,用于开发的经费所占比重最大。1980年代初,前苏联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情况是:基础研究14%,应用研究22%,开发研究64%。日本分别为6.3%、19.4%和74.3%(1974年数字)。美国七八十年代的情况如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的比例:1970年为13.7%、21.9%和64.4%;1980年为13.5%、22.2%和64.3%;1985年为12.9%、22.6%和64.5%;1988年为13.8%、20.6%和65.6%。

二、科技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不仅是直接影响科技进步的因素,而且也是反映科技进步的一种标志。

说明科技队伍的数量指标,主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技术员的人数。由于科技人员数的多寡常常受到一个国家的人口数多寡的影响,所以在做国际比较时,不能以其绝对数(总量)为准,而应与人口数联系起来,计算出每1 000人或每10 000人的科技人员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2月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资料,日本每1 000人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为4.7人,居世界第一位;其次是以色列4.4人;美国为3.8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2.3人;欧共体12国平均为1.9人;前苏联为1.0人;中国为0.4人。第三世界平均每5 000人才有1个科学家和工程师。

对于科技队伍,不仅是看它的数量,还应看它的质量。说明科技队伍质量的指标,主要是科技人员的学位、学衔及其构成。限于资料,这里只能选择美国和前苏联两个国家做些比较。

表2-3 美国科学工作者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1990年美国统计摘要》,第589页。

根据《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资料,1988年末,苏联科学工作者人数(包括高等学校的科学教育干部)共152.2万人,其中:科学博士5万人,占3.3%;科学副博士49.3万人,占32.9%。科学工作者总数中有学衔者:院士、通讯院士、教授3.4万人,占2.2%;副教授3.8万人,占9.1%;高级研究员8.1万人,占5.3%;初级研究员3.5万人,占2.3%。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中在业的各类专家共3 648.4万人,其中: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1 587万人,占43.5%;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2 061.4万人,占56.5%。

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不仅要有宏大的、高质量的科技队伍,而且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国民文化水平差异很大。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1990年,高收入国家(地区)的成人文盲率(指15岁以上不能读懂并写出有关日常生活的简短陈述的人口比例)不足5%,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成人文盲率为36%,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50%,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4%,南亚55%,中东和北非4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5%。就个别国家看,布基纳法索的成人文盲率高达82%,中国为27%,韩国为4%。从高等教育入学率(以所有大专院校入学学生除以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计算,包括所有参加职业学校、成人教育计划、两年制社区院校以及函授学校学习的学生)来看,高收入国家(地区)平均为50%,其中:加拿大最高,达99%;美国76%;法国43%;德国36%;意大利32%;日本31%;英国28%。而低收入国家平均只有3%,其中:中国为2%,印尼、尼加拉瓜为10%,埃及为19%。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18%,其中:阿根廷43%,韩国40%,秘鲁36%,委内瑞拉、保加利亚30%,菲律宾28%,斯洛伐克共和国27%,波兰22%,匈牙利、蒙古15%,毛里求斯2%。如按地区划分,则撒哈拉以南非洲为2%,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为5%,中东和北非为1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为18%。

三、科技成果和生产技术水平

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数量一般用发明发现数、论文发表数、专利和产品设计的申请数、批准数、拥有数等表示。根据联合国统计年鉴资料,1990年,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10个国家是:美国1 154 204项,日本589 750项,加拿大339 184项,法国250 051项,联邦德国232 791项,捷克斯洛伐克124 611项,民主德国118 099项,瑞士99 287项,比利时85 935项,瑞典84 929项。同年,世界上拥有工业产品设计(发明)最多的10个国家是:日本260 283项,法国256 000项,美国72 779项,韩国62 996项,联邦德国61 891项,英国58 001项,前苏联33 582项,澳大利亚31 414项,加拿大21 692项,比利时19 743项。同年,世界上拥有商标和服务性标志最多的10个国家是:日本1 140 933项,美国791 139项,法国459 797项,联邦德国316 408项,巴西307 247项,英国307 012项,瑞士285 114项,中国279 397项,加拿大251 480项,印度尼西亚182 358项。

科技成果的质量通常用得奖数和奖级、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表示。当今世界科学成就的最高奖是诺贝尔奖。

表2-4 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

img14

*1946年前包括民主德国。

资料来源:《1990年美国统计摘要》,第591页。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次数也是反映科技进步的一种标志,根据《美国统计摘要》资料,1957—1988年,全世界共成功发射运载火箭3 091次,其中:前苏联2 106次,美国887次,日本36次,欧共体23次,中国23次,印度3次。

科技成果最终是要应用或投入生产的。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小和科技成果转化时间(投产)的长短,是说明科技进步的又一对重要指标。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企业直接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率大,转化时间短,商品化、产业化程度高。而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我国因受陈旧的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影响,社会的科技需求不旺,许多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束之高阁。据报道,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0%,商品化、产业化程度更低。

从生产领域看,科技进步的程度直接反映在生产技术水平上。根据《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资料,1989年一些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指标如表2-5所示。

表2-5        单位:%

*1988年数字。

资料来源:《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第694—695页。

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还可以用单位原材料消耗的成品产出量(或产值)来表示。单位物耗的产出愈多,说明生产技术水平愈高;反之,则愈低。例如:根据《1989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资料,1989年,每1 000立方米原木的锯材(包括枕木)产量为:苏联281立方米,加拿大299立方米,美国197立方米,法国174立方米,瑞典207立方米。每1 000立方米原材的胶合板产量为:苏联6.2立方米,加拿大10.2立方米,美国36.6立方米,法国13.4立方米,瑞典1.5立方米。每1 000立方米的纸和纸板产量为:苏联28.8吨,加拿大85.1吨,美国141吨,法国201吨,瑞典155吨。可见,苏联的木材加工和造纸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总体上低于西方。

四、科技进步效果及其提高途径

所谓科技进步效果,是指实行或采取科技进步措施后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益)。对它的衡量、评估,可以按单项措施计算,也可以综合计算;可以按单个部门(行业)计算,也可以整个国民经济计算。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综合计算,特别是以一个国家为对象的测算更有意义,因为它能全面地说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过,亦不能完全否定单项计算,因为它可用来说明特定的问题。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计算比较复杂。限于资料,我们无法自行算出并做出国际比较,只能根据搜寻到的现成数据来说明。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看,它们在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的期间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0%~20%,而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一贡献率就达到了50%~70%。详见表2-6。

据测算,我国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52—1982年,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6%,其中:依靠资金与劳力增长的贡献占72.2%,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27.8%。近10多年来,就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而我国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徘徊在20%~30%的水平上。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多大未作明确规定,但对农业生产则提出了要求——到20世纪末,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要提高到50%。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发言提出,到2000年和2010年,上海的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要达到50%和60%。

现在,目标是提出来了,问题是怎样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他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关系科技工作整体的几个重大问题,更从根本上指出了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进步效果的正确途径。

我以为,要加速科技进步,要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教育,转变思想,增加投入,扩大队伍,提高素质等都是必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深化改革,彻底改变科技、经济“两张皮”的体制,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表2-6    单位:%

img16

资料来源:E.F.Denison and W.K.Chung:“How Japan's Economy Grow So Fast”,1976。

注:增长速度均直接引自原文,各因素的贡献(表中括号内的数字)由增长速度推算出。其中年技术进步速度是指每单位投入的产出的年增长速度。

大家知道,传统的科技体制是伴随传统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建立的,它同样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特别是束缚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改不行,小改也不行,必须大改。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研究所80%左右属于企业,主要为企业的科技进步服务,而在我国恰恰相反,比如上海,属于企业的研究所不到20%。这种体制上的弊端早已为人们所觉察,并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努力使研究所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可是,由于这些研究所在体制上是“独立的”或从属于行政管理部门,只能小打小闹。自己办些实体之类,实际上是为自身生存而奋斗。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实力,也难以吸纳消化这些研究机构。因此,科技、经济“两张皮”的体制依然在起作用,对科技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滞后影响。

江总书记强调指出,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体现在科技、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要从目标任务的确立、规划计划的制订、政策措施的实施等多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经济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发展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要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作用。在深化改革中,要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从根本上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靠体制来保证。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

(《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18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