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化特征。随着产业的集聚,为主导产业发

第三节 甘肃中小工业企业的集群发展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化特征。全球的生产要素、资源和分工在不同层次上迅速变化,并越来越集聚于有个性的地区。建设特色区域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地区的崛起也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特征更加显著。

产业集群是特色区域经济的典型形式。通过从事特定产业的一批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扩大影响力,创立区域品牌,保持持续的技术和成本领先。如在美国,硅谷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风险资本的产业集群区,底特律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集群区等等。在德国,汽车产业集群在慕尼黑等南部地带,化工产业集群在法兰克福一带。在中国,中关村是中国信息产业最著名的产业集群区。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也就是说,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群内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密切关系;集群还包括提供各种服务的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服务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等。产业集群表象不但是相关产业中大量的企业在地理位置的集中,而且也是其他组织(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在地理位置的集中,其实质是知识网络、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

(二)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研究

早在19世纪末,马歇尔就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又把这一理论推进了一步。产业集群理论的流派大约有三个:外部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可把因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利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他从外部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产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

集聚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的角度首先提出的,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他认为,从集聚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他把地区集中的原因归结为共享辅助性服务和公共设施带来的成本节约。在高级聚集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就是产业集群。

美国学者波特在199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群落和新竞争经济学”一文,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他认为企业从集群中获得供应商、专业化的信息、公共服务以及获得有专业化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雇员,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以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从中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作为企业与产业组织的一种形态,具有集群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具有适应能力,不仅能提高企业与产业竞争力,而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正面经济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促使其进一步的成长,不仅使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而且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集群也表现出特有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

产业集群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关系密切,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的降低。由于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防止机会主义倾向,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二是企业之间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地理位置的邻近,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的运输成本、信息交换成本、寻找成本等,为企业节约时间和资源,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另外,交易成本的降低使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易可以花费比垂直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生产更低的成本,促使企业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形成网络化结构,企业之间生产超分工与整合并存、平等合作下的网络管理模式,使企业集中资源专攻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促进产品不断创新,利于形成“高”、“精”、“尖”企业。

2.产业集群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柔性”与规模的统一。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3.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集群内,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聚在一地,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随着区域需求的集聚,生产的规模会不断扩大,而规模的扩大必然进一步要求分工的专业化,从而形成合理的分工。集群内不同的企业根据各自的不同专长,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形成一个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价值链条。随着产业的集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也会集聚起来。同时,由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形成正反馈机制,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得到加强。由于产业集群可以达到较高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因而能够形成几乎是最高的产业劳动生产率。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有严格而精细的分工,从而降低了因为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区域的竞争力。

4.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

集聚加剧了竞争,而竞争是增进企业生存活力的重要因素。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同居一地,使得企业业绩评价的尺度明确而透明,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的甚或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不断的比较产生了不断的激励。集聚虽然加剧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在市场上的争夺,而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卓越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企业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网络,共同解决问题。与竞争的同行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组织理论预言,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5.产业集群有利于创造学习与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具有更高的学习与创新效率,主要表现在知识、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新企业的快速产生与成长方面。在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老道的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这在加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组织创新,所以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2)集群内企业联系频繁,地理位置接近,企业的创新成果扩散更快,更易为其它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3)产业集群具有有利的创新条件,创新者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设备、工具、人才、资金等。(4)当今许多产品的创新,涉及较多环节,组织复杂,费用高昂,单个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如果相关企业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减少创新困难,而且可加快创新速度。所以,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这使得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创新的主体、产业的先锋、推动产业进步的力量。

(二)产业集群的负面经济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业集群可能带来拥挤效应和外部不经济

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但是由于众多的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拥挤效应,使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呈现递减状态。也就是说,当某一区域内企业聚集的数量超过了最佳规模后,由于对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其供给量,会造成公共资源的紧缺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就将加大企业的成本,从而形成外部不经济。产业集群会使区域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人口向区域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诱惑力使区域发展呈加速度之趋势,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出现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胁迫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区域发展产生约束。

2.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的冲击带来风险

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风险有三种:结构性风险、周期性风险和网络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就是指产业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退阶段,由于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一类产品,有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周期性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景气的波动对产业集群的正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周期风险参差不齐地分布于不同产业,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经济的不确定性水平。如果区域经济由一个或少数几个主导产业集群所支配,就要面临更大的风险。网络性风险则是指集群内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对集群发展可能带来的危害。企业间的网络关系由行为主体、活动和资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产业集群内网络根植在共同的文化氛围中,在形成阶段是促进创新的要素,但也有可能导致“区域锁定”,阻碍创新的持续发展。这种区域锁定的形成,常常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促进集群形成的重要制度到一定阶段有可能集中于自我保护,最终产生对区域进步不利的风险。

三、甘肃发展中小工业企业集群的提出及其政策含义

我们应该看到,中小工业企业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中小工业企业的推动,即便是几个大企业全力以赴,也无法改变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

波特教授在谈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培养时指出:臆想培养出一两个“国家冠军”企业来参加国际竞争而获得优势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竞争优势产业是由在区域内组成产生的企业促成的。借用波特教授的话,针对甘肃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样我们可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想依靠少数几个大型工业企业或是企业集团来带动甘肃地方经济的发展,获取区域(地区)长期竞争优势是不完全的,可行的战略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培养出几个出色的产业集群区。

所谓中小工业企业集群就是要改变甘肃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将区域经济的潜在核心动力定位于发展真正有效率的中小工业企业集群上来,大力培养企业网络,积极发展企业合作。同时在企业的新建过程中,要认识到产业群成员比分散的企业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计划,尽可能把企业吸引到产业集群中发展。当然,各地区在选择将要发展的产业集群时,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和筛选。

中小工业企业集群的政策含义在于要积极发挥“自下而上”的以中小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力量,依靠企业集聚来构筑甘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要把集群战略作为一项区域政策和一项产业组织政策来看待,将地方经济发展只依靠大型企业的政策转向依靠中小工业企业产业集群上来。

四、甘肃中小工业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制度缺陷束缚了产业集群的合理发展

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重化工业、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改革前后都曾得到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重视,黄河上游系列电站、玉门油田、长庆油田、酒钢、白银与金昌有色金属基地,兰炼、兰化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但这些产业基本上是集而不聚,相互之间没有产业上的紧密联系。究其原因,一是市场化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主导资源配置尚未充分体现,计划体制所衍生的各种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仍很盛行,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和地区间的流动还受到各种壁垒的阻碍,从而制约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集聚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旧的计划管理体制束缚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而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按照要素回报率在产业间和地区间自由流动,从而引致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它的形成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纵向管理为主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人为地割裂了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区域内同行业无法取得经济技术上的协调发展,从而不利于企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思想观念落后。产业集群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源泉,从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区域的发展历程看,区域发展的成功在于它的个性化和特色。一个区域的发展不可能是在所有产业部门都占尽优势,优势的形成往往根植于特色,区域的经济特色就是产业集群化的显现。过去许多年里,甘肃的区域发展政策中,区域产业集群化的个性化特征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经济活力低下,自我协调能力不足,这些不足与思想观念陈旧、被动接受国家宏观产业布局有着直接的联系。

(二)产业链缺损严重制约甘肃产业集群形成

西方经济学家潘多(Pounder)把产业群喻为森林,把关键性企业喻为第一粒树种,该树种一旦落地,就可以长出一片森林;第一个骨干企业建立后,就会很自然产生一批与其配套的企业。多年来,甘肃一些大企业一直孤悬在那里(如玉门油田),也不缺大项目、大投资(如酒泉卫星基地、酒钢等),但为何难以形成产业群,表现出规模与范围竞争优势呢?从产业结构上分析,甘肃重工业超前发展,工业结构畸形,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70%以上,轻工业以及重工业内部加工工业发展水平低,工艺技术水平落后,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存在技术断层,原材料产品结构与加工工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结构之间严重错位,大部分原材料外输,而加工工业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又从区外输入,这种产业链缺损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例如:曾经作为甘肃制造业代表的兰州石油机械厂、兰州通用机械制造厂,由于远离机械市场中心和零配件供给中心,物流成本特别是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且能够就近采购的比例很小,加之远处西北内陆,创新研发成本也必然较高,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的搜集获取也远比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制造行业困难,这两个骨干企业的衰败以及天水制造业的日渐式微,虽有体制上的外因作用,但缺乏产业链联结维系的产业集群支撑,才是其竞争力下降的内因所在。没有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群形成,大企业就不可能走出“大而全”的老模式,从而难以实现企业组织的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因此,从产业链组合的角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相互关联企业在地域区间上的集群发展,是提升落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技术缺陷影响着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这主要根源于甘肃产业布局、专业化分工、企业结构不合理。甘肃地处内陆,多山地荒漠,气候干旱,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虽呈物产多样化特征,但无一物产具备全国特色产品特征;甘肃工业虽有产业集群发展潜力,但短期内仍难以形成气候。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甘肃现代工业主要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移入而形成的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而且这些企业又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市和工矿城市。作为国家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这些企业集企业功能与社会功能于一体,基建、供应、生产、销售、生活服务自成体系,企业组织结构是“大而全”,产品销售、生产协作大多游离于甘肃区域外;另一方面,甘肃地方性企业规模不足,生产要素短缺,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低下,很难在产业链接、技术服务等环节上与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分工协作关系,更无法得到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辐射效应,从而也就无法通过企业间的共生互补来形成高效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因而,产业集群的形成缺乏专业化分工的内在联系。

(四)竞争优势的缺乏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对于我国沿海地区已出现的一些产业集群雏形及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竞争优势,甘肃也零星散布着一些历史和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如天水的机械制造业、兰州西固工业区、金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白银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甘南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河西商品粮生产基地等,但由于这些都不是市场机制的产物,因而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缺乏产业序列上的上游、下游产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补充,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合力,更缺乏既合作又竞争的创新动力,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更为致命的是,甘肃现有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集中在初级农产品、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五、培育甘肃中小工业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培育甘肃中小工业企业产业集群,应着重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地方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将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上升到甘肃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时,必须明确产业集群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路径。

第二,加强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选择一种切合甘肃实际的模式,加快甘肃中小工业产业的聚集。经初步研究,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民间传统自发式。这种方式是以民间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民营企业自发行动为形式发展产业集群。2.以小城镇为中心,以家庭手工作坊为起点,以集市贸易为依托式。如广东、山东、江苏等地的纺织产业特色城镇,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制鞋、服装等产业集群,福建晋江的休闲服装镇、中国鞋都等,都是以此种方式发展起来的。3.自然禀赋依托式。如河北隆尧的方便食品产业集群(生产优质小麦、玉米等)。4.政府引导助长式(科技园)。以上四种模式,甘肃选择第三、第四种较为适宜。

第三,要培育、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产业集群。而培育甘肃特色产业群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的专业化整合,其核心是从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打破行业、部门、所有制的界限,筛选出能全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实行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的倾斜式发展战略,以大力推进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综合考虑全国经济发展趋势和甘肃资源禀赋优势,甘肃应在以下产业方面培植竞争优势:一是发展以兰州、白银有色金属,玉门、长庆石油管理局,以能源、原材料为依托的重化工业产业群,这一产业群的发展与竞争优势的提升,关键是要打破部门、所有制的封锁,广泛扩展能源、原材料的产业链,通过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产业联动,依托优势企业的点发展产业链,进而促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出优势品牌,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依托酒泉卫星城、中科院兰州分院及以兰州大学为首的大专院校等高新产业和科研机构,打造以电子信息、航天航空、核技术、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这一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高新技术向中小工业企业的扩散,促成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现;三是依托长城、敦煌等宗教与历史文化遗产与甘肃众多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景观,打造甘肃特色旅游产业集群。甘肃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只要重点做好省内旅游资源的合理组合和整体设计,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及相关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甘肃旅游产业集群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产业奇葩;四是依托甘南大草原,促成以畜牧育种、生产、深加工为特色的畜牧产业集群;五是依托兰州在甘、宁、青三省中的区位优势,打造以经贸、流通、物资集散等为主的物流商贸产业集群;六是依托定西、庆阳、平凉以土豆、豆类、谷类为主的特种农产品生产和河西张掖、武威等商品粮生产基地,打造集育种、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集群。

第四,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国内外企业到甘肃创办企业。由于地理和历史等诸多原因,甘肃民间缺乏兴办产业的历史传统,进而导致“兴办产业、发财致富”的内在动力严重不足和民间企业家的稀缺,这也正是甘肃民营经营以及中小工业企业脆弱的不可忽视的深层原因。在既缺资金,又缺企业家人才,更缺自身驱动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甘肃自身力量,发展中小工业企业产业集群是不可想象的。甘肃必须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的限制,在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多向延伸产业链,以合资、独资、并购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

第五,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引导产业聚集。培育龙头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发挥其辐射和示范功能,借此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激发甘肃民间创业和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产业政策和法规,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零部件的生产分离出来,组建专业化的配套加工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从而降低成本,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在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必须重视品牌功能,打造知名品牌,以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提高区域竞争力。

第六,政府要加快道路、通讯、能源和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行业协会和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牢固树立政府的服务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从根本上为中小工业企业聚集的形成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