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推进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甘庆华[1]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经济欠发达省份。经过6年来的探索,全省各地已经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可圈可点。因此,发展区域经济,构建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是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推进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甘庆华[1]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大政方针与江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解决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2004年,江西率先在赣州市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经过6年来的探索,全省各地已经全面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实现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也是我省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从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可圈可点。这些成绩主要体现在起步早、思路对、措施实、力度大,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拥护。然而,在成绩面前我们应保持清醒头脑,自信而不自满,高兴而不陶醉。因为,江西新农村建设总体来看,还仅仅是初步的,目前已解决的问题,还只是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整治等表面层次;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资金来源还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为主;还没有完全深入涉及农村产业壮大、文化塑造、新风培育等核心层面上来。为此,笔者建议在“构建五大体系”上加大力度,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一、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注重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农村生产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真正建立起强大的、配套成龙的、完全现代化的并具有更新机制的农村生产力体系,才算得上打下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生产力,就是要以土地生产力建设为基础,加快高素质劳动力、现代化生产设备、现代化科技(含生产与管理科技)等等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建设。

第一,保持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在农业生产力中处于核心地位,保持和提高其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人均土地较少、单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问题就更加突出。目前,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亩,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作物的单产水平不高,效益不明显。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切实保持耕地面积,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促进土地生产力的提升。

第二,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提高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大约为0.3公顷,仅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美国的180分之一;整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远远超过一个亿。而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低则是众所周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农务工,通常只能是从事不需要任何技术或所需技术平均很低的粗活。建设新农村,进行科学种田,客观上需要农民显著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农务工,也需要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文化技水平,逐步增加离农人数,发展城乡非农产业。

第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正确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自身的健康发展。要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第四,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要加速高产优质粮种、专用粮、特种粮的研发,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流通和调控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产品结构优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特色产业与传统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二、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注重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对于江西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奋力争先意识、浓厚的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和谐推进的务实之举。因此,发展区域经济,构建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是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第一,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发展的水平,形成规模效应。实践证明,凡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比较完善的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就比较高。为此,在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一要创造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上应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政府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二要加大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三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一批农业市场竞争主体,重点扶持一批主导产业有特色、农民有积极性、当地政府支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和完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二,做好产业规划与布局。从新农村建设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入手,壮大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江西农村多属山区,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农业发展产业单一。据了解,江西部分地区近年来坚持依托产业、依托园区、依托城镇,全力推进山区农民下山脱贫,正确把握下山脱贫、移地发展与产业规划布局的关系,促进了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这一实践应当成为全省各地产业规划与布局的经验借鉴。要顺应城乡经济日趋融合和三大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高起点制定好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第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的过程,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需要改变市场化进程中农业弱质、农村落后的状况,纠正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公共财政投向上的城市偏向,这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从而重视并调动起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中,尤其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形成一大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大批工农贸一体化的特色块状农业和品牌农产品。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农业企业,让农民自己成为企业家,成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即通过能人带头、家族亲友联合、科技大户租地办农场、股份合作制等等形式,创建农民自己的经济实体,培育农民自己的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覆盖面广、效益好的农业支柱产业,实现农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第四,发展县域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县域经济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发展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了,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基础、物质条件。为此,我们要从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为农村的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要以县为单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兴办特色工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品牌名优的农产品加工专业镇、专业村;二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按照规模化、基地化、企业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用足用活扶持特色龙头企业的税收、用地、用电等各项优惠政策,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配送、专卖、直销等新型流通方式,增强产业化经营中产、加、销各环节的有效链接,搞活农产品流通;三是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转型。要大力挖掘自身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进一步优化、整合农业资源,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带、发展块状经济。要发挥各地资源、技术优势及传统优势,形成小产品、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逐步培植一批专业化生产基地和产业转移的首选承接地;四是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优化财税资源的纵向和横向配置,向县域倾斜,向贫困县倾斜,建立县域财权和事权相适应的财税体制,以适应县域扩权的需要;五是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促进企业集中和产业聚集。要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产品的行业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发展服务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社会化服务成龙配套的产业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三、大力创新管理制度,注重构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体系

新农村建设,最缺的是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来了如何使用?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是广大农民,但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在江西这样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应动员和组织各界力量,尽其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

第一,进一步完善政府农业投入政策。在一个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广泛寻求外部支援。农业国内支持政策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加强农业支持保护的主要措施。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还缺乏一个稳定的、长效的内在增长机制。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确保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农业投入政策。因此,必须坚持农业投入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比例,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必须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必须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进一步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大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储备。二是完善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国家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在中小型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方面的责任,重点解决农村水、电、路等问题。经专家测算,仅农村基础设施,包括自来水、沼气、道路硬化等,全国都搞起来,大概需要4万亿元。中央财政不可能包办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因此,在江西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必须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并适当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这样合力建设,农民才能过上“现代化生活”。

第三,积极引导、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新农村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要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要沿着金融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设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允许不同所有制性质的金融市场主体进入农村,同国有银行和信用社进行公平竞争;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扩大政策性银行对“三农”服务的范围,将农业发展银行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性政策性银行;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发育、培养民间金融机构,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信用保障机制,成立存款保险公司,增强农村金融组织的信誉度,降低金融经营主体的市场退出给社会带来的风险。

四、大力深化城乡配套改革,注重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体系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支点。城镇化,是联系新农村和工业化的纽带,一头连着工业化,另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规模扩张,农业现代化把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城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构筑城乡一体的经济格局,需要有新的思路。以新的思路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各自的优势,将城乡间、部门间和群体间的关联优势发挥出来,不能在“三农”的旧框架下开展这项工作。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因此,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要通过“城乡互动”,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从体制上、政策上解决城市工业和乡镇工业彼此分割、相对封闭运行的双重体系和二元结构问题;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通过调整城乡分配格局,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第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配套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农村路难行、水难喝、电难通等问题,加快农村居民点的现代化建设。为此,要加强干线公路和乡村道路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加强农村供水供电网络、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洁净能源、安全饮水,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要加快农村校舍、农村社区图书馆、门诊部、体育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等等的修建,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条件,促进现代文化向农村辐射。总之,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发挥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三,形成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需要构建城乡工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为此,乡镇企业要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展重点。要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也是增加农村就业的主要领域。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要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培训等方面对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改进对它们的金融服务。要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合理集聚。

第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要大力减少农业劳动力,扩大有竞争力的非农就业空间,在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注重“三个结合”与“两个整合”,“三个结合”是:一是非农化与城镇化相结合,实现产业的地域集中;二是资本聚集与人口聚集相结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相结合,使县域经济与城镇经济一体化,合理配置产业;“两个整合”是指:以农民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平台,对农户生产力进行整合,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减少购、销环节上的交易成本,分享内部规模经济;以县城和少数条件好的中心镇为平台,对农村生产力进行整合,使农民有条件分享外部规模经济。

五、大力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注重构建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农村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保持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替代。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一方面,要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以贯彻落实党章为重点,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前,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大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解决基层组织“老”的问题。根据农业产业化、农业经济多样化和发展不平衡的要求,由按农村党员自然居住地设置党支部,改为按“产业链”、“合作链”、“义务链”设置党组织(总支、支部、党小组),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哪里有资源整合的需求,党组织就设立到哪里,党员就在哪里发挥作用。二是创新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解决基层党员“散”的问题。实践证明,广大基层党员是能够而且愿意发挥其先进性作用的,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适时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载体。三是创新农村党员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解决党员干部待遇“差”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结合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合理确定农村党员干部的工资报酬,建立完善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第二,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和积极性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农村深层次矛盾的不断暴露和显化,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面和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毋庸讳言,诸如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和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还有像税费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等等这样一些高难度问题,并非农村基层干部靠工作热情和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但是,为了社会的稳定,这些农村基层干部还得面对当地非常有情绪和意见的农民,工作在第一线,有的甚至是处于“风口浪尖”上。因此,不少农村基层干部与当地农民存在一些矛盾在所难免。对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各级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对农村基层干部要理解、要关心、要帮助、要支持。对那些兢兢业业的农村基层干部不应该求全责备,应该构建符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的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强化执行力,从而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有一支强大的队伍来抓落实。同时,目前的农村基层工作由于缺乏财力的保障,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格局。我们不可能期望在捉襟见肘的财力环境下,能把一些必须要通过资金注入才能化解的难题“搞定”。因此,要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的力度,在鼓励农村基层干部按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勇于奉献和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必须要适当增加农村基层工作的经费,适当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待遇,以通过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与约束,来进一步调动农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要通过分流、引进、招聘和选留大学毕业生等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包括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到农村基层去挂职锻炼,特别是要加大对现有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培训力度,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驾驭目前农村基层工作复杂局面的能力。

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乡镇领导班子的积极执政,所以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头戏。为此,必须深化完善乡镇机构改革,转变镇级机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当前,关键要抓好四个环节:一要明确乡镇、社区的功能定位;二要根据功能定位明确职责;三要合理配置优化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四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活力。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构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战略趋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起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折点,是对我国长期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体制和政策的矫正。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把城市和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打破城乡壁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共荣,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战略举措。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江西实现进位赶超、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目标将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发[2006]1号)

[3]李佐军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孙鸿志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5] 郭杰忠等:《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与对策研究》,2006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

[6]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10年2月8日)

【注释】

[1]甘庆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